嶄露頭角_040 俞慕華被擒

俞慕華上次被回紇右賢王伏擊之後,三萬軍馬還只剩下兩萬多一點,這讓身爲名將之後的俞慕華心裡那個委屈啊,爲何從未參見過軍事訓練的俞慕名一而再再而三的擊敗回紇軍馬,爲何到他領軍的時候,就會有這樣的失敗呢?他心裡不服啊。

回紇右賢王本來想要追趕俞慕華的軍馬,卻被其他人給阻止了,漢人詭計多端啊,左賢王就是吃了這樣的大虧啊,若是輕敵冒進的話,折損兵馬不說,以後肯定會降低右賢王在回紇的地位啊。

右賢王打仗有一把刷子,這搞政治自然是不輸於他人了,否則他一個庶出的貴族怎麼可能做到右賢王的位置呢?他們的任務就是滯緩漢軍援軍的速度,漢軍經此一役最起碼幾日不敢來啊,這樣的話,他們回紇的大軍就會攻破雁門了,只要雁門一破,他們這些軍馬自然是可以回去了,而且還是大功之臣啊。

哪曉得,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啊,他右賢王帶着十萬大軍滯緩的只是漢軍的一部分軍馬,其他的軍馬早已經趕到了雁門郡,這讓他不敢在此地停留了,萬一再來個前後夾擊的話,他豈不是會重蹈覆轍啊。

左賢王是大汗的胞弟,他算什麼?在外人看來他是回紇的右賢王,其實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自己只不過是大汗爲了拉攏其他部落的一個榜樣而已啊。

你看看比能那樣的庶出子弟我都能給他一個右賢王的位置,其他人只要好好的跟着我自然就會升官發財了,這次若是失利的話,託雷就是一個例子啊。

於是,驚慌失措的右賢王在沒有得到蒙巴大汗的書信,便悄悄的撤走了,只不過臨走的時候,他留了一支千人的軍馬駐守在這座山上,以至於俞慕華還以爲敵人的軍馬還沒有走呢?

俞慕華可能是嚇着了,回到軍中之後便把軍中的大小事務暫時交給了副將石碌去負責,他自己則把自己關在大帳中閉門思過去了。

石碌身爲俞家的家將自然是知道自家小少爺爲何苦悶了,當下便來到了大帳準備勸說俞慕華。

“少將軍,勝敗乃兵家常事啊,當年俞家先祖從軍之時,不也是獲得一個常敗將軍的稱呼嗎?後來高祖痛定思痛,在不惑之年立下了不世奇功啊,。俞家纔有了今日的局面啊,試想高祖他老人家都能夠接受失敗,少將軍初次失敗爲何這幅樣子啊,若是老令公、老太君知道此事的話,他們會怎麼想啊?再者俞慕名就算是戰績再顯赫,他也只不過是俞家庶出的子弟啊。少將軍何必•••••••••••••••••••••••”

石碌什麼事情都明白,他知道俞慕華起初不願意聽從他的建議就是想要跟那俞慕名比劃一番,沒想到,他失敗了,而且還損失了數萬將士啊,這更讓他心裡記恨俞慕名了,若是這個時候不能給他解開心結的話,恐怕日後老令公夫婦駕鶴西遊的話,俞家真的可能會跟太原張家一樣因爲庶出的子弟爭功,結果七大世家的張家就此沒落下去了。

俞慕華心裡並不好受並不是因爲上萬士卒被殺的事情,而是因爲他初次帶兵竟然被那個庶出的子弟給蓋住了,現在聽到石碌的勸說心裡倒是好受一點了,他可是俞家的嫡系子弟啊,就算是俞慕名再怎麼出名,也不過是庶出的,而且還是不上族譜的啊。

解開心結之後,俞慕華倒是不在沉默了,而是日日帶着士卒訓練,並大量排出斥候去打探周圍的餓情況。

奈何,留下來的那個千夫長是個人精,他知道這些人根本瞞不住漢人,還不如干脆讓他們知道呢?依靠漢人的謹慎,他們根本不可能猜到自己真的只有一千餘人。

果然,他是賭對了,不說是俞慕華這樣的新手不相信山上只有數千士卒,就是石碌這樣上過數次戰場的老兵也認爲這是他們在故技重施呢?只要己方大軍進攻的話,他們極有可能從他們大營的後面冒出來,那樣的話,他們真的有可能被消滅掉了。

於是,雙方就這樣對峙着。

“報,少將軍,大事不好了。陛下被回紇人給俘虜了。”

俞慕華這日正在研究地圖,他決定帶着大軍繞道回紇的後面,屆時來一個關門打狗,就像俞慕名對待回紇的左賢王王一樣,他現在面對的是回紇的右賢王,自然是也有信心把這股回紇人給吃了。

“什麼?你說什麼?”

