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心冷息戈

賢傑登上高坡一望,只見唐軍無窮無盡從四面八方涌來,包圍、分割着五、六萬人的逆軍,將他們逐一殲滅。這時西邊也喊聲大起,張忠的十萬叛軍和李林的十萬唐軍也衝殺過來了,不斷地增加着包圍圈的層數。

賢傑手下的兵士也不斷向唐軍投降。唐軍軍師徐進元又在高處喊話道:“逆軍弟兄們,快投降吧,不要再爲反賊賣命了!我大唐天子聖明,光芒普照,大唐天下安如泰山,豈是逆賊螻蟻所能撼動?楊賢傑無道,必亡也!誰跟從他就是反賊,當誅九族!”

щшш ●ttκan ●C○

逆軍士兵聽了十分驚慌,毫無戰心,紛紛拖戈投降。一會兒,賢傑身邊僅剩下單鐵勇、石明亮、高氏兄弟、華氏兄弟、楊賢安、趙芳、馬平、姜紅火等數人了,大將宋天成則投降了唐朝。逆軍士兵也僅剩百來個馬嘴山舉義的堅定分子。

他們被幾十萬唐軍緊緊地圍在了核心!

只因賢傑英勇,一杆槍挑得唐軍穿膛剖肚、數傷了數千人,才被迫後退了一點,不敢再往上衝。

僵持到下午,遠處又有旌旗閃動,吶喊之聲不絕於耳,賢傑以爲是渭南方面發救兵來了,誰知等那旗號一近,方知是唐朝徵北元帥秦叔寶、尉遲恭、程咬金、羅通率領的五十萬徵北大軍趕來了。這樣,唐軍一共有一百萬之衆,是逆軍的幾萬倍!就算每個人吐一口唾沫,也能淹死這一百來個逆軍了。

不過唐軍到底畏懼楊賢傑英勇,不敢攻得太厲害,只是緊緊地圍着,把那戰鼓擂得震天響,不斷吆喝要賢傑投降。

賢傑問衆將道:“你們還能戰嗎?”衆將都表示人困馬乏、腹中飢餓,無力再戰。賢安有氣無力道:“大哥,都怪小弟生了病,要不然,這一百萬唐軍不夠小弟一個人砸的!”賢傑給衆將鼓氣道:“大家不要怕,百萬唐軍,在我眼裡也如糞土一般!不過大家都已經累了,那麼現在聽我調令,把戰死弟兄的衣甲解下來,披到馬背上,把馬圈起來,大家都到圈裡休息。多撿一些弓箭,敵兵來攻,只用箭射他。另外把死馬的肉割下來,大家充飢,不要怕生肉難吃,現在是非常時期。只消堅守一夜,渭南援軍必至!”

於是大家依賢傑言給戰馬披上鐵甲,把馬圈在外面,人伏於裡面,佈下箭手,輪流休息,吃了些生馬肉,等待援軍。

唐軍攻了幾次,均未成功。一來賢傑親自居外持槍禦敵,敵人射來的箭皆被他擋落,因此倒也撿了不少的箭得以維持;二來唐太宗並未下令猛攻,蓋因太宗皇帝出於安撫民心考慮,仍打算網開一面,以仁義來感化賢傑。

這樣捱了一夜,等到十七日天明,忽然北方喊殺連天,旌旗亂動,唐軍陣腳動搖——援兵果然來了!

衆將士皆是一振。然而闖進來的僅是賢寶、龍彪、謝、齊、曹等人,並無一兵一卒。

賢傑大失所望,問龍彪道:“你們的部隊呢?”龍彪道:“全反了。”“爲什麼?”

龍彪瞟了垂頭喪氣的賢寶一眼道:“大哥,莫怪小弟講直話!這次大敗,令妹負有不可推卸之責任——如果不是她過度濫殺百姓,使我們失去百姓支持、引得民怨沸騰、軍心離散,焉有今日之敗?”

賢傑陰鬱的目光落到了賢寶身上:“賢寶,你可知罪?”

