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狗少要掛了?

狗少要掛了?

大明天啓十年六月初六,黃道吉日,諸事皆宜。在這個和風豔陽又六六大順的日子裡,成千上萬的陝西西安府鹿臺鎮人民百姓載歌載舞,扶老攜幼,帶着愉悅與激動的心情,來到鎮外農田,迎來大明武清伯、五省總督、兵部尚書、太子少保張好古張大人,以及隨行而來的六十餘名陝甘文武官員,熱烈歡迎張好古大人拖着病體親自參與並主持陝甘境內第一批紅薯田收穫工作。當張好古大人的旗幟出現在現場的那一刻,農田中頓時歡聲雷動,鞭炮齊鳴,無數大明百姓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與“魏公公九千九百九十九歲”的口號聲響徹雲霄。

“太激動了,穆老七我快七十了,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官來幫我們百姓收莊稼!青天,大青天啊!”鹿臺普通老農穆老七代表無數農民百姓如是說。

“張大人又瘦了,雖然一點都不影響他的俊秀帥氣,可奴家我還是好心疼啊。”張好古大人的狂熱粉絲之一、原西安翠紅院的姑娘如春姑娘代表無數張好古大人的女粉絲如是說。

“鄉親們,注意到沒有?張大人的鞋子還是去年那雙,就是打上補丁了,張大人一年多時間都沒捨得買一雙新鞋子,真是太清廉了!”一位眼尖的百姓激動的叫喊起來,頓時惹起一片讚譽與感動之聲,眼尖那位百姓則在心裡補充道:“好,五文錢又到手了!”

“張大人,確實是個好官,老夫不能及也。”已經被弟子洪承疇反超上位的陝西巡撫孫承宗悶悶不樂的由衷感嘆。

“是那個王八蛋佈置的歡迎儀式?現在就點這麼多鞭炮,一會收糧的時候又要點多少?陝甘的銀子多得沒地方放了麼?”張好古大人本人低聲如是說。

辰時三刻,在張好古大人的親自率領下,六十餘名文武官員與張好古大人一起拿起鋤頭,挽起褲腳下到田地,沿着薯葉根莖小心翼翼的挖掘起來,很快的,張好古大人第一個挖出一個碗口大小的狗薯……哦,不,碗口大小的紅薯。熱烈的掌聲與歡呼聲中,張好古大人親自剝去紅薯上黃色泥土,露出紅彤彤、嫩生生的紅色薯皮,高舉過頭,現場頓時又是一陣熱烈無比的掌聲與歡呼聲,在張好古大人的命令下,親兵隊長張石頭拿來秤盤上秤一稱,立即大聲叫道:“一斤十五兩!”現場立時又是一片熱烈的掌聲與歡呼聲,還有“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與“魏公公九千九百九十九歲”的口號聲。

大約近一個時辰後,陝甘境內的第一畝紅薯田全部收穫完畢,裝筐上秤後,張好古大人親自宣佈了一個讓陝甘百姓驚喜萬分又痛哭失聲的數字,“大明陝甘第一畝紅薯田今年收穫紅薯,一千兩百二十五斤!”聽到這個不可思議的畝產數字,在場種了一輩子麥子小米的陝甘百姓先是感覺不可思議,然後田野中的氣氛瞬間達到了最高潮,“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與“魏公公九千九百九十九歲”的口號聲如山崩海嘯一般,剎那間直插雲霄,聲傳十里,一百零一掛鞭炮也噼裡啪啦的炸響開來,盡情表述着大明百姓對大明天子、大明朝廷與大明司禮監的感謝之情。

“張青天,張神農啊!”不知是誰帶頭大喊了一句,田野間立時迴盪起了陝甘百姓感謝張好古大人的聲音,“張青天!張神農!張青天!張神農!張青天,張……啊——!”