皇帝被俘虜了,這還了得啊,不過他細想一下也不對啊,皇帝此刻不在晉陽嗎?怎麼會會被俘虜了呢?回紇人不可能這麼快就拿下晉陽的。

“少將軍,據前面消息傳來陛下被回紇的軍馬給俘虜了,皇后及申國舅號召衆人勤王呢?”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俞慕華及一干參謀也感覺天要塌了,皇帝前幾天不還是在晉陽嗎?怎麼現在就落到回紇的人手中呢?

“少將軍、諸位將軍,皇帝陛下的車架十天前離開了晉陽,準備繞過此地進入雁門的,哪曉得,回紇人早有準備,趁着皇帝陛下打獵之際,俘虜了陛下,五千禁衛軍全軍覆沒。”

聽着斥候的短暫介紹,這讓俞慕華等人那個心驚啊,皇帝被俘虜了,這還是一百五十年前的事情啊,當時的英宗皇帝爲了大義依然在胡地自盡了,使得於太保等人離景王爲帝,使得大康沒有被北翟所威脅啊。可是,如今的皇帝哪有英宗皇帝的氣魄啊,他這個皇位本來就是來之不易啊。

“少將軍,當務之急我們應該集合剩餘的軍馬抄小道去伏擊回紇的軍馬,他們這次肯定沒有出動多少軍馬,畢竟這是大康的腹地啊。”

石碌立即出言道。

俞慕華並沒有說話,他正在衡量得失呢?若是他能夠出兵救下皇帝的話,興許這秦國公的位置就變成他的了,他的三哥俞慕銀就沒有機會了,這可是好事啊。再者回紇人敢深入大康的腹地,他們肯定沒有帶多少人啊。

