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王生獻策

剛開始林世傑聽了,也是唬了一跳,但是隨即在林田悅的解釋中,才明白,這個買官有些不一樣,這個是光明正大的,而且所賣的這些官位,都是同一種類,是特殊的羣體,當然,這個還要皇上批准,只要皇上批准了,就是合法的。

而那南江之地的稅收問題,還有其中有人中飽私囊的問題,林世傑細想之下,又暗暗探聽一番,細細觀察,發現果然問題很大。

自從林田悅穿越以來,林世傑已經順風順水太久了,已經忘記了爲什麼這麼大的問題,卻從來沒有人敢提出,而林世傑也正是因爲說一些別人不敢說的,做人不敢做的,才被皇上連連提拔了兩品階,這些都讓林世傑忘記了,去衡量自己是不是有這個能力撼動南江鹽稅與貪污的問題。

從皇上開始說的時候,王生就開始思考,只是在想,事實上,對於官場不瞭解,王生主要的作用就是聽別人說,自己觀察,王生擔心的是自己不懂,萬一說出什麼得罪人的話,就不好了。

皇上說完以後,翰林院的人包括那些大員也都思考起來,可以說所有的人都開始沉思,卻只有一個林世傑看似沉思,卻有些興奮,又有些猶豫,好似不知道該不該說。

皇上自然是注意到了,最近幾年,這個林世傑每每有奇招,出的一些主意很新穎,又實用,皇上還是很器重林世傑的,一見林世傑的表情,皇上就知道。應該是有主意了,就點名了:“林愛卿,有何計,儘管說來!”

林世傑這才下定決心。緩緩的道:“皇上容秉,微臣以爲,這不外乎兩方面,一方面是出在稅收的問題上。一個就是戰事的問題。當然,戰事大家都希望能夠早些結束,就是這稅收的問題上,若是大家都能不逃稅、漏稅,那國庫何愁不豐盈?”

其實,這個誰不知道呢,大家暗自嘀咕的時候,林世傑卻停下不說了,而是一副需要密秉的樣子。這林世傑雖然狂妄了一些。好在腦子也沒有真正壞掉了。大張旗鼓的說南江的鹽稅問題。

王生卻是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前年那場貪污大案,那一場水災讓大家流離失所。而那之前就已經開始打仗了,對於國家來說。國庫不豐是一個原因,更主要的是糧草不足吧?

那聖日國地處南邊,一年四季到頭聽說都是春天跟夏天的季節,甚至連冬天都沒有,這樣一來,又沒有像這裡,發生水災,想來年年糧草充足,對戰事時間延長來說,反而對他們有利,所以纔會一直拖着戰時吧。若是華南國有聖日國的糧草,何愁戰時呢?

不過,王生也沒有提出這個問題來,這麼突兀的說出來,不是他的風格,他也只是自己想一想,哪裡知道對錯了。

對於皇上來說,若這個是別人提出的,皇上絕對覺得這是侮辱,讓你說個事情還顧忌東顧忌西的,而且還這麼猶猶豫豫的,但提出這個的人是林世傑,皇上也能猜到事情應該是干係重大,也就沒有言語毛,又問了別人,有什麼解決的辦法。

大家自然是各抒己見,但是卻也沒有提出什麼有用的看法,而王生能這麼快想到糧草的問題,是因爲他在衙門裡工作了那麼多年,才養出了這個敏銳的直覺,能一瞬間判斷,還隱藏了什麼問題,別人可沒有這個閱歷。

見大家說來說去都沒有一個好的辦法,皇上不禁更加寄託於林世傑未說出口的話了,不禁揮手讓人下去討論,若是有什麼好的良策,都可以提出來,皇上爲了這個,給了大家一個不限品階,可以上摺子的做法。

等到所有的人都下去以後,林世傑這才道:“多謝皇上不怪罪,之前不是微臣不肯說,實在是干係重大。”

