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身後之事

太皇太后雖是薨逝,然爲全福全壽全終的“喜喪”,且遺詔居喪從簡,又是年節將近,故除皇親國戚需素縞三十六日,旁的大漢臣民無需居喪,寒食三日即可。

不管太皇太后過往爲爭權奪勢用過何等陰狠手段,她在大漢百姓眼中,着實是位歷經三朝的賢后,即便在隆冬臘月寒食有些難捱,然百姓鮮少心生埋怨的。

不少老翁老嫗更自發多寒食數日,至於給太皇太后立牌位,日日焚香供奉的百姓,那就更多了。

正朔大朝自是要往後推延些時日,天子居喪未滿,欲上殿朝賀的臣子豈非腦子進了水?

外邦使臣們更是躲在蠻夷邸的館舍裡,不敢輕易外出晃悠,免得惹眼,召來大漢皇帝的遷怒,鬧個舉國誅絕的下場。

因是喜喪,故大漢天家也沒將場面弄得太過悲悽,皇親國戚中的成年男女雖是寒食,但未滿十五的少男少女仍是可吃些熱菜的,不食葷腥即可。

皇子劉沐遺傳了老劉家的飲食偏好,向來頓頓無肉不歡,然已醒事的他曉得曾祖母薨逝,日後再不得見,傷心得嚎哭數日,莫說素蔬無味,便是山珍海味也難以下嚥。

皇后阿嬌更是屢屢哭得背過氣去,鬧得整個椒房殿的宮人皆不敢大聲踹氣,走路都是踮着腳尖,緩步趨行。

劉徹守靈三日,暫且回椒房殿梳洗歇息,見得自家的傻婆娘和傻兒子皆雙目無神,眼瞼紅腫,不禁多有心疼,硬是給娘倆灌了些牛乳,哄着兩人趕緊好生歇息。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朝政仍需打理,雖暫且休朝,奏章還是要批的,劉徹卻也沒心思再召各郡縣僕射長官進行策論詢答,不合格的便直接下了批語,打回重寫。

各郡縣僕射長官也曉得皇帝陛下心情不好,沒遷怒與臣子已是不易,故他們重寫策論時皆比往年更爲用心,絞盡腦汁還不夠,不少封疆大吏還趁着參加政令講席之時,抱團談論撰寫。

諸多能臣彼此互相參照,查漏補缺,寫出來的策論質量自然頗高,尤是有過往數年的經驗,皇帝陛下對策論有甚麼要求,他們皆已心知肚明瞭。

公府各署對各郡縣的政績覈計評鑑也頗是迅速,不管是中央官署還是入京述職的官員,皆爆發出極大的潛能,硬是在年節前就將大多政務理順。

依過往慣例,每歲正月乃是大漢天子最繁忙的時日,然今歲因着公府各署官員的努力,非但未因正朔大朝推延而造成時承混亂,反倒預先將諸多不大重要的政務預先處置清楚,好讓皇帝陛下正月能輕省些。

天家居喪三十六日,期滿正好是來年的上元節。

因太皇太后是喜喪,故太上皇劉啓下旨,待得上元節於長樂宮擺宮宴,宴請羣臣;皇帝劉徹亦是下旨,太皇太后向來愛民如子,今雖薨逝,然仍遺澤萬民,來年上元節即大赦天下,除謀反,欺君,殺人,【奸】淫,餘犯皆赦,且來年丁口稅和田稅皆減半。

大農令東郭咸陽聞得皇帝要再減稅,雖頗是肉疼,卻也沒出言反對,蓋因陛下沒說要減免商稅,近年來商稅纔是國庫歲入的大頭,丁口稅和田稅減半,頂多少個二十餘萬金的歲入。

依照大農府計司推估,來年歲入仍會大幅增長,應會逼近三百三十萬金,故足以填補丁口稅和田稅的虧空了。

皇后阿嬌更是頒下懿旨,着長秋基金從即日起,替太皇太后普施萬民,賜孤寡冬衣被褥,廣設粥棚贈飯施粥,同時向各地的慈濟道觀提供貲財,讓他們辦些道場,向周邊貧苦百姓佈施,主要是贈與些許年貨。