“嗯,傳令下去,立即準備飯菜讓將士們吃飽喝足,我們去救皇帝陛下。”

~~~~~~~~~~~~~~~~~~~~~~~~~~~~~~~~~~~~~~~~~~~~~~~~~~~~~~~~~~~~~~~~~~~左賢王阿貝爾他們俘虜了大康的皇帝之後並沒有做停留,而是帶着大軍後撤了。畢竟這裡是大康的腹地,大康的皇帝可是帶着近百萬軍馬過來的。

“左賢王,我們十萬軍馬的目標實在是太大了,漢人遲早會追上來的。”

國師趙華捋着鬍鬚說道。

“嗯,目標實在是太大了,本王決定讓人帶着大康的皇帝扮作

商隊抄小道往大營趕去,其他人則留下拖住漢人的軍馬,不知道軍師意下如何啊?”

左賢王阿貝爾回答道。

“好,此計跟我不謀而合啊,不知道王爺打算讓何人押着大康的皇帝回去啊?”

趙華想要親自押着大康的皇帝回去,奈何,他不好意思開口,這才向阿貝爾詢問道。

“就由先生押送吧,本王留下來收拾那羣漢人,一雪前恥。”

趙華自然是不會在反對了,就這樣又回紇國師趙華帶着五千人馬押着大康的天啓帝往回紇大營趕去,回紇左賢王則帶着剩餘的軍馬滯緩大康軍馬的速度,就算是十萬軍馬全軍覆沒,也值得了,漢人的餓皇帝被他們給抓到了,以後就可以讓漢人稱臣了。

俞慕華帶着大軍總算是得到了回紇人的消息了,他們只是探測道回紇人的位置,並沒有探測到回紇人有多少軍馬,還有其他的一些有用的信心。

本來按照阿貝爾的打算,這日將由國師帶着五千軍馬押送着大康的皇帝回去,哪曉得,斥候來報,他們的左側來了一支不下於三萬的軍馬,雙方合計一番決定來個伏擊,再加上阿貝爾得知敵軍主將姓俞的時候,還以爲是俞慕名呢?更是報仇心切啊,可惜啊,我們的俞慕華同志還在做着秦國公的美夢呢?

“不好,少將軍,我們被包圍了。”

石碌大聲的喊道。

這才把俞慕華給驚醒了,當他擡頭一看發現大軍四周出現了回紇軍馬,他們竟然完全被包圍了。

“對方主將可是俞慕名?”

阿貝爾讓人朝俞慕華喊道。

俞慕華並沒有理他,而是帶着手下兒郎開始突圍了,如今這個形式不明的情況,他只能帶着人馬突圍,否則依靠這三萬軍馬遲早要交代在這裡的。

一看到下面的漢軍準備突圍了,阿貝爾傳令,要活捉漢人的將領。

雙方大軍在這個不足一千平方的地方開始死戰起來了,康軍雖然人數少,但是他們的士氣可用,特別是石碌的幾句話更是激發了他們的士氣,他們現在的形勢不戰也是死,還不如放手一搏,那樣的話,還有活命的機會。

兩個時辰過去了,俞慕華感覺到自己手中的長槍越來越吃力了,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殺了多少人馬了,再者他身後的將士也不多了。

石碌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戰死了,俞慕華本身經驗不足,他也不知道往那邊突圍,就這樣三萬漢軍幾乎全軍覆沒啊,最後俞慕華因爲重創被俘虜了,其他的康軍看到主將被俘虜,他們自知抵抗無用,便放下武器投降了。

代問清楚之後敵將竟然不是俞慕名的時候?阿貝爾心裡不好受啊,漢軍三萬雖然全軍覆沒了,但是他們回紇的軍馬也損失了兩萬人左右啊,這簡直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啊,而且這個敵將還是寥寥無名之人啊。

“左賢王,我問過了這個俞慕華是俞家的嫡系子弟,有了此人,我們更有把握說服雁門的俞達成了。再者漢人的皇帝在我們手裡,他們••••••••••••••“聽了趙華的話之後,阿貝爾便放下了手中的屠刀,讓人給俞慕華救治了一番,隨後便讓國師趙華帶着五千人馬押送着傷員及漢人的皇帝往雁門回紇的大營而去了。

(本章完)

VIP_190 走投無路VIP_070 找抽嶄露頭角_065 既然是官總要有點事情可做吧?VIP_141 蜀軍入滇VIP_176 懲治惡霸VIP_088 南詔國VIP_115 再敗回紇大軍(下)嶄露頭角_040 俞慕華被擒嶄露頭角_056 西京遇刺嶄露頭角_036 耍滑頭的迷當VIP_088 南詔國VIP_087 老將出徵嶄露頭角_045 單騎救主嶄露頭角_013 外城破VIP_082 簡直是胡鬧啊?VIP_137 別來無恙VIP_121 胸有成竹VIP_128 皇帝病重VIP_145 意想不到的事情VIP_134 大軍入洛京VIP_175 想不想玩玩啊?嶄露頭角_053 護駕回京VIP_075 給皇帝拜年VIP_142 熊傲的作用作品相關介紹_結束感言VIP_143 是退還是進嶄露頭角_005 初建班底VIP_175 想不想玩玩啊?