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歸降

光義進來,見唐紹一襲紅衣,雖在病中卻依舊光彩照人,不覺笑意漸深,眸子裡全是驚豔。他上前攬住唐紹的腰,道:“我的紹兒,連生病時都這麼美。”

唐紹羞得去打光義的手,嬌嗔道:“貧嘴。”

光義順勢抓住唐紹的手,壞壞的笑道:“再加上幾分嬌羞,朕看着就更加心動了。”

唐紹瞪了光義一眼,作勢要掙開他,光義卻用力將唐紹箍的更緊了:“好了,不鬧了,吃飯去。你昏睡了十天,也該好好補補了。”

唐紹吃了一驚,道:“今兒初十了?我竟睡了十天?”

光義聳聳肩,道:“不然你以爲呢?”

“那洗三那天呢?”

“自然是你嫂子幫忙置辦的,你就放心好了,有我在,不會出什麼紕漏。”

“貴妃之位補上了沒有?淑妃有沒有來鬧?”

“你病着,誰敢鬧?你剛醒來,就別爲這些事操心了,好好休息養好身子纔是最重要的,明白嗎?”

“嗯,光義,一會兒陪我去看看孩子們吧。”

“好。”

皇后甦醒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後宮,平日裡跟皇后走得近些的妃嬪是真心爲皇后高興,另有一些則是鬆了口氣。皇后娘娘醒了,她們也就不用再成天提心吊膽的侍奉陛下了。

皇后昏迷這十天,陛下的脾氣變得喜怒不定,宮中上至嬪妃下至宮女,沒有一個不是拎着腦袋做事的,真真是伴君如伴虎。萬歲殿的領頭宮女因上了杯溫茶,陛下大怒,杖責五十,就連趙林也是大氣都不敢喘。

“皇后醒了?什麼時候?”

“今天晌午。淑妃拿起一枚黑子落下,道:“皇后有提起貴妃一事嗎?”

“聽說皇后娘娘只是問了一句,便被陛下堵了回去,皇后娘娘也就沒再開口。不過,依奴婢之見,皇后娘娘一定會把貴妃之位給您的。”

“何以見得?”

“一來,娘娘您是大皇子的生母,母憑子貴。二來,奴婢聽聞皇后娘娘素來都是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心胸寬廣,爲人溫和,想來也不會駁了娘娘您的面子。”

“有幾分道理。”

淑妃下完棋,正要去用膳,恰好此時趙林來宣旨了:“劉淑妃接旨。”

“臣妾在。”

“皇后大病初癒,理應普天同慶,特下旨,命各宮妃嬪於正月十五日至儀寧宮慶賀。”

“臣妾領旨謝恩。”

趙林將聖旨遞給淑妃,道:“皇后娘娘口諭,嚴冬天氣寒冷,不宜室外久站,因此慶賀時要按品階一級一級去,以免各宮娘娘染了風寒。”

“臣妾謝娘娘關心。”

“奴才告退。”

儀寧宮書房。唐紹與小周後正並排坐着讀長孫皇后的《女戒》,讀着讀着,唐紹忽然來了句:“嫂子,淑妃當真沒有來鬧?”

“怎麼突然問這個?陛下寸步不離的守着你,她哪兒敢鬧。”

沒來鬧?這實在不像淑妃一貫的行事風格,唐紹看着小周後的眼睛,神色有變,還有剛纔很明顯有意迴避的回答,面色稍有不悅,又問道:“真的沒來?”

“真的沒來,嫂子還會騙你不成?”

看來從小周後這兒是問不出什麼了,唐紹將書仍在案几上,提高了嗓音,道:“茗衣。”

茗衣從書房外進來,見二人臉色心知有事,道:“娘娘叫奴婢有事嗎?”

“我問你,我昏迷那些天淑妃到底來過沒有?”

茗衣低了頭,沒有回答。

唐紹只擡了擡眼皮,冰冷的目光一掃而過,刺得茗衣如芒在背,只得如實稟明:“淑妃娘娘來過一次。”

“她說什麼了?”

茗衣看了小周後一眼,繼續說道:“淑妃說,說臣妾跟了陛下十年,皇后娘娘要是一輩子不醒,陛下就一輩子不晉封臣妾嗎?這是淑妃的原話。”

小周後以爲,依着紹兒的性子,定會大發雷霆,然後去找淑妃算後帳,可她沒想到,唐紹只是淡淡說了句“退下吧”,就拿起筆,蘸了墨,手在空中懸了片刻,提筆寫道:“淑妃晉爲貴妃,宸妃晉爲淑妃,臨江殿蘇昭儀晉爲宸妃。”

唐紹放下筆,道:“嫂子,後宮的事還得由我這個皇后來管,若是全推給光義,那還要我這個皇后幹什麼?”

“我看那淑妃無才無德,怎麼這麼輕易就把她扶上貴妃之位?”

