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恩威齊下

叛城下熱情的呼聲漸漸散去,官軍大營恢復平靜之後,南營這邊,劉承祐聚將,舉行了第一次御前軍議。

御帳設在南營,十分寬敞,可容百人,佈置很符合劉承祐的脾性,簡樸實際,沒有多餘的無用裝飾。

端居御坐,接受數十名將校的朝拜,見着這幹元臣大將折腰揖禮,不管其心裡究竟有幾分忠誠與恭敬,總歸是很舒心的。掃過一圈,目光在白文珂、趙暉、周暉等人身上瞟過,有所感,幾人身體下意識地繃緊。

還有一人,華州節度侯章,這匹夫埋着頭,裝着鴕鳥,劉承祐目光停留在他身上時,眼見着其頭埋得更低了。

“臣等作戰無方,致征伐不利,請陛下治罪。”該有的姿態是需要有的,白文珂作爲前線總指揮,率先出列向劉承祐請罪。

“白公免禮!”劉承祐眼下正欲和協諸軍,也不可能對白文珂等將做出什麼處置,出言安撫道:“白公乃大漢西陲鼎重之將,能望卓著,此番調度諸軍,打擊逆賊,前趨叛城,可謂勞苦功高!”

說着,又掃向其他將帥,勉勵道:“李逆舉叛,關右震動,兇頑猖獗,兩面而出。有賴諸君,挺劍躍馬,揚起伐鼓,率衆以迎,踊躍擊賊,方不致賊勢坐大!”

從劉承祐的態度可知,不以前事罪之,不管心中作何想法,總歸念其恩。先聚軍心,後穩將心,就是劉承祐初來的做法。以白文珂年邁之故,劉承祐特賜其座議軍,此番恩舉,則使帳中氣氛愈趨緩和。

隨其後,是周暉請罪,他的事,可要嚴重得多。

“勝敗乃兵家常事!”劉承祐表情平和依舊,似在勉慰,但只頓了下,語氣急轉,冷言厲色訓斥道:“然不敬主將,不聽勸告,不察敵情,擅自出兵,以輕兵攻堅城,累將士死傷,壞我軍紀,傷我士氣。剛愎自用!自以爲是!”

一串的詞眼自劉承祐口中吐出,一句比一句嚴厲。激動處,雙目中幾乎凝出殺意,扭頭問楊邠:“身爲大將,自作主張,任意妄爲,輕慢疏忽,以致軍敗,當如何處置?”

同列御帳的楊邠,忽聞此問,微感詫異,瞟了劉承祐一眼,生硬的面龐間不假辭色,直接道:“當斬!”

周暉在下,原本有些放鬆的心理早就緊張起來了,“當斬”二字自楊邠口中吐出,心中暗罵的同時,只覺頭頰生熱,注意到天子冷厲的表情,撲通跪倒告饒。

對這些元從老將,劉承祐繼位以來,一向恩勉有加,寬和以待,也使得彼輩驕矜難制。但這一次,周暉終於感受到了一絲不妙。

“來人!拉出轅門——”劉承祐一聲冰冷的招呼,使得帳中嚴肅的氣氛推至沉凝。

“且慢。”見劉承祐一副動了殺心的樣子,白文珂不由出身打斷,操着老邁的軀體起身,拱手道:“陛下,周將軍縱有過錯,亦是爲國家平叛,爲陛下盡忠,只是軍情不合,時機不巧,致有敗績。請陛下念起前功,從輕發落。”

白文珂爲周暉說話,有些出人意料,尤其是周暉,皺巴巴的醜陋面容間,難免愕然。劉承祐與老將對視了一眼,心中生起些異樣。

沒有接話,看向一旁的趙暉:“趙公,你覺得如何?”

聞問,趙暉斜了周暉一眼,略作思索,拱手道來:“二度進軍之時,李守貞引兵來拒,周將軍亦帥師力敵之,斬獲不小。念及前功,請陛下從輕發落。”

好嘛,這個時候,倒守望相助起來了。

面對白、趙二公相勸,劉承祐臉上終於露出了少許猶豫。眼神四移,撞到了馮道,這老頭立刻主動進言:“陛下,過程雖有波折,所幸未釀成惡果,而今叛軍已被束於愁城,做困獸之鬥。臨陣之際,若斬大將,是爲不吉。陛下或可稍作貶謫,以安衆心,亦給周都指戴罪立功的機會......”

“若非諸公相勸,朕定不輕饒!”見狀,劉承祐這才一撫帥案,盯着周暉道:“降爲小底軍副都指揮,留用軍中,小底軍暫由左右廂都指揮使孫立、吳虔裕典領,待平叛之後,再另作處置。你,可服氣?”