現場異變突生,爲國爲民辛苦操勞、鞠躬盡瘁的張好古張大人忽然身體一歪,慢慢的摔倒在了面前堆成小山的紅薯堆上,現場的歡呼聲也變成了驚叫聲與慘叫聲,眼看着無數官員士兵撲到張好古大人身上,圍觀的百姓也潮水一般的涌向大明朝廷的好臣子、大明百姓的好父母官張好古張大人,撕心裂肺的痛哭聲音也慢慢迴盪起來,“張大人,張青天,你不能出事,不能出事啊——!”

大明天啓十年六月初七,第三次病倒在昏厥在工作崗位上後,張大少爺終於支撐不下去了,只得接受了大明朝廷的好意,將陝甘政務移交給新任陝甘總督洪承疇署理,自己則接受太醫的休養建議,決定率領部分軍隊返回大明京城調養。消息傳開,陝甘轟動,數以百計的萬民傘潮水一般涌向西安,向青天大老爺張大少爺表達陝甘百姓的敬愛之情,陝甘各州各府的普通百姓家中也立起了張大少爺的長生牌位,衷心祝願青天大老爺張大少爺儘快痊癒,重返陝甘實施仁政。在張大少爺出發返京的時候,數以十萬計的陝甘百姓夾道相送,悲咽震天,反覆呼喚的口號也只有一個,“張青天,保重啊,早些回來啊!”

張大少爺因病離職的影響遠不止如此,極少數負隅頑抗的陝甘亂賊就比較興奮和高興,只可惜知道了接替張大少爺職務專職剿賊的人竟然是殺賊不眨眼還在張大少爺之上的洪承疇洪閻王后,這些亂賊卻又迅速萎了下去,再加上陝甘境內紅薯土豆已經開始收穫,雖然因爲乾旱嚴重畝產難上千斤,但每畝地八九百斤的收成還是讓百姓們都吃了一顆定心丸,陝甘的情況也逐漸徹底穩定了下來,殘餘的陝甘亂賊們活動空間也日益縮小,東山再起的希望益發渺茫。

與如喪考妣的陝甘百姓和歡喜興奮的陝甘亂賊不同,建奴和山宗的細作對於這個消息卻是心情複雜,一方面歡呼蒼天有眼,張大少爺這個瘟神禍害終於遭了報應,一方面卻又疑慮重重,生怕不搞陰謀詭計不舒服斯基張大少爺又是在耍花招,準備用什麼裝病假病來涮人上當,尤其是發現護送張大少爺回京養病的是屠奴軍的三千狼騎隊後,建奴和山宗的細作密探就更是心驚肉跳了——這三千屠奴軍雖然只有屠奴軍兵力的四分之一,可是到了張大少爺這個詭計多端又奸詐陰險的瘟神禍害手裡,踏平寧遠和擋住建奴大軍還是綽綽有餘的。膽怯之下,不用請示寧遠和遼陽,山宗和建奴在中原的細作頭頭都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摸清楚張大少爺的真實病情!

想要摸清楚張大少爺的真實情況,說得倒是比較容易,可是做起來就難上就難了,先不要說張大少爺身邊那幫親兵走狗大部分都是張家在臨清的佃戶子弟,對老張家忠心耿耿,既很難被收買也未必可靠——能給張大少爺當親兵的角色,基本上沒有一個能讓建奴和山宗完全相信他們的話,指不定就被他們充當反間給耍了。就是建奴或者山宗的細作想要靠近張大少爺隊伍的臨時營地都困難,張大少爺一手調教出來的屠奴軍既鐵面無私,又對張大少爺忠心耿耿,建奴和山宗想要混進明軍營地探聽張大少爺的真實情況,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當然了,建奴和山宗的細作也不是吃素的,硬的不行可以來軟的,比如化裝成看熱鬧的大明百姓靠近明軍營地,偷聽明軍士兵談話,看看有沒有運氣瞎貓碰上死耗子;還有就是調查張大少爺的露面次數、用藥次數、暗中收集張大少爺隊伍留下的藥渣,通過辨別藥物成分判斷張大少爺病情。最絕的還是袁崇煥那個潛伏在關內爲山宗收集情報的弟弟袁崇煜,竟然通過生意夥伴收買了河南巡按鮑奇謨,打着討好張大少爺的旗號,以探病和介紹名醫爲名,安排了一個在河南小有名氣的郎中到張大少爺營中診脈,直接觀察張大少爺病情。而郎中的回報也讓袁崇煜徹底鬆了一口氣——根據脈象判斷,張大少爺這次確實病得不輕,也確確實實是因爲操勞過度給活生生累出來的病。

