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節 引狼,養虎(第三更求月票!)

披甲老者的一番話讓廳堂裡的一干人又是一陣竊竊私語。

這話也很在理,鄂州杜氏自打十多年前拿下蘄黃兩州之後便安心消化,一直未有動作,但是蘄黃兩州的局面都不是很好,尤其是黃州,始終對杜氏入主持敵視態度,這也讓杜家頗爲頭疼。

眼下杜家駐軍除了在鄂州本土外,就是在黃州駐軍最多,也是起着防範黃州本土士紳叛亂的意思,但黃州士紳雖然對杜氏統治不滿意,卻也知道現在要挑戰杜氏統治不明智,所以現在局面也算是僵持。

這十多年間杜氏便無寸進,而杜松本人也被族中不少人批爲不求上進庸庸碌碌,現在好容易在中原取得一縣之地,就這麼白白拱手交出,甚至是主動送給對方,就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了。

杜鬆雖然這些年有些懶散,並不代表他就對族中不滿情緒的一無所知。

他很清楚像杜氏現在的局面,往往挑戰都來自於內部,只是他也有些有心無力,沒想到三子的無心之舉居然也能爲杜家掙來一縣之地,雖然這個縣位置的確不太好,且人口少,山地居多,但是總還是一個縣啊,而且還是中原之地。

披甲男子是自己他的內弟趙元吉,也是自己長子和次子的親舅父,也是他的重要臂助,他的意見不能不重視。

只是杜鬆也覺得陸熙作爲自己的首席智囊與三子的觀點一致,恐怕就說明這趟渾水最好好真不要去摻和,這就有些兩難了。

杜鬆尚未作出決定,卻見一人站起身來,“父親,兒子覺得舅父所言甚是,我們杜家在諸藩中一直被輕視,其主要原因就是咱們偏處在這鄂黃蘄三州之地,卻甚少和中原以及山南和江淮那邊有多少接觸,在長安也聲名不彰。爲什麼長安對咱們上書請封父親觀察使一直不置可否,兒子個人覺得就是因爲在長安,在大梁,在中原,都覺得咱們杜家就是一偏僻旮旯鄉紳,沒資格晉位觀察使,看看南陽劉氏,經略使一職早已獲得,據說現在劉同有可能會獲任節度使,經略使一職可能要授予劉玄,可我們杜家擁三州之地,卻未能獲得一個觀察使之職,其原因何在?就是因爲我們沒有表現向長安和諸藩證明我們杜家的存在!”

這番話出來立即就引起了廳堂內一陣躁動,杜珅的話顯然還不止於此。

“現在這就是一個機會,殷城雖小,卻是中原之地,且牽扯到大梁和蔡州之間的博弈,哪怕我們只是牽扯其中,也勢必讓我們杜家的聲威傳播於中原,無論是蔡州還是固始最後得勝,對我們來說都能讓我們杜氏聲譽更上一層樓,何樂而不爲?”

杜珅走到廳堂中間,鄭重其事的拱手一拜。

“兒子懇請父親大人同意派兵駐守殷城,蔡州成不成我們杜家敵人,現在已經不重要,但我們應當藉此機會展示我們的存在,我相信以袁氏的老謀深算,不會在這個時候再來招惹一個敵人,若他袁氏真要來,我們也不懼於一戰,相信中原和長安亦可知吾杜家之名!”

杜珅這一番話說得斬釘截鐵,鏗鏘有力,立時迎來一陣掌聲,包括趙元吉、杜溫以及其他幾個坐在靠門邊的家族中人都是拍掌表示贊同。

不得不承認杜珅這番話說到了杜鬆的心裡最隱秘處。

杜氏坐擁三州之地,可長安給杜鬆的職位始終是一個安撫使。

自唐後期,給予地方藩閥的官銜開始濫市,但經歷黃巢之亂後,李唐對節度使這一職位敕封就相當謹慎了。

不少地方上節度使死後難以獲得長安的敕封,只能以留後稱謂來接任,比如河朔三鎮均是如此。

而山南、淮南、兩川、江南之地就更難獲得認可,像光州許家和申州鞠氏,都只獲得了刺史一職。

杜家雖然擁有三州之地,但也只獲得一個安撫使的虛銜,像節度使自然不必想,雖屢屢上書,但經略使都一直未能獲批,退而求其次的觀察使也是上書幾年了,仍然渺無音信。

從長安那邊傳來的消息就是說,杜氏一族蝸居三州,素無建樹,亦無聲望,徳薄才淺,尚需考察,也是把杜鬆氣得不輕,這幾年乾脆也就懶得去敲長安的木鐘了。

再看看蔡州袁氏,光州一下,光州刺史任命就迅速下來,而袁懷河的光蔡觀風使也迅速下來,也許再熬一兩年資歷,這個安撫使頭銜就能下來,這如何能讓杜鬆心裡平衡。

現在長子點穿了這裡邊的窗戶紙,也頓時讓杜鬆的心活絡起來了。

倒不是說這個觀察使位置有多麼重要,但按照李唐後期的規制,安撫使和觀風使這一類的虛銜一般是給那些一兩州之地且新近起來的暴發戶,甚至有兩州之地若是傳承一兩代,也都能弄個觀察使。

他杜氏獲蘄黃二州也有十餘年了,他杜氏對長安的態度也不可謂不恭,但卻始終未能拿到想要的東西,無他,就是人家覺得你沒實力,沒名氣。

若是你這等縮着脖子躲在後邊排隊的角色都能靠熬資歷拿到想要的位置,那豈不是讓別人覺得這個位置不過如此,什麼阿貓阿狗都能獲得?