此筆開銷着實不少,雖說大漢愈發富強,然各郡縣的貧苦百姓仍爲數不少,且即便是最爲富足的京畿百姓,聞得長秋基金和慈濟道觀乃是爲太皇太后佈施,就算家貲豐厚,也想着去討碗熱湯喝,以此感念太皇太后的“遺澤”。

真正的愛戴追慕皆發自內心,裝不出來,也逼不出來,老百姓心裡自然有桿秤。

長秋基金卻不缺錢,不說多年積攢下的善款,便是諸多世家宗婦聞得皇后下旨代太皇太后佈施,皆是紛紛向長秋基金捐贈大筆貲財,光是劉氏王侯的王妃和候夫人,就足足捐了三十萬金。

若再算上關中世家,還有各郡縣尚未及送來的善款,應是會超過百萬金的。倒不是說各大世家都對太皇太后如此敬仰,然旁的世家大族皆捐了大筆善款,你若不捐,或許天家也不屑理會,但若傳揚出去,讓大漢臣民得知,那這個家族的名聲就徹底臭了。

大漢最重家風名譽,若是家族名聲壞了,無論在官場還是在民間,皆是寸步難行的,還真不似後世華夏般“笑貧不笑娼”。

皇帝劉徹雖是心內哀慼,然年節將近,不欲見得臣民因此事誤了年節,更不願見得正在起步階段的大漢工商業迎來“寒冬”。

年貨要買,年節也要好好過,否則爲年節準備數月的商家們皆賠得血本無歸,只怕許久都難以恢復元氣了。

太上皇劉啓聞得兒子的憂心,也覺着是這道理,想必母后的在天之靈也不願見得民生衰微。

他與館陶公主劉嫖和樑王劉武商議後,以三姊弟的名義共同通傳天下,太皇太后生前最喜熱鬧節慶,又是喜喪,今歲年節百姓當好生歡慶,以慰太皇太后在天之靈。

喜喪的說法,僅是民間風俗,在大漢禮制中是沒有的。

不少較爲保守的世家權貴乃至朝臣皆覺着此舉不宜,然太上皇執意如此,他們也不好再多勸,總不能將不孝的大帽子扣到他們三姊弟的腦袋上。

若真如此,別說劉氏宗親不答應,大漢臣民都敢將他們活撕了,生啖其肉。

竇氏爲太皇太后的母族,故也最早響應動作,各郡縣的清河百貨都將貨品大幅降價,其餘三大商團連帶永和商團等諸多附隨商家也迅速跟進,以爲太皇太后積德祈福的名頭,暫且下調貨品價格。

雖是利潤低了些,但若依照近年不斷增長的出貨量,薄利多銷也能賺到不少的。

如今四大商團及其諸多附隨商家已然涉足大漢百姓的衣食住行,再加上少府盡力從旁支應,此番年貨大幅降價的風潮迅速席捲各郡縣。

各地百姓便是感念太皇太后“遺澤”,邊是大肆購置年貨,着實是那價錢比平日便宜太多,就算暫時用不到的,買下來存着也好的,譬如那些物美價廉的成衣,趁着大降價,多買數身日後換着穿,就挺划算的。

要說最爲感念太皇太后恩德的,還是在常山王府靜養待產的少妃裴澹。

太皇太后遺詔有云:常山王劉舜的長子封侯,長女封翁主,無關嫡庶。

這意味着裴澹只要誕下孩兒,無論是男是女,都已等同於常山王的嫡子嫡女,可得封侯或封翁主。即便裴澹日後無法得正妃位,卻也已有了堅實的倚靠,可母憑子貴了。

裴澹雖從未有幸得見太皇太后天顏,卻也多有聽劉舜提到的,此時真真感念在心,且不由生出敬仰之心,同樣出身卑微,自個終日多有自怨自艾,太皇太后卻是堅韌奮發,怎不教她汗顏?

