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就事論事

爭辯不休的結果是裁判親自下場,諸葛亮和劉禪師徒二人也是順坡藉機停下了爭論,順便也是讓自己的大腦冷靜一下,畢竟剛纔的爭辯多少已經是有些爲了爭辯而爭辯,失了原來的本意。

騎馬難下一時間不管是劉禪還是諸葛亮都沒辦法停下來,爭辯道上頭了也是少見,多虧劉備開口的及時,不然的話天知道這場辯論還要持續多久……

wWW• Tтká n• ¢ ○

劉備一邊說一句自是兩不偏幫,甭管是兒子劉禪還是軍師孔明,實際上他們二人各自的結論都沒有問題,劉備也是看的清清楚楚,甚至對二人的建議也都是相當的贊同。

可凡事總要有個解決的辦法纔對,照目前這個情況來看,誰前誰後好像都不是很合理,那大不了就折中着來吧!

“眼下孔明與阿斗你二人的想法意見如此不統一,而且又是誰都說服不了對方,哪怕是我也一樣難以做出取捨,如此到不是將你二人的建議綜合一下可好?”

劉備笑着給出了自己的提議,這番話直接是讓劉禪跟諸葛亮當場愣住了。

他們倆剛纔爭辯了半天,爲的就是誰先誰後的問題,可現在劉備一言出卻是想着把他們倆的計劃揉捏在一起進行,這樣也就自然而然的不用特意分出來個前後關係了!

還沒等兩人回過神來呢,一旁插不上話看了半天戲的法正卻是飛快的開口道:“主公之言甚妙!既然孔明與少主之法皆可行,那又何必分出個高下先後來呢,大不了便是同時進行,左右北伐與謀算世家這兩件事本質上也並不衝突的!”

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在劉禪跟諸葛亮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法正卻是已經想明白了劉備話中的意思。

既然你們二人一個是支持北伐爲先,一個是想着先要剷平可能會危害益州利益的安全隱患,那就一起並駕齊驅不就好了嗎!

北伐大軍出征便自去攻打曹魏即可,劉禪想着清算世家,那就老老實實的坐鎮益州便是,完全沒有必要非整出個你死我活的結果來,因爲這兩件事情根本就不存在什麼過度重疊的地方。

如此淺顯的道理正常來講不論是諸葛亮還是劉禪,其實都應該早就想到纔對,畢竟以他二人的聰明才智敏捷頭腦,這種問題難道還算是什麼難題不成?

可偏偏入局者迷惘,尤其是兩人還處在高強度的爭辯當中,一面是要飛快的運轉大腦構思言路,一面還要觀察對方言語中的破綻好進行反擊,爭辯的越激烈他們二人對外界的關注實際上就越小,如此疏忽之下完全想不到合併而行倒也是十分正常的情況。

這不,在法正話音剛落之際,劉禪跟諸葛亮二人亦是猛然回過神來,均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二人張着嘴互相對視一眼,卻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來一些無奈跟好笑。

師徒二人的第一場爭辯意見分歧,便是在這樣有些奇怪的情況下結束了,但好在最終的結果算是好的,畢竟只要是動腦子想一想,北伐與清算世家這兩件事情,一同着手進行自是完全可能的……

反應過來的劉禪跟諸葛亮二人也明白了,敢情他們倆剛纔唾沫星子滿天飛的爭辯了半天,卻都是忘記了這樣一個簡單且行之有效的辦法。

自覺慚愧還要跟自己學生吵架的諸葛亮尷尬的用羽扇遮面,微微搖了搖頭便是重新坐了回去。

至於劉禪倒沒什麼不好意思的,臉皮厚就是放得開,反正他這本事是跟自己老爹學來的,旁人難道還能說三道四不成。

再者他認爲自己在這件事上也並無什麼錯誤,至多算是有些失禮而已,畢竟與師長爭辯不休多少有些不尊之意,但諸葛亮本人都沒在意這件事呢,在座的又沒有什麼外人,劉禪自然是更加不會在乎,十分自然的歸於本座之上。

原本還回蕩着爭辯聲音的大殿,突然之間就是陷入了莫名的沉寂當中,就連剛纔一直在說悄悄話的黃忠老爺子跟趙雲都不吭聲了。

這時候誰發出動靜來誰尷尬,除了裁判劉備例外……

眼看着事情貌似是和平解決了,劉備默默地鬆了一口氣,他這個法子想到是想到了,可能不能成功的勸下兩人還是沒有十足把握的。

畢竟吵着吵着就容易吵出真火來,那時候外人之言下意識的屏蔽掉不入耳中也完全是正常的,不在意什麼其他的建議,完完全全就是固執己見,這樣的情況劉備可沒少見。

當年在求學的時候,自己那位大儒先師跟其他人討論古今文學之爭的時候,場面可是要比現在激烈的不止百倍多。

那種情況下什麼所謂的當朝大儒,什麼天下聞名的學者啊名士啊,在各自堅持的學派理念面前,都是戰鬥力爆表的鬥士!