“她在晉王府多年,且育有一子,如今貴妃之位空缺,她纔是最佳人選。”

“可賢妃不也有兒子嗎?”

“元佐是長子,賢妃在朝中的勢力又不如淑妃,現在陛下正是用得到劉正的時候,自然要給他些甜頭嚐嚐。”

紹兒的確是變了,那張絕美的臉下,彷彿是另一個人的靈魂。時間到底有多大的力量,能將一個人改變的如此徹底?

又是一年春來到,涼風習習拂楊柳,綠草茵茵撫沃土。初春的天氣依舊寒冷,所謂春寒料峭便是如此吧。

太平興國三年三月,吳越王進京朝見。

天尚未破曉,因光義要早早起來去上朝,又怕吵醒熟睡着的唐紹,穿衣下牀的動作格外輕。唐紹自產後睡覺便極輕,稍有動靜就會驚醒。不管光義如何小心,唐紹還是醒了。

“今日怎麼這麼早?”

光義穿好中衣正要翻身下牀,聽見唐紹喊他,輕嘆了口氣,回身半臥在牀上,大手撫摸着唐紹的臉頰,道:“今日是得早些,吳越王昨日已抵京,處理完政務還要接見吳越王。”

唐紹嘆了口氣,起身開始服侍光義更衣:“今日恐怕又有得忙了,你接連幾天都沒有休息好,長此以往,就是鐵打的身子也受不住。等過了這陣子,跟你那幫敬業的大臣請個假,好好歇息幾天。”

“傻瓜,過年那陣子我歇的夠多了,你不用擔心我的身體。不過你那說法到有趣,哪有皇帝跟大臣告假的?”

“那就多弄幾個法定節假日,什麼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每逢節日就放假,皇帝也不例外,這樣不就不用那麼辛苦了。”

“法定節假日?你的意思是把那些節日寫進律法裡?”

“真不愧是皇帝,果然聰明。”

“那國慶節又是什麼節日?”

“就是把建國之日確立爲一個節日,就像春節一樣,以後每年都過。”

“陛下,該早朝了。”趙林在殿外提醒道。

“快去吧,別讓大臣們等太久。”

光義忽然吻了唐紹的脣,滿足的笑了笑,轉身離開。

太平興國三年四月,吳越平海節度使陳洪進聽從幕僚計策,爲保全性命親自來京朝見,並上表皇帝,貢出了他所掌轄的漳泉二州。

汴京榮福驛館內,錢俶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在屋裡來來回回走個不停。

“這下可怎麼辦啊,陳洪進已然把漳、泉二州拱手相讓,我若再不做表示,宋朝皇帝只怕會不高興。”

丞相崔仁冀進言道:“您不如把來的時候所帶的兵馬武器一併獻上,再上表請求皇帝罷免您國王封號,失此虛名,並無大礙。”

次日早朝。

錢俶出列奏道:“臣來汴京已一月有餘,陛下盛情款待實在令臣微感惶恐。臣願獻出此次所攜全部兵馬,還請陛下削去臣吳越國王的封號,收回‘詔書不提名’詔令,臣情願解甲歸田,望陛下恩准。”

趙光義笑道:“吳越王何出此言?盛情接待本是應當,你不必惶恐,再說,我大宋兵強馬壯,要你兵馬有何用?陳洪進雖已獻出漳、泉二州,你也不必如此恐慌,安心呆在汴京享福就好。”

回到驛館,錢俶不知所錯了。他後悔,當初不該聽沈虎子的,自己不遺餘力的助宋滅南唐,到頭來,卻還是要重蹈南唐覆轍,果真是脣亡齒寒。

崔仁冀道:“朝廷不准許您的請求,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封號、賞賜都是虛的,朝廷有的是,儘可以隨意賜予別人。宋朝皇帝想要的不過是國土與統治權,宋朝攻吳越猶如探囊取物一般。現在,您如果再不獻出國土,恐有殺身之禍。”

“不行!大王怎麼能將國土拱手讓人?”

“此事萬萬不可行啊。”

“對,對,怎麼能交出國土呢?”

崔仁冀厲聲道:“都給我閉嘴!現在,我等皆在宋朝掌控之中,且離吳越幾千裡,若不納土,插翅也難飛!”

唐紹正在刺繡,光義大笑着走進來,將奏摺給了唐紹,道:“你快看看,這是什麼?”

“看你這麼高興,想必是喜事了。”唐紹打開奏摺一看,是吳越王錢俶上表歸降,上書:臣錢俶幸遇陛下恩待,不勝感激,今陛下承太祖遺志,削平諸夏,凡率濱之內皆歸納其版圖,獨吳越仍偏安江浙之隅,致使百姓遠失唐陶風化,此爲臣之罪過。臣願獻出所轄一軍十三州,請陛下念臣幾世以來忠誠勤懇,一心傾慕歸順,務必準臣所求。

臣錢俶敬上“這下總算除了你的心腹大患了,吳越主動歸降,也是兩國百姓的福分。這下你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陣子了。”

“哈哈,不費一兵一卒便使吳越歸降,竟比當年攻下南唐容易許多。”

唐紹的臉一下子變得慘白,看着光義的眼神裡怨恨絲絲加重,淚水不受控制的流,唐紹起身將奏摺摔在趙光義身上,聲音平靜而又絕望:“趙光義,你未免太過殘忍!”