賢寶難過道:“大哥,我錯了……小妹因爲未能完成大哥囑咐之任務,致使吳巧姐姐身殞,小妹一直愧疚不安,故此走火入魔、戾氣侵心、造下殺孽,釀成今日兵敗,使大哥事不能成也……”

“你現在知道錯了有什麼用?”賢傑忽然憤怒地咆哮起來,“你知道我們現在的處境嗎?我們現在僅有區區百餘人,而人家唐朝有雄兵百萬、戰將萬員!咱們打不出去,只有死在這裡了!唉,都怪我治軍不嚴,才釀成今日之大禍!賢寶,你也別怪大哥狠心,爲了嚴肅軍紀,爲了給戰死的兄弟一個說法,大哥不得不……”

賢傑說着,“嗆”地一聲撥出瞭如一泓秋水的寶劍,高擎在了手中。賢寶“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伸直脖頸等待受刑……

賢傑的手顫抖着,臉上的表情既是痛惜又是無奈、既是愧悔又是不捨……終於他一狠心,“刷”地揮劍朝賢寶粉嫩、白皙的脖頸砍去——

“當”千鈞一髮之際,旁邊伸過一把劍,架住了賢傑的劍。賢傑一看,原來是單鐵勇。單鐵勇紅着眼睛哀求道:“大哥,不能殺小妹,她還是個孩子,她不應揹負戰敗的責任……要論錯,咱們都有錯!”謝志君等弟兄也一齊哀求道:“大哥,原諒小妹吧,你若殺了小妹,那我等也無地自容了……”

龍彪更是聲淚俱下:“這次失敗,的確我們都有錯,不能全怪小妹一人……何況她雖有錯,卻仍攻城撥寨、所向披靡,爲我軍立下不朽功勳……”

賢傑的臉上也很痛苦,他知道,賢寶爲戾魔所控,其實也是拜自己所賜,是自己不能很好地處理江山與美人的關係,明知和那吳巧不可能,卻偏偏還抱有幻想,幻想着能和吳巧還有一線情緣……是自己的優柔寡斷害死了吳巧,也害了賢寶,更累及了大逆事業!如果他是一個重情之人,他爲何不肯捨棄所謂的造反“大業”而迎娶吳巧、甚至帶她遠走高飛?如果他一心一意造反,就完全應該割斷心中的那根情絲,和古往今來一切有成就的帝王一樣、六親不認、無情無義(唐太宗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必要時連兄弟親情都可以割斷)。但他卻做不到,他偏偏既要江山、又要美人——魚和熊掌怎可兼得?

賢傑心裡轉過了千般念頭,覺得自己實在是一個爲情羈絆的人,實在做不到古往今來一切成大事者的無情無義,莫非這也是天意?

他的寶劍仍高懸着,實際上他已經砍不下來了,他也根本就不想殺賢寶,他只是想發泄……

然而情勢卻不容他再猶豫,唐軍的陣中號炮連天,戰鼓急促地響了起來,很快就要發動新一輪的攻勢了。

忽然賢安“哇”地一聲哭倒在賢傑面前:“大哥,這事不怪妹妹,要怪就怪我!我不該逞能,帶她來投軍,致有今日之禍。大哥,妹妹有千錯萬錯都包在我身上,你要殺,就殺我吧!”

賢寶忽然擡頭道:“大哥,罪責在我!你快下手吧,殺了我,快帶着大夥突圍出去,唐軍就要進攻了!”

賢傑的手抖得越來越厲害,他在心裡一遍遍地念叨:“不,我不怪你們,我誰都不怪!”然而他的意識卻象不受控制,仍然高舉着寶劍,以至所有的人都誤會了他的意思,以爲他還要殺賢寶。

“殺!”唐軍吶喊着四面攻了上來。

“嗖嗖嗖”伏在馬圈內的逆軍士兵拼命抵抗,射殺了一些唐軍,但他們自己也不斷有人倒下。

賢寶眼裡閃過一絲焦急,她突然一挺脖子,猛地撞向賢傑的劍刃……賢傑閃電般的縮手,但賢寶的脖子仍撞到了劍刃上,被割開了一條很長的血口子,鮮血濺了出來!

衆人大驚失色。然而賢寶卻沒有倒下,她用手一抹傷口,將血糊了一臉,然後躍上馬,揮舞雙刀,猛地向唐軍隊伍衝去!

單鐵勇一見,也急忙躍上馬,抓起託天槊,跟隨賢寶而去。兩人的身影很快就被潮水般涌來的唐軍給淹沒了。賢安也想衝殺出去,怎奈有氣無力,怎樣也爬不上戰馬。

高應虎等人也“哇哇”嚷着“拼了”,準備同唐軍撕殺。

賢傑此時卻冷靜了下來。他本來也已經跨上了戰馬,但又跳了下來,喃喃自語道:“我心愛的人皆已離我而去,我還要這江山何用?‘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語時’!罷了罷了,吾心已隨她二人而去,實已無意再爭什麼狗屁的江山!管他李家的江山也好、唐朝的天下也好,又與我有何干?”乃向龍彪等人道:“諸位弟兄,我已無意與大唐爭雄,決定與唐朝停戰、講和,諸位兄弟有何看法?”

