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宣戰

轟炸已經結束了,但是上海方面的情報人員傳回來的情報稱,吳淞口的火勢卻越來越大,而且還不時傳來爆炸聲。上海城今天也全部戒嚴,大批的日本野戰部隊紛紛走上街頭巡邏,連英法等國的人也禁止上街行走。

當晚,國民政府軍統局截獲一封發往東京日軍大本營的緊急電報,電報是由日軍駐上海第三師團師團長藤田進中將發的。經破譯,這是一封損失彙報單,證明日軍在這次大轟炸中共損失戰艦77艘,其中被炸沉29艘,重傷24艘,輕傷24艘。

另外還損失了264架戰機和大量的小型船隻,還有3128名士兵在這次轟炸中喪生4236名士兵受傷。更重要的是日軍第三艦隊司令官長谷川青中將和豐田副武中將都在這次轟炸中被炸死,同時被炸死的將官還有第三艦隊第11戰隊水上機母艦神川丸指揮官近藤英次郎少將、第4水雷戰隊指揮官細萱戊子郎少將、第1連合航空隊指揮官戸冢道太郎少將、第2連合航空隊指揮官三並貞三少將、上海海軍特別陸戰隊指揮官大川內傳七少將、第四艦隊第5水雷戰隊指揮官後藤英次少將、第3潛水戰隊指揮官鋤柄玉造少將,一戰日軍損失了2箇中將7個少將,大佐以下的軍官傷亡人數則是更多。

在這次轟炸中被擊沉的艦艇中包括鳳翔號航空母艦以及第三艦隊旗艦出雲號,另外還包括平戸號、天龍號、対馬號、常盤號、安宅號、宇治號、伏見號、隅田號、勢多號、比良號、保津號、堅田號、鳥羽號、熱海號、球磨號、八雲號、那珂號、阿武隈號、由良號、妙高號、長良號、天龍號、龍田號......

而第四艦隊期間足柄號重傷,第三艦隊主力艦能登呂號擱淺並重創,可以說經此一役,日軍的兩大艦隊已經是元氣大傷。儘管日軍在吳淞口軍港當時停泊的船隻超過了160艘,被炸沉的只有不到三十艘,但是由於中國空軍目標很明確,所以日軍損失的這三十艘艦船都是日軍兩大艦隊的主力艦艇。

更重要的是日軍儲存在吳淞口軍港的30萬噸重油被炸燬,當時這個巨大的油庫位於吳淞口兩公里外的一處地下工事裡,而且中國空軍事先還並不知道那裡儲存着大量的油料。但是不巧的是,一艘國民政府的轟炸機被日軍的地面炮火擊中,飛行員當場死亡,戰機也起火併失去控制。而這架戰機好巧不巧就墜落在了這個油庫上,更巧的是這家轟炸機內攜帶的彈藥還非常充足。數十枚航彈一起爆炸的威力那是相當的強悍,就這麼一下,日軍辛辛苦苦積攢的這幾十萬噸重油就徹底報廢了。

重油這種東西一旦起火不是任何一種消防方式能滅掉的,數十萬噸油料引發的火災是災難的。蔓延的火勢逐漸燃燒到了吳淞口,從15日上午到15日夜晚大夥一直在燃燒,幸好日軍在攻佔上海之後就將吳淞口附近的居民全部趕走了,否則的話這把大火還不知道要燒到什麼程度。

另外中國空軍不但炸燬了日軍第三第四艦隊的主要艦船,還把日本人設在吳淞口附近的所有船塢也都炸了。因爲事先陳鋒就和劉倪佳等人交換過了意見,如果日軍的船塢沒有被炸燬的話,日軍僥倖倖免於難的船艦將會順利靠岸,並且還可能會就地對傷艦進行修復,所以不但要炸船,而且還要炸船塢。

這次轟炸的效果非常的好,空軍不但把攻擊目標集中在艦艇上的日本海軍,而且還沒有忽視機械工廠,還有那儲藏的30萬噸重油。沒有了這些燃料,日本艦隊以及陸地戰車在幾個月裡將不可能從上海開始發動任何作戰行動。