最典型的就是樑王分明就是長安的死敵,但是至今長安也還是沒有說不承認朱允的樑王之位,無他,因爲無論你承認不承認,這中原頭把交椅就是他朱允坐定了。

長安不承認,其他藩閥也一樣要承認,這就是實力和影響力擺在那裡了,承認不承認都是那麼回事兒。

白衫儒者和杜立也在第一時間就意識到了家主動心了。

這一點觀察使一直杜鬆的心病,但也得承認,正因爲安撫使這個職務太過虛化,所以也使得蘄黃二州對杜氏入主的正統性合法性一直有異議,雖然這不是主因,但畢竟也是一個很好的藉口。

杜珅這一番話說得義正辭嚴,而且也極大的激發了杜氏家族其他人的心氣,這個時候陸熙和杜立意識到只怕再要阻止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甚至可能惡了杜鬆的心了。

不過陸熙畢竟也是深諳此道之人,他不動聲色的插話道:“三郎,我看大郎此言所言頗爲有理,但我看你眉宇間始終有些憂慮,不妨說出來,這個時候正是羣策羣力的時候,咱們要把所有不利因素考慮到,以免日後有什麼缺漏,再來彌補就晚了。”

杜立心中一邊暗自咒罵陸熙這個老滑頭,把話題丟給自己,自己不說不行,說了,只怕又會引來一番攻訐到自己身上,只是此時卻由不得他了。

“父親,諸位長輩,陸叔內心擔憂大概也是和我一樣吧,按照大兄所言,我們也需要全力扶持固始軍,錢銀糧物自然不必說了,這駐軍殷城,固然大漲聲威,但也意味着我們可能要和蔡州軍交手,那我們恐怕就得有所準備。另外如果大梁和我們都全力支持固始,我判斷恐怕這一次固始軍也許能熬過這一關,但我接觸過江烽此人,此人野心極大,一旦站穩腳跟,勢必不會安於現狀,向我們索要殷城可能性很大,那時候我們給不給?給,不說了,不給,只怕又豎一個敵人。我甚至有一個感覺,這固始一旦羽翼豐滿,只怕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麻煩。”

杜立的一番話立即引來兩位兄長的嘲諷,杜溫更是毫不客氣的道:“三郎,你這是不是憂心過甚了?我覺得你怎麼成了葉公好龍一般呢?當初也是你一力主張支援固始,甚至不惜動用騎軍爲其賣命,現在固始得了大梁支持,要和蔡州開戰,你現在又來說這番話,是何意思?真把我們杜家人當成了什麼?至於殷城,必須要控制在我們手中,固始軍他們還沒有這個資格來說三道四。”

杜立也知道自己這番話不會討人喜,但憋在心裡又不能不說,看見周遭衆人都紛紛點頭認同二兄的話,他也只能在內心嘆息,卻無言以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本來就是自己引火燒身,如果只是燙一下也就罷了,就怕日後變成引狼入室,甚至養虎爲患,那自己恐怕就要成了罪人了。

現在再說這些恐怕也很難獲得在場人認同,杜立也只能閉上嘴,等待下來之後再與二位兄長交換意見,這兩位雖然和自己意見不合,但是卻並非庸人,很多時候看事情也能看得到關鍵。

看見大家意見趨於一致,杜鬆也坐直身體,清了清嗓子,“好了,大家的意見我也大概知曉了,正如大郎所說,有些事情我們迴避不了,從一開始我們就已經卷進去了,那麼現在也就沒有必要遮遮掩掩,適度的展示我們杜家的聲威也很有必要,殷城駐軍很有必要,我看就由大郎爲主,從鄂州和黃州駐軍中考慮抽調,……,三郎,和固始軍那邊的聯繫還是由你來負責,具體錢物你來和他們交涉,要明確殷城的歸屬,以書爲證。”