龍彪默然道:“大哥詔令,我等無不遵從……當今形勢已容不得我等再作他想。大哥若能和唐朝停戰,實是天下蒼生之福……今百姓皆渴望安居樂業,早已厭倦殺伐紛爭,我等若再糾纏不休,必被世人所唾棄,不若順應天時民情,歸順王道……當然大哥若是令我等死戰,我等也絕不遲疑!”

高應虎、謝志君等人也點點頭——莫非他們也早已看清形勢、知道與中央政府對抗沒有出路?當然他們所想的與賢傑心中的想法肯定是不一樣的。在當前的形勢下,他們想不做“識時務的俊傑”也不行。因爲不做“俊傑”,唯有戰死。而賢傑實因吳巧、烏雲的去逝而心灰意冷,失去了和大唐爭霸天下的雄心。賢傑註定了不能成爲唐太宗那樣的千古帝王,因爲他的心太軟,心中被太多的情愫羈絆,逃不開一個“情”字,只能成爲項羽式的悲情英雄。項羽之所以不肯回江東,實是他的心已隨虞姬而去,一個心已死的人還會眷戀這個冷漠如冰、沒有情愛的塵世麼?

不過賢傑卻還沒有悲觀到項羽要訣別塵世的那一步,不知道爲什麼,他的心裡還存有一份對未來的企望,儘管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到底在企望什麼,但他卻覺得冥冥中仍有什麼在引導他,雖然這聽起來是如此詭異,但在這時卻救了賢傑一命,至少,他不會作出項羽那樣徹底悲觀絕望的選擇……

雖然他的選擇對於一個男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恥辱,但個人的榮辱卻換來了天下的安寧,這,其實也值!

“滋!”他撕下一塊白色的戰袍,用槍尖撐起,緩緩地舉向了空中……

唐太宗李世民遠遠望見逆軍陣中升起了白旗,知道逆軍投降了,於是下令停止進攻——大逆和大唐的這場戰爭終於結束了,這是唐貞觀四年暮春發生的事。

楊賢傑從貞觀三年五月初六起兵,到貞觀四年四月十七日戰爭結束,共堅持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席捲了大半個中國,勢力影響到鄂、皖、蘇、豫、魯、陝、晉、翼、川(有些省逆軍的兵力並沒有達到那裡,但影響卻是擴大到了那裡,比方說調動了那裡的官軍勤王——所謂“勤王”,就是地方政府組織武裝來保衛中央政府),但終因各種原因及唐朝政府的鎮壓,這場無法定性的起義是失敗了。

這場起義雖然聲勢浩大,一度逼近帝都,但在歷史上卻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和名氣,所有的正史和野史都未記載,因此也就不曾流傳到後世。以至現在的史書上只記載陳勝、吳廣、綠林赤眉、黃巾黃巢、王小波李順、李自成、洪秀全起義,而絲毫也沒有提到楊賢傑起義。究其原因,一是無法定性,因爲它不是純粹的農民起義,倒象是封建軍閥、割據勢力和唐朝爭地盤;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爲唐太宗心裡有個疙瘩,不好對天下人明說,故意叫史官掩蓋真相,不讓官方修訂的唐史記載這場起義。久而久之,這場起義也就逐漸爲人們所忘卻……

