第296章 阿敏伏法

接下來是押愛新覺羅-阿敏的囚車,京師百姓一見,分外眼紅,人羣頓時騷動起來,虧得五城兵馬司的兵丁極力維持着秩序,纔沒有變得不可收拾。

緊跟着囚車的是長長的運送建虜首級的車輛,四千多建虜的首級,是大明前所未有的斬首數。這些建虜在關內關外,都犯有對漢人的累累血債,終於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隊伍的最後是各路總兵所屬的步軍,這是爲了照顧他們的苦勞而安排的。

崇禎皇帝先至太廟、社稷壇祭祀,而後在午門穿常服就座午門樓受俘。

文武百官,王公勳貴侍立午門,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獻俘禮完畢之後,愛新覺羅-阿敏被令磔刑處死。

京師百姓早已等候西市多時,劊子手割一塊肉,百姓付錢,取之生食,頃間肉已沽清。再開膛出五臟,截寸而沽。百姓買得,和燒酒生吞,血流齒頰。

中國有句古話,對於殺父仇人這種深仇大恨,都會說恨不能吃他肉,喝他血。這話現在應到了阿敏身上。

漢人受儒家仁愛思想千年的薰陶,如果不是恨到了骨子裡,也不會用這種野蠻的方式來表達。

阿敏一生殺戮漢人不知多少,也算是得到了報應。

接下來,按照慣例,朝廷幾個衙門開始驗收四千多個首級。而鍾進衛和孫承宗則被傳到文華殿見駕。

崇禎皇帝一見鍾進衛和孫承宗進殿,就趕緊吩咐免禮賜座。他知道有些事情不方便在奏章上說,因此單獨召見了兩人,詢問具體的戰事。

於是,孫承宗和鍾進衛兩人互爲補充,把京畿之戰詳細得說了一遍。

戰事遠沒有宣傳的那麼順利,建虜也沒有那麼不堪,種種因素疊加起來,才導致了建虜的大敗。雖是如此,也還是狠狠地咬了明軍一口。

末了,孫承宗對崇禎皇帝說道:“陛下,經此一戰,臣覺得軍制革新勢在必行,各路總兵已隱隱有成地方軍閥之勢。”

崇禎皇帝也有同感,大明的軍制,原本是以各地衛所爲單位,平時耕種和訓練結合,戰時才調配到總兵一級將領下聽從指揮,末了迴歸各處,沒有軍閥之憂。

但現在九邊前線卻長期置於總兵的管轄下,就容易形成總兵獨斷。以前雖有御史,巡按不定時監察,可都流於形式爲多,或者直接被收買,並不能有效平衡總兵權力。

崇禎皇帝對孫承宗道:“等監察制度落實下去,情況應該會好很多。而且鍾師傅還說過軍需官制度,朕記得鍾師傅要在京營中撥出一部分先行之,好則推廣全國軍隊,是吧?”

鍾進衛點頭道:“是的,陛下。這軍需官制度,在臣的家鄉,稱之爲政委,專門抓軍隊思想,使其忠君,並明報國爲民的道理,因此總兵想私控軍隊都不可能。”

“好,鍾師傅,此事得儘早實行。”崇禎皇帝督促道。

“陛下,此事急不來的。有許多準備工作要做。”鍾進衛提醒崇禎皇帝,然後又道:“不過暫時可以用其他策略來分化各路總兵手中的軍權。”

“什麼策略?”崇禎皇帝追問。

鍾進衛看看孫承宗,見他微微頜首,就轉回頭答崇禎皇帝道:“陛下,臣和孫大人商量的結果是,趁此大勝之際,調各地總兵手下精銳充實京營。”

京營強大,則各地總兵不敢有異動,這點常識,崇禎皇帝還是有的,他問鍾進衛道:“如何充實?”

“京營不但兵額不滿,而且兵丁多爲老弱病殘,剩下的兵壯還被拉去做各種營生。自從上次出了和臣相關的事件後,由宮內武宦控制着京營。臣等的建議是把眼下京營的老弱淘汰,兵壯直接轉爲建設兵,成立建設兵團,專門做工程。在目前來看,就是修路。”鍾進衛回答道。

這個方案是鍾進衛直接參考後世而已,目前有免費的難民可用,但戰事一結束,難民們多半要回去重建家鄉,而以後很長的時間內都會搞基礎建設,人力會一直緊缺。

孫承宗聽鍾進衛說到這裡,輪到他插話說了:“京營循舊例,分五軍、三千、神機三大營。平時,五軍爲步軍,三千營爲騎軍,神機營掌火器。本次即抽調各地總兵手下精銳步卒組建全新五軍,所調步卒全由底層士卒組成,百戶以上全部不要。而且組建時打亂以前所屬建制,重新編制。”

崇禎皇帝聽得連連點頭,這麼一來,不但馬上就有了一支稍加訓練就能恢復戰力的精銳步軍,還能分了一部分各地總兵的兵力。他問道:“孫師傅,還有其他措施麼?”