還有那9個將軍的死亡,更是令日本人痛到了骨子裡,這可是9個將軍,其中中將就有兩位,而且還都是日本海軍中赫赫有名的戰將,沒想到就這麼輕易地交代在了吳淞口,而且長谷川青中將連屍體都沒有找回來。

當戴笠把情報送到武漢行營之後,老蔣原本因爲即將爆發的武漢會戰而皺着的眉頭鬆了,整個人激動地再三確認戰果是否屬實。等得到確定的回答之後,老蔣不吝豪言壯語讚揚陳鋒以及所有的空軍將士,更是不顧已經是晚上九點多的時間硬是讓侍從室送他到航委會。

老蔣這是臨時起意,也沒有讓人通知周志柔,等老蔣趕到航委會大樓的時候,發現裡面只有一個排的警衛,包括周志柔在內的多有軍官一個也不在。一打聽,原來周志柔正在武漢機場爲所有的飛行員慶功。

高興之餘老蔣也不講究這些,又讓侍從室送他去了武漢機場。此時的武漢機場那叫一個熱鬧,上千人在哪裡舉杯邀明月當然空軍將士們是沒有這個雅興,但是喝酒確實是實實在在的。

百多桌酒菜擺滿了整個機場,連飛機跑道里都擺的是桌子,大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時令水果之類的一樣不缺,現場的氣氛很是熱鬧。

這一夜,一直提倡新生活,戒酒戒菸的老頭子醉了,最後還是夫人親自來把他接回去的。也難爲這老頭了,這一年多來從來都沒有像今天這麼痛快過,之前雖然也時有大勝仗,但是那些勝仗卻始終無法讓老頭子高興起來。一是那些勝仗壓根和他就沒有多大關係,不管是八路軍的平型關還是陳鋒所部的屢次大勝仗,和他的中央軍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人家打得越好越能襯托出他老蔣的無能,對,就是無能。

國民政府的主力部隊也沒少大勝仗,但是令老蔣鬱悶的是,每次大勝仗之後往往要跟着一次大潰敗。想當初湯恩伯守南口,打的很是頑強很不錯,給了驕橫的板垣徵四郎的第五師團迎頭一棒。但是結果卻是南口失守,華北北地區數十萬大軍一瀉千里。

再說臺兒莊戰役打得如何,好,沒話說,殲敵兩萬多,繳獲良多,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但是結果又如何?徐州會戰國民政府節節敗退,要不是陳鋒側面增援,恐怕蘭封一線早就被日本人攻破了,戰火將燃到中原地區。

但是今天這一仗卻不一樣,雖然有北方空軍參加,功勞有陳鋒一份。但是老蔣卻認爲這是中央軍主導的,最高指揮官是周志柔,場地和一多半的彈藥也都是國民政府出的,情報也是軍統局提供的,這功勞就是他老蔣的,誰都搶不走。

更重要的是這個戰果喜人啊,想想一戰消滅了日軍9個將軍,老蔣的心就撲通撲通的跳個不停,怎一個揚眉吐氣了得!

可惜的是,還不等老蔣高興多長時間,等他宿醉醒來之後就聽到一個不好的消息,日本政府公開和中華民國絕交,雙方處於戰時狀態,日本公開對華宣戰。

雖然說雙方從去年盧溝橋事變之後就已經開打了,從東北的林海雪原到江南的廣袤平原,從塞北草原到黃土覆蓋的山西高原,雙方拼了吃奶的力氣在一起死磕,但是從1937年7月開戰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的4年間,中國政府和日本政府竟然都沒有宣佈進入戰爭狀態,也未正式宣佈絕交。

其實在日本侵華戰爭爆發以後,中、日兩國政府對宣戰問題十分小心,各自都進行過充分的醞釀和討論,結果還是考慮到各種因素而沒有正式宣戰,也沒有正式宣佈絕交,雙方只是在外交上把各自的駐對方大使召回。

