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恭送將軍上路

“嗯?不對!”

當西涼鐵騎從丘陵上潮水般衝殺而下時,仍然肅立小山丘上的馬超突然發現情形有些異常,此時應該驚慌失措的聯軍輜重兵似乎很是鎮定,雖然有許多士兵在來回奔走、嚎叫不息,場面看起來的確混亂。

然而,馬超一眼就發現了破綻。

除了那些來回奔走的士兵,其餘的輜重兵太鎮定了!他們就像一羣危險的殺手,靜靜地守侯在原地,冷冷地等着西涼鐵騎前來廝殺!

“吹號!”馬躍霍然高舉天狼槍,冷然喝道,“停止進攻!”

“嗚嗚嗚……”

馬超一聲令下,蒼涼低沉的號角聲霎時響起,正如同潮水般洶涌而下的西涼鐵騎驟聞號角聲,毫不猶豫地一拔馬頭,改變了衝刺方向,在山腳下拐了個大彎,切着聯軍輜重兵的右翼席捲而過,又回了原點。

“傳令……”馬超將天狼槍往後一引,冷聲道,“撤軍回滎陽!”

夏侯淵目瞪口呆地望着西涼鐵騎席捲而來,又潮水般退了回去,向身邊的曹仁道:“子孝,這……這他孃的是怎麼回事?西涼騎兵怎麼又退回去了?”

“不能啊。”曹仁也是撓頭不解,困惑地說道,“難道說……西涼騎兵發現了破綻?”

夏侯淵舔了舔嘴脣。沉聲道:“要不要舉火召出伏兵?”

曹仁蹙眉道:“西涼騎兵都沒有上當,召出伏兵有什麼用?”

夏侯淵不甘心道:“難道就這樣算了?”

曹仁懊惱道:“那還能怎麼樣?”

“嘿。”

夏侯淵恨恨地一拳捶在旁邊地輜重車轅上,頓時將大腿粗的車轅生生砸成兩截,裹緊的車幔綻裂開來,三五名全副武裝的甲士從車廂裡吶喊着衝殺而出。然後非常倒黴地被心情不好的夏侯淵踢翻在地。佔長社。恰天色已晚,袁術便下令大軍暫駐長社城內。

中軍大帳。

袁術正召集各路諸侯及麾下主要將領、謀士議事之際,忽見夏侯淵、曹仁兩將垂頭喪氣地進了大帳。

未及袁術發問,夏侯淵便抱拳說道:“袁驃騎,末將等無能,讓您失望了。”

袁術問道:“怎麼,吃敗仗了?”

夏侯淵搖頭道:“那倒沒有。”

袁術道:“那便是贏了?”

“也沒有。”夏侯淵道。“西涼兵眼看就要中伏了,可不知道爲什麼竟然又退兵了,真是氣死人。”

“什麼?西涼兵沒有中計!”

袁術疑惑地掠了郭嘉一眼,只見郭嘉神色自然。

郭嘉哈哈一笑,淡然道:“這也是意料之中地事情,如果馬屠夫如此容易中計,那便不是馬屠夫了。”

夏侯淵道:“軍師,前來截擊輜重隊的涼州軍主將好像是馬超。”

“馬超!?”夏侯淵話音方落,大帳裡忽然響起一把淒厲的吼叫聲,旋即有人影從人羣裡跳了出來。咬牙切齒地向袁術道,“主公,就是這個馬超殺死了董襲、陳武還有程普三位將軍!還……還割掉了末將的鼻子和兩隻耳朵,嗚嗚嗚……主公可一定要替末將報仇哇。”

衆人急視之,只見此人赫然正是袁術心腹大將橋蕤,此時的橋蕤頭裹白布,仍有隱隱血絲從裡面滲出,形容極爲磣人。橋蕤話音方落,江東猛虎孫堅挺身而出。立於帳前厲聲道:“願借三千精兵爲將軍前部,誓死追殺馬超,誓替橋蕤將軍手刃此獠。”

可憐孫堅也算是一代猛將,竟淪落到向人借兵報仇的境地。箇中辛酸又向誰訴?