等到皇上微微頷首,林世傑這才道:“那日朝堂上,皇上提出此事,微臣就日思夜想,又經過一番查探,發現,南江的稅務問題相當嚴重,且數額巨大,就算是有災患,卻也不應該影響鹽稅的徵收纔是,可是,爲何年年賦稅卻是欠收?微臣曾聽戶部尚書說過,鹽稅能佔國家賦稅一半,這也說明鹽稅的重要,而這其中,該擔當重任的鹽稅,卻一點點的縮小了,就算是往年,大豐收年時,也不曾見那鹽稅有所增長,這其中,若說沒有問題,也讓人不能相信!且,還有一個辦法,自古以來,富庶的從來都是商賈,若是商賈肯自願捐資,相助戰事,豈不是很好!”

皇上一聽,也不禁直立起身子,一臉肅穆的道:“嗯,林愛卿所言,關於南江鹽稅的事,朕亦有所聞,此事果然干係重大,朕亦對此痛恨,只是一直以來,無人願意乘頭,若是林愛卿願意承擔此事,那是再好不過!其次,林愛卿所說的商賈,私利甚重,若是爲家國,恐不能令其自願捐資!”

林世傑道:“這點,皇上莫憂,微臣思前想後,覺得有一法可試,微臣只是說自己的看法,思慮畢竟不如皇上週全,若有不對,還請皇上恕罪!”

皇上被林世傑這馬屁拍的渾身舒坦,撫着自己的鬍鬚道:“林愛卿儘管道來!”

“微臣認爲若要此事成事,其實很簡單,商賈的地位低下,那,若是有一提升商賈地位的法子,那這些商賈可不就願意出資麼?微臣覺得可另設商官,這商官,不過是一個虛名,即無實權亦無實務,只是多了一個名頭,好似爲官,又不設品階,或可設從九品,若是有商賈捐資前三,即可得此榮譽,而其他的,也可依據捐資的多寡,來嘉獎,且在以後行商之時,可給予一點小便利,這樣一來。想來,即使是重利的商賈,也會願意爲皇上分憂,捐資國庫!”

皇上聽了心中欣喜。卻又知道這個事幹重大,要不是國庫真的不豐腴,若說以前,他是根本就連考慮都不用。重農抑商,這是受到當前的生產力,擔心農民大批的行商不種植,這樣一來,豈不是本末倒置,到時候,大家都經商了,吃不上飯,那說其他的。都是虛的。

若是要全面提升商人的地位。就完全是不可行的。可是,若是隻是提供這麼一點便利,倒是也可以。就像是林世傑說的,沒有實權也不用做事。只是給他們一個名頭,什麼用處都沒有,但是,對於地位低下的商賈來說,這卻是一個提升地位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這真是個別的人可以這樣,剩下的,還是以前那樣子。

不過,即使是這樣,皇上都覺得自己應該分析一下利弊,到底此事能不能成行!

讓林世傑退下以後,皇帝自己想了兩天,都沒有想通,到底能不能行,但是這個南江的鹽稅問題也能稱得上頑疾了,皇上關於這一點,一直很頭疼,現在見林世傑自己提出來,倒是可以讓那林世傑擔任都察院右御史,命他南下去查探鹽稅的問題。

皇帝正要譽寫聖旨的時候,恰逢三皇子過來,原來三皇子是來給皇上請安的,對於這一點,皇帝倒是不奇怪,只要在京城,每天三皇子都要來請安一下,每次看三皇子的面容,皇帝總是要鬱悶,但是對於三皇子的孝心,皇帝倒是心裡覺得偎貼。