劉舜在守靈間歇也曾回府,發覺裴澹隱隱有些不同了,臉上少了些怯懦,多了些釋然,乃至過往鮮少瞧見的淡定神情。

他雖有些詫異,想想卻也尋常,皇祖母彌留時,乃是他與泰安在側侍疾,經過此事,他的心態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或許正是太皇太后離去前,留給這對最寵溺的孫兒孫女最後的遺賜,讓他們能更成熟些,天家子女殊不易,少了她的庇佑袒護,劉舜和小泰安可不能再如過往般嬌縱或是懵懂無知了。

漢七十二年,正月十五,上元節。

天家居喪期滿,漢廷開大朝會,羣臣登殿朝賀過後,太上皇於太壽宮大開宮宴,宴請王侯及百官。

經過年節的洗禮,太皇太后薨逝帶來的哀慼沉鬱已漸漸淡去,大漢仍是大步向前邁進着,不斷揭開新的篇章。

小皇子劉沐已虛年五歲,正式開始修習射御武課,恰好滇國使臣進貢了不少滇池駒,正好供他試着駕馭。

滇國傍池而建,故先有滇國,後有滇池。滇池有神馬,或交焉,即生駿駒,俗稱稱之曰‘滇池駒’,善驟弛,奔行時步伐穩健,日行五百里。

滇池駒或許比不得千里名駒,但勝在性情溫馴穩定,對初學騎馬的孩童最爲合宜。

皇后阿嬌亦是在劉徹的多加寬慰下,漸漸恢復往昔的歡顏,與南宮公主和楋跋子兩位好閨蜜時常相聚談笑。

皇帝劉徹則遠眺東北,籌謀朝鮮半島多年,終歸到了該了結之時。

朝鮮王衛長自臘月抵京,在蠻夷邸呆了月餘,該是讓大行令竇浚再度接見他,此番應是這位舅祖父最後一次爲朝廷處理外邦事宜,不久他便會告老致仕了。

正如劉徹當日對太皇太后所言,竇氏爲大漢立下的功績,他皆會謹記在心,好生庇護他們的。

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陽南侵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五百四十章 鳳翔珠寶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三百五十四章 親王選妃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四百二十四章 絲絲春愁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城大捷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四百三十一章 騎營演訓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九十章 火燒密林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劉沐第三百九十一章 驅使烏桓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二百二十六章 羣臣譁然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一百九十一章 國事家事
第五百九十三章 分子之篩第四百七十五章 漠南牧羊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六百七十一章 水師整軍第九十七章 羌人女奴 第一百四十五章 爭相競價 第四百九十九章 重陽南侵第六百一十五章 入宮稟報第三百二十七章 蹴鞠聯賽第三百零二章 文教府司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及大婚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五百四十章 鳳翔珠寶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七百五十章 大浪淘沙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七百五十五章 感光膠片第四百六十三章 雒越復國第三百五十四章 親王選妃第六十四章 誅心之言 第五百二十一章 七夕佈局第五百零七章 罌粟之島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四百二十四章 絲絲春愁第一百二十九章 關城大捷第四十三章 悲催劉德 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六百三十六章 使團入城第五百八十五章 細君翁主第五百三十一章 袍澤重見第二百六十一章 欲設軍校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五十三章 內院探奇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四百三十一章 騎營演訓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二百八十三章 太廟及冠第九十四章 齊聚一堂 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闕廣場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二百七十一章 精神文明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七百四十五章 泰安隨任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行邸報第二百六十五章 爲何而戰第四百零八章 半島烽煙第五百二十二章 醉仙望月第五百八十四章 泰安有孕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五百六十九章 火力發電第九十章 火燒密林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同景象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一百三十二章 董事會議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二百九十四章 帝后大婚第七百八十八章 陽春三月第七百九十章 諸般應對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四百九十六章 荒唐海戰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一百一十章 漢軍出塞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二十三章 舉步登樓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劉沐第三百九十一章 驅使烏桓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欲突圍第七百六十四章 開鑿運河第七章 太子廢立第四百七十六章 驚見罌粟第二百九十八章 無心插柳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二百一十八章 滈水濯足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六十一章 西郊迎秋第六百二十五章 電力照明第二百二十六章 羣臣譁然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一百九十一章 國事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