嶄露頭角_041 各方驚動嶄露頭角_037 皇帝來了VIP_166 回紇內亂VIP_152 乾佑元年(二)嶄露頭角_055 身份現蹤VIP_101 西京訓兵嶄露頭角_013 外城破VIP_075 給皇帝拜年VIP_171 復套大軍(四)VIP_153 納後嶄露頭角_056 西京遇刺VIP_136 實在是太狡猾了VIP_147 齊王被俘VIP_077 吳中富商VIP_069 路遇紈絝VIP_109 攻下臨淄VIP_146 倒黴的車遲國主VIP_167 御駕親征??VIP_157 鄭家造反VIP_115 再敗回紇大軍(下)嶄露頭角_040 俞慕華被擒VIP_153 納後VIP_075 給皇帝拜年VIP_157 鄭家造反VIP_183 援軍嶄露頭角_027 僵持的局面VIP_094 遼東亂起嶄露頭角_013 外城破VIP_139 大楚使者VIP_074 人販子VIP_143 是退還是進VIP_112 孔家祭祖嶄露頭角_032 你就是俞慕名?VIP_107 謠言終歸是謠言嶄露頭角_043 大膽計劃VIP_166 回紇內亂VIP_124 楚國來使VIP_076 可憐的趙王VIP_150 罷兵議和嶄露頭角_015 火燒回紇軍馬VIP_143 是退還是進VIP_093 奔逃的吐蕃贊普VIP_087 老將出徵嶄露頭角_062 歸京嶄露頭角_054 驚慌的趙王作品相關介紹_一、公告VIP_070 找抽VIP_118 北地的格局VIP_112 孔家祭祖嶄露頭角_042 碧仙宮VIP_122 南陳餘孽嶄露頭角_040 俞慕華被擒VIP_146 倒黴的車遲國主VIP_082 簡直是胡鬧啊?VIP_187 姬恬的決心VIP_115 再敗回紇大軍(下)VIP_178 內幕驚人嶄露頭角_066 婚姻大事VIP_184 擊退倭寇VIP_120 北地治政VIP_167 御駕親征??VIP_174 不長眼的綁匪VIP_100 兵臨西京嶄露頭角_001 天下大亂(一)嶄露頭角_022 玉門關嶄露頭角_064 太子府密議VIP_107 謠言終歸是謠言嶄露頭角_023 小將第二戰VIP_174 不長眼的綁匪VIP_157 鄭家造反VIP_116 鎮北地VIP_083 蒙在鼓中的董彥光
VIP_190 走投無路VIP_070 找抽嶄露頭角_065 既然是官總要有點事情可做吧?VIP_141 蜀軍入滇VIP_176 懲治惡霸VIP_088 南詔國VIP_115 再敗回紇大軍(下)嶄露頭角_040 俞慕華被擒嶄露頭角_056 西京遇刺嶄露頭角_036 耍滑頭的迷當VIP_088 南詔國VIP_087 老將出徵嶄露頭角_045 單騎救主嶄露頭角_013 外城破VIP_082 簡直是胡鬧啊?VIP_137 別來無恙VIP_121 胸有成竹VIP_128 皇帝病重VIP_145 意想不到的事情VIP_134 大軍入洛京VIP_175 想不想玩玩啊?嶄露頭角_053 護駕回京VIP_075 給皇帝拜年VIP_142 熊傲的作用作品相關介紹_結束感言VIP_143 是退還是進嶄露頭角_005 初建班底VIP_175 想不想玩玩啊?嶄露頭角_041 各方驚動嶄露頭角_037 皇帝來了VIP_166 回紇內亂VIP_152 乾佑元年(二)嶄露頭角_055 身份現蹤VIP_101 西京訓兵嶄露頭角_013 外城破VIP_075 給皇帝拜年VIP_171 復套大軍(四)VIP_153 納後嶄露頭角_056 西京遇刺VIP_136 實在是太狡猾了VIP_147 齊王被俘VIP_077 吳中富商VIP_069 路遇紈絝VIP_109 攻下臨淄VIP_146 倒黴的車遲國主VIP_167 御駕親征??VIP_157 鄭家造反VIP_115 再敗回紇大軍(下)嶄露頭角_040 俞慕華被擒VIP_153 納後VIP_075 給皇帝拜年VIP_157 鄭家造反VIP_183 援軍嶄露頭角_027 僵持的局面VIP_094 遼東亂起嶄露頭角_013 外城破VIP_139 大楚使者VIP_074 人販子VIP_143 是退還是進VIP_112 孔家祭祖嶄露頭角_032 你就是俞慕名?VIP_107 謠言終歸是謠言嶄露頭角_043 大膽計劃VIP_166 回紇內亂VIP_124 楚國來使VIP_076 可憐的趙王VIP_150 罷兵議和嶄露頭角_015 火燒回紇軍馬VIP_143 是退還是進VIP_093 奔逃的吐蕃贊普VIP_087 老將出徵嶄露頭角_062 歸京嶄露頭角_054 驚慌的趙王作品相關介紹_一、公告VIP_070 找抽VIP_118 北地的格局VIP_112 孔家祭祖嶄露頭角_042 碧仙宮VIP_122 南陳餘孽嶄露頭角_040 俞慕華被擒VIP_146 倒黴的車遲國主VIP_082 簡直是胡鬧啊?VIP_187 姬恬的決心VIP_115 再敗回紇大軍(下)VIP_178 內幕驚人嶄露頭角_066 婚姻大事VIP_184 擊退倭寇VIP_120 北地治政VIP_167 御駕親征??VIP_174 不長眼的綁匪VIP_100 兵臨西京嶄露頭角_001 天下大亂(一)嶄露頭角_022 玉門關嶄露頭角_064 太子府密議VIP_107 謠言終歸是謠言嶄露頭角_023 小將第二戰VIP_174 不長眼的綁匪VIP_157 鄭家造反VIP_116 鎮北地VIP_083 蒙在鼓中的董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