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空中突擊隊

1942年12月12日,中日緬甸決戰終於拉開了序幕!首先出擊的是華夏遠征軍的航空兵!雷霆的空一師,在威龍戰機這架來自未來的超級戰機帶領下,分三批並且由不同戰機組成空中編隊開始向緬甸南部飛去。

威龍戰機仍然是以空中預警指揮機的位置,飛行在多個大編隊的前上方18000米的高空。在這個高度上,威龍戰機的相控陣雷達可以看到350千米遠的地面目標,200千米左右的日軍航空兵小型戰鬥機編隊,至於大型的空中編隊甚至在300千米遠就能發現。妥妥地空中雷達預警機,這就是威龍戰機的先進之處,它每次都在華夏空軍的空戰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要知道空中預警指揮機可是有着力量倍增器和空中指揮所的美稱!

三個大型空中編隊,每一個編隊裡都有6架殲甲噴氣式戰鬥機,總共有18架殲甲噴氣式戰鬥機參戰!它們將是奪取制空權的關鍵!每一架殲甲戰鬥機都配備了1門7管20毫米火神炮,備彈300發。此外,每一架殲甲戰鬥機還在翼下掛載了50毫米火箭發射巢兩個,每個火箭發射巢有19枚火箭彈,這些火箭彈可以用來攻擊日軍的戰鬥機。

除些之外,空一師的大部分戰機都出動了,總共有300架,清一色的初教一教練攻擊機!現在這些初教一教練攻擊機已經成爲了華夏空軍裝備最多的作戰飛機,它們既可以用來訓練飛行員,也可以用來進行對地攻擊和空戰。現在就是飛行員們最好的訓練機會,這可是真刀真槍地跟日本人幹,所以每一名飛行員都無比的興奮和激動!這是他們建功立業的最好機會,誰不想在自己的座機上畫上更多的五星?一顆五星就代表擊落了一架敵機!現在華夏空軍的王牌飛行員,最多有九顆五星,飛行員們很想突破,成爲新一代的王牌飛行員!

不過,這些初教一教練攻擊機的飛行員們也知道,有了殲甲戰鬥機衝在最前面,留給他們的日本戰機不會太多!他們也知道殲甲戰鬥機這種噴氣式戰鬥機,不但速度快得驚人,在機動性方面更是遠超螺旋槳戰鬥機,再配上火神炮和航空火箭彈這樣強大的火力,打起日軍的戰鬥機來那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容易!不過,他們的機會也很多,那就是用他們火箭彈攻擊地面上的日軍作戰飛機,把日軍的航空兵消滅在地面上,這纔是最好的戰術!因爲攻擊地面的日軍戰機,那炸起來就爽了!而且自身的損失也會變得非常微小,即使是日軍的高射炮,也很難攻擊他們,因爲他們的對地攻擊火箭彈射程要超過大部分的日軍高射炮。

當然,要把日軍作戰飛機都消滅在地面上,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現在的日軍警惕性非常高,因爲雙方都在做着戰鬥的準備,肯定會時刻防範對方來襲,而且日軍的機場還有比較簡易的雷達。不過日本人也僅僅只有一部,被安放在仰光機場。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後,日軍開始對原英國、荷蘭、美國在亞洲和太平洋的殖民地發動全面進攻,在這場侵略進攻狂潮中,日軍在新加坡繳獲了英國gl-type雷達系統,在菲律賓的美軍小島上繳獲了美國的scr-268,還有一部被破壞的scr-270雷達。英國gl-type雷達就被送到了緬甸,而美國的scr-268則送回日本做研究了。

如果這時候日軍有比較完善的地面雷達,就有可能提早發現對方的空中攻擊編隊。不過很可惜的是,日軍只有一部老式的英國雷達,而且是放在靠海的仰光機場。這樣他們就很難發現華夏遠征軍空一師的編隊,日軍只能靠地面觀察哨發現空中的編隊,不過這樣的方式通常預警時間很短,從機場上起飛戰鬥機也來不及,最多隻能起飛少量的戰鬥機,那樣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如果有雷達就不一樣,可惜日本自己製造的雷達,要1944年才能出現。