“文臺。”袁術急上前撫住孫堅肩膀,和聲勸道。“稍安勿噪,報仇的事先不急。”

“報……”袁術話音方落,忽有小校疾步入帳。大聲道,“周泰、蔣欽兩位將軍帳外求見。”

“周泰!蔣欽!?”孫堅聞言大喜,一把執住身邊徐庶的肩膀,忘乎所以地大叫道,“元直,你聽到沒有,周泰和蔣欽還沒死?我的江東精銳並沒有全軍覆滅,哈哈哈,並沒有全軍覆滅,嗚嗚嗚……”

徐庶顫然,低聲道:“主公……”

帳中各路諸侯以及所有地文官武將盡皆神色黯然,皆爲孫堅厚待部曲的情義所感,善待軍卒者,莫過於江東孫文臺也。

袁術拍了拍孫堅的肩膀,擡頭疾聲道:“來呀,有請周泰、蔣欽兩位將軍!”

“驃騎將軍有令,有請周泰、蔣欽兩位將軍!”

小校一聲長嗥,帳外旋即響起沉重的腳步聲,人影閃處,衣甲不整的周泰、蔣欽已經昂然直入,兩人雖然疲倦欲死,卻仍舊將身板挺得筆直,就像兩顆孤傲的蒼松,傲然挺立在千年磐石之上。

“末將周泰(蔣欽)。”周泰、蔣欽鏗然抱拳,疾聲道,“參見主公,參見驃騎將軍,參見諸位將軍!”

孫堅上前一步,緊緊執往周泰、蔣欽之手,竟半晌無語。

袁術見周泰、蔣欽兩人皆虎背熊腰、目有殺氣,忍不住由衷地感嘆道:“真虎將也!”

時有袁紹謀士許攸,因不服郭嘉名望,出列說道:“適才夏侯、曹仁兩位將軍所言,奉孝先生所定之伏擊之策,似乎並未奏效呢?”

“哈哈……”郭嘉灑然一笑。淡然道,“在下原就不指望能夠伏擊成功。”

“哦?”許攸冷然道,“這麼說,進逼滎陽、伏擊馬超都只是幌子嘍?”

“談不上什麼幌子。”郭嘉道,“若能奪回滎陽。或者伏擊馬超成功固然更好,若不成功也無關大局,因爲聯軍此次大舉出徵,真正地目的卻是爲了奪回長社!”

“什麼?”許攸失聲道,“如此興師動衆,就是爲了奪回區區一個縣城?”

郭嘉道:“子遠先生且莫小看這小小縣城,若聯軍能善加利用這些小小縣城,逐城推進、步步緊逼,就能將馬屠夫的五萬西涼騎兵逼回虎牢關!只要西涼騎兵一入虎牢。就好比猛虎沒了獠牙,惡狼去了利爪,再不能對聯軍構成威脅了。那時候,聯軍便可以予取予求、攻守自如,局勢盡在掌握!”

一邊的徐庶聽得連連頷首,目露異色。倏忽之間,徐庶似有所覺,驚回首,恰好迎上郭嘉深沉地目光,徐庶微微一笑。心中卻是凜然:此人智計遠在自己之上,爲了主公大業計,斷然留之不得!走進大帳,向李催道:“主公,好消息!”

“哦?”李催欣然道,“什麼好消息?”

李肅環顧左右無人,這才壓低聲音道:“小人剛剛收到胡赤兒將軍(不是胡車兒)派人送來的秘信。”

“胡赤兒?郭汜死後不是已經降了馬屠夫麼。”李催道。“他現在何處?”

李肅道:“就在武關!”

“什麼?”李催凝聲道,“胡赤兒就在武關?”

“對!”李肅沉聲道,“胡赤兒就在武關。胡赤兒來信說,馬屠夫對待涼州降軍十分刻薄。胡赤兒和麾下軍士多有怨言,所以才譴人送來密信。意欲獻關投誠。”

李催大喜道:“當真?”

