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兄弟(四)

“委員長不要誤會!”賀貴嚴笑了笑,非常坦誠地解釋,“我不是想撂挑子,而是精力的確大不如前了。每天光是軍委會裡邊的事情就已經忙得焦頭爛額。還要兼管着軍統局,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

“你比我還小兩歲呢,居然也敢說精力不濟?!”蔣介石又笑着數落了一句,心裡終於好受了一些,想了想,繼續說道:“軍統局的局長,你還是繼續兼着。什麼時候底下的人都成熟起來了,什麼時候再交給他們。別遇到點兒困難就想往後退!在我記憶裡,你賀耀祖可不是個沒有擔當的人!”

“戴雨農已經足夠擔當大任了,平素軍統局的事務,也是他跟小毛兩個在主持。我真的沒必要再像個牌位一般戳在那裡,不但沒有什麼益處,反倒讓他們這些年青人做事放不開手腳!”賀貴嚴搖搖頭,繼續堅持請辭。與蔣介石相處了這麼多年,他深知對方的脾氣秉性。既然已經覺得自己不適合再主持中統的事務了,自己最好還是及早抽身。否則,哪天真的不得不出重手逼自己走了,彼此之間的關係反倒難處了!

“唉!”蔣介石輕輕嘆了口氣,知道無論自己怎麼說,賀貴嚴也不會繼續擔任中統局的局長了。猶豫了一下,繼續以商量的口吻說道:“既然如此,你就在下次軍事委員會的日常會議上,提出接替自己的合適人選吧。無論是誰,我都支持你的選擇。”

“雨農就挺好,能力強,在軍統局內也素有人望。鄭介民可以當他的副手,小毛接替鄭介民的位置,做主任秘書!”彷彿唯恐蔣介石反悔一般,賀貴嚴立刻做出了決定。

毛人鳳聽得心頭一熱,兩眼登時就放出咄咄精光來!葉秀峰在旁邊也聽得心潮澎湃,暗暗嘀咕道,“這賀貴嚴可真會做人!明知道委員長的中意人選就是戴雨農,居然還假裝不知道!這一下不但委員長會覺得他善解人意,戴笠、鄭介民還有今天走了狗屎運的毛人鳳,都得念他的好!”

賀貴嚴的收穫遠不止是這些,蔣介石畢竟心裡覺得爲了一件事不和自己的意,就將曾經的得力干將逼退,有點對不住此人。心思轉了轉,迅速做出決定,“別以爲你可以偷懶!既然軍統局的事情你不打算管了,和蘇聯人的交涉問題,就得由你來承擔。反正你做過土耳其大使,對外交事務不算陌生!”

“委員長,我的身體狀況真的大不如前了!”賀貴嚴被突然安排給自己的差事弄得一愣,本能地就想拒絕。中華民國重痾纏身,外交部的地位非常尷尬。在國際上,除了乞討和讓步之外,基本上做不了任何正經事。所以一直被民間戲稱爲“外賣部”,裡邊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是灰頭土臉。

“放心,我不會讓你專職做外交,那太委屈你了!”蔣介石存心要給賀貴嚴一些補償,因此儘量給他安排容易出成績的任務,“蘇聯人不是決定加大對華援助麼,就由你來跟他們談這件事。貸款也好,以物易物也好,武器支援也好,都由你代表我跟他們談。還有,請他們派外交專機接那個那個蒙古郡主來重慶的事情,也完全由你來負責。不要怕擔責任,凡事有我在背後替你撐着。誰要是吹毛求疵,讓他直接來找我好了!”(注1)

這簡直是想方設法讓賀貴嚴露臉了,羨慕得葉秀峰和毛人鳳兩人兩眼直冒火。賀貴嚴也非常感動,點點頭,大聲說道:“那我就努力去試試,儘量不辜負您的信任!”

“你賀貴嚴從來就沒辜負過我。過去沒有,將來也不會有。這點,我一直相信!”蔣介石笑了笑,話語裡帶上了幾分感慨。

這並非是一句客氣話,事實上,自打國民黨的先總理孫中山過世時起,賀貴嚴就毫不猶豫地站在了蔣介石的身邊。不管是槍林彈雨中,還是急流險灘前,真的做到了不離不棄。北伐戰爭期間,日寇爲了阻止國民革命軍腳步,悍然發動了濟南事變。國民政府卻沒有勇氣反擊,自說自話“繞道北伐”,受到全國人民的唾棄。在一片噓聲中,賀貴嚴主動站出來承擔了所有責任,以自己所擔任的全部職務俱被剝奪爲代價,替蔣介石擋住了千夫所指。