就劉備記憶中,先師盧植就曾經參與了不下三次的鬥毆事件,每每都是因爲古今文學的爭辯出現了不可調和的分歧,以至於最後雙方誰都說不服對方,那就只能是動用最原始的辦法,誰的拳頭硬就聽誰的了。

雖然這種事看起來是極大有失禮節的事情,名士大儒的身份何等尊崇,焉能如市井之徒一般拳拳相鬥。

可事實上名士大儒也是人,想想光是劉備自己就見過三次至多,那更別說他沒有見過經歷過的場景該有多少。

相比之下,眼前自己的軍師跟兒子劉禪的所謂爭辯話題,實際上都是小兒科根本算不得什麼……

稍待片刻,劉禪跟諸葛亮平復了一番情緒之後,殿中氣氛又是逐漸恢復到了正常的狀態。

劍拔弩張的緊張爭辯環節已過,僵持不下的問題有了一個相對而言還算合理的解決辦法,那這件事就可以翻篇過去了。

同時進行說起來容易,具體如何執行和計劃,卻還是需要仔細商討確認的。

但就此事而論顯然已經是偏離了今日的議題,議定北伐戰略纔是今夜討論的真正主旨,眼下矛盾的地方暫時緩解了,議題卻也正應該恢復到正常的狀態纔是!

眼看着場面漸漸平靜,可是卻又顯得有些冷場,畢竟劉禪跟諸葛亮才爭辯完,這個時候冒然開口並不合適。

而法正剛纔說起來也算是參與了進去,和事老做一次就夠了,這會兒他再開口就多少不是那個意思。

所以乍一看他們三人是眼觀鼻鼻觀心的誰都不吭聲了,劉備一打眼就知道指望不上他們仨,下意識的轉過頭去看了看趙雲跟黃忠這兩個武將。

結果倒好,正正巧巧是跟兩人的目光對上了,劉備一瞬間便從他們二人的目光當中看到了疑惑的神情,頓時就知道這倆應該也是指望不上的。

事實上劉備也的確是沒在趙雲跟黃忠身上抱有多大的希望,讓兩個武將在這時候發表自己的看法,而且還是剛剛見識過所謂的文人鬥嘴爭辯的場面,的確是有些難爲他們了。

劉備無奈,只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莫名的重了幾分,可是議事還未得出結論,今夜又不能這樣半途而廢,指望不上其他人那就只能是他自己開口起頭了。

畢竟誰讓他是主公呢,打圓場和事佬,總結歸納下決定,這些不都是他負責的範圍嗎……

“咳咳咳……”乾咳幾聲示意其他人主意了,劉備緊接着便是開口說道:“方纔孔明言道金城韓遂可用,卻又不知道是何等用法,煩請孔明自己的講說一番如何?”

劉備這話題轉的彎那叫一個大,直接從上一個議題拐到了上上一個應該算是結束了的話題上。

不過這倉促之間他能夠從韓遂引着往下說,其實已經算是很合適了,畢竟雖然剛纔是議定了聯絡韓遂,但是具體如何操作卻是真的沒說。

這種細節的問題,可事後而論由誰負責誰去想辦法即可,但放在當下這檯面上來討論一下,倒也不算事是在議題的合理範圍之內。

主公都親自點名了,諸葛亮這會兒也不可能繼續裝啞巴的沉默下去。

再說方纔的事情過去都過去了,場面尷尬又不只是他一個人的原因,大家都是如此誰也說不上誰好。

現在既然話題重新回到了北伐上,那他就接過主公遞過來的話頭繼續好了,也算是爲自己方纔一時過激反應的彌補。

諸葛亮微微挺直身子,將羽扇從口鼻之前移開,腦中稍加思索之後便是有了想法:“主公所問用韓遂之法,其實在亮看來此事再簡單不過!”

“哦?孔明當詳細說來,讓我等聽聽!”

“諾!”

諸葛亮微微擡手應道:“金城韓遂與曹有仇有怨有恨!此奪地之仇間將之怨破軍之恨,便是我等可利用之處!

關隴涼州之地,驍將閻行之勇,數萬大軍飲恨,此三點皆爲不可化解之仇怨憤恨,縱使與韓遂結怨的並非曹丕本人,但子承父業當亦是子承父債。韓遂跟曹魏之間的關係早就是勢同水火一般不可化解,而作爲涼州的地頭蛇之一,韓遂在隴西一帶的影響力比之馬超將軍也是不遑多讓,甚至素有西涼詭狐之稱的韓遂還要更甚一籌,畢竟馬超將軍之名望多在羌氐部族之中,漢人間的聲望卻是大多來源其父馬騰之故。

是以若主公率兵北出祁山攻伐涼州,我等只需遣一能說會道之辨士,於那韓遂沉說利害挑明恩怨,則關隴一地於主公便有了一分天然的優勢,有此於我大軍攻略關中兵陳長安侵略洛陽而言再是便利不過!”

