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戎機(六)

“啊!”趙天龍疼得眼前發黑,一頭向前栽去。虧得右手搶先在地上撐了一下,才勉強沒摔個嘴啃泥。若是換做平日,張鬆齡肯定會毫不客氣地調侃幾句,至少要問一問好朋友關於倒一年洗腳水的賭約何時開始兌現。但是此時此刻,他卻沒有絲毫開玩笑的心情。只是默默地收拾好匕首,然後拿出一顆子彈用牙齒拔出去彈頭,將彈殼裡的火藥倒向趙天龍的傷口。

“你,你給我倒槍藥什麼?”趙天龍被嚇了跳,趕緊向前躥了幾步,躲開了張鬆齡的荼毒。

“用火藥燒一下,省得你的傷口發炎!你別躲,就一下,不會比剛纔還疼!”張鬆齡看了他一眼,耐心地解釋。聲音沙啞而又低沉,好像藏着肚子裡藏着塊萬年寒冰一般。

“我的包裹中有金瘡藥,就是馬鞍子後邊那個小包。老疤瘌配的,肯定比你手裡的槍藥好使!”趙天龍可不願被他在傷口上狠狠給放一把火,趕緊指着黃驃馬的鞍子彙報。

“那你怎麼不早說!”張鬆齡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站起身去找金瘡藥。

“我,我剛纔不是疼糊塗了麼?!”趙天龍自知理虧,低下頭,小聲解釋。“真的不是故意不給你用。你把整個藥盒子全拿過來,我一會兒也幫你往傷口上灑一些。喂,你的臉拉那麼長幹什麼?!我是那種有好東西自己藏起來不給別人用的人麼?!”

張鬆齡沒有心情理睬他,自顧默默地取來藥盒,默默地用匕首從裡面挑起來一些白色的粉末,灑進趙天龍肩胛骨上的傷口。金創藥的止血效果非常好,幾乎是剛剛灑上去,就立刻在傷口裡邊凝成了小塊。然後於新形成的血團外再灑上幾層,傷口處就不再有大股的血漿往外淌。

動作麻利地將趙天龍的肩膀包紮完畢,張鬆齡解開自己大腿上的繃帶,非常認真的重新處理傷口。他覺得自己的腦子很亂,亂得彷彿有幾百只喇叭在同時大喊一般。“你真的就那麼想回南邊麼?!”“你真的象自己說得一樣想回老部隊麼?”“算了吧,你如果真的想回去早回去了,又何必非往草原上跑這趟!”“你其實一直在逃避,一直不敢面對自己的真實想法而已!”“你其實早就絕望了,只是…….”

當那層單薄到了極點的窗戶紙被趙天龍無意間捅破,真相便再也無處躲藏。他其實並不想立刻就回老部隊,至少不像他一直表現出來的那樣想。如果他真的想回去的話,沒必要把迴歸的順序,安排在給孟小雨的父親報仇之前。無論什麼時候,國仇都大於家恨!況且與他有仇的漢奸不止朱二一個,真的要排排座位的話,他應該先去葫蘆峪找秦德剛,然後才該走到草原上來。而不是先千里迢迢地出了塞,在趕路的途中,才又把給雪花社衆人報仇的事情,安排在了尋找二十六路的前面。

甚至在老孟山活着的時候,張鬆齡就可以離開娘子關,離開那個隱藏於羣山中的小村子。孟氏父女雖然不會很情願地放行,也絕對不會死乞白賴地攔着他,耽誤他的前程。他只是以孟氏父女的阻攔作爲一個幌子,躲在下面逃避自己的真實想法而已。雖然他自己絕對不會承認這一點。

草原上的夜風有點兒冷,吹在裸露的傷口上,疼得人一陣陣發虛。張鬆齡幾次用匕首挑了藥粉,都因爲胳膊抖得太厲害,將大部分藥粉都灑在了傷口外邊。趙天龍見狀,趕緊湊上前來幫忙,卻因爲只有一隻右胳膊可以用,整個人顯得笨手笨腳。有些懊惱地嘆了口氣,他從地上撿起火把,專門承擔起照明任務。同時偷偷地上下打量張鬆齡,試圖找出後者爲什麼變得如此小心眼兒的原因。

