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懂事知禮

懂事知禮

賈家提親聲勢浩大,加之兩位王夫人親自上門求見李家,這婚事可以說是成了定局。

若是李衍知道自己就是晚出去一段時間,就讓事成了定局,定然會悔的腸子都青了。

此時的李衍,換了依,便帶着下人去前堂找李廉。

李廉和蘇澄說着話,另有一對父子在一旁側聽。這對父子便是賈政賈珠父子,自李廉應了婚事,賓客便已經歸去,賈政賈珠父子見時候稍早,便欲向李廉討教一番。

李廉聽到下人稟報李衍就在堂外,只道小兒愛鬧,搖頭道:“頑童,頑童也。”

蘇澄笑道:“李兄何故如此生氣?”

李廉道:“小兒此時是學課之時,卻現於堂外,自是那玩心之故。”

蘇澄搖頭:“令郎幼小,此時前來是關心長姐也未可知?”

李廉吹了吹鬍子,道:“女兒婚事,全憑父母做主。小兒不過七歲稚子,如何能於上堂指教。”

蘇澄看了看賈政,賈政是個頗爲迂腐文人,他也不喜逃課之舉,然是親家之兒,他便不做理會。

蘇澄搖頭,賈存周不通世故,這大好與親家相交的機會就給放棄了。

賈珠接到蘇澄的眼色,他也如他父一般不通世故,也許是因爲賈政自幼對他嚴厲之故,只覺的長輩教訓晚輩是最自然之事。就是他娶了李姑娘,岳父的話他也當聽從。

可以說,賈珠這等性情有好有壞。

若不是生在那眼睛鑽進富貴中的賈家,李衍定然不會反對這門婚事。

因爲這樣的姐夫逃不出自家姐姐的手掌心。

蘇澄見這對父子,也不知這次這個媒人做的可對?

“李兄勿惱,存周和我早已聞李賢侄早慧,如今更是拜在莫先生門下,早就想看看賢侄。”

賈政這麼一聽,頓時點了點頭,他還真的想見見。

莫先生雖然因爲前朝黨派之爭給辭了官,但是他的才學絕對是聞名天下的。多少權貴子弟想請他教授自家子孫,可是此人都推託了去。

後來,京城聽聞,莫先生與李家有故交,又見李家小兒聰慧,終於收了一個弟子。

李廉自己也十分得意,莫先生願意成爲衍兒老師,雖說顧及當年父親資助他上京趕考之恩,但也是衍兒聰慧緣故。如今聽到蘇澄和未來親家的讚賞,心中自是高興。

於是,他道:“既然賈兄和蘇兄弟想見見,我就讓他進來,還請兩位多多教教他。”

蘇澄和賈政作揖一禮。

賈珠心中也好奇,很快四人便看到通往後院道上走來一個七歲的孩子,生得粉妝玉琢,乖覺可喜。

他穿的是一身青色的小儒袍,長髮用金帶豎起,雙目灼灼有神,嘴角含着笑襯得秀氣的小臉越發奪目。

他行走之間很是輕靈,將孩童的活潑全然顯露,直叫人打量下去,讓人不僅心贊,好一個靈氣的孩童。

“拜見爹爹。”李衍不慌不忙,走到堂中央,行禮拜道。

李廉平淡道:“衍兒,去見見你那賈伯父、蘇叔父和珠大哥哥。”

李衍擡起頭,一雙眼睛明亮之極,神情誠懇道:“李衍見過賈伯父、蘇叔父;見過珠大哥哥。”

這般靈氣的人物,和他那知禮誠懇的舉動,讓兩個長輩和賈珠頓起喜歡之心。

讀書人,講究不過兩字。

禮和才,俗話說讀書明禮,這已經說明禮在文人心中的地位。

賈政露了個笑臉,道:“賢侄請起。”

李衍慢慢起身道:“謝伯父。”

蘇澄點點頭,賈珠回了一禮,李衍方輕輕站在李廉身後的位置。

“衍兒何故來此?”

李衍纔來此不久,但是從記憶中和這一月的分析來看,李廉此人不難對付。

於是,他道:“莫夫子腿疾又犯了,兒子看着夫子服下藥後睡去,便來向父親稟報,順便想求父親書房那壇藥酒贈與夫子。”

李廉面色已霽,道:“我兒孝順,爲父應允了,這就吩咐李福隨你去取用。”

李衍拜謝。

蘇澄和賈政連連點頭,小小年紀知禮知孝,行事之間也有規範,不愧是莫先生的弟子。

他們在讚揚李衍時,卻不知李衍心中的埋怨。

李衍不是不通世故之人,衆多賓客奴僕散去,父親還留着賈政和賈珠,自是應了婚事。

這個時候,他若說出任何不喜之語,說不得便得罪了。

就是李衍不懼江河日下的賈府,但是李衍清楚這不是他輕易能得罪的。更何況,如果他改變不了婚事,那受罪的只會是李紈,所以,他什麼也沒提。

但是若是這麼算了,李衍是不會幹的。

李衍的眼角掃向賈珠,雖然長相俊美,但是卻是一股子書生意氣。這樣的人物和賈政一般無二,不過添了些心軟罷了。

有那麼一個嚴厲的婆婆,丈夫心軟。在婆婆問題上,賈珠自然不會幫自個媳婦,而在通房丫頭上,也不容易讓李紈收拾。這一團團麻煩是,李衍不禁爲李紈擔心。

只可恨他沒長大,也沒有考上功名,否則今日提親宴會上也會有他的出席,那麼他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經過今天這事,對於這個士大夫統治天下的社會,李衍如今更是看清楚了幾分。

要想日後遇到事情不再這麼無力,他必須擠入那個階級。想到這裡,若是以前抱着努力考個進士外放的心思話,現在他已經不滿足只是個進士,更不滿足只是外放一個小官。

“爹爹,可否讓珠大哥哥與兒子同去?”