“千真萬確!”李肅低聲道,“現在各路聯軍討逆受挫,如果主公您能一舉襲佔武關。勢必會大振聯軍士氣,到時候天子龍顏大悅必有重賞,這份天大的功勞是誰也搶不走了,就算是驃騎將軍袁術只怕也要對主公刮目相看了,嘿嘿嘿……”

“好!”李催興奮地擊節道,“立即派人聯絡胡赤兒,約定獻關日期,本將軍當親率大軍前往接應。”

“遵命。”

李肅抱拳作揖,轉身揚長而去。

李催率兩千涼州舊部(都是騎兵)趁夜拔營,向武關秘密進發。

因爲互相之間並不信任,南路聯軍的四路軍隊都是分開紮營,所以李催大軍的離去並未驚動劉表、許貢和陳紀這三路聯軍。直到第二天清早,等劉表等人發現李催大營已經人去營空時,李催大軍早在數十里之外了。

李催大軍曉行夜宿,一路疾進,終於在第三天深夜趕到武關。

李催一邊安排軍卒在僻靜處休息,一邊讓李肅前去聯絡胡赤兒,不到兩個時辰,李肅便領着胡赤兒來到了李催面前,甫一見面,胡赤兒即嚎啕大哭道:“將軍你可算回來了,弟兄們盼您好久了。”

李催上前扶起胡赤兒,感慨道:“弟兄們都受苦了。”

胡赤兒淚涕交流,泣不成聲道:“將軍這次回武關,就不走了吧?”

“不走了。”李催慨然道,“不但不走了,還要帶着弟兄們奪回長安,奪回關中,把馬屠夫趕回涼州、趕回河套去。”

“弟兄們盼這一天已經很久了!”胡赤兒一抹眼淚,凝聲道,“將軍,一切都已經安排好了,今夜守關的弟兄都是末將的心腹,也是涼州軍的老弟兄。半個時辰之後以舉火爲號,末將和弟兄們就會打開關門,到時候將軍就可以率軍長驅直入了。”

“嗯。”李催點了點頭,凝聲道,“胡赤兒,你就留在本將軍身邊吧,不必再回武關了。”

李催生性多疑。唯恐其中有詐,將胡赤兒留在身邊無疑多了一層保障。

胡赤兒卻似乎根本沒有意識到李催地用心,不假思索地應道:“末將領命。”

半個時辰後。

李催地兩千大軍藉着濃濃夜色的掩護,悄悄摸到了關下,胡赤兒捏着嗓子學了兩聲狼嚎。關牆上便燃起了一枝火把,向着關外畫了兩個圈圈,然後只聽得嘎吱嘎吱的聲音響起,緊閉地關門緩緩打開。

李催霍然回頭,向李肅道:“李肅何在?”

李肅急策馬上前,疾聲道:“小人在。”

李催道:“本將軍與你三百人馬,關外接應。”

“遵命。”

“胡赤兒。”

“末將在。”

“隨本將軍……搶關!”

“遵命!”

李催一聲令下,近兩千涼州舊部一涌而入。李催跟着胡赤兒策馬搶入關來,只見關中烏漆麻黑、一片死寂。連鬼影子也不見一個!李催隱隱覺得有些不妙,急回首時,早見胡赤兒已經縱馬逃入暗中。

“不好,中計了!”李催大叫一聲,急揮劍大喝道,“撤,快撤出關外……”

然而,已經晚了。

李催話音方落,只聽得轟隆一聲巨響,千斤閘已經重重落下。霎時堵死了李催近兩千涼州舊部地出關之路,下一刻,無數地火把從關牆上燃起,亮如白晝的火光中,黑壓壓的弓箭手已經擠滿了關牆,挽弓搭箭,鋒利地箭簇已經對準了關中無助的涼州亂

“李催,本將軍候你多時了!”

一把嘹亮地大喝聲中,一道雄偉的身影突然出現在關牆上。李催頓時如遭雷噬!他怎麼也沒有想到,竟然會在武關見到馬屠夫!馬屠夫不是遠在穎川和中路聯軍三十萬大軍對峙嗎,什麼時候來了武關了?

如果李催早知道馬屠夫就在武關,借他天膽也不敢率軍前來偷關啊。

更令李催感到絕望的是。一直被他倚爲親信地李肅,此時竟然就在馬屠夫身邊。很明顯,李肅早就跟馬屠夫牽上了線,並設計好了一切。只有他李催還像個傻瓜,毫無知覺地一頭鑽進了馬屠夫精心設置的陷阱。

“李催,快下馬投降吧!”馬躍大喝道,“本將軍還可免你一死!”

李催嘆息一聲,知道今日再無幸理,遂下馬跪伏於地,恭聲道:“願降。”

劉表憂心沖沖地向蒯良、蒯越道:“已經三天了,還是沒有消息傳回!這個李催,究竟去了哪裡?”

