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再殺殺人

諸葛亮的話就是在座衆人心裡的話,可以說有資格現在坐在這大殿中議事的人,就沒有一個是不想着北伐建業的!

那些個什麼只知道用嘴說,什麼太平不易妄動刀兵不成之人,都是些讀書讀傻了的白癡而已,一片心思只想着什麼無爲而治的周時景象,好像天下三分諸侯勢力就可以一直這樣維持下去的似的。

要是所有人都不爭不念沒有野心的話,那這天下何以至如此境地!

當年周天子又因何要去推翻商湯,春秋戰國之亂又是因何而起,秦帝始皇又爲什麼要平滅六國統一天下?

說白了,還不是人的野心如深淵溝壑一般難以填平,無慾無求者基本已是非人哉。

而很顯然,不論是劉禪還是老爹劉備,亦或者在座的諸位文武衆臣,都是正兒八經的人,心中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慾望和想法,還有必不可少的野心!

所有人的目標都相同,沒有誰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說出些什麼不合時宜的話,因爲有那種想法的人也根本不不會出現在這大殿之中。

諸葛亮一言以定之,一爲立名目二爲統軍備,戰事已成必然之事,根本不存在任何其他的可能性!

就在諸葛亮話音剛落之際,在座衆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出聲附和,頭一次在議事大殿中產生了羣臣意見都相同的情況,便是針對逆亂賊子曹丕的征伐之事!

劉禪饒有興致的看着自己這位老師,看着羣情激憤的文武羣臣們。

有的人可能是發自真心的氣氛惱火,恨不得生撕了曹丕。

但劉禪卻更覺得,在座的大部人當中,都是表面上激憤實際上內心裡卻是激動還差不多。

天下之變就在眼前,契機已現紛爭伊始,大業之路的根基已經鑄造好了,現在正是應當檢驗實力徹底向着王圖霸業的目標進發纔對!

所有人都在朝着那個高高在上的目標前進着,大家的心是齊的,自然不會有什麼異樣的表現,更別說是異類了……

杵着桌案看着面前激憤的羣臣,劉備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這纔是他最想要見到的景象,手下人心齊整,大家都有着共同的目標和想法,沒有誰發表什麼不中聽的言論,也並無任何礙眼的行爲,如此北伐一事當成定局!

“很好!諸君既然如此齊心,那備若是再有什麼好猶豫的,豈不是辜負了諸君的期待!”

說着劉備蒙地站了起來,看向自己的臥龍道:“孔明,北伐諸事便由你來負責準備,大軍調集糧草軍械配給運送,也盡皆由你負責,務必要保證我大軍出征之際一切軍資器械充足滿配不得有誤!”

“臣領命!”

諸葛亮連忙起身,鄭重的應道。

至於這北伐到底該怎麼打,大軍是從哪裡出,有需要調集多少軍隊多少將領,需不需要荊州方面有所行動以便策應什麼的,實際上這些統統都沒有準備,全都是零!

但這會兒正是心情激動的時候,諸葛亮就算是心裡清楚也不可能說出什麼不應景的話來,最直接的就是乾脆應下,等事後再去跟主公劉備彙報說明就好了。

大軍部署調動,北伐一戰該怎麼打從哪打,這些可不是現在三言兩語就能夠說清楚的。

須知此一戰對於益州而言只許勝而不許敗,勝則前路光明天下可圖,敗則處境限額前路昏暗,甚至於就此失去了爭奪天下的機會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故而如何進行戰略部署乃是重中之重,但眼下人多嘴雜的自然不是討論這種重要話題的時候。

縱使在座之人都是可以信任的,可軍中機要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是周全,否則被所有人都知曉的戰略部署行軍軌跡,那還叫什麼軍機要情了,乾脆點還不如自己大肆宣揚呢,這樣也能讓別人家的密探省點事了……

大體的事情交給諸葛亮,細碎的小事自然也有其他人去處理,不過開戰之前情報爲先,劉備可不是戰場新人統兵小白,對敵人的情報自然是要了解的清清楚楚,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的道理他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是以劉備又將目光轉向了法正一邊道:“孝直,北伐之役在即,我軍情報自是要嚴格保密,而曹軍的動向消息也一樣不能落下,不論是涼州還是荊州方面,但凡是曹軍鎮守邊界的軍隊,我要你一個不落的給我打探好他們的情報和動向,可千萬別鬧出來敵軍忽然不知所蹤的糟心事出來!”

“主公放心,在下早就着人盯着了,嚴密監控是一處都不曾有落下,更是不敢有任何的鬆懈!”