“沒事兒,我自己應付得來。你先找地方眯一會去吧,實在睡不着,就去撿點幾根幹樹枝來生火。我覺得天氣有點兒冷,咱們兩個別被凍着!”張鬆齡不願意老被好朋友盯着研究,皺了皺眉頭,低聲吩咐。

“那你自己小心點兒。金創藥就這麼一盒,用完了,可就還得再去找老疤瘌,他的東西可是從來都不白給!”丟下一句玩笑話,趙天龍起身去找乾柴。一邊走,還一邊在皺着眉頭琢磨,“這傢伙到底哪根筋轉錯地方了?怎麼突然間就變得魂不守舍!”

時值晚秋,醋柳、沙棘等灌木早就已經開始落葉子,所以乾柴並不難找。很快,趙天龍就用右臂夾着一小捆兒乾柴走了回來。張鬆齡也重新處理完了自己身上的傷口,站起來,與對方一道於土丘下升了堆篝火,然後抱着膝蓋,對着篝火繼續沉沉的想事情。

小鬼子剛剛吃了大虧,想必今夜不會再輕易給他們下手機會。明天早晨如果鬼子能將汽車修好並且繼續趕路的話,他和趙天龍兩個肯定還要纏上去,讓鬼子們防不勝防。從這裡到喇嘛溝,還有不小一段路程。如果戰術運用得當的話,應該還能給紅鬍子那邊爭取出一天半到兩天的時間。有這麼長時間做緩衝,游擊隊估計也能帶着百姓轉移了,不會再留在山寨中等着被鬼子的化學武器荼毒。

畢竟剛剛流過不少血,身子約略有些發虛。想着想着,張鬆齡的頭就垂了下去,稀裡糊塗地進入了夢鄉。夢中的他穿越重重關山,再度與石良材、廖文化等人站在了一起,抱着刺刀衝向了鬼子。小鬼子們則被衝得人仰馬翻,潰不成軍。

勝利一個接着一個,鬼子們突然就變得脆弱不堪。他和弟兄們從武漢殺回了南京,又從南京殺回了臺兒莊,娘子關、北平,一路上勢如破竹。榮譽,軍功,各種獎勵接踵而來,鮮花和掌聲幾乎將英雄淹沒。正當張鬆齡扛着三顆將星幸福地站在一座禮臺上,準備接受最高長官的授勳時。老苟突然從人羣裡衝了出來,“噗通!”一聲跪在了觀禮臺上。

“弟兄們,是老苟對不起你們!”衝着核桃園方向重重磕了三個響頭,向來不主張多管別人閒事,只想管好自己的老苟拔出槍,對着他自己的太陽穴扣動了扳機。

“乒----”那一刻,天邊的晚霞紅得象火。

人間也被天空中的火焰波及,整個燒成了一座煉獄。

火獄中,涅槃的鳳凰般張開了華麗的翅膀,無悔,亦無懼!