李催所部雖然只有兩千人,可都是清一色的西涼騎兵!這對於騎兵嚴重缺乏的聯軍而言,無疑是用來抵擋西涼軍團的重要武力。所以對於李催的這兩千騎兵,劉表還是十分看重地,自然不希望其出事。

蒯越道:“李催很可能率部奔襲武關去了。”

“奔襲武關?”劉表將信將疑道,“李催只有兩千兵,而且都是騎兵,根本就沒有攻堅所需的器械,這仗怎麼打?”

蒯越道:“李催原是董卓舊將,武關守將傅燮也是涼州士族出身,麾下三千將士大多也是董卓舊部,他們中間或者存在聯繫也未可知。這次李催率部不辭而別,十有八九是武關守將傅燮要獻關投降,然後李催想要獨吞這份功勞罷了。”

“傅燮獻關?”蒯良凝聲道,“這會不會是詐降?”

蒯越道:“馬屠夫手下善謀者不多,沮授長於內政而不擅長謀略,郭圖雖然詭計多端可惜已經戰死,賈詡又向來與馬屠夫形影不離,此時自然也在穎川。除了這些人,實在想不出還有誰能讓生性多疑的李催上當?”

劉表道:“但願傅燮是真降。”

蒯越道:“是真降還是詐降,很快就會有消息了。”

“主公!”蒯越話音方落,忽有部將魏和疾步入內,拱手作揖道,“武關急報。”

劉表霍然起身。大聲道:“講。”

魏和道:“李催將軍率兩千騎兵奇襲武關,雖有內應打開關門,卻被武關守將傅燮識破,兩軍於關內混戰一場、互有死傷。今兩軍仍於關內對峙,李催將軍譴快馬前來。請主公及許貢、陳紀三路大軍立即往援。”

“緣來如此。”蒯越擊節道,“看來傅燮即非真降,亦非詐降。”

劉表茫然道:“那是怎麼回事?”

蒯越朗聲道:“看來是傅燮地部將要獻關投降,不過卻被傅燮識破,才導致李催奇襲失敗、形成目前地僵持局面。”

劉表道:“那該不該出兵救援?”

蒯越道:“自然要救。若能一舉襲取武關,便可對關中、長安形成致命威脅,勢必牽制馬屠夫很大一部份人力、物力!將來討逆之戰勝利之後,朝廷論功行賞,主公亦是大功一件。如此美事。何樂而不爲?”

“嗯,異度說的有道理。”劉表欣然點頭,向魏和道,“魏和,速去告知許貢、陳紀兩位大人,即刻前來大營議事。”

“末將遵命。”

魏和轟然應諾,施即轉身揚長而去。

馬躍據案而站,典韋凶神惡煞般侍立身後,句突、傅燮、李蒙、王方、胡赤兒、李肅、李催等人依次而立。

馬躍冷冷地環顧衆人一眼。沉聲道:“本將軍地話,諸位都聽清楚了?”

李蒙、王方等人急挺胸疾聲道:“都清楚了!”

“好!”馬躍點了點頭,沉聲道,“分頭行事!”

“遵命!”

諸將轟然應諾,紛紛離去,只有李催神色尷尬,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剛纔馬躍分派了所有人的任務,唯獨沒有給他分派任務。想想也是。李催才投入馬躍帳下不到一天,馬屠夫再雄才大略,也不敢委以重任啊。

所以,李催心中倒也沒有因此怨恨馬躍。

馬躍緩緩轉身。漠無表情地盯着李催,淡然道:“李催將軍。你說……本將軍該怎麼安排你纔好呢?”

李催臉色一變,急跪於馬躍腳下顫聲道:“末將別無所求,只求將軍給條活路。”

馬躍淡淡一笑。嘴角緩緩綻起一絲清冷地殺機,說道:“本將軍什麼都可以給你,唯獨不能給你生路。”

李催地臉色霎時變得慘白,頹然跌坐在地。

典韋凶神惡煞般走到李催面前,兩枝沉重的大鐵戟往李催頸上一架,厲聲道:“奉主公之令,恭送將軍上路。”

“唉。”

李催頹然嘆息一聲,無力地耷拉下了腦袋。

目送李催在典韋的押解下離去,馬躍眸子裡有莫名的寒光一閃而逝,李催不同於段煨和楊奉,在涼州舊部地聲望幾乎可以和郭汜相提並論!如果是平常時候,馬躍自然不擔心李催有什麼異心,可現在四路聯軍大軍壓境,馬躍軍團動輒有覆滅之憂,在這個節骨眼上,任何的紕漏都會釀成致命的災難!