言之至此,諸葛亮將韓遂跟曹魏之間的恩怨糾葛和應對辦法都是說了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基本上帶着耳朵有腦子的人,聽到這番話都能夠清晰的懂得如何去將韓遂變成自己人。

而藉此話題之後,原本氣氛有些微妙的大殿又是重新恢復到了原來的狀態。

話題重新被引回到北伐之事上,不僅是劉備法正鬆了口氣,趙雲黃忠他們這兩個看客,卻也是終於有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了。

須知領兵作戰之事還是得問專業人員才行,具體的戰略部署如何如何現在論說還爲時尚早,畢竟戰場局勢瞬息萬變,統兵之人又怎麼可能過於死板,不然那根紙上談兵空有想法而全無經驗又有什麼區別!

黃忠老爺子跟趙雲能夠給出的想法跟建議,絕大多數上是應對涼州各處重鎮的攻伐側重,行軍路線陳兵於何等先前準備。

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沒多少事情,可眼下只不過是他們在單方面的討論罷了,若是將曹魏的反應加進去,那事情可就遠遠沒有現在這般簡單了!

北伐大軍出祁山道過武都郡入涼州威逼三輔之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沒有那麼輕鬆。

要是曹軍不堪一擊好對付的話,又何必去聯繫韓遂呢,又何必在這裡商討呢,直接調兵遣將的平推過去拿下長安重臨漢都,奪佔洛陽侵吞河內他不爽嗎!

說到底行軍作戰無小事,任何敵人都不能小覷,驕兵必敗的道理誰都懂,但是真正能夠做到這一點,時時刻刻都不曾改變的人,卻又少之又少啊……

殿中就北伐一事討論的熱烈,法正諸葛亮等人亦是積極的參與其中,聰明人的想法眼光總是會有些獨到之處,經驗方面他們二人或許甚少,乃至於法正在領軍作戰這件事上都是零經驗完完全全的初哥。

但要說排除經驗方面,他們二人的某些見解和看法,卻一樣是可以借用跟付諸於現實當中的!

然而就在其他人討論的正激烈時,剛纔情緒激動的劉禪這會兒卻是偃旗息鼓的沒了動靜。

要說劉禪對北伐不感興趣,那自然是假的,須知這是益州圖變的唯一方法,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什麼荊州策應而動在劉禪看來都是假的,江東老陰嗶怎麼可能會坐實老爹壯大,背刺這種事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歷史上存在現如今也一樣是跑不掉,更別說雙方在表面結盟之下,實際上也是積累了不少的仇怨!

但現在劉禪沒有考慮荊州,心思也不在涼州上,反而卻是專注於如何處理益北的這些世家豪族上面。

這些年來,但凡是有問題有案底的世家豪族,劉禪一個沒落下的統統都記錄在冊,只等有朝一日拿着這些人的前科竹簡一卷一卷的摔在他們那些家主的臉上。

而現在機會擺明是到眼前了,那還不趕緊設計個萬無一失的計劃出來等什麼呢?

方纔自己是拍着胸脯一副信誓旦旦的樣子,可那不是爲了跟老師諸葛亮競爭誰當先嗎。

現在老爹既然已經定下了基調,那劉禪就得是真開始考慮計劃的部署了,否則到時候事到臨頭漏了馬腳是小,打草驚蛇纔是大!

至於北伐這事,當下在劉禪眼裡還真是沒有處置有問題的世家豪族來的重要。

不爲其他,只因爲劉禪很清楚,北伐這檔子事可不是那麼簡簡單單出個兵幾個月的功夫就能夠達成的!