法正拱了拱手道,言語中的自信那就差是拍着胸脯說下軍令狀了!

要知道在發生這檔子大事之前,其實法正就已經是開始將目光重點從曹魏境內腹地轉移到邊軍佈防上面了。

這還要從當初確定曹操是否身死的時候開始,法正早先便察覺到了天下會變,自然手上準備是不能落下。

三方諸侯終究不可能和平共處,那必然是有大戰要決出個生死勝敗出來,提前準備好便是多一分的勝算把握,細作密探暗諜,等等等等不計其數的人被法正派了出去,一股腦的往涼州跟荊州這兩個地方扎堆。

這種時候也顧不上暴不暴露的問題了,緊要的情報纔是當下最關鍵最需要的東西,哪怕只是探到個模棱兩可的消息,也說不準會成爲戰場之上決定勝敗的關鍵!

所以都沒需要劉備叮囑,法正便是早早就着手安排上了這件事,現在面對主公的吩咐,他自然是有足夠的底氣和信心如此回答。

看着如此信心滿滿一副早有準備樣子法正,劉備心裡是再滿意不過,當下點着頭讚揚道:“不錯!孝直果然深明我心,豬呢比的如此充足,我北伐大軍若不能旗開得勝豈不是辜負了孝直的一番作爲!”

“主公謬讚,這些不過是在下職務所轄,應盡的分內之事而已,當不得什麼功勞不功勞的!”

法正笑呵呵的謙虛着,但是個人都能夠看得出來他那份沒表露出來的得意。

要知道從蜀中平定之後,法正其實就沒有多少表現的機會了。

縱使是做了一段時間的地方太守,但卻因爲表現得太急躁報復以前的仇人太快了點,導致太守這位子基本上就懸着了,真正的事物都由副手去處理。

後來《蜀科》編撰完成之後,法正剛閒下來還沒有什麼具體的職務安排呢,就突然之間被兩位神醫給按到了牀上去不得出門。

輪番用藥可算是救回了一條命,但卻是在牀上耽誤了好長一段時間,寸功未立對於法正而言簡直是最難受的一件事情。

現在好不容易能夠着手負責蜀中的情報密探方面,自然是要盡心盡力的做到最好,精益求精是一點都不能放鬆,務必要在完成本職工作之前將落下的功績也追趕上來!

雖然劉備都沒有在意這方面的問題,法正得受信任依舊,可這事在法正自己的心裡始終都是個疙瘩,若不能有點什麼亮眼的表現出來,他多少都感到彆扭。

現在這一次雖然不是最好的,可卻也是正兒八經的在衆人面前表現了,也勉強算是抹平了一些,最起碼法正也不需要再那麼不惜身體的到處東奔西走了……

三言兩語之間起兵北伐這件事就被敲定了,一切看起來好像是有些兒戲的感覺,但實際上這卻是在三年之前劉備就已經開始準備的侍寢了。

當初打下來漢中便已經無力再北出涼州,固守益州和荊州兩地自行發展壯大。

這所圖爲何?

還不是想要有足夠的資格爭雄天下,跟曹操和孫權掰一掰手腕分個高低嗎!

要是但憑着三年前的益州戰力,哪怕是加上荊州劉備也不敢說自己有多少信心北伐成功。

可時至今日亦非往昔,三年前的益州和現在的益州完完全全就是兩個樣子,郡國縣鄉之間連通的道路,南中跟益北的密切聯繫,蠻夷各部的逐漸投效慢慢收納爲漢民,藉此可徵調數以萬計的青壯成軍!

這些種種,都不是三年之前的益州可以實現的,如此跨度之大的發展,可是離不開益州上下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劉備在這方面卻是從來不曾有半點攔功勞的意思。

做主公的跟手下人爭功那算個什麼是,手下人越是有幹勁自己才越得利,真正的上位者纔不是那種事事親力親爲勞心勞力的,發而上位者最應該具備的才能,便只有用人到位這一條而已!