縱然馬躍是全天下最瘋狂的賭徒,也絕不會拿自己地身家性命來賭李催的忠誠度!向袁術道:“兄長,出事了。”

袁術正與郭嘉、孫堅、徐庶等人議事,聞言急道:“三弟,出什麼事了?”

袁胤喘息道:“剛剛穎川太守司馬朗、陳留太守喬瑁譴人來報,兩郡大小三十餘座城池除了陳留、陽翟等幾座較大地城池外,其餘二十餘座小城已被馬屠夫的西涼騎兵洗劫一空!尤其令人髮指的是,馬屠夫還將城中數十萬百姓強行遷去洛陽。”

“哦,還有這種事情?”郭嘉目光一凝,低聲道,“想不到馬屠夫竟然還有這等眼光,厲害!這麼說起來,這第一個回合地較量,倒是他馬屠夫贏了,呵呵。”

郭嘉雖然嘴上承認輸了,可言語間卻毫無氣餒之色,倒像是贏了一般。

袁術卻是大惑不解道:“馬屠夫難道是瘋了不成?關、涼、河套本就人口不多,存糧有限,此時強行徵發穎川、陳留百姓進洛陽,豈不是給自己增加負擔、加速軍糧的消耗嗎?這不是自取滅亡麼?”

“從短期看的確如此,不過從長遠看卻不是這樣。”郭嘉道,“歷經上次董卓之亂後,關中三輔的百姓已經被馬屠夫悉數遷往北地,這便造成了關中大地的空虛,馬屠夫強行徵發穎川、陳留地百姓就是爲了彌補關中人口的缺失,有了百姓的支撐,馬屠夫才能穩固他在長安三輔的統治啊。”

袁術道:“可馬屠夫哪來的糧食供給這些移民?”

郭嘉道:“這也正是在下困惑之處,不過馬屠夫既然敢這麼做,便必然有他的道理,在下倒要看看,馬屠夫準備從哪裡弄來糧食供給這些移民?”

劉表、許貢、陳紀三路聯軍終於趕到。

李肅率領數百騎兵迎出關外,劉表急打馬上前,問道:“李肅先生,李催將軍呢?”

李肅道:“正在關中督戰。”

劉表道:“局勢如何?”

李肅道:“情況很不妙,馬逆的兩千援軍已經從函谷關趕來,而且關中營壘林立,街道狹窄,不利騎兵突擊,我軍正在節節退守,武關的大半已經落入叛軍手中了!如果三位大人的援軍再晚到半天,我軍只怕就要棄關了。”