不久,蔣介石與馮玉祥之間的矛盾爆發,馮部的總兵力超過蔣手中的兵力近一倍,聲勢迫人。關鍵時刻,賀貴嚴以辛亥元老的身份,煽動馮部大將韓復渠和石友三;兩人通電“服從中央”,未戰先砍掉了馮玉祥的左胳膊和右腳掌。

一九三一年,蔣介石被逼下野,門生故舊忘恩負義者甚衆。但是屢遭委屈的賀貴嚴,卻再度堅定地站在了蔣介石的一邊。非但竭盡全力爲他的復出四下奔走,還暗中替他拉攏了另外一位辛亥元老程潛,使得孫中山之子孫科連政府首腦的位子都沒坐暖,就不得不主動讓賢,再度請蔣介石回到中央主持大局。

這些功勞無論哪一件,都值得蔣介石在心裡頭牢牢地記一輩子。所以他心裡頭對賀貴嚴的工作再不滿意,也不願擔上一個忘恩負義的惡名。而賀貴嚴也不希望自己跟蔣介石之間友誼出現太深的裂痕,聽對方又提起從前的事情,也嘆了口氣,幽幽地說道:“介公一直以國士待我,賀某當然要以國士相報。多餘的話就不說了,三個月之內,我會讓您在重慶看到蘇聯產的坦克和大炮,如果做不到的話,我連軍委會主任的職位也主動請辭!”

“想得美!”蔣介石笑着撇嘴,“國家正在用人之際,想偷懶,哪能遂了你的意?!軍委會主任的職位你就甭想着辭了,如果兌現不了今天的話,你就將你名下的房產和汽車就捐出來吧!我交給人隨便賣賣,賺的錢也能夠再裝備一個德械團!”

“那我的老婆孩子可就要餓肚子了!”賀耀祖笑了笑,低聲抗議。

“放心,有我蔣某人一口飯吃,就不會餓到你賀貴嚴一家子!”蔣介石也笑了起來,大聲承諾。

笑過之後,兄弟二人之間的隔閡頓時化解了大半。連帶着整個屋子內的氣氛,也溫暖了起來。

住在樓上的宋美齡也聽見了小會客室的笑聲,吩咐廚房幫忙準備了一壺新咖啡和一杯白開水,自己親手端了上來。賀貴嚴、毛人鳳和葉秀峰三人趕緊起身致謝,宋美齡卻笑了笑,以極低的聲音說道:“謝什麼,應該是我謝謝你們。自打武漢會戰之後,這棟房子裡頭,已經很久沒聽見過笑聲了!”

“夫人!”想到眼前國事艱難,三位客人心裡頭都覺得好生難受。世人都覺得蔣介石身居高位,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誰能想得到他也會愁得睡不着覺,甚至面對自己最親近的人也擠不出笑臉?

蔣介石卻不想讓別人同情自己,搖搖頭,笑着抱怨,“說這些幹什麼?貴嚴他們還不是一樣整天憂心國事?!包括你自己在內,凡是中國人,在如此艱難時刻,怎麼可能高興得起來?!”

“我只是希望家裡頭笑聲多一點!”宋美齡優雅地向客人們點點頭,轉身告退。望着妻子的背影出了門,蔣介石端起白開水,一邊喝,一邊繼續說道:“你們別聽她抱怨。女人家麼,就是見識短!”

“夫人可不是普通女流!”三位客人哪敢接這個茬,搖搖頭,齊聲否認。

“她倒是希望自己能像普通女人一樣相夫教子,可是在我們這個家,可能麼?”蔣介石又低聲感嘆了一句,搖搖頭,努力將心中的遺憾驅逐出身體,“不說這些了,咱們接着說正經事!那個斯琴來重慶的事情得抓緊時間落實下去,小鬼子的鼻子一向很靈,如果被他們得知了消息,恐怕斯琴想活着到達傅作義那邊都很困難,更甭說平安抵達重慶了!”

“是!我和小毛回去後馬上就分頭去落實!”賀貴嚴點點頭,大聲答應。

“**那邊,也別讓他們喧賓奪主!”蔣介石想了想,繼續吩咐,“還有那個彭,彭學文是吧?年青人想法多,工作積極主動,這些優點都需要肯定。但你們這些老同志,該指點他還是要及時指點他,別等他犯了錯誤,再幹那種揮淚斬馬謖的愚蠢事情!”