雖然這個觀念在近幾年劉備貫徹的不是很完美,但沒辦法這也是時局如此所致,總不能天大的事情他也不拍板吧。

該需要親力親爲的地方自然不能落下,但能分出去的地方也一樣是沒有多擔着。

益州就是這樣,在他和一種文武羣臣的齊心協力之下才發生瞭如今這般天翻地覆的變化,才走到了今日這般地步,要是連些許的自信心都沒有的話,劉備還說什麼去挽大漢江山於傾倒之際,還有什麼臉面去面對諸葛亮法正這些人啊……

怒火也發泄了,事情也敲定了,今日說是羣臣議事但實際上也沒有誰發表什麼意見討論商量什麼事情。

前半段是劉備一個人自己在宣泄怒火,後半段是諸葛亮一言以定北伐之事,一切都是顯得無比理所當然毫無阻攔。

滿殿的人都沒有半點的意見,大家都樂見於此,甚至在散了之後都是忙不迭各自去處理手頭上關於北伐的事情去了。

諸葛亮負責統籌是沒錯,但可不是所有事情都只用他一個人來負責,劉備真要是這麼打算的話,那恐怕還沒等北伐見到成果呢,諸葛亮怕是先要被累死了。

大化小,小化細,益州不是一個人就能夠改變的,天下也不是一人之力便能夠爭奪下來的!

走在廊道中,劉禪跟着老師諸葛亮一起去負責站前的準備工作。

大家好,我們公衆.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後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衆號[看文基地]

只不過這是劉禪自己上趕着過來要求的,實際上他今天除了被老爹呵斥了一下之外,貌似完全就是沒有任何存在感一樣。

實際上劉備今天大多數心思都放在了發火上,哪還顧得上劉禪的這點小問題。

安排站前統籌準備一事,由軍師諸葛亮負責他也一樣放心,完全沒必要用劉禪也摻和進去的。

所以下意識的,劉備還就真把劉禪給忽略了,說了聲散會之後就自顧自的走了,完全沒有其他的想法。

但劉禪心裡卻是跟明鏡似的,眼下這裡雖然是散場了,可真正的議事卻還沒有展開呢!

現在敲定的都是些大方向上的東西,細節的內容卻依然需要羣策羣力大傢伙提出建議相互印證而被採納,那時候纔是真正的議事時間。

至於到底是在什麼時候,劉禪估摸着不是午飯後就是入夜前,左右不會超過今天!

所以沒必要再多費事的折騰,劉禪就跟在了老師諸葛亮的屁股後面,反正到時候他也不可能不去,跟老師一起走也省的勞煩別人再去通知自己了。

至於幫忙這種事,劉禪可不只是說說而已,這幾年來在政事上面他也是學了個七七八八,雖然不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吧,但肯定也是達到了出師的標準沒錯,就準備些糧草軍用物資這方面,難道還算是什麼難事嗎!

地方武庫器械儲存都有數目,只要賬目上的跟庫存的對的上,沒有出現以次充好的現象,那這着戰前的準備工作實際上一點也不不麻煩。

唯一的一點小問題,也只是在漢中那裡,畢竟兩地相隔有些距離,還需要着人告知漢中地方做好準備,益州分擔一部分北伐糧食,漢中作爲蜀中之外的豐碩產糧所在,自然也不能可少得了它的支持。

當然,劉禪對魏延辦事的能力還是很相信的,這些年來其作爲漢中太守可不僅僅是在軍事關防上表現的亮眼,地方民生的問題也是絲毫不差。

甚至當初要不是有魏延另行派人協助,負責漢中修路築道的蔣琬恐怕都要延期結束工程呢。

所以漢中有魏延在,自是無甚問題,只不過在考慮完這些糧草軍資方面,劉禪卻始終是覺得站前的準備工作還是差了些什麼。

老爹心中的火氣之大今日可見一斑,要說就只這樣敞開了痛罵一番噴噴口水就能夠消掉,那也未免太有失大漢左將軍的身份了吧。

臨之戰前總歸是要搞些事情出來才行,人家曹操當初赤壁大戰前夕都有殺孔融以祭旗,現如今行北伐大事匡正義之舉,焉能少得了這一步!