皇帝想到這個問題倒是可以問一下三皇子有什麼意見,三皇子聽說了以後,不動聲色的道:“父皇,此事,兒臣覺得可以,若是鹽稅的問題能夠解決的話,從此以往,帶來的好處不只是在這一時的,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兒臣覺得父皇思慮甚周,這林世傑既然能提出此事,想來是對這個有一定的把握,不如就把此事交給林世傑去辦!”三皇子其實一直就對這個事情看不過眼了,按照以往的性子,肯定是要去提出來,然後做了的,但是,三皇子一直沒有做就是因爲這個涉及到自己的兩個哥哥,沒錯,三皇子就是知道了這個事情跟大皇子跟二皇子牽連甚深,三皇子擔心會因爲這個引起兩個哥哥的炮火,三皇子可承受不住,所以,也就一直沒有提,現在林世傑能夠提出這個問題,倒是不錯,自己也不過是推波助瀾一下。

儘管心裡欣喜,三皇子面上卻風輕雲淡的,好在三皇子一直以來就是這個表情居多,皇上看了,儘管鬱悶,卻也只能安慰自己,只要三皇子心裡覺得開心就好!

當然,皇上是不知道三皇子現在就覺得很開心的,不然,就不會是這個想法了。

皇帝也是這麼覺得的,接着,皇帝又把林世傑提出的另外一個問題跟三皇子說了,三皇子聽了以後,沉吟一下,對於這個問題,三皇子有些鄭重,道:“這,父皇,一時之間,我也不知道這個事情的利弊,不如過段時間再看看?想來,去年我們華南國風調雨順的,前方糧草應該能再支撐一段時間吧?”

皇帝苦笑道;“若是這樣就好了,父皇只是擔心,來不及呢?”

三皇子道:“那要不這樣,父皇,你把這個當作是一個議題提出來,讓大臣們討論一下,是否可行,若是可行,大臣經過討論以後,也不會反對,兒臣就是擔心有些御史!”

御史從來就是以敢做敢說出了名的,這要是冷不丁的給你死諫一下,皇帝那就真叫吃不了兜着走了!

皇帝的眼睛一亮,對啊,自己之前顧慮的不就是大臣們的反應嘛,若是大臣們經過討論以後同意了,這事就算是出了錯,也不會大了去,若是不同意,就算自己最後下了聖旨,那麼,這個事情的阻力也不會那麼大,若是討論的時候,反對的聲音太大了,那就不用想了。

確定了以後,皇帝就立刻召見林世傑來覲見,三皇子見皇帝要議事了,就退了出去,臨走前,皇帝不禁叮囑道:“昀詩,也不要太累了,凡事量力而行,今日完不成,還有明日。瞧瞧你都瘦了,若是你母后還在,也不忍你這樣!”

三皇子的面容微微動容,對皇帝道:“父皇。孩兒,知道了!”事實證明,三皇子不是隻有一個表情的,也不是隻會硬闖。還是會打感情牌的。

皇帝看三皇子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了,心裡很欣慰。

第二天,林世傑果然就把這個提議交了上去,一提出來果然就遭到了衆人的炮轟,在衆人強大的戰鬥力之下,林世傑成爲炮灰是一定的,有些老御史甚至指着林世傑的鼻子罵居心不良。

林世傑何曾被人這麼罵過?開玩笑,自己想一個主意容易嘛,當即就跟對方開戰。可惜。林世傑的言語再犀利。奈何嘴巴只有一張,面對滿朝文武那麼多張嘴,根本就說不過。

王生對於這些自然是一無所知了。只知道,沒過兩天。林世傑被任命爲都察院右御史,將在全國巡查地方官。

王生在那日議事以後,思前想後了很久,還是找了他的*oss歐陽瑞,自然是藉着王氏要去歐陽府裡做客的機會,跟歐陽瑞詳談。

歐陽瑞除了那鋪子的事情,見王生來過以外,就沒有見王生來過了,料想是有什麼事,更有可能是前兩天所議之事吧,歐陽瑞記得前兩天從宮裡出來以後,王生就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果然,王生一開口就證實了歐陽瑞的猜測,王生道:“大人,兩日前,皇上召見,當時所說之事,下官有些想法,但是卻不知道適不適合,大人可否幫我參詳一下!”