第8章 戎機(九)第5章 上前線(三)第1章 誓言(一)第4章 兄弟(九)第4章 旗正飄飄(六)第3章 天與地(二)第3章 風雲(一)第5章 赤子(三)第1章 山居(四)第2章 赤子(七)第4章 羣英(六)第2章 出塞(六)第7章 滿江紅(一)第8章 戎機(二)第3章 風雲(十二)第2章 流光(二)第3章 天與地(十一)第3章 天與地(七)第5章 赤子(五)第8章 戎機(六)第1章 誓言(二)第3章 晨星(二)第6章 碰撞(四)第1章 誓言(六)第3章 磨劍(三)第2章 橫流(一)第4章 兄弟(十一)第6章 碰撞(七)第2章 橫流(十)第3章 晨星(八)第3章 風雲(四)第2章 磨劍(八)第2章 五月的鮮花(六)第3章 山南山北(五)第2章 風雲(三)第3章 山南山北(二)第4章 羣英(四)第3章 縱橫(二)第6章 碰撞(六)第3章 磨劍(四)第6章 碰撞(一)第5章 人情(三)第5章 赤子(三)第4章 旗正飄飄(二)第3章 晨星(七)第2章 磨劍(二)第8章 戎機(二)第四章 重逢九中第6章 碰撞(七)第4章 兄弟(十上)第4章 羣英(四)第7章 歸去(二)第1章 離家(一)第3章 縱橫(二)第3章 風雲(四)第3章 風雲(二)第1章 流光(一)第2章 橫流(八)第3章 山南山北(三)第6章 碰撞(一)第2章 五月的鮮花(一)第8章 戎機(五)第2章 流光(四)第5章 赤子(二)第4章 榮譽(二)第3章 天與地(十二)第1章 誓言(一)第1章 早春(二)第3章 晨星(五)第4章 兄弟(七)第3章 風雲(三上)第4章 榮譽(六)第3章 晨星(四)第2章 橫流(十)第2章 橫流(十)第6章 碰撞(六)第3章 縱橫(三)第2章 出塞(五)第4章 羣英(五)第5章 赤子(六)第4章 羣英(一)第5章 赤子(十六)第3章 天與地(十二)第1章 誓言(九)第4章 重逢(五)第5章 赤子(五)第4章 旗正飄飄(三)第1章 早春(一)第5章 赤子(十四)第5章 赤子(七)第3章 縱橫(九)第3章 天與地(六)第2章 橫流(五)第4章 羣英(十一)第1章 山居(四)第3章 磨劍(三)第8章 戎機(十一)第3章 縱橫(三)第3章 晨星(四)第4章 羣英(六)
第8章 戎機(九)第5章 上前線(三)第1章 誓言(一)第4章 兄弟(九)第4章 旗正飄飄(六)第3章 天與地(二)第3章 風雲(一)第5章 赤子(三)第1章 山居(四)第2章 赤子(七)第4章 羣英(六)第2章 出塞(六)第7章 滿江紅(一)第8章 戎機(二)第3章 風雲(十二)第2章 流光(二)第3章 天與地(十一)第3章 天與地(七)第5章 赤子(五)第8章 戎機(六)第1章 誓言(二)第3章 晨星(二)第6章 碰撞(四)第1章 誓言(六)第3章 磨劍(三)第2章 橫流(一)第4章 兄弟(十一)第6章 碰撞(七)第2章 橫流(十)第3章 晨星(八)第3章 風雲(四)第2章 磨劍(八)第2章 五月的鮮花(六)第3章 山南山北(五)第2章 風雲(三)第3章 山南山北(二)第4章 羣英(四)第3章 縱橫(二)第6章 碰撞(六)第3章 磨劍(四)第6章 碰撞(一)第5章 人情(三)第5章 赤子(三)第4章 旗正飄飄(二)第3章 晨星(七)第2章 磨劍(二)第8章 戎機(二)第四章 重逢九中第6章 碰撞(七)第4章 兄弟(十上)第4章 羣英(四)第7章 歸去(二)第1章 離家(一)第3章 縱橫(二)第3章 風雲(四)第3章 風雲(二)第1章 流光(一)第2章 橫流(八)第3章 山南山北(三)第6章 碰撞(一)第2章 五月的鮮花(一)第8章 戎機(五)第2章 流光(四)第5章 赤子(二)第4章 榮譽(二)第3章 天與地(十二)第1章 誓言(一)第1章 早春(二)第3章 晨星(五)第4章 兄弟(七)第3章 風雲(三上)第4章 榮譽(六)第3章 晨星(四)第2章 橫流(十)第2章 橫流(十)第6章 碰撞(六)第3章 縱橫(三)第2章 出塞(五)第4章 羣英(五)第5章 赤子(六)第4章 羣英(一)第5章 赤子(十六)第3章 天與地(十二)第1章 誓言(九)第4章 重逢(五)第5章 赤子(五)第4章 旗正飄飄(三)第1章 早春(一)第5章 赤子(十四)第5章 赤子(七)第3章 縱橫(九)第3章 天與地(六)第2章 橫流(五)第4章 羣英(十一)第1章 山居(四)第3章 磨劍(三)第8章 戎機(十一)第3章 縱橫(三)第3章 晨星(四)第4章 羣英(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