反覆向郎中確認了張大少爺脈案,袁崇煜趕緊派心腹通過秘密渠道與袁崇煥取得了聯繫,向哥哥彙報實情並且請功,不曾想袁崇煥卻回信把袁崇煜罵了一個狗血淋頭,大罵袁崇煜做事不慎,在這種攸關山宗存亡的大事上,竟然敢把所有賭注押在一個不知底細來歷的蒙古大夫身上,真是不知道死字怎麼寫!罵完了,袁崇煥又命令袁崇煜務必要暗中跟着張大少爺進京一趟,繼續設法求證張大少爺的到底有沒有重病難起,隨便打聽一下大明朝廷近期到底都有那些調整。袁崇煜無可奈何,只好又領着心腹隨從化裝潛行,一路追着張大少爺的屁股到了大明京城。

按大明規制,總督一級的封疆大吏進京述職,五城兵馬司都要派人九門戒嚴,疏散出入人羣,迎接封疆大吏進京,咱們的張大少爺已經是大明現在最大的總督了,五城兵馬司當然更不敢敷衍差事,六月二十八這天正午張大少爺的隊伍纔剛剛抵達盧溝橋,北京城的五城兵馬司就已經把崇文門旁邊的百姓趕得乾乾淨淨,列隊迎接張大少爺這個朝廷大紅人歸來。同時讓五城兵馬司士卒吃驚的是,那些剛剛散完早朝的朝廷大員們,竟然也跑到了德勝門來迎接張大少爺,其中更是赫赫然有傳說中與張大少爺關係極其緊張的戶部尚書馮銓馮次輔。甚至就連正在通州的漕運總督李奇逢,也專程從通州趕到了京城拍馬屁,還給張大少爺專程帶來了一個據說是什麼很有名的郎中。

午時剛過,張大少爺的隊伍終於出現在德勝門外的官道之上,沒等五城兵馬司的士兵鳴炮致敬,一大羣文武官員已經潮水一般的迎了上去,張大少爺的兩個拜把兄弟劉若宰和餘煌並肩當先,首先搶上前去大叫道:“三弟,三弟,大哥來接你了,你的身子骨,好些沒有?”“三弟,二哥也來了,聽說你病得很重,快讓二哥替你把把脈。”

重病在身的張大少爺當然沒騎在馬上,只能躺在車中行路,見劉若宰和餘煌趕來,守在轎車旁邊的張石頭忙大聲說道:“少爺,你的拜把大哥劉若宰劉大人和餘煌餘大人來了,小的攙你出來和他們見面。”說着,張石頭鑽進轎車,很快就從車中攙出了氣息奄奄的張大少爺,讓劉若宰和餘煌大吃一驚的是,才短短一年多時間沒見,張大少爺竟然足足黑瘦了一大圈,原先俊秀非凡的臉蛋蒼白和消瘦得怕人,如果不是張石頭攙着,五官輪廓還勉強可以辨認,劉若宰和餘煌恐怕說什麼也不想象,眼前這個奄奄一息、彷彿隨時可能斃命的重病患者,就是自己們引以爲傲、讓所有大明敵人聞風喪膽的探花郎三弟。

“兄長……。”張大少爺只含糊說得兩個字,立時就彎下腰撕心裂肺的劇烈咳嗽起來。劉若宰和餘煌先是目瞪口呆,然後又趕緊衝上來攙扶和拍背助咳,一起心疼的說道:“三弟,你怎麼病成這樣了?”“石頭,我記得前些天宮裡派去陝甘的太醫有奏報說,三弟的病已經有點好轉了,怎麼一下子就病成了這樣?”