當然不服氣,周暉陰晴變化了一番,但慮而今的情況,哪敢答不服,沉着臉,拜道:“謝陛下不殺之恩。”

劉承祐自不會顧忌其心思,起身在御帳前逛了一圈,嚴肅道:“兵者國家大事,事關生死存亡,萬不得疏慢。朕不怕打敗仗,但是無謂的敗事與士卒損傷,朕絕不允許。望衆將,引以爲戒!”

“謹記陛下教誨!”時下的氣氛,不管劉承祐說什麼,再是驕兵悍將,都得老實地應着。

“陛下。”稍微沉默了下,周暉突然主動進言,似作提醒一般,殺意凜然:“前番與敵廝殺之時,軍指揮何徽、樊愛能怯戰而逃,致使我軍陣腳大亂,損失加劇。何、樊兩指揮以下十餘名逃遁將校,已盡數受縛于軍中,請陛下處置。”

聞言,劉承祐眼中閃過異色,稍微考慮了一會兒,吩咐道:“先拘着吧!”

對於彼輩,在劉承祐心裡,早就判定了結果。只是,他打算事後再處置,就如周暉之事一般,可不算完。這等可供借題發揮的良機,劉承祐怎會輕易放過。

只是他初至,能望未顯,賊未滅,功未成,便大肆殺罰將校,有沮于軍心。以軍法論,周暉之罪,縱免死,也絕不會這般輕巧。只是,這個時代,幾十年下來的軍紀陋習,就是這樣,要是全依法來判,那麼萬軍之中,恐少有無罪之人,這還是在劉知遠父子先後整飭軍紀的結果後。

大漢的國法森嚴,用刑嚴刻,對上下軍士,比起前朝當初,已經格外約束了,但猶不夠。前因軍法之嚴,軍中已有怨氣滋生。劉承祐也知,不能一味地負氣用剛,對軍隊的整改,還待慢工細活。

而此次親征平叛,待擊滅逆賊,攜戰勝之威,方可藉機對禁軍進行更進一步的整改。禁軍出點問題,一定程度上,也方便之後劉承祐的動作,不懼落人口實。

前事處置完畢,方議兵,商討起破城克敵之事。對於河東城的情況,官軍這邊已然摸得十分清楚,城防、兵力、將領之類的,具已細察。城池之堅利,就擺在眼前,但就是這樣,往往難下嘴。

諸將自是紛紛請命,欲趁天子初至,士氣旺盛,急攻蒲城。爲劉承祐所拒,言河東城臨大河,樓堞完固,不可輕下。

劉承祐雖欲速滅李守貞,但那是戰略上的事情,在戰術上,面對堅城,還需緩圖之。他的腦子一直都是清醒的,若在克城準備不周全的情況下,便令急攻,城若不下,反傷士氣,不妥。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按照劉承祐的打算,需在圍寨鞏固,將李守貞困死,消其意志,亂其人心,且後續輜需到位,攻城重械佈置充分之後,再行嘗試進攻。這個過程,正可供諸軍將士熟悉戰場環境。

將自己的想法,盡陳於諸將,言之有理,衆人乃罷,受命各還營,秣馬厲兵。當夜,劉承祐下令,殺豬宰羊,大犒衆軍,以天子的名義恩賜,再攬一波軍心。

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480章 “新對策”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18章 詔議國策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15章 荊南來使第94章 汝公出山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240章 城塌了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51章 詔令西進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331章 泰來樓第365章 看衰第47章 誘其北上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50章 下定決心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243章 不自知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141章 納降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1731章 一縷惆悵無題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61章 淑妃病危第372章 封王第29章 勸諫第146章 驕將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162章 薨逝第48章 處處矛盾第321章 瑤女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1762章 契丹政變第444章 揣測者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337章 特權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457章 鄭州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18章 侯益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45章 治安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77章 吏職變動第59章 不知死第136章 趙都帥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348章 老皇帝第58章 正面互懟第176章 去鄴都第27章 西京風波世宗篇終 駕崩半島史話·百年基調
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480章 “新對策”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18章 詔議國策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15章 荊南來使第94章 汝公出山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240章 城塌了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51章 詔令西進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331章 泰來樓第365章 看衰第47章 誘其北上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50章 下定決心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243章 不自知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141章 納降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1731章 一縷惆悵無題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61章 淑妃病危第372章 封王第29章 勸諫第146章 驕將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162章 薨逝第48章 處處矛盾第321章 瑤女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1762章 契丹政變第444章 揣測者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337章 特權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457章 鄭州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18章 侯益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45章 治安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77章 吏職變動第59章 不知死第136章 趙都帥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348章 老皇帝第58章 正面互懟第176章 去鄴都第27章 西京風波世宗篇終 駕崩半島史話·百年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