“子賢且道來!”歐陽瑞道。

王生就緩緩的道:“那日聖上一說,下官想到了,國庫不豐腴,其實,也是跟前兩年的水災有關,戰事不斷,戰時之久,本來就糧食不足,現在就更是相形見拙。所以,即使是國庫豐盈,可若是糧草不曾增加,也無濟於事,所需要的就是要增加糧草!”

歐陽瑞聽了以後,道:“子賢所言甚是,不知道子賢有何高見!”這已經是對王生的一種親暱了,要不然一般都是稱呼官職名字的。

王生就道:“下官也只是愚見,希望大人能幫忙指導一下。下官想的是,既然糧草不豐盈,國內肯定沒有多餘的糧草,那麼,我們不如從他國購進!聖日國爲何可以與我國持久作戰而不見敗勢?也不過是因爲糧草充足,不擔心糧草不濟,戰士的條件相對來說比較好,若是我也可以如此也是不錯。且,下官還覺得,也許,聖日國已經察覺到這一點了!”

“嗯,子賢所言不錯,這幾日,我也一直在思考,想要尋找一種破解之法,但是,一直不得其解,子賢還不快快將你所思,一一道來!”歐陽瑞着急的道。

王生這會兒帶着笑意了,因爲歐陽瑞的說法證實了自己想的沒有錯,就道:“下官是覺得,若不派些商賈去聖日國購糧,然後,分批運回國內,這樣一來,不就保證了糧草充足,還隱形中減少了聖日國的糧食嗎?”

歐陽瑞眼睛一亮,一拍大腿道:“沒錯,子賢所說的法子實在是太好了,果然是個不錯的主意,此事一旦試行成功,那麼就是此消彼長了!”歐陽瑞很興奮,這個法子真的是太妙了啊!

只是,興奮以後,歐陽瑞又想到操作難度,王生微微一笑,提出了王丫曾經教給王生的,化整爲零,跟化零爲整的法子,道:“大人,這個不難,就算是兩國打仗,想來,也是有商人要進入聖日國買東西,然後再賣給我們,或者是將我國的東西買來賣去聖日國的,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就化整爲零,多叫一些商賈,讓他們去聖日國分多個地方購進糧草,同時,還可以購進一些他們所需的物品作爲遮掩,當然,這事也不可急,而是緩慢的進行,每次購進的糧草不用多,只要夠一個月軍隊所需就可以,哪怕是一個商隊購足,十天半個月的都不錯,這樣,多個商人購進的話,軍隊一年的糧草就充足了。”

歐陽瑞不禁讚道:“果然是個法子,子賢,你是怎麼想到這麼好的法子的?這樣一來,聖日國就算是再精明,也看不出來,若是能看出來,老夫還真是佩服死他們了!”

歐陽瑞又接着道:“此事,你趕緊進宮去面聖,跟皇上稟告吧!”

王生卻搖頭道:“大人,這個法子,還是由大人來說爲好,下官之所以提出來,不是爲了名,只是想要爲朝廷做事,爲皇上分憂,然而,這事由下官提出來,卻是分量不夠!若是由大人提出,這個事情,才能發揮他最大的效果!”

歐陽瑞聽了,對王生更加的讚賞了,對於王生話裡的意思,當然,也不乏有一點隱約的馬屁在內,只聽的歐陽瑞很舒服啊,王生那話的意思其實就是說自己的分量不夠,就算是事情,也要分是誰說的了,由歐陽瑞說的跟由他提出的,那效果就是天差地別了,誰不希望在自己在別人的心中更有威信一些?