“紹兒。”光義想追上去,最終還是止住了腳步,就算追上去又能怎樣呢?她的恨,她的怨,她的痛,自己剛纔看的清清楚楚。南唐,自己究竟有多久沒有記起過,在她心中還有那個禁地。

“茗衣,去把這個交給陛下,陛下若是不同意我如此安排,就勞煩陛下費心了。”

茗衣不知娘娘與陛下是爲何事鬧的這麼僵,若是以前,娘娘定會等陛下來時親自告訴陛下,可現在,娘娘處處躲着陛下不見,終日板着臉,宮女們也是小心翼翼的做事,萬一一個不小心惹惱了皇后可就慘了。

“快去吧。”

茗衣到了萬歲殿,見趙林站在殿外,問道:“趙大人怎麼在殿外?”

“陛下批奏章時一向不喜歡被打擾,奴才們就在殿外候着,以備陛下不時之需。”

茗衣從袖中掏出信封,道:“麻煩趙大人將此物交給陛下。娘娘還說,陛下若不同意她如此安排,就只好再勞煩陛下了。”

“奴才明白,請娘娘放心。”

第41章查訪第7章衝突第16章誤會第4章回禮第41章查訪第8章緣定第5章國滅第52章爭吵第13章晉位第53章了結第22章徵遼第5章國滅第69章雙去第19章歸降第21章北伐第64章太子1第49章復立第52章爭吵第57章蕭琬第34章賜死第74章番外榮冠後宮第70章國喪第38章愛極了你撒嬌的樣子第6章緣起第62章一夜纏綿第27章肅清第36章李大詩仙喜歡烤鴨第60章出逃第1章南京第9章變天第24章兵敗第25章暗涌第51章提前第8章緣定第63章坦誠第53章了結第44章籌謀第45章風波第2章兩世第11章新年第20章咳疾第55章給我生個妹妹第39章出宮第23章上戰場第39章出宮第40章交錯第59章今晚陪朕第21章北伐第66章虛驚第49章復立第33章傷逝第31章風頭第34章賜死第68章喪女2第51章提前第34章賜死第7章衝突第17章生死第1章南京第49章復立第4章回禮第68章喪女2第36章李大詩仙喜歡烤鴨第5章國滅第42章頭緒第71章結局第11章新年第45章風波第74章番外榮冠後宮第6章緣起第26章水心第62章一夜纏綿第7章衝突第51章提前第72章番外之趙光義第15章喜脈第32章涼秋第18章甦醒第55章給我生個妹妹第37章回師第16章誤會第40章交錯第21章北伐第35章趣事第54章魂斷第5章國滅第47章廢后第33章傷逝第72章番外之趙光義第66章虛驚第20章咳疾第28章重陽第8章緣定第71章結局第26章水心第26章水心第12章宮宴第65章太子2第14章喜脈
第41章查訪第7章衝突第16章誤會第4章回禮第41章查訪第8章緣定第5章國滅第52章爭吵第13章晉位第53章了結第22章徵遼第5章國滅第69章雙去第19章歸降第21章北伐第64章太子1第49章復立第52章爭吵第57章蕭琬第34章賜死第74章番外榮冠後宮第70章國喪第38章愛極了你撒嬌的樣子第6章緣起第62章一夜纏綿第27章肅清第36章李大詩仙喜歡烤鴨第60章出逃第1章南京第9章變天第24章兵敗第25章暗涌第51章提前第8章緣定第63章坦誠第53章了結第44章籌謀第45章風波第2章兩世第11章新年第20章咳疾第55章給我生個妹妹第39章出宮第23章上戰場第39章出宮第40章交錯第59章今晚陪朕第21章北伐第66章虛驚第49章復立第33章傷逝第31章風頭第34章賜死第68章喪女2第51章提前第34章賜死第7章衝突第17章生死第1章南京第49章復立第4章回禮第68章喪女2第36章李大詩仙喜歡烤鴨第5章國滅第42章頭緒第71章結局第11章新年第45章風波第74章番外榮冠後宮第6章緣起第26章水心第62章一夜纏綿第7章衝突第51章提前第72章番外之趙光義第15章喜脈第32章涼秋第18章甦醒第55章給我生個妹妹第37章回師第16章誤會第40章交錯第21章北伐第35章趣事第54章魂斷第5章國滅第47章廢后第33章傷逝第72章番外之趙光義第66章虛驚第20章咳疾第28章重陽第8章緣定第71章結局第26章水心第26章水心第12章宮宴第65章太子2第14章喜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