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節 政務(1)

武寧節度使府。

巍峨高聳的大廳代表着昔日感化節度使縱橫淮北五州的風光,也包含了時家對自己治下五州的自信,只不過這一切風流也總被雨打風吹去了,時家已經成爲一個歷史過客和過去式的代名詞,取而代之是寒門草根出身的江烽。

今日是武寧(淮右)節度使兩地轄區組建政事廳之後的第一次正式會議,之前雖然也經歷過多次會議,但是那都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協商,並不曾上升到今日這種正式層面上來議定事宜。

按照江烽給陳蔚的建議,每一次政事廳的正式議事,需要提前幾日進行議題設置研究會商,然後將議題確定之後再行召開正式的議事會,每一個議題都會有明確的指向,而且一旦議定,就要立即着手推進。

議事廳之所以一直沒有召開正式的議事會議,最主要的還是在議事廳參知政事的人選問題上沒有能夠確定下來。

除了陳蔚被任命爲首席參知政事外,杜拓、王煌、楊勳、張璜、鄭居、嚴序六人被列入了參知政事名單,同時還有來自徐州沛縣的蕭憲、兗州金鄉的郗曇二人也納入了名單,最終敲定下來。

對於這樣一個名單,也是爭議頗多。

陳蔚、杜拓和王煌三人,是早就被列入人選的,沒有太大爭議,而張璜是張越的叔父,加之一直在光、澮二州經營,作爲光澮本土派的政務官員代表,進入參知政事人選,也說得過去。

但是像楊勳、鄭居和嚴序三人進入參知政事名單,就比較有爭議了。

大家對來自原來廬濠等吳地一系中安排一人進入參知政事並不太排斥,畢竟在這一次北伐戰事中,廬濠系的表現上佳,加之未來廬濠二州也會像壽州一樣要爲淮北兗鄆等地提供糧食,所以有一人進入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楊勳和嚴序二人同時進入,這就有些打破平衡了。

在淮北兗鄆等地尚無一人進入政事廳參知政事人選名單中的情況下,廬濠二州卻有二人進入,這不但讓淮北兗鄆這邊有些難以接受,同樣也讓光澮和大梁系的官員有些吃醋。

江烽和陳蔚也對此情況作了解釋,未來政事廳參知政事可能會考慮擴編到九人,而楊勳本人雖然名列參知政事人選,但是平時並不參加議事會議,主要還是以廬州刺史的工作爲主,之所以列入參知政事名單,更多的是一種榮譽上認可。

這勉強說服了其他人。

而關於鄭居進入參知政事這一事宜上,也有爭議。

對壽州系人選進入參知政事名單,這不持異議,但鄭居卻讓人質疑。

畢竟鄭弘已經在樞密院中頗受重用了,鄭居再進入參知政事,這讓梅、田兩家心裡難免有些不平衡。

不過江烽的態度還是很堅決,這不能以平衡來論事,而要考慮未來的工作推進,最終纔將鄭居敲定下來。

而對於嚴序進入參知政事名單同樣也有異議,認爲嚴序寸功未立,僅以其父的名望和對淮右的親附就納入參知政事名單,未免有些太過於高看了。

在這一點上,江烽也知道難以讓每個人都滿意,嚴序態度明朗,不乏能力,兼之需要考慮廬濠二州非楊氏族人的士紳們的態度,所以納入也是應有之意。

最終徐州的蕭憲和兗州的郗曇二人雖然在徐州和兗州名氣頗大,蕭家和郗氏皆爲本地大族,官員輩出,尤其是郗氏更是金鄉第一望族,但因爲考慮這些官員剛入體系,還需要進一步考察,所以都沒有進入最後名單。

今日參加議事會議的參知政事中楊勳就未到,江烽給了他這個殊遇,楊勳卻不能不知趣,明確上書表示自己精力有限,不會參加議事會議,江烽也同意了他的請求。

議事會議也分爲三類,一類是每旬召開的常務議事會,主要是對日常工作的推進進行研究,同時對期間需要討論安排的工作進行研究;第二類是特殊事務需要緊急研究的會議;第三類則是每三個月才召開的重大事務研究會議,這種會議江烽也要參加,而每旬的會議江烽則不參加。

今日的議事會議顯然就是要對未來一段時間涉及到淮右和武寧兩節度使府轄地的重大事務進行一個會商研究,最終拿出決策。

政事廳下設的各曹司仍然還處於艱難的組建階段,繁雜瑣碎的具體事務需要一步一步來鋪墊搭建。

尤其是從淮右設立伊始,轄地就在不斷膨脹,可以說整個行政架構就沒有真正的確定下來過。

往往是剛剛出爐一個新框架,淮右的地盤又變化了,新增加進來的轄地和原來的轄地情況截然不同,涉及到需要應對的事務也不盡一致,這就要求在相對應的行政機構設立上有所側重。

從光澮到淮右,又從淮右到吞併廬濠二州,再到淮北納入,進而兗沂二州進入,這其中大部分時候其實都是一種軍管的方式來替代。

但是現在軍管的形式顯然已經不適合如此龐大一個區域的管理了,尤其是在面臨着未來這一區域將要以發展和積累的方式來應對江烽繼續北伐以抗衡可能到來的胡人南侵這一現實威脅,所以儘早確定行政架構,恢復地方民生髮展,乃是當務之急。