現在距離日本的地面雷達出現還有一年多,日本陸軍在生產ijatachi3“型雷達時開始使用標準化部件。它工作在80mhz,脈衝寬度1-2ms,功率50kw,脈衝重複頻率1000-2000hz,最大作用距離40km。在sumitomo造了共150套,1944初開始服役。海軍利用繳獲的美軍scr-268雷達,仿製出41號防空火控雷達系統,工作在200mhz,脈寬爲3ms,功率30kw,脈衝重複頻率爲2000hz,作用距離48km,隨後改進爲42型雷達,性能和前者相似,只是prf改爲1000hz。日本一共生產了幾百套該型系統。

顯然這些雷達還是很原始的,作用距離僅僅只有幾十公里,這樣的雷達提供的預警時間也不過5分鐘,在這5分鐘之內又能夠起飛多少戰鬥機呢?就算是擁有雙跑道的機場,最多不過起飛10餘架戰鬥機!

日軍在緬甸南部的仁安羌、卑謬、東瓜還有仰光,一共改擴建了6個軍用機場,日軍的600架作戰飛機就分別駐紮在這個6個機場。早在一天前,雷霆就駕駛威龍戰機,用它的機載相控陣雷達對日軍航空兵的佈置情況摸得一清二楚!所以這一次他們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將大部分的日軍作戰飛機摧毀在機場地面上。這是一次計劃周全的行動,殲甲噴氣式戰鬥機將負責對起飛昇空的日軍戰鬥機發起迅猛的攻擊,力求在最短的時間裡把這些日軍戰鬥機消滅,雷霆預計日軍即使發現了他們,在短時間內也不可能起飛太多的戰鬥機,就算每一個機場起飛20架戰鬥機,頂天了!殲甲戰鬥機能夠在幾分鐘內把它們全搞定!這是一個巨大的代差,最快速度只有500千米每小時左右的日軍戰鬥機,又如何是速度接近1000千米每小時,並且有着更強大火力和機動性的殲甲戰鬥機對手呢?