“是少爺太不愛惜自己了。”張石頭含着眼淚說道:“少爺分析,建奴很可能在八月出兵攻打山海關,急着回京城來做好準備迎戰,就硬逼着我們急行軍,本來三十多天的路,少爺才走了二十天,結果路上顛簸,少爺的病就又發了。”

“三弟,你不要命了?”劉若宰憤怒呵斥起來,“你都病成這樣了,還急着趕路幹什麼?”餘煌也忍不住訓斥道:“三弟,你雖然官比我們大得多,但你叫我們一聲兄長,我們今天就要擺擺兄長教訓你!你看看你現在都什麼沒模樣了,還走得這麼急這麼快,你真想讓兄長們爲你哭死?讓張老太爺他們白髮人送黑髮人麼?”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張大少爺根本就沒法子回答拜把子大哥們的訓斥,咳得益發厲害,彷彿隨時可能暈厥過去。見此情景,不少懷有異心的在場官員不由心花怒放,大嘆你張好古也有今天,看你以後搶得了別人的風頭麼?混雜在官員人羣中的漕運總督李奇逢也是心中暗喜,忙向自己帶來的郎中低聲問道:“快看看,象是裝病麼?”

“絕對不是裝病。”李奇逢帶來的郎中、其實也是范文程和袁崇煥共同派來的郎中低聲答道:“看他的眼窩,都凹進去了,這種病象沒辦法裝,蒼白的臉色和咳嗽聲也絕對不是裝的,看他這模樣,搞不好就是肺癆了。”

“肺癆?”李奇逢雙眼放光,激動得差點當場歡呼出來。不過爲了謹慎起見,李奇逢還是低聲說道:“跟我上來,我想辦法讓你給他把脈。”說着,李奇逢推開人羣上前,故作緊張的大叫道:“張少保,張少保,你現在感覺怎麼樣了?張石頭將軍,老夫知道張少保病重,給他帶來了一個郎中,快讓這位名醫給他看看。”

張大少爺咳嗽得益發厲害,張石頭和劉若宰等人當然不會拒絕李奇逢的薦醫好意,那遼東來的郎中乘機上前把住張大少爺的脈搏,在張大少爺已經瘦得皮包骨頭的手腕上只摸得幾下,那郎中立時心理斷定,“脈細微弱,腎脈幾乎摸不到,腎陰虧虛,虛火亢炎,肯定是肺癆,絕對裝不出來。”心裡琢磨着,那郎中向李奇逢略一點頭,李奇逢眼中幸災樂禍的狂喜之色稍縱即逝,忙又假做緊張的問道:“韓郎中,張少保這到底是什麼病?嚴不嚴重?”

“回大人,請恕小生直言,少保大人這病,是累出來的癆病!”

魏忠賢雖然自持身份,沒有親自到德勝門外老子迎接兒子,選擇留在了魏染衚衕中等親兒子上門磕頭,可德勝門外發生的事,還是有眼線隨時向身在魏染衚衕中的魏忠賢稟報的,當眼線稟報到在場郎中發現張大少爺患的乃是不治絕症肺癆時,魏忠賢差點沒瘋了過去,跳起來大吼大叫道:“什麼?肺癆?有沒有搞錯?前些天,派去陝甘的太醫不是說只是一般的肺病麼?怎麼就變成了肺癆了?是那幾個廢物去診的脈,咱家要砍了他!撕了他!剁了他!”

“什麼?張兄弟患的是肺癆?”已經成了國丈的魏良卿也慘叫起來,“會不會弄錯了?就張兄弟那一夜御六女的身子,也會患上肺癆?”