第182章 野心第22章 八百流寇第118章 黃雀在後第177章 刀山火海過天梯第128章 馬躍在此恭候多時了第229章 雄踞北方的霸主第351章 異姓涼王第198章 名聲在外第275章 許褚演兵第42章 奪城第301章 你們就是那羣狼第325章 馬屠夫沒安好心,司馬懿可爲主薄第218章 馬躍想要幹什麼?第85章 人肉、毒草第248章 馬超敗呂布第255章 銅雀春深鎖二喬第45章 朝野震動(中)第16章 斬盡殺絕第190章 董卓進京第320章 血路第90章 攻無不克第284章 徐晃守潼關第309章 郭嘉窮途末路第88章 虎牢天下險第266章 表字孟起第239章 豈能空手而回第261章 奉孝的病情如何了?第172章 馬騰中計第262章 糜環第68章 古之惡來第93章 重重截殺第258章 絞肉機(一)第341章 孤當親臨陣前第265章 吾兒馬超饒不了你!第146章 血色帷幕第285章 兵發南陽第270章 慾火便騰地燃了起來第151章 激戰野牛渡第196章 張文遠威震汜水關第333章 暴病身亡第228章 走一趟函谷關第50章 雉縣之戰第229章 雄踞北方的霸主第202章 調兵譴將第181章 逼敵決戰第358章 孔明一介書生耳第296章 逼袁紹求和第87章 鐵壁合圍第227章 郭圖用計定長安第195章 孫堅獨眼斬華雄第121章 必殺之第300章 蜀道難第25章 殺人立威第188章 亂國毒士賈詡第149章 某河內方悅是也第348章 鐵索攔江第205章 牧馬荒原第207章 血戰隴縣第149章 某河內方悅是也第78章 火併第344章 周瑜可能會狗急跳牆第38章 箭在弦上第323章 強攻青牛隘第99章 累死三軍第266章 表字孟起第211章 騎馬攻長安第70章 必先利其器第64章 轉戰穎川第86章 難纏的蠻夷第101章 典韋VS徐晃第127章 鐵甲鐵環戰車第182章 野心第362章 赤壁之戰(一)第28章 死期至矣第73章 養虎爲患第253章 周公謹兩敗馬屠夫第187章 如何處置方悅?第24章 趁虛欲奪城第141章 激戰第231章 鞠義澤國擊趙雲第27章 詐城第140章 河套之戰第81章 虎狼之師第241章 恭送將軍上路第335章 五十萬之衆第358章 孔明一介書生耳第92章 擊破第235章 二十三路諸侯討馬躍第188章 亂國毒士賈詡第207章 血戰隴縣第26章 火燒水煮第325章 馬屠夫沒安好心,司馬懿可爲主薄第32章 將計就計第114章 血戰第108章 屠戳第35章 驃悍第293章 幷州之戰第230章 田豐定計第238章 西涼鐵騎第210章 平定涼州
第182章 野心第22章 八百流寇第118章 黃雀在後第177章 刀山火海過天梯第128章 馬躍在此恭候多時了第229章 雄踞北方的霸主第351章 異姓涼王第198章 名聲在外第275章 許褚演兵第42章 奪城第301章 你們就是那羣狼第325章 馬屠夫沒安好心,司馬懿可爲主薄第218章 馬躍想要幹什麼?第85章 人肉、毒草第248章 馬超敗呂布第255章 銅雀春深鎖二喬第45章 朝野震動(中)第16章 斬盡殺絕第190章 董卓進京第320章 血路第90章 攻無不克第284章 徐晃守潼關第309章 郭嘉窮途末路第88章 虎牢天下險第266章 表字孟起第239章 豈能空手而回第261章 奉孝的病情如何了?第172章 馬騰中計第262章 糜環第68章 古之惡來第93章 重重截殺第258章 絞肉機(一)第341章 孤當親臨陣前第265章 吾兒馬超饒不了你!第146章 血色帷幕第285章 兵發南陽第270章 慾火便騰地燃了起來第151章 激戰野牛渡第196章 張文遠威震汜水關第333章 暴病身亡第228章 走一趟函谷關第50章 雉縣之戰第229章 雄踞北方的霸主第202章 調兵譴將第181章 逼敵決戰第358章 孔明一介書生耳第296章 逼袁紹求和第87章 鐵壁合圍第227章 郭圖用計定長安第195章 孫堅獨眼斬華雄第121章 必殺之第300章 蜀道難第25章 殺人立威第188章 亂國毒士賈詡第149章 某河內方悅是也第348章 鐵索攔江第205章 牧馬荒原第207章 血戰隴縣第149章 某河內方悅是也第78章 火併第344章 周瑜可能會狗急跳牆第38章 箭在弦上第323章 強攻青牛隘第99章 累死三軍第266章 表字孟起第211章 騎馬攻長安第70章 必先利其器第64章 轉戰穎川第86章 難纏的蠻夷第101章 典韋VS徐晃第127章 鐵甲鐵環戰車第182章 野心第362章 赤壁之戰(一)第28章 死期至矣第73章 養虎爲患第253章 周公謹兩敗馬屠夫第187章 如何處置方悅?第24章 趁虛欲奪城第141章 激戰第231章 鞠義澤國擊趙雲第27章 詐城第140章 河套之戰第81章 虎狼之師第241章 恭送將軍上路第335章 五十萬之衆第358章 孔明一介書生耳第92章 擊破第235章 二十三路諸侯討馬躍第188章 亂國毒士賈詡第207章 血戰隴縣第26章 火燒水煮第325章 馬屠夫沒安好心,司馬懿可爲主薄第32章 將計就計第114章 血戰第108章 屠戳第35章 驃悍第293章 幷州之戰第230章 田豐定計第238章 西涼鐵騎第210章 平定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