第93章 蘑菇戰術第7章 硫求驚變第46章 襲取台州第18章 海上會師第32章 烏龍嶺2第67章 登臺拜將第13章 節節失利第93章 蘑菇戰術第120章 前塵憶夢-1第51章 廬州之行-2第60章 情歸何處第63章 泣血深情第24章 不宣而戰第25章 熱血癡情第48章 又生枝節第11章 戰雲滾滾第126章 大破魔陣第59章 終成眷屬第19章 陰霾又起第75章 虎山戰役-1第96章 愛海迷蹤第97章 新的危機第107章 路遇四雄第51章 廬州之行-2第24章 神勇少年第79章 北線血戰第60章 情歸何處第149章 不是結局第42章 山雨欲來第40章 孔亮獻策第69章 行刺陷身第41章 危機臨近第46章 襲取台州第28章 大戰略2第34章 節外生枝-1第22章 紅顏同命第41章 危機臨近第19章 抱憾斷情第135章 英雄少年第111章 香消異域第30章 孤注一擲第16章 多情餘恨第15章 心有千結第34章 招婿風雲2第24章 考斯基的憤怒第40章 孔亮獻策第104章 幕後主角第6章 萬螺風雲3第52章 旗指夷州第31章 恩怨兩纏第71章 單刀赴會第9章 金殿風波第26章 春季攻勢1第124章 幻魔無天-1第35章 招婿風雲3第145章 沉夢初醒第26章 濫殺種禍第28章 心冷息戈第13章 節節失利第107章 路遇四雄第18章 海上會師第29章 以打促談第23章 生死兩茫第71章 單刀赴會第127章 再登龍座第2章 雲臺麗影第30章 突擊·絞殺戰第6章 馬嘴山下第111章 香消異域第37章 情深意惘第88章 兵阻路竹第16章 多情餘恨第102章 龍彪反水第50章 廬州之行-1第137章 盛極生憂第38章 初釋前嫌第11章 孤城危懸第133章 兵阻北歧第6章 萬螺風雲3第9章 干戈迭起第31章 勝利歸國第31章 恩怨兩纏第93章 蘑菇戰術第92章 破陣殺巫第140章 山中激鬥第85章 孔亮作法第20章 奇異海戰第136章 反間奇謀第48章 又生枝節第66章 比武封將-3第15章 大反攻1第18章 亳州鏖戰-2第31章 恩怨兩纏第21章 誤中圈套第142章 櫻花戀情第129章 海上奇兵第80章 徐向歸唐第144章 鐵勇殉難第120章 前塵憶夢-1第94章 賢傑平冤
第93章 蘑菇戰術第7章 硫求驚變第46章 襲取台州第18章 海上會師第32章 烏龍嶺2第67章 登臺拜將第13章 節節失利第93章 蘑菇戰術第120章 前塵憶夢-1第51章 廬州之行-2第60章 情歸何處第63章 泣血深情第24章 不宣而戰第25章 熱血癡情第48章 又生枝節第11章 戰雲滾滾第126章 大破魔陣第59章 終成眷屬第19章 陰霾又起第75章 虎山戰役-1第96章 愛海迷蹤第97章 新的危機第107章 路遇四雄第51章 廬州之行-2第24章 神勇少年第79章 北線血戰第60章 情歸何處第149章 不是結局第42章 山雨欲來第40章 孔亮獻策第69章 行刺陷身第41章 危機臨近第46章 襲取台州第28章 大戰略2第34章 節外生枝-1第22章 紅顏同命第41章 危機臨近第19章 抱憾斷情第135章 英雄少年第111章 香消異域第30章 孤注一擲第16章 多情餘恨第15章 心有千結第34章 招婿風雲2第24章 考斯基的憤怒第40章 孔亮獻策第104章 幕後主角第6章 萬螺風雲3第52章 旗指夷州第31章 恩怨兩纏第71章 單刀赴會第9章 金殿風波第26章 春季攻勢1第124章 幻魔無天-1第35章 招婿風雲3第145章 沉夢初醒第26章 濫殺種禍第28章 心冷息戈第13章 節節失利第107章 路遇四雄第18章 海上會師第29章 以打促談第23章 生死兩茫第71章 單刀赴會第127章 再登龍座第2章 雲臺麗影第30章 突擊·絞殺戰第6章 馬嘴山下第111章 香消異域第37章 情深意惘第88章 兵阻路竹第16章 多情餘恨第102章 龍彪反水第50章 廬州之行-1第137章 盛極生憂第38章 初釋前嫌第11章 孤城危懸第133章 兵阻北歧第6章 萬螺風雲3第9章 干戈迭起第31章 勝利歸國第31章 恩怨兩纏第93章 蘑菇戰術第92章 破陣殺巫第140章 山中激鬥第85章 孔亮作法第20章 奇異海戰第136章 反間奇謀第48章 又生枝節第66章 比武封將-3第15章 大反攻1第18章 亳州鏖戰-2第31章 恩怨兩纏第21章 誤中圈套第142章 櫻花戀情第129章 海上奇兵第80章 徐向歸唐第144章 鐵勇殉難第120章 前塵憶夢-1第94章 賢傑平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