第一卷 第九十二節 要撐不住了!第十二節 沒有野心,何來動力?(爲VQ兄弟加更!)第一百三十六節 武寧右軍第一卷 第七十一節 擊其中流(2)第一百零二節 迷離之局第二百四十五節 方略第二十四節 疑點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四十八節 策略第二百七十二節 惡客臨第十九節 合流,聯手第二百三十四節 不歇停第六十五節 爆發第二百七十二節 惡客臨第六十八節 關東十傑?第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三十七節 短板第四十三節 路遇,鎮南軍鍾家第二百四十六節 消化不良第一百零二節 政務(1)第一百二十一節 視野,角度第四十六節 聯手,合作第二十節 伏,殺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二十九節 對決第二十二節 見血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二十九節 對決第二節 錐處囊中第八十三節 賣好第四十九節 曙光(爲江南菸酒生加更!)第一百一十六節 戰火紛飛第九十八節 改變結果的力量第一百一十節 餘波未盡第九十二節 蹊徑,便道第一百三十八節 小周後第二百六十八節 理念,灌輸第一百四十一節 保證第一百三十九節 軍心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三十三節 陰微第一百三十七節 環環相扣第一百六十七節 易幟第十七節 預判第九十九節 飛來橫禍第一百一十節 鋪天蓋地(爲高山風兄弟加更!)第二十五節 撲朔迷離第三節 變化第一百四十五節 逍遙津第六十四節 合縱連橫,利益之爭第二十五節 心境第一卷 第七十六節 算人第二百六十三節 梟獍第三十三節 指路第五十七節 入城第一百四十三節 接戰(5)第一百零四節 遭遇戰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五十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四十七節 衍生第一卷 第八十八節 三日第二百八十八節 一戰定乾坤(4)第八十四節 生兒子是大事情第三十一節 重返第一百一十九節 冷水第十五節 後患,剪除第一卷 第一百節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二節 戰後第一百二十一節 視野,角度第九十四節 授權第二十六節第九十四節 授權第六十二節 盛世危機第五節 奇貨可居第二百一十一節 反撲第二十四節 緩兵之計?第四十七節 冰水潑下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三十節 何苦來哉第六十五節 爆發第二百七十二節 惡客臨第一百二十三節 惡戰(4)第一百四十一節 保證第二百七十二節 惡客臨第二百三十節 碰撞(1)第三十節 會獵第一百一十八節 撒子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三節 船舫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機第一百二十六節 獵物第三百節 不等不靠第一百一十九節 變數,焰軍雙刺(爲我吃番茄?兄弟加更!)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十七節 危機四伏第五十五節 爭奪第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節 出擊(1)第三十五節 連環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三十七節 嬰城自保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十節 暗手第一百一十四節 兩難第六十節 攻城(1)第六十節 後宮?第一百一十三節 惡戰(1)(爲小明1969兄弟加更!)第一百二十一節 視野,角度第五十四節 把臂第四十九節 曙光(爲江南菸酒生加更!)
第一卷 第九十二節 要撐不住了!第十二節 沒有野心,何來動力?(爲VQ兄弟加更!)第一百三十六節 武寧右軍第一卷 第七十一節 擊其中流(2)第一百零二節 迷離之局第二百四十五節 方略第二十四節 疑點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四十八節 策略第二百七十二節 惡客臨第十九節 合流,聯手第二百三十四節 不歇停第六十五節 爆發第二百七十二節 惡客臨第六十八節 關東十傑?第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三十七節 短板第四十三節 路遇,鎮南軍鍾家第二百四十六節 消化不良第一百零二節 政務(1)第一百二十一節 視野,角度第四十六節 聯手,合作第二十節 伏,殺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二十九節 對決第二十二節 見血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二十九節 對決第二節 錐處囊中第八十三節 賣好第四十九節 曙光(爲江南菸酒生加更!)第一百一十六節 戰火紛飛第九十八節 改變結果的力量第一百一十節 餘波未盡第九十二節 蹊徑,便道第一百三十八節 小周後第二百六十八節 理念,灌輸第一百四十一節 保證第一百三十九節 軍心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三十三節 陰微第一百三十七節 環環相扣第一百六十七節 易幟第十七節 預判第九十九節 飛來橫禍第一百一十節 鋪天蓋地(爲高山風兄弟加更!)第二十五節 撲朔迷離第三節 變化第一百四十五節 逍遙津第六十四節 合縱連橫,利益之爭第二十五節 心境第一卷 第七十六節 算人第二百六十三節 梟獍第三十三節 指路第五十七節 入城第一百四十三節 接戰(5)第一百零四節 遭遇戰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五十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四十七節 衍生第一卷 第八十八節 三日第二百八十八節 一戰定乾坤(4)第八十四節 生兒子是大事情第三十一節 重返第一百一十九節 冷水第十五節 後患,剪除第一卷 第一百節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二節 戰後第一百二十一節 視野,角度第九十四節 授權第二十六節第九十四節 授權第六十二節 盛世危機第五節 奇貨可居第二百一十一節 反撲第二十四節 緩兵之計?第四十七節 冰水潑下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三十節 何苦來哉第六十五節 爆發第二百七十二節 惡客臨第一百二十三節 惡戰(4)第一百四十一節 保證第二百七十二節 惡客臨第二百三十節 碰撞(1)第三十節 會獵第一百一十八節 撒子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三節 船舫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機第一百二十六節 獵物第三百節 不等不靠第一百一十九節 變數,焰軍雙刺(爲我吃番茄?兄弟加更!)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十七節 危機四伏第五十五節 爭奪第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節 出擊(1)第三十五節 連環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三十七節 嬰城自保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十節 暗手第一百一十四節 兩難第六十節 攻城(1)第六十節 後宮?第一百一十三節 惡戰(1)(爲小明1969兄弟加更!)第一百二十一節 視野,角度第五十四節 把臂第四十九節 曙光(爲江南菸酒生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