…………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第一百一十七章 拜見明公第二十七章 赤壁之戰(下)第八章 一日之晨第五十二章 難啃之骨第三百一十五章 漢帝協第二十五章 偷窺第三百零六章 隊伍不好帶第三百六十章 這可不成!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壞消息第二十四章 脫險第四十六章 初現(求推薦!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三章 着手收尾第一百五十二章 郡守焦璜第四百六十五章 回返第一百六十一章 暫且放在一旁第十五章 蜀中三諜第一百一十二章 根本不是對手第二十章 營門難入第二十八章 急喚第六十五章 內無慮,外有因第四百二十一章 丫的頭疼第一百五十一章 築道疏第十四章 夜半第三十五章 不明火光第三十七章 蠻將至(求推薦!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五章 勝負已分第一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一百一十六章 益州李恢第一百二十二章 遣使第五十七章 大勝之餘第五百零三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零一章 又過江去第四百一十三章 還是慢了點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口吃不下第五十八章 回援第四百二十五章 着手安排第八十二章 得意而去第二十章 忽悠第四百一十四章 聞香而嘗第一百五十二章 莫得錢啊第二十四章 吾爲天子第四百一十章 通透第六十一章 揹負第二十二章 幸之又幸第四百四十九章 連綿不絕第二十四章 吾爲天子第十三章 水路行舟第十九章 趙雲還有30秒抵達戰場第二百二十二章 處境不太妙啊第四百五十六章 勿要惶急第三十八章 事出突然第五百一十四章 轉送鄴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的問題第七十一章 守不住的南鄭城第九十五章 突然萎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錯招?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處可去?第三十九章 暫且無恙第四百零三章 不錯第五百一十三章 事在人爲第五百零六章 怎麼又是我?第七十六章 渭水之濱第二百八十一章 幸事啊幸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第八十五章 就這!第四十九章 你且看好(求推薦!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三章 邛都攻防戰(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這可能就是意外吧第三十章 再殺殺人第五百零九章 醫者之殤第二十七章 城門望娘石第四十五章 意已決(補欠章)第二百一十章 兩家交接(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認清現實,看清自己第五十一章 漢中第二陣(續)第二十二章 聯姻第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處可去?第二百七十九章 尋第三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四百章 穩穩當當第五十章 清算送別第八十九章 武都之爭(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做派張揚第九十三章 遇事不決第四百零四章 試探第二百五十章 戰火再燃第四百九十三章 汶江縣第三十五章 陽平之戰(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缺錢啊第二十八章 擴大戰果第四百零三章 不錯第三百一十一章 江陵第一百九十五章 環環相扣第二百八十四章 安排就完事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驚人之語第一百六十五章 無甚大礙第一百六十二章 爲之驚駭第八章 建安十二終第十章 神醫在哪?
第一百一十七章 拜見明公第二十七章 赤壁之戰(下)第八章 一日之晨第五十二章 難啃之骨第三百一十五章 漢帝協第二十五章 偷窺第三百零六章 隊伍不好帶第三百六十章 這可不成!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壞消息第二十四章 脫險第四十六章 初現(求推薦!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三章 着手收尾第一百五十二章 郡守焦璜第四百六十五章 回返第一百六十一章 暫且放在一旁第十五章 蜀中三諜第一百一十二章 根本不是對手第二十章 營門難入第二十八章 急喚第六十五章 內無慮,外有因第四百二十一章 丫的頭疼第一百五十一章 築道疏第十四章 夜半第三十五章 不明火光第三十七章 蠻將至(求推薦!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五章 勝負已分第一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一百一十六章 益州李恢第一百二十二章 遣使第五十七章 大勝之餘第五百零三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零一章 又過江去第四百一十三章 還是慢了點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口吃不下第五十八章 回援第四百二十五章 着手安排第八十二章 得意而去第二十章 忽悠第四百一十四章 聞香而嘗第一百五十二章 莫得錢啊第二十四章 吾爲天子第四百一十章 通透第六十一章 揹負第二十二章 幸之又幸第四百四十九章 連綿不絕第二十四章 吾爲天子第十三章 水路行舟第十九章 趙雲還有30秒抵達戰場第二百二十二章 處境不太妙啊第四百五十六章 勿要惶急第三十八章 事出突然第五百一十四章 轉送鄴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有各的問題第七十一章 守不住的南鄭城第九十五章 突然萎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錯招?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處可去?第三十九章 暫且無恙第四百零三章 不錯第五百一十三章 事在人爲第五百零六章 怎麼又是我?第七十六章 渭水之濱第二百八十一章 幸事啊幸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第八十五章 就這!第四十九章 你且看好(求推薦!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三章 邛都攻防戰(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這可能就是意外吧第三十章 再殺殺人第五百零九章 醫者之殤第二十七章 城門望娘石第四十五章 意已決(補欠章)第二百一十章 兩家交接(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認清現實,看清自己第五十一章 漢中第二陣(續)第二十二章 聯姻第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處可去?第二百七十九章 尋第三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四百章 穩穩當當第五十章 清算送別第八十九章 武都之爭(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做派張揚第九十三章 遇事不決第四百零四章 試探第二百五十章 戰火再燃第四百九十三章 汶江縣第三十五章 陽平之戰(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缺錢啊第二十八章 擴大戰果第四百零三章 不錯第三百一十一章 江陵第一百九十五章 環環相扣第二百八十四章 安排就完事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驚人之語第一百六十五章 無甚大礙第一百六十二章 爲之驚駭第八章 建安十二終第十章 神醫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