所以,王生這麼一說,歐陽瑞儘管知道其中有水分,卻也不免聽得渾身舒爽,看王生更加的順眼,當然,對於王生能在得到一個不錯的主意以後,還能保證冷靜的頭腦更是讚賞不已。

不過,歐陽瑞也不是那樣的人,該是別人的功勞,他也不會貪,當然,若是由他帶着王生進宮去,那這就是雙贏的局面,歐陽瑞也能給人一種善於發現人才,善於培養人才的印象,讓人覺得是歐陽瑞教導有方,另一方面,王生也能在聖上的面前露臉,一舉兩得。

所以,在聽了王生的話後,歐陽瑞就道:“此事事不宜遲,你我這就進宮面聖,哎呀,不行,今日子賢穿的過於休閒了啊!”

若是要進宮面聖,自然是要穿上最鄭重其事,面聖所用的官服了,除了那種皇上突然召見的以外,其他的時候,還是這種要主動進宮面聖的,你要是穿的一身過於休閒了,這不是顯得你不尊重皇上嗎,不然怎麼穿的這麼不鄭重!打板子都是輕的,要是覺得你藐視了皇上的威信,那你就等着殺頭吧!

歐陽瑞道:“子賢,趁這會兒功夫還早,你先回去換衣服,老夫也換一身,一會兒,一起進宮面聖!”

王生愣了一下,道:“大人,不用了,這事,就由大人去說吧!”

歐陽瑞一板臉:“廢話少說,你當老夫是什麼人?還不趕緊回去換衣服?”

王生只能回去換了衣服,然後半個時辰以後,就再回到歐陽瑞這裡,歐陽瑞這會兒早就等着了,見王生換好了衣服,也不多話,就扯着王生往外走,也不用外面王生自己的馬車,而是坐他的馬車。

王生還是第一回坐歐陽瑞的馬車,歐陽瑞的馬車跟衆多的官家馬車是一樣的,裡面佈置的比較大氣簡譜,不像是王生的馬車,可是專門以享受爲主的,當然,這也不是王生布置的,而是王丫佈置的,才能佈置的那麼享受,若是困了,都可以直接在裡面躺着睡覺,睡覺的時候還不需要曲着腿,別看着那馬車的長度其實不夠長,實際上,若是要睡覺的話,只要把底下的一個支架支起來,就弄成了斜坡的了,這樣一來,長度就夠了,只是微微有個坡度,睡覺是完全沒有關係的,也能睡的很香,底下的被子抽出來,蓋上那就是簡易的牀了,還是可以移動式的。