李廉看了看李衍,又看了看賈政。

賈政這次知意,道:“珠兒,你便替爲父給莫先生問候一下。”

賈珠從賈政身邊退了出來,答道:“是。”

李衍心中一笑,拉着賈珠就向後房退去。

出了後方,進入眼前的便是一條小道。

李府書房和莫夫子的房間極近,因爲莫夫子睡下,兩人將藥酒送給門口站着的侍童。

李衍想了想,便在那侍童耳語了幾句,侍童蹲下身子聽完後點了點頭。

李衍笑了笑,那笑容怎麼看都狡黠。

賈珠在一旁對着莫夫子的住處行禮,行完禮後,李衍便拉着賈珠出去。

求撒花~

插入書籤

32章6 婚事延遲4 做弄賈珠64 癡纏始爲官14 應對上8 神童賈寶玉5 做人爲官33章84 李衍的隱藏屬性50 風波起五17 一僧一道說英蓮64 癡纏始爲官75 李紈賈蘭脫離賈府61 見薛蟠上27 傳話蕭府66 江南行二74 太上皇的警告下18 莫化舟之'死'5 做人爲官85 御書房內27 傳話蕭府5 做人爲官33章25 調戲算計31章474 月11日20點風波起二54 暫住賈家上17 一僧一道說英蓮37 新帝登基71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三22 林如海之計33章82 兩皇之死3 懂事知禮77 新婚夜劇變加了一千字62 見薛蟠下7 初見賈家人15 應對下37 新帝登基20 姑蘇親戚34 賈母和李衍的交鋒上80 林黛玉離府24 帶寶逃跑抓蟲69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一74 太上皇的警告下51 風波起六48 風波起三82 兩皇之死60 高中探花郎69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一26 改道計策51 風波起六7 初見賈家人14 應對上37 新帝登基19 李家劇變14 應對上67 江南行三37 新帝登基25 調戲算計5 做人爲官66 江南行二48 風波起三54 暫住賈家上28 真假蕭顯61 見薛蟠上8 神童賈寶玉75 李紈賈蘭脫離賈府25 調戲算計49 風波起四59 相見下62 見薛蟠下26 改道計策80 林黛玉離府59 相見下58 相見上63 天橋英蓮太子醋意83 兩方表白11 君子心機15 應對下19 李家劇變76 李衍大婚75 李紈賈蘭脫離賈府25 調戲算計34 賈母和李衍的交鋒上20 姑蘇親戚65 江南行一16 李衍的危機2 事與願違52 純情小番外薛蟠寫情書18 莫化舟之'死'80 林黛玉離府12 錢塘上72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四68 江南行四77 新婚夜劇變加了一千字71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三20 姑蘇親戚73 太上皇的警告上
32章6 婚事延遲4 做弄賈珠64 癡纏始爲官14 應對上8 神童賈寶玉5 做人爲官33章84 李衍的隱藏屬性50 風波起五17 一僧一道說英蓮64 癡纏始爲官75 李紈賈蘭脫離賈府61 見薛蟠上27 傳話蕭府66 江南行二74 太上皇的警告下18 莫化舟之'死'5 做人爲官85 御書房內27 傳話蕭府5 做人爲官33章25 調戲算計31章474 月11日20點風波起二54 暫住賈家上17 一僧一道說英蓮37 新帝登基71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三22 林如海之計33章82 兩皇之死3 懂事知禮77 新婚夜劇變加了一千字62 見薛蟠下7 初見賈家人15 應對下37 新帝登基20 姑蘇親戚34 賈母和李衍的交鋒上80 林黛玉離府24 帶寶逃跑抓蟲69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一74 太上皇的警告下51 風波起六48 風波起三82 兩皇之死60 高中探花郎69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一26 改道計策51 風波起六7 初見賈家人14 應對上37 新帝登基19 李家劇變14 應對上67 江南行三37 新帝登基25 調戲算計5 做人爲官66 江南行二48 風波起三54 暫住賈家上28 真假蕭顯61 見薛蟠上8 神童賈寶玉75 李紈賈蘭脫離賈府25 調戲算計49 風波起四59 相見下62 見薛蟠下26 改道計策80 林黛玉離府59 相見下58 相見上63 天橋英蓮太子醋意83 兩方表白11 君子心機15 應對下19 李家劇變76 李衍大婚75 李紈賈蘭脫離賈府25 調戲算計34 賈母和李衍的交鋒上20 姑蘇親戚65 江南行一16 李衍的危機2 事與願違52 純情小番外薛蟠寫情書18 莫化舟之'死'80 林黛玉離府12 錢塘上72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四68 江南行四77 新婚夜劇變加了一千字71 政變預兆師徒名分三20 姑蘇親戚73 太上皇的警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