“是!”毛人鳳回答得分外大聲。有蔣介石這句話,葉秀峰先前的誣告就徹底失去了作用。他日後再繼續“放逐”彭學文,也算有了足夠的理由。無論此人背後的彭家,還是他的恩師馬漢三,都再也說不出什麼話來。

“據中統掌握到的情況,彭副站長很可能是受了他妹夫張鬆齡的蠱惑,纔跟**走那麼近的!”葉秀峰不甘心毛人鳳和他背後的軍統局就這樣輕鬆過關,又借提醒對方的機會,全力下蛆。

“還有這種事情,你們軍統沒掌握麼?”蔣介石的注意力果然又被勾了起來,皺着眉頭向毛人鳳確認。

“這事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毛人鳳對此早就做了充足準備,想了想,笑着解釋,“具體是這麼一回事,那個彭學文和張鬆齡,當年都是愛國學生。盧溝橋事變之前,二人曾經約定一道來南京投軍報國,在路上張鬆齡就跟彭學文的妹妹彼此看順了眼。他們二人私定終身沒有,我就不清楚了。但他們這隊人還沒等走到保定,就遭到了鬼子和漢奸的聯手追殺。隊伍當場就被打散了,彭學文的妹妹也死在了張鬆齡的懷裡。而隨後,張鬆齡就加入了孫連仲部,做了一名學兵。彭學文也陰差陽錯被馬漢三所救,加入了中統!等他們再度相遇的時候,已經是在草原上了。張鬆齡爲了追殺一個漢奸潛到了黑石寨,彭學文也爲了給他手下兄弟報仇,找上了同一個目標!”

一番話說得雖然簡短,卻充滿的傳奇色彩。其中有感情戲,有戰爭戲,還有大時代中小人物命運的跌拓起伏。聽得蔣介石几乎都忘記了自己的初衷,以手拍案,憤怒地議論道:“這日本人真可惡。對付手無寸鐵的學生,算什麼本事?!”

“日本人一直認爲,青年學生是抗日態度最激進的一夥。所以去年的盧溝橋事變一開始,就直接突擊了二十路的學兵營,將裡邊的五千多學生屠殺殆盡!”賀貴嚴又嘆了口氣,低聲補充。

“娘希屁,這筆帳,早晚要跟他們算清楚!”蔣介石越想越生氣,將桌案上的水杯都拍得跳了起來。

葉秀峰以與外表極不相稱的敏捷身手跳過去,接住即將落地的水杯。“如果沒有**人扯後腿,咱們用不了太長時間,就能實現委員長復仇的大計。”

‘**’三個字是蔣介石懸在眼前的苦膽,只要一提起,就立刻想到了西安被囚之恥。眉頭迅速皺成了一個疙瘩,看着賀貴嚴,沉聲問道:“我記得上次在這裡時,我跟你說起過這個姓張的小傢伙!當初還要你對他多加留意。怎麼才幾天,他就已經成了**那邊的人?!”

“是這樣的!”唯恐賀貴嚴的話跟自己對不上口徑,毛人鳳搶着幫忙回答,“賀局長回去之後,就立刻安排屬下去關注此人了。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居然發現他在孫連仲部時,就已經跟**搭上了線兒。所以娘子關戰役之後,此人立刻假死脫身,白白從軍委會騙走了一枚寶鼎勳章!”

“噢!居然是這樣!”蔣介石恍然大悟,再對姓張的小傢伙生不起任何興趣。“這些**人果然無孔不入!這回孫連仲部重建,你們軍統還得多加提防一些,別讓**滲透太多的人進去,使得整支隊伍都在不知不覺間變了顏色!”

注1:1939年春,賀貴嚴作爲中蘇通航專使,初訪蘇聯。爲國民政府談得了一點五億美元的低息援助貸款和一批武器,並負責開闢了中蘇航線。因爲在訪蘇期間看到了蘇聯工業化的成績,使得他開始思想開始傾向國家資本主義,併爲此跟蔣多次電報長談。導致兩人之間關係越發疏遠。