更不用說馬車裡七七八八的東西是真心不少,也不知道王丫是怎麼弄的,反正王生在那馬車上,除了三急不能解決以外,甚至都可以在裡面煮麪吃了,這該是有多高級,多先進啊。

當時,王生得的時候,聽着王丫說的,當場就震驚了,這還是馬車麼?這不是現代的房車啊!當然,王生是不知道現代的房車,但是卻也知道這樣太奢侈豪華了些。

第48章 遇險第15章 賞菊第72章 初露鋒芒第44章 編故事第47章 熱鬧的上元節第86章 凱旋而歸第84章 好時機第22章 王丫出主意第67章 學習時間表?第50章 回家了第23章 相見第40章 收穫的喜悅 又是豐收的季節第46章 後備丫鬟的培訓第47章 入秋第78章 刺殺第99章 肉丸子第三十七章第8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9章 嗔癡大師第7章 容阿婆與出手第7章 沖喜第86章 凱旋而歸第83章 王生出徵第39章 王家莊豐收的喜悅第14章 赴約第3章 覺醒第30章 家有旱地三畝第106章 恩情還是交易?第91章 接人第62章 王生中舉第十八章第59章 林田悅來找第41章 酸筍、演戲、懷疑第18章 淪陷第28章 踏青與再遇許嬌第101章 地位第55章 初識第40章 十文錢第32章 春筍第51章 再遇三皇子與無厘頭的王丫第36章 興建莊子第9章 驚喜第3章 覺醒第106章 恩情還是交易?第27章 王生初步的關係網與麻辣燙開業第97章 牛二嬸借錢第104章 小青第104章 小青第三十七章第111章 比不了第73章 王氏懷孕第118章 風風火火過大年第93章 客家客棧第84章 誰動了我的茶葉末?第83章 王生回家與落榜第82章 川香雞絲涼麪第53章 拜師第24章 上元節第42章 銀子兌換率第80章 王小白跟王生的碰面第77章 皇上的糾結第17章 吟詩比賽?第9章 驚喜第16章 買年貨第58章 林田悅第70章 求助第102章 幸福的定義第62章 王生中舉第56章 搞笑第5章 曖mei的照顧(三)第76章 官道邊的地第67章 學習時間表?第十九章第1章 衣錦還鄉第85章 金子做的茶葉?第56章 無賴?第65章 偷溜出門第79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55章 初識第79章 涼麪生意(下)第68章 逛qing樓又遇三皇子(中)第二十三章第84章 好時機第16章 買年貨第80章 王小白跟王生的碰面第13章 大馬嬸來到第117章 牛肉全席第60章 王丫的狠第80章 王小白跟王生的碰面第29章 狗蛋跟小虎第94章 混亂的第一天第3章 離開第113章 開恩科第67章 逛**又遇三皇子第110章 王子賢第6章 搬新家第72章 開門紅第24章 狩獵開始第119章 書生包餃子——狀況百出
第48章 遇險第15章 賞菊第72章 初露鋒芒第44章 編故事第47章 熱鬧的上元節第86章 凱旋而歸第84章 好時機第22章 王丫出主意第67章 學習時間表?第50章 回家了第23章 相見第40章 收穫的喜悅 又是豐收的季節第46章 後備丫鬟的培訓第47章 入秋第78章 刺殺第99章 肉丸子第三十七章第8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49章 嗔癡大師第7章 容阿婆與出手第7章 沖喜第86章 凱旋而歸第83章 王生出徵第39章 王家莊豐收的喜悅第14章 赴約第3章 覺醒第30章 家有旱地三畝第106章 恩情還是交易?第91章 接人第62章 王生中舉第十八章第59章 林田悅來找第41章 酸筍、演戲、懷疑第18章 淪陷第28章 踏青與再遇許嬌第101章 地位第55章 初識第40章 十文錢第32章 春筍第51章 再遇三皇子與無厘頭的王丫第36章 興建莊子第9章 驚喜第3章 覺醒第106章 恩情還是交易?第27章 王生初步的關係網與麻辣燙開業第97章 牛二嬸借錢第104章 小青第104章 小青第三十七章第111章 比不了第73章 王氏懷孕第118章 風風火火過大年第93章 客家客棧第84章 誰動了我的茶葉末?第83章 王生回家與落榜第82章 川香雞絲涼麪第53章 拜師第24章 上元節第42章 銀子兌換率第80章 王小白跟王生的碰面第77章 皇上的糾結第17章 吟詩比賽?第9章 驚喜第16章 買年貨第58章 林田悅第70章 求助第102章 幸福的定義第62章 王生中舉第56章 搞笑第5章 曖mei的照顧(三)第76章 官道邊的地第67章 學習時間表?第十九章第1章 衣錦還鄉第85章 金子做的茶葉?第56章 無賴?第65章 偷溜出門第79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55章 初識第79章 涼麪生意(下)第68章 逛qing樓又遇三皇子(中)第二十三章第84章 好時機第16章 買年貨第80章 王小白跟王生的碰面第13章 大馬嬸來到第117章 牛肉全席第60章 王丫的狠第80章 王小白跟王生的碰面第29章 狗蛋跟小虎第94章 混亂的第一天第3章 離開第113章 開恩科第67章 逛**又遇三皇子第110章 王子賢第6章 搬新家第72章 開門紅第24章 狩獵開始第119章 書生包餃子——狀況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