“回老祖宗,奴婢親眼看到了,探花郎確實已經病得不成樣子了。”傳信的小太監垂頭喪氣的答道:“而且郎中診完脈後,探花郎就又喀血昏了過去,已經被送到文丞相衚衕去了,估計今兒個也辦法來給老祖宗磕頭了。”

“猴崽子,你真想讓咱家白髮人送黑髮人啊?!”魏忠賢頹然無力的癱坐回椅子上,渾濁的老眼中也隱隱有了一些淚花閃爍。魏良卿也是抹起了眼淚,哽咽道:“張兄弟,原指望着你給我的外孫護駕繼位,你怎麼就病成這樣了呢?”

“老祖宗,還要派人去文丞相衚衕看着嗎?”小太監怯生生的問道。魏忠賢不答,半晌才站起身來,咬牙說道:“準備轎子,咱家親自去看猴崽子去!還有,把家裡的老山參都帶來。”魏良卿也難得講一把義氣,站起來說道:“爹,我和你一起去,張兄弟是爲了我們魏家累成這樣的,我怎麼都得去看看他,儘儘心意。”

“站住,什麼人?”這時,門外忽然傳來護衛的呼喝聲,又有一個聲音含糊的答道:“我有令牌,我要見九千歲。”護衛又喝道:“令牌拿來!你這令牌那來的?怎麼從來沒見過你?”

“出什麼事了?”魏忠賢沒好氣的問道。門外把門的太監恭敬答道:“回老祖宗,來了一個人,拿着九千歲你賜的府中令牌直闖後院,但府裡的人從來沒見過他,正在拷問他令牌的來歷?”

“有我府裡令牌?又從來沒見過?什麼人?”魏忠賢有些糊塗,好奇喝道:“把他帶進來。”

“是。”門外小太監答應,片刻後,一個頭上戴着東廠尖木斗笠的黑衣男子就被領進了魏府後堂,看到那依稀熟悉的身影,還有那從沒見過卻又感覺無比親切的蠟黃臉龐,魏忠賢先是一愣,然後猛的就心跳加速了。惟有魏良卿傻乎乎的問道:“小子,你是誰?竟然敢闖九千歲府的後堂,你長几個腦袋了?”

黑衣男子不答,只是掀去頭上斗笠,呆呆看着魏忠賢,眼中淚光閃動,兩行清淚情不自禁的滾下蠟黃的臉龐,最後才向魏忠賢緩緩雙膝跪下。而魏忠賢也早已是老淚縱橫,上前幾步將那黑衣男子腦袋抱到腰間,拍打着他的腦袋哭罵道:“猴崽子,你可真是嚇死咱家了!越來越長勁了啊,連你親爹都敢騙了,這些天來,咱家沒一天不爲你操心,剛纔聽說你得了肺癆,咱家差點沒爲你哭死,你這個猴崽子,不孝!不孝的猴崽子!”罵着,拍打着,魏忠賢卻哭出了聲來。

“父親,孩兒也是沒辦法。”張大少爺抽泣着說道:“孩兒如果不騙父親一次,建奴和寧遠那幫叛賊又怎麼會上當?但不管怎麼說,孩兒讓父親操心了,就是孩兒罪該萬死,請父親治罪……。”說着,張大少爺也忍不住哭出聲來,“父親,你瘦多了,也見老了。”

“猴崽子,你還不是瘦多了?”魏忠賢慈愛的拿起張大少爺的手,哽咽道:“你看看你這手腕,都瘦得快皮包骨頭了,咱家要你保重自己,你怎麼就不聽?就不聽?你真要氣死你親爹麼?”