早在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沒幾天,蔣介石曾指示外交部針對日本的侵略發表一個聲明。當時,北平冀察當局已和日軍簽訂了停戰協定。外交部在討論蔣介石的指示時認爲,地方政府已與日軍簽訂和平協定,而中央政府卻在調兵遣將宣佈對日作戰,顯得中央與地方之間互不聯繫、互不協調。這時中央非但不應宣佈對日作戰,而應表明和平願望。外交部將這一意見轉報給了蔣介石,發表聲明的事遂作罷。

另外不宣戰還有一個考慮,那就是中國軍需品不能自給自足,要靠外國輸送,如果宣戰,首先,日本可以交戰國的身份通知各國禁止一切軍需品和軍需原料輸入中國。日本海軍相比中國海軍佔絕對優勢,中國沒有能力保護外國援華物資由海上輸入中國。其次,中國在日本的僑民將被驅逐或拘捕,中國又無運載僑民回國的船隻,僑民得不到應有的保護。相反,日本在華僑民及日本租界的日本人,則可遷入英、法等國的租界內,仍可繼續爲其國家的侵略政策效勞,中國政府無法驅逐和干預。總之,宣戰絕交後,對中國弊多利少。

日本政府也沒有宣戰,在日本御前會議上,裕仁君臣也曾就宣戰、絕交問題進行過討論。但是經首、陸、海、外四相會議就宣戰問題交換意見之後,由於宣戰對日本的利害得失錯綜複雜,會議的一致意見是把這個問題擱置起來。淞滬會戰展開以後,日軍參謀本部和陸軍省的一些人要求政府對中國宣戰,但遭到許多人的反對。9月中旬,近衛總理大臣認爲,從一個國家應有的行動和求得早日結束戰爭來看,宣戰也許是可行的。他指定官房長官風見章同陸、海軍方面協商此事。但是,陸、海軍的一致意見是以不宣戰爲宜。理由是:宣戰雖然可以阻止中國與第三國之間的經濟往來,但日本是一個資源缺乏的國家,大部分軍用物資的原料靠外國進口,如宣戰,日本所需軍用原料進口將很不自由,將會對國防力量造成損害。

不久之後,在中國作戰的日本軍隊又提出了宣戰的要求,理由是不宣戰有諸多不便,如對佔領地的海關、郵政、金融等不能接收,作戰方面也受到制約;在佔領地區組織傀儡政權,一些親日派懷疑日本的決心,因而不大熱心等。對此,日本政府於1937年11月1日在內閣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有關宣戰問題的委員會,人員由企劃院總裁、次長及各省次官組成,同時在陸、海、外三省也進行同樣性質的研究。研究得出一致結論:宣戰對日本方面不利,因此也就沒有宣戰。

都打了這麼長時間雙方都沒有宣戰,老蔣沒想到一夜醒來日本政府竟然宣戰了,這對他以及整個國民政府而言都不是一個好消息。中日一旦宣戰,那麼日後就沒有迴旋餘地,也就是斷絕了與日本和談的可能。其次,其他國家將被迫保持中立,就無法援助中國,如蘇聯和德國對中國的援助就要停止,而失去國際援助的中國,將更加困難。三是僑民問題,日本在中國的僑民可以快速撤離到英租界和法租界,但中國在日本的僑民就沒有地方可去,而中國也沒有能力派船運送僑民回國,對中國不利。日本冷不丁這麼一宣戰可把老蔣逼到了牆角,老蔣剛剛好了不到12個小時的心情再度鬱結了起來。RS