…………

第八十五章 就這!第一百九十七章 準備殺雞第一百八十五章 勝負已分第三十章 孫權借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普查第四十五章 南郡到手(求推薦!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九章 尾行第二十四章 裝窮扮慘第九十三章 遇事不決第四百四十四章 母親安好第二十九章 戰事暫息第四十五章 結網以待第四十二章 所謀之事(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重點所在第二百六十章 議定而出第三百六十四章 鹹魚本鹹第三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四百零九章 思考第五十七章 大勝之餘第一百六十章 倉皇敗亡第六十六章 先天有缺第二百六十一章 覆滅第五十四章 混亂之夜第七十八章 劉循之守第二百四十三章 襲!第一百七十一章 執着的法正第一百九十一重 言歸正傳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城外相遇第一百七十七章 回返成都第五百一十六章 什麼情況?第四章 人心難測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對第五十章 清算送別第十五章 安排(上)第五十二章 難啃之骨第四十七章 酒友(求推薦!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五章 這個氣啊第一百五十一章 邛都縣第二百七十一章 什麼情況?第五十五章 小小伴讀(中)第三十九章 奇葩二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就是他了第二十一章 蜀中使者孫乾請見第一百八十八章 就此而論(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表面應承第三百四十七章 查閱第六十五章 艾第一百零九章 哪會如此簡單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封軍報第三百八十章 喜悅發自於內心第四百四十三章 就自欺欺人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時無言第三百七十九章 保密第三百九十九章 缺的還是時間第一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六十三章 逼格之物第三百八十六章 思考第十三章 跑?第四百六十三章 我去吧第九十九章 涼州換將第五十二章 玄德之禮第一百五十二章 莫得錢啊第九十八章 靈魂拷問(補欠章)第五十七章 大勝之餘第十二章 恰到好處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擊之時第四百零六章 善後之事第二十四章 裝窮扮慘第一百三十章 大敗第三百九十章 小小無奈第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祖言訓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準了殺!第五十九章 抉擇和現實第三百零五章 議論紛紛第三百三十四章 想多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餓醒了第三十一章 得做點事了第五十二章 難啃之骨第一章 關中定第五百一十章 後事第六十七章 戰利品第八十八章 倔老頭第二百零六章 不對勁啊第四十二章 沔陽在即第六十九章 安靜的做個看客第二百零九章 兩家交接(上)第四章 人心難測第三百七十七章 感嘆一聲第四十七章 浪涌第十九章 昏昏碌碌劉季玉第四百九十五章 拿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稽魏氏第五百一十六章 什麼情況?第一百二十六章 持久的前戲第二十八章 擴大戰果第十三章 跑?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可奈何
第八十五章 就這!第一百九十七章 準備殺雞第一百八十五章 勝負已分第三十章 孫權借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普查第四十五章 南郡到手(求推薦!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九章 尾行第二十四章 裝窮扮慘第九十三章 遇事不決第四百四十四章 母親安好第二十九章 戰事暫息第四十五章 結網以待第四十二章 所謀之事(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重點所在第二百六十章 議定而出第三百六十四章 鹹魚本鹹第三十四章 一意孤行第四百零九章 思考第五十七章 大勝之餘第一百六十章 倉皇敗亡第六十六章 先天有缺第二百六十一章 覆滅第五十四章 混亂之夜第七十八章 劉循之守第二百四十三章 襲!第一百七十一章 執着的法正第一百九十一重 言歸正傳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城外相遇第一百七十七章 回返成都第五百一十六章 什麼情況?第四章 人心難測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對第五十章 清算送別第十五章 安排(上)第五十二章 難啃之骨第四十七章 酒友(求推薦!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五章 這個氣啊第一百五十一章 邛都縣第二百七十一章 什麼情況?第五十五章 小小伴讀(中)第三十九章 奇葩二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就是他了第二十一章 蜀中使者孫乾請見第一百八十八章 就此而論(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表面應承第三百四十七章 查閱第六十五章 艾第一百零九章 哪會如此簡單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封軍報第三百八十章 喜悅發自於內心第四百四十三章 就自欺欺人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時無言第三百七十九章 保密第三百九十九章 缺的還是時間第一百六十章 遊戲規則第六十三章 逼格之物第三百八十六章 思考第十三章 跑?第四百六十三章 我去吧第九十九章 涼州換將第五十二章 玄德之禮第一百五十二章 莫得錢啊第九十八章 靈魂拷問(補欠章)第五十七章 大勝之餘第十二章 恰到好處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擊之時第四百零六章 善後之事第二十四章 裝窮扮慘第一百三十章 大敗第三百九十章 小小無奈第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祖言訓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準了殺!第五十九章 抉擇和現實第三百零五章 議論紛紛第三百三十四章 想多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餓醒了第三十一章 得做點事了第五十二章 難啃之骨第一章 關中定第五百一十章 後事第六十七章 戰利品第八十八章 倔老頭第二百零六章 不對勁啊第四十二章 沔陽在即第六十九章 安靜的做個看客第二百零九章 兩家交接(上)第四章 人心難測第三百七十七章 感嘆一聲第四十七章 浪涌第十九章 昏昏碌碌劉季玉第四百九十五章 拿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第一百三十三章 會稽魏氏第五百一十六章 什麼情況?第一百二十六章 持久的前戲第二十八章 擴大戰果第十三章 跑?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