注2:掛在牀頭的苦膽,指勾踐臥薪嚐膽,誓報當年被囚吳國之恥。西安事變蔣介石被囚,也是他平生的奇恥大辱。不但在撤退臺灣前殺了楊虎城全家,至死,都沒肯原諒張學良。

第四章 重逢八下第2章 出塞(三)第2章 山居(三)第2章 橫流(二)第2章 磨劍(九)第1章 迷城(五)第4章 兄弟(三)第1章 問情(五)第8章 戎機(二)第2章 五月的鮮花(一)第4章 旗正飄飄(四)第2章 磨劍(一)第5章 人情(四)第5章 上前線(一)第8章 戎機(一)第1章 問情(六)第6章 碰撞(七)第4章 羣英(八)第2章 橫流(一)第1章 迷城(一)第3章 風雲(七)第4章 兄弟(八)第3章 晨星(二)第1章 問情(二)第3章 縱橫(七)第7章 歸去(二)第4章 羣英(八)第5章 赤子(十六)第7章 歸去(三)第4章 男兒(一)第2章 逆流(一)第6章 長城謠(二)第4章 兄弟(四)第8章 戎機(八)第1章 早春(八)第4章 榮譽(二)第5章 赤子(十四)第2章 磨劍(九)第1章 誓言(八)第1章 早春(二)第2章 流光(四)第7章 歸去(二)第3章 山南山北(一)第3章 風雲(一)第4章 榮譽(二)第1章 誓言(八)第1章 早春(六)第1章 山居(二)第7章 戎機(九)第2章 橫流(五)第5章 赤子(八)第1章 早春(二)第7章 歸去(三)第2章 誓言(二)第5章 赤子(一)第6章 碰撞(三)第5章 上前線(四)第3章 風雲(四)第8章 戎機(七)第1章 山居(四)第7章 戎機(九)第3章 天與地(九)第5章 赤子(五)第5章 赤子(二)第5章 赤子(八)第6章 長城謠(五)第8章 戎機(四)第2章 流光(二)第4章 羣英(五)第5章 赤子(十六)第1章 問情(七)第2章 逆流(二下)第2章 橫流(十二)第1章 問情(一)第1章 迷城(二)第1章 問情(四)第5章 赤子(四)第3章 風雲(四)第4章 兄弟(九)第4章 兄弟(三)第2章 五月的鮮花(六)第3章 縱橫(九)第3章 晨星(七)第4章 羣英(二)第5章 赤子(十二)第5章 赤子(十)第3章 縱橫(二)第4章 男兒(一)第4章 男兒(二)第5章 赤子(十二)第7章 滿江紅(十)第1章 山居(五)第6章 長城謠(六)第4章 榮譽(六)第2章 橫流(十二)第3章 風雲(四)第2章 橫流(二)第2章 橫流(七)第5章 赤子(十五)第3章 縱橫(八)
第四章 重逢八下第2章 出塞(三)第2章 山居(三)第2章 橫流(二)第2章 磨劍(九)第1章 迷城(五)第4章 兄弟(三)第1章 問情(五)第8章 戎機(二)第2章 五月的鮮花(一)第4章 旗正飄飄(四)第2章 磨劍(一)第5章 人情(四)第5章 上前線(一)第8章 戎機(一)第1章 問情(六)第6章 碰撞(七)第4章 羣英(八)第2章 橫流(一)第1章 迷城(一)第3章 風雲(七)第4章 兄弟(八)第3章 晨星(二)第1章 問情(二)第3章 縱橫(七)第7章 歸去(二)第4章 羣英(八)第5章 赤子(十六)第7章 歸去(三)第4章 男兒(一)第2章 逆流(一)第6章 長城謠(二)第4章 兄弟(四)第8章 戎機(八)第1章 早春(八)第4章 榮譽(二)第5章 赤子(十四)第2章 磨劍(九)第1章 誓言(八)第1章 早春(二)第2章 流光(四)第7章 歸去(二)第3章 山南山北(一)第3章 風雲(一)第4章 榮譽(二)第1章 誓言(八)第1章 早春(六)第1章 山居(二)第7章 戎機(九)第2章 橫流(五)第5章 赤子(八)第1章 早春(二)第7章 歸去(三)第2章 誓言(二)第5章 赤子(一)第6章 碰撞(三)第5章 上前線(四)第3章 風雲(四)第8章 戎機(七)第1章 山居(四)第7章 戎機(九)第3章 天與地(九)第5章 赤子(五)第5章 赤子(二)第5章 赤子(八)第6章 長城謠(五)第8章 戎機(四)第2章 流光(二)第4章 羣英(五)第5章 赤子(十六)第1章 問情(七)第2章 逆流(二下)第2章 橫流(十二)第1章 問情(一)第1章 迷城(二)第1章 問情(四)第5章 赤子(四)第3章 風雲(四)第4章 兄弟(九)第4章 兄弟(三)第2章 五月的鮮花(六)第3章 縱橫(九)第3章 晨星(七)第4章 羣英(二)第5章 赤子(十二)第5章 赤子(十)第3章 縱橫(二)第4章 男兒(一)第4章 男兒(二)第5章 赤子(十二)第7章 滿江紅(十)第1章 山居(五)第6章 長城謠(六)第4章 榮譽(六)第2章 橫流(十二)第3章 風雲(四)第2章 橫流(二)第2章 橫流(七)第5章 赤子(十五)第3章 縱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