事實上在之前,江烽也分別與陳蔚、王煌、杜拓、鄭居、嚴序等人進行過多次單獨交談,一方面要對目前淮右(武寧)各州的行政官員安排進行磋商,一方面也要就淮右(武寧)目前亟待解決的政務進行敲定。

另外還需要就下一步淮右(武寧)軍可能採取的軍事行動與政事廳這邊進行協調。

在江烽看來,只有讓政事廳和樞密院這邊的事務協商機制進入一個良性對接,自己確立的這個架構機制纔算是基本成型,才能讓自己稍稍緩解一下壓力。

“澮州刺史人選既然張公認爲許信足以勝任,那麼就定下來是許信了,相比許信在大道學堂中既授課,也算是學習,兩年裡也該有所收益纔對。”

江烽首肯了王煌提出的人選,敲定了許信出任澮州刺史一職。

這是王煌和張璜之間共同商定的澮州刺史人選。

許信也是許氏旁支,甚至在最早的崇文書院中還擔任過江烽的老師,後來江烽在澮州組建了大道學堂,邀請了許信出任授課教師,同時許信也有意仕途,在大道學堂錘鍊了兩年,眼見得自己不少學生都已經踏足仕途,自然也有些不甘寂寞了,所以在張璜的推薦下,許信這一次也算是入圍了。

目前政事廳考功司主要由王煌負責,而杜拓則主要負責財賦稅收這一塊,可以說,人和財,這兩塊就算是由這二人來主抓了。

“賀國珍遷任廬州刺史,楊勳出任徐州刺史,這一任命儘快發下去。”江烽對前期的磋商已經有了腹案,對已有定論的安排就不再糾結,“楊固可先行安排到滁州擔任長史併兼任行軍司馬,……”

楊勳雖然年齡偏大精力不濟,但是由於其長期擔任濠州刺史,而濠州位置特殊,與徐泗兩州緊鄰,楊勳在淮北亦是頗有名聲,所以在目前徐州局面未定之前,江烽才考慮讓楊勳出任徐州刺史。

江烽現在不敢輕易從徐州本地士紳官員中擢拔來擔任刺史這一要職,蓋因內裡太過複雜,涉及諸多瓜葛。

楊勳在宦海沉浮多年,政務經驗豐富,雖說現在因爲年齡原因有些精力不濟,但是江烽也不指望他能幫自己扛太久,有兩年足矣,這一安排江烽也是專門與楊勳進行過溝通,最終才說服了楊勳同意。

當然作爲對楊勳北上的一個補償,江烽也纔有意擢拔楊勳長子楊固出任滁州長史,在滁州刺史未定之前,實際上楊固就是以長史身份代行刺史職責。

“子良,濠州刺史人選,你和丕之可有定論了?”

泗州刺史人選也是一個相當關鍵的角色,在俞明真統治泗海二州期間,雖然泗海二州都有刺史,但實際上這兩個刺史都是近乎於傀儡的人選,基本上都是由俞明真掌控二州,但隨着淮右體制的確立,軍將與民政之間的分割,軍隊不得再幹預民政事務已經成爲一個鐵律,除非進入戰時狀態。

但考慮到泗州的特殊情況,江烽也專門交代陳蔚和王煌要與俞明真溝通一番,不過俞明真在這種事情上倒是頗爲知趣,斷然拒絕了二人希望他就人選問題發表意見的要求,表示軍將無權干預民政這是君上確定的鐵律,無論是誰來擔任泗州刺史,他都會堅決支持。