“孩兒不孝……。”張大少爺大哭,掙扎着要給魏忠賢磕頭,魏忠賢則一把拉住張大少爺,落淚道:“猴崽子,不用磕頭了,你盡心了。咱家知道,你爲了早些剿滅亂賊,給咱家減輕負擔,這一年多裡,你沒睡過一個好覺,沒吃過一頓好飯,你這猴崽子,是天底下最孝的孝順兒子……。”

“父親……!”張大少爺情難自禁,忍不住與魏忠賢抱頭痛哭起來。惟有旁邊的魏良卿越看越是莫名其妙,忍不住開口問道:“爹,這傢伙到底是誰啊?我什麼時候,又跑出一個兄弟來了?張兄弟還在文丞相衚衕等着,又病得那麼重,咱們去晚了,說不定就見不到他了。”

不管怎麼說,張大少爺重病垂死的消息終於得到準確證實後,那怕是疑心病最重的范文程和袁崇煥在欣喜若狂之餘,也都改變了在八月出兵攻打山海關的主意,一起向努兒哈赤提出建議,那就是暫時觀望一段時間,等到張大少爺嗝屁斷氣了,再出兵攻打山海關不遲。在建奴之中最有戰略目光與謀略的皇太極也十分贊同這個建議,認爲對於建奴軍隊來說,最可怕的其實不是屠奴軍的新式火槍與英勇善戰,而是張大少爺那令人防不勝防的陰謀詭計,還有超卓驚豔的天才軍事頭腦,所以只要張大少爺還有一口氣在,就照樣可能對建奴大軍形成致命威脅,最好的辦法就是等待,等到張大少爺嚥氣,沒有了主心骨的大明軍隊士氣大泄,再動手來打山海關不遲。

恐怕連張大少爺自己都沒想到的是,在遼東,最希望自己不要急着斷氣的人,恐怕還不是飽受建奴荼毒的遼東漢人百姓,而是建奴最大的頭頭努兒哈赤!收到張大少爺身患重病又已經回到京城的消息後,努兒哈赤第一句話竟然是大吼,“立刻出兵!不能讓那條小瘋狗就這麼死了,老子要在戰場上堂堂正正的擊敗他,給我的盛京、給我的將士和百姓報仇雪恨!”

但很可惜的是,包括最鹵莽的莽古爾泰這次也不肯聽老頭子的亂命了,十來個兒子一起站出來反對,同樣已經病得奄奄一息的努兒哈赤也沒了辦法,只能說道:“那好吧,由你們去吧,不過拿下山海關後,和蠻子朝廷談判的時候,一定要蠻子朝廷把張好古那條瘋狗的屍首交出來,老子殺不了他的人,還鞭不了他的屍,老子死不瞑目——!”