孫承宗點點頭,回道:“此五軍的步卒家屬全部遷移至京,以保步軍的忠心。”說完之後,孫承宗看崇禎皇帝嘴巴一張,就連忙補充道:“暫時的措施就這些了。”

崇禎皇帝嘴巴閉了回去,然後改了口型道:“那麼還有三千、神機營如何充實?”

孫承宗沒有馬上回答,他看向鍾進衛,示意由鍾進衛來講,因爲有關騎軍的這個主意還是鍾進衛提議的。

“陛下,騎軍之事,還是和蒙古韃子有關。神機營的話,臣以爲可以先緩緩,等這兩營先建好了再搞。因爲以後將會是神機營的天下,這個神機營可以當作種子營來建。”鍾進衛給崇禎皇帝講解道。

“哦,鍾師傅,你的意思是三千營按照舊制,招收蒙古騎兵?”崇禎皇帝有點疑惑地問道。

“不是,陛下,是這樣的。”鍾進衛向崇禎皇帝講解了有關蒙古韃子的血腥罪行和讓他們血債血償的想法。

孫承宗按照事先和鍾進衛的約定,也發表言論贊同鍾進衛的說法。

崇禎皇帝的反應果然沒有出乎孫承宗的意料,甚至想都沒想,一口就答應了。

孫承宗無奈之下,就提醒崇禎皇帝如果突襲蒙古部族的話,基於政治方面的應對也要有所準備。

崇禎皇帝“啊”地一聲,然後看向孫承宗。

於是,孫承宗又重新當了一回老師。崇禎皇帝問,他來解答,直到崇禎皇帝都明白了突襲蒙古會帶來的前後一系列影響。

崇禎皇帝本來就如孫承宗所料,年輕熱血,對“敢犯大明者,雖遠必誅”有一種非常向往的感覺,太有霸氣了!

現在聽孫承宗所說之後,自然更沒意見,當即就拍板同意。

不過這事還涉及到內閣,兵部等衙門,所以還得議一議後才能實行。

鍾進衛看這個事情有個定論後,就對崇禎皇帝又說道:“陛下,眼下還有一件急事,必須馬上處理。”

“哦,鍾師傅,是何急事?”崇禎皇帝原本準備把京師的幾件事情給鍾進衛說說,讓他儘快處理,沒想鍾進衛先說還有急事,就按下性子,問鍾進衛道。

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334章 不擺譜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26章 再坑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695章 心肝疼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855章 僱傭兵第91章 捨命相救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81章 廢墟新棚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74章 汰兵歸去第111章 水泥第713章 燈下黑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11章 昏迷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457章 殺神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89章 危險臨近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61章 佈告第715章 追債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760章 老驥伏櫪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621章 玄虛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573章 出發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6章 難眠之夜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121章 徐光啓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638章 產鉗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406章 御廚第380章 張縛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622章 全功第254章 白杆軍第576章 大灰狼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84章 相逢而泣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25章 拖拖拖第539章 戰後第618章 憂心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647章 空城計
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334章 不擺譜第727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第26章 再坑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474章 建虜細作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695章 心肝疼第445章 京師銀行業的鉅變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110章 鹽政細節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855章 僱傭兵第91章 捨命相救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81章 廢墟新棚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74章 汰兵歸去第111章 水泥第713章 燈下黑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11章 昏迷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457章 殺神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89章 危險臨近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61章 佈告第715章 追債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744章 狙擊手部隊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424章 祖宗基業爲重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760章 老驥伏櫪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621章 玄虛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門總督的稱呼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732章 那中興侯本王認識第832章 萬事如意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573章 出發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6章 難眠之夜第816章 爲人母親的不易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183章 勸降不成第121章 徐光啓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638章 產鉗第299章 新五軍營第406章 御廚第380章 張縛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622章 全功第254章 白杆軍第576章 大灰狼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84章 相逢而泣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25章 拖拖拖第539章 戰後第618章 憂心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647章 空城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