第330章 大戰結果第301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一)第239章 絞殺鍾馗和零式(下)第292章 急速狂飆第148章 珍珠港上空的鷹第17章 罪魁大西瀧治郎之死(中)第268章 作間部隊已廢第162章 進擊的日本軍隊第160章 悲催的日本飛行員第348章 中美談判(四)第406章 空炮步坦協同的威力第317章 美日決戰(四)第357章 日本的大禮第417章 緬甸之戰尾聲第253章 新一輪攻勢第379章 激戰正酣第419章 偉大的勝利第432章 桂林攻堅戰第323章 美日決戰(十)第450章 編隊戰術第433章 超級空中堡壘第345章 中美談判(一)第331章 譁然一片第377章 大戰疾風第45章 航空工業綜合體第41章 初教一首飛成功第246章 人海戰術第417章 緬甸之戰尾聲第79章 孔小乙之死第159章 當李逵遇上李鬼第230章 英國人的優越感沒了第185章 絕望的日軍第356章 蘇聯的壓力第190章 刺殺阿南惟第7章 別院秘議第133章 龍舌逞威第333章 秘密試飛(一)第151章 387架美國戰機的結局第150章 燃燒的珍珠港第391章 虯龍戰隼式第94章 戰術技術論證(上)第423章 轟炸瞄準具第169章 雙驅雄鷹第86章 壯志凌雲第92章 研製航空火箭巢第264章 日戰車聯隊覆滅(上)第332章 翼龍出世第133章 龍舌逞威第230章 英國人的優越感沒了第191章 燃燒的日軍指揮部第203章 不讓悲劇重演第119章 戰斧進駐第347章 中美談判(三)第251章 勝利大撤退(中)第43章 新聞發佈會(中)第67章 第一支突擊步槍誕生第382章 連續獲勝第99章 暗夜刺殺第299章 羅斯福的擔憂第244章 華夏的喀秋莎第15章 試飛員選拔第133章 龍舌逞威第42章 新聞發佈會(上)第364章 換髮計劃第290章 獵豹出籠第254章 仁安羌之戰(一)第226章 三國軍事會議第284章 緬甸黑龍會第138章 大批量生產突擊步槍第87章 第一批女飛行員第263章 仁安羌之戰(十)第416章 像瘟疫一樣蔓延的降兵第432章 桂林攻堅戰第390章 空中大屠殺第104章 突襲日本艦隊(下)第95章 戰術技術論證(下)第272章 全面接管緬甸第13章 雷霆的建議第72章 靶場測試(五)第93章 殲甲戰鬥機設計方案論證會第191章 燃燒的日軍指揮部第176章 螳螂捕蟬第404章 豹式坦克殲擊車首戰第190章 刺殺阿南惟第331章 譁然一片第439章 以弱勝強第209章 單兵火箭筒第206章 驚人之言第353章 中美聯合聲明第297章 四海皆兄弟第155章 航母大戰(上)第240章 憤怒的反擊第148章 珍珠港上空的鷹第23章 轟炸東京(下)第179章 空中遮斷第267章 打擊作間部隊第265章 日戰車聯隊的覆滅(中)第7章 別院秘議第340章 秘密試飛(八)第71章 靶場測試(四)
第330章 大戰結果第301章 殲甲戰鬥機首飛(一)第239章 絞殺鍾馗和零式(下)第292章 急速狂飆第148章 珍珠港上空的鷹第17章 罪魁大西瀧治郎之死(中)第268章 作間部隊已廢第162章 進擊的日本軍隊第160章 悲催的日本飛行員第348章 中美談判(四)第406章 空炮步坦協同的威力第317章 美日決戰(四)第357章 日本的大禮第417章 緬甸之戰尾聲第253章 新一輪攻勢第379章 激戰正酣第419章 偉大的勝利第432章 桂林攻堅戰第323章 美日決戰(十)第450章 編隊戰術第433章 超級空中堡壘第345章 中美談判(一)第331章 譁然一片第377章 大戰疾風第45章 航空工業綜合體第41章 初教一首飛成功第246章 人海戰術第417章 緬甸之戰尾聲第79章 孔小乙之死第159章 當李逵遇上李鬼第230章 英國人的優越感沒了第185章 絕望的日軍第356章 蘇聯的壓力第190章 刺殺阿南惟第7章 別院秘議第133章 龍舌逞威第333章 秘密試飛(一)第151章 387架美國戰機的結局第150章 燃燒的珍珠港第391章 虯龍戰隼式第94章 戰術技術論證(上)第423章 轟炸瞄準具第169章 雙驅雄鷹第86章 壯志凌雲第92章 研製航空火箭巢第264章 日戰車聯隊覆滅(上)第332章 翼龍出世第133章 龍舌逞威第230章 英國人的優越感沒了第191章 燃燒的日軍指揮部第203章 不讓悲劇重演第119章 戰斧進駐第347章 中美談判(三)第251章 勝利大撤退(中)第43章 新聞發佈會(中)第67章 第一支突擊步槍誕生第382章 連續獲勝第99章 暗夜刺殺第299章 羅斯福的擔憂第244章 華夏的喀秋莎第15章 試飛員選拔第133章 龍舌逞威第42章 新聞發佈會(上)第364章 換髮計劃第290章 獵豹出籠第254章 仁安羌之戰(一)第226章 三國軍事會議第284章 緬甸黑龍會第138章 大批量生產突擊步槍第87章 第一批女飛行員第263章 仁安羌之戰(十)第416章 像瘟疫一樣蔓延的降兵第432章 桂林攻堅戰第390章 空中大屠殺第104章 突襲日本艦隊(下)第95章 戰術技術論證(下)第272章 全面接管緬甸第13章 雷霆的建議第72章 靶場測試(五)第93章 殲甲戰鬥機設計方案論證會第191章 燃燒的日軍指揮部第176章 螳螂捕蟬第404章 豹式坦克殲擊車首戰第190章 刺殺阿南惟第331章 譁然一片第439章 以弱勝強第209章 單兵火箭筒第206章 驚人之言第353章 中美聯合聲明第297章 四海皆兄弟第155章 航母大戰(上)第240章 憤怒的反擊第148章 珍珠港上空的鷹第23章 轟炸東京(下)第179章 空中遮斷第267章 打擊作間部隊第265章 日戰車聯隊的覆滅(中)第7章 別院秘議第340章 秘密試飛(八)第71章 靶場測試(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