第七十三章 雌兔眼迷離第一百四十四章 決戰開始第二十八章 奴影再現第四十一章 指點迷津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口糧袋引發的慘案(下)第二十六章 晴天霹靂第七十三章 雌兔眼迷離第一百七十二章 深謀遠慮第一百章 初到遼東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啓大爆炸第九十四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零二章 養羊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羅地網(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比的就是耐心第一百六十章 天不助我我自救第二百八十六章 潼關之危第二百八十章 鬼使神差第三百五十五章 叛變(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失敗的回馬槍第一百三十八章 轎中密談第三百八十二章 信王奪門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明毒瘤第三百六十五章 歹毒狗少第八十三章 找到了馬湘蘭?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心樹敵第三百五十章 建奴第一賤人第十章 舊病復發第四十二章 以毒攻毒第二百八十三章 西安淪陷第三百六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二百九十六章 狗少也收義子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狗少魔影現?第二百五十七章 千金市骨第二百三十八章 真正目的第一百六十章 天不助我我自救第三百五十八章 建奴弔孝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二百六十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十七章 節外生枝第二百五十六章 趁火打劫沒劫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六十四章 狗少也有犯錯時第四十六章 客棧遇刺第一百七十四章 狠擺一道第一百三十五章 重新洗牌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死我活第七章 命中註定的功名(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狗少版美男計第六十七章 東林大會序曲(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對狗少宣戰第三百零九章 狐狸和獵狗第一百零六章 提前來了第八十五章 二度遇刺第二百七十七章 移花接木第三百六十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三十四章 林丹獻禮第二百零七章 賣官鬻爵第一百一十章 邊打邊談第八十八章 六合彩第二十八章 奴影再現第一章 杯具穿越第一百零四章 使者陸萬齡第六十一章 暫時的離別第二章 初來乍到不生疏第一百八十八章 狗少北伐第二百七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八十四章 徐光啓第三百零八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五十九章 形勢逆轉第二百一十三章 宣大總督第一百四十四章 決戰開始第八十三章 找到了馬湘蘭?第六十五章 江南頭號大太監第二百五十三章 張大騙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回京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歸途第三百六十五章 歹毒狗少第三十四章 鬼門關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疏能間親第三十一章 殿試開始第八十章 血書(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驅虎吞狼純潔狼新書《禍害大清》第三百三十四章 誓師北伐第一百三十九章 父子齊心第九十章 張大少爺的微服私訪第一百七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九章(下) 宿命對頭第二百八十六章 潼關之危第九十九章 哭哭啼啼去遼東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見鍾情第二百八十二章 仗勢欺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宣大總督第三百四十章 忠實走狗第二百三十八章 真正目的第二百九十五章 盡在掌握第七章 命中註定的功名(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八十七章 搶錢搶糧搶草原第三十八章 母老虎是怎麼征服的
第七十三章 雌兔眼迷離第一百四十四章 決戰開始第二十八章 奴影再現第四十一章 指點迷津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口糧袋引發的慘案(下)第二十六章 晴天霹靂第七十三章 雌兔眼迷離第一百七十二章 深謀遠慮第一百章 初到遼東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啓大爆炸第九十四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零二章 養羊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羅地網(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比的就是耐心第一百六十章 天不助我我自救第二百八十六章 潼關之危第二百八十章 鬼使神差第三百五十五章 叛變(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失敗的回馬槍第一百三十八章 轎中密談第三百八十二章 信王奪門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明毒瘤第三百六十五章 歹毒狗少第八十三章 找到了馬湘蘭?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心樹敵第三百五十章 建奴第一賤人第十章 舊病復發第四十二章 以毒攻毒第二百八十三章 西安淪陷第三百六十四章 梟雄之死第二百九十六章 狗少也收義子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狗少魔影現?第二百五十七章 千金市骨第二百三十八章 真正目的第一百六十章 天不助我我自救第三百五十八章 建奴弔孝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二百六十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十七章 節外生枝第二百五十六章 趁火打劫沒劫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六十四章 狗少也有犯錯時第四十六章 客棧遇刺第一百七十四章 狠擺一道第一百三十五章 重新洗牌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死我活第七章 命中註定的功名(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狗少版美男計第六十七章 東林大會序曲(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對狗少宣戰第三百零九章 狐狸和獵狗第一百零六章 提前來了第八十五章 二度遇刺第二百七十七章 移花接木第三百六十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三十四章 林丹獻禮第二百零七章 賣官鬻爵第一百一十章 邊打邊談第八十八章 六合彩第二十八章 奴影再現第一章 杯具穿越第一百零四章 使者陸萬齡第六十一章 暫時的離別第二章 初來乍到不生疏第一百八十八章 狗少北伐第二百七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八十四章 徐光啓第三百零八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五十九章 形勢逆轉第二百一十三章 宣大總督第一百四十四章 決戰開始第八十三章 找到了馬湘蘭?第六十五章 江南頭號大太監第二百五十三章 張大騙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回京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歸途第三百六十五章 歹毒狗少第三十四章 鬼門關上第一百一十四章 疏能間親第三十一章 殿試開始第八十章 血書(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驅虎吞狼純潔狼新書《禍害大清》第三百三十四章 誓師北伐第一百三十九章 父子齊心第九十章 張大少爺的微服私訪第一百七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九章(下) 宿命對頭第二百八十六章 潼關之危第九十九章 哭哭啼啼去遼東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見鍾情第二百八十二章 仗勢欺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宣大總督第三百四十章 忠實走狗第二百三十八章 真正目的第二百九十五章 盡在掌握第七章 命中註定的功名(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八十七章 搶錢搶糧搶草原第三十八章 母老虎是怎麼征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