“明真將軍雖然沒有任何意見,但是屬下和丕之也就這個人選徵求了地方士紳的意見,最終覺得原徐州刺史府長史費牧較爲合適。”陳蔚站起身來道。

“哦?費牧?可是那侍母至孝的費牧?”江烽有些印象。

第二百六十節 煽動第二十九節 四面出擊(1)第二百三十三節 另一邊第二百九十節 一戰定乾坤(6)第二百一十節 拂曉出擊第一百三十二節 靜默第四卷 虎視何雄哉 第一節 心亂第十九節 輕呂女郎第九十節 乍現第一百一十三節 惡戰(1)(爲小明1969兄弟加更!)第八十六節 迴歸第三百零六節 帝系,傳承第二十節 蕖娘第一百一十五節 戰意濃第一百三十三節 臨戰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三十三節 陰微第一百四十節 授田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三節 船舫第四十八節 蓄勢第一百一十一節 一塔激起千重血第一百五十二節 徐州,徐州第一百三十一節 出擊(2)第三十二節 西線(爲七霧憂鬱 加更!)第二百五十一節 一不做,二不休第二百六十二節 見面第三百零一節 大周后第十五節 等待第一百零七節 接戰(爲千重唱兄弟加更!)第一百零九節 決心,碾壓第四十五節 各有打算第七十四節 山外山(第一更求月票!)第四十八節 目的,定計第八十一節 幻變的局勢第一卷 第一百零四節 交易,誘餌第十六節 對手第一卷 第七十一節 擊其中流(2)第四十節 遇襲第五十三節 火起第一百八十節 與天下爲敵?第一百九十八節 奪城第九十九節 蛛絲馬跡第二十九節 禍福難料第三十四節 撬動第一卷 第一百節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二十七節 入局,破局(爲bbynf 加更!)第二十四節 差距第三百零七節 亂火第十八節 在路上第一百九十一節 出擊第九十七節 帶話(爲taony222兄弟加更!)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四節 惡客第四十二節 鬧市潛龍(3)第二百八十六節 終於要來了第一卷 第八十九節 部將第五十五節 轉折點第一百六十三節 人性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二節 我來了第三十八節 三皇炮錘第一百三十節 出擊(1)第一把二十四節 鋼鐵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美第一百五十二節 徐州,徐州第二百五十節 困獸第八十五節 大野,老爹第一卷 第九十八節 伊洛十大寇第二百六十一節 跳出來第七十三節 羣策(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四十七節 撕破臉第一百一十八節 撒子第六十三節 展望第二百七十九節 突襲第七節 斥候,細作第九十三節 科學第二十三節 樑地第九十九節 飛來橫禍第二十一節 黃雀第一百零三節 政務(2)第一百二十七節 未盡第一百八十四節 探底第一百三十二節 王道之基第一百三十節 示敵以強第一百零九節 亂,亂,亂!第十七節 神物第四十一節 夜談,家國天下第一百四十二節 “閱兵式”第一百二十七節 利弊第四十一節 得手,隱憂第一百一十二節 壽州水軍第一百一十二節 壽州水軍第一百三十一節 大善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十四節 錄事參軍第二百零四節 城戰第六十二節 盛世危機第一百零二節 迷離之局第一百一十三節 翻手爲雲第二十一節 彼可取而代之第一百三十五節 後續(爲黑非洲的回憶兄弟加更!)第一卷 第一百節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一百三十三節 撤兵?第五節 草根夢
第二百六十節 煽動第二十九節 四面出擊(1)第二百三十三節 另一邊第二百九十節 一戰定乾坤(6)第二百一十節 拂曉出擊第一百三十二節 靜默第四卷 虎視何雄哉 第一節 心亂第十九節 輕呂女郎第九十節 乍現第一百一十三節 惡戰(1)(爲小明1969兄弟加更!)第八十六節 迴歸第三百零六節 帝系,傳承第二十節 蕖娘第一百一十五節 戰意濃第一百三十三節 臨戰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三十三節 陰微第一百四十節 授田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三節 船舫第四十八節 蓄勢第一百一十一節 一塔激起千重血第一百五十二節 徐州,徐州第一百三十一節 出擊(2)第三十二節 西線(爲七霧憂鬱 加更!)第二百五十一節 一不做,二不休第二百六十二節 見面第三百零一節 大周后第十五節 等待第一百零七節 接戰(爲千重唱兄弟加更!)第一百零九節 決心,碾壓第四十五節 各有打算第七十四節 山外山(第一更求月票!)第四十八節 目的,定計第八十一節 幻變的局勢第一卷 第一百零四節 交易,誘餌第十六節 對手第一卷 第七十一節 擊其中流(2)第四十節 遇襲第五十三節 火起第一百八十節 與天下爲敵?第一百九十八節 奪城第九十九節 蛛絲馬跡第二十九節 禍福難料第三十四節 撬動第一卷 第一百節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二十七節 入局,破局(爲bbynf 加更!)第二十四節 差距第三百零七節 亂火第十八節 在路上第一百九十一節 出擊第九十七節 帶話(爲taony222兄弟加更!)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四節 惡客第四十二節 鬧市潛龍(3)第二百八十六節 終於要來了第一卷 第八十九節 部將第五十五節 轉折點第一百六十三節 人性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二節 我來了第三十八節 三皇炮錘第一百三十節 出擊(1)第一把二十四節 鋼鐵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美第一百五十二節 徐州,徐州第二百五十節 困獸第八十五節 大野,老爹第一卷 第九十八節 伊洛十大寇第二百六十一節 跳出來第七十三節 羣策(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四十七節 撕破臉第一百一十八節 撒子第六十三節 展望第二百七十九節 突襲第七節 斥候,細作第九十三節 科學第二十三節 樑地第九十九節 飛來橫禍第二十一節 黃雀第一百零三節 政務(2)第一百二十七節 未盡第一百八十四節 探底第一百三十二節 王道之基第一百三十節 示敵以強第一百零九節 亂,亂,亂!第十七節 神物第四十一節 夜談,家國天下第一百四十二節 “閱兵式”第一百二十七節 利弊第四十一節 得手,隱憂第一百一十二節 壽州水軍第一百一十二節 壽州水軍第一百三十一節 大善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十四節 錄事參軍第二百零四節 城戰第六十二節 盛世危機第一百零二節 迷離之局第一百一十三節 翻手爲雲第二十一節 彼可取而代之第一百三十五節 後續(爲黑非洲的回憶兄弟加更!)第一卷 第一百節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一百三十三節 撤兵?第五節 草根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