第194章 熱血演講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302章 小姨子的三個條件第606章 畑俊六的表現機會第458章 攻佔扎門烏德第386章 各有算計第419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下)第600章 回國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397章 舌辯羣儒第683章 開羅會議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593章 空戰第174章 南下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576章 南下河南第659章 贖買方案第71章 公祭(一)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262章 缺糧了第25章 增援天鎮第339章 苛刻的條件第290章 七:系統升級與魂牽夢繞的女人第91章 糖衣來襲(三)第664章 軍政分離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519章 美日動態——近衛文磨致羅斯福的電文第412章 日本要和談第129章 中彈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第323章 戰事升級第290章 二:升級與獎勵第534章 審判—死刑第618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上)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373章 序幕——老蔣的手段第286章 空降作戰第699章 琉球登陸戰第270章 三:戰前會議第578章 血戰鄭州(一)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290章 武漢會戰意外結局第537章 謀劃綏東第276章 狂妄的梅津第673章 驚雷行動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516章 陳鋒的顧慮第58章 喋血孤城之折翼塞北第194章 熱血演講第310章 戰雷(四)第519章 美日動態——近衛文磨致羅斯福的電文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43章 再添一個老婆第178章 交易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151章 中.共來人第524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537章 謀劃綏東第24章 練手第423章 好日子來了第481章 鉅額獎勵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團軍第644章 大東北戰略——梅津上任第473章 血戰烏蘭巴托(下)第642章 大東北戰略——陳大司令要報復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144章 寺內壽一的試探第172章 妻妾會面第594章 談判底線第632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下)第487章 註定不成功的美日談判 二合一第407章 好日子和大難題第117章 系統實力評估第10章 作戰部署第502章 老蔣的抗戰策略第448章 連鎖反應第8章 系統獎勵第451章 突圍前的小潰敗第528章 御前會議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418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上)第135章 各有打算第515章 大戰落幕與希特勒的請求第655章 大東北戰略——黨國繼承人第263章 甲賀千代子第167章 投桃報李緩和關係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187章 陳鋒的憂慮2、、求各種第337章 飛機生產線與8.5萬積分第162章 必須死第364章 土着部落的臣服第150章 朝野震動第178章 交易第90章 糖衣來襲(二)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210章 收復熱河的機會第281章 螳螂捕蟬
第194章 熱血演講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302章 小姨子的三個條件第606章 畑俊六的表現機會第458章 攻佔扎門烏德第386章 各有算計第419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下)第600章 回國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397章 舌辯羣儒第683章 開羅會議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593章 空戰第174章 南下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576章 南下河南第659章 贖買方案第71章 公祭(一)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262章 缺糧了第25章 增援天鎮第339章 苛刻的條件第290章 七:系統升級與魂牽夢繞的女人第91章 糖衣來襲(三)第664章 軍政分離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519章 美日動態——近衛文磨致羅斯福的電文第412章 日本要和談第129章 中彈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第323章 戰事升級第290章 二:升級與獎勵第534章 審判—死刑第618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上)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373章 序幕——老蔣的手段第286章 空降作戰第699章 琉球登陸戰第270章 三:戰前會議第578章 血戰鄭州(一)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290章 武漢會戰意外結局第537章 謀劃綏東第276章 狂妄的梅津第673章 驚雷行動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516章 陳鋒的顧慮第58章 喋血孤城之折翼塞北第194章 熱血演講第310章 戰雷(四)第519章 美日動態——近衛文磨致羅斯福的電文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43章 再添一個老婆第178章 交易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151章 中.共來人第524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537章 謀劃綏東第24章 練手第423章 好日子來了第481章 鉅額獎勵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團軍第644章 大東北戰略——梅津上任第473章 血戰烏蘭巴托(下)第642章 大東北戰略——陳大司令要報復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144章 寺內壽一的試探第172章 妻妾會面第594章 談判底線第632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下)第487章 註定不成功的美日談判 二合一第407章 好日子和大難題第117章 系統實力評估第10章 作戰部署第502章 老蔣的抗戰策略第448章 連鎖反應第8章 系統獎勵第451章 突圍前的小潰敗第528章 御前會議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418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上)第135章 各有打算第515章 大戰落幕與希特勒的請求第655章 大東北戰略——黨國繼承人第263章 甲賀千代子第167章 投桃報李緩和關係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187章 陳鋒的憂慮2、、求各種第337章 飛機生產線與8.5萬積分第162章 必須死第364章 土着部落的臣服第150章 朝野震動第178章 交易第90章 糖衣來襲(二)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210章 收復熱河的機會第281章 螳螂捕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