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拉脫維亞建國

深夜,慕尼黑火車站戒備森嚴,黨衛軍、國防軍憲兵和鐵路警察組成了三道警戒線,一些行人們遠遠觀望着,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三輛專列在站臺上升火待發,元首與意氣風發的帝國政治局委員們在站臺上或者一本正經地交談,或者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元首的專列是輛裝甲列車,這是第三輛裝甲列車,前面的兩輛都毀於戰火,每毀壞一次,裡面的設備就更新換代一次。眼下的這列裡把年初發明的可視電話搬上來了,但由於電話線不穩定,多半情況下成了聾子的耳朵。

此前,元首的專列莫明其妙地叫“美國號”,爲了取悅於愛娃,李德最近把它改名爲“布勞恩號。”讓愛娃着實高興了一陣子,也讓冉妮亞和麗達着實嫉妒了一陣子。

第二輛專列是副元首戈林元首的,車頭第一節車廂呈子彈頭形狀,機車在列車中部。所有車廂都呈流線型,裡面的設施極盡豪華,連馬桶都是鍍金的。去年精簡機構後,戈林的專列不再由他獨佔,改變與帝國總理戈培爾共享。

第三節專列原來是黨衛軍全國領袖希姆萊所有,是由形狀各異、古香古色的幾節車輛組成,是一座名符其實的列車發展史:第一節車廂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老車廂,直到最後一節車廂——帝國最先進的流線型車廂。

元首實行政治體制改革、成立政治局以後,元首決定除元首、副元首和總理外,剩餘的政治局委員共用希姆萊的“列車博物館”。希姆萊儘快不樂意,但衆怒難犯,只得作罷。

列車風馳電掣從慕尼黑出發,經萊比錫向東進發,到達華沙後各奔東西。元首的列車在上午到達里加,最後一分鐘接到命令趕來的迎接隊伍剛在站臺上站定,元首的專列進站了。

車門開了,冉妮亞扶着元首出現在門口。拉脫維亞總統烏爾馬尼斯在車下高高舉起雙手喊叫:“啊,元首,您終於來了,全體拉脫維亞人民正在盼望着你們呀。”

李德心裡哼了一聲:全體拉脫維亞人民其充量也不過是一百五十來萬人,比德國漢堡市的人多不了多少,有什麼可炫耀的?不過嘴上卻回答說:“您好呀總統先生。身體恢復得怎麼樣了?”

總統拍着自己的肚皮樂陶陶地說:“託您的福,專門派出救援隊把我從布爾什維克手裡救出來

。不然,我的這條小命丟在土庫曼斯坦了。”

說話間元首下到站臺上,德意志帝國總統與拉脫維亞國總統緊緊擁抱,並互相拍打着對方的背部。元首與拉脫維亞總理、國防部長,以及新任德國駐拉大使一一握手。聽到總統熱情洋溢地表揚冉妮亞:“謝謝你,你真把元首請來了,你爲祖國立了一大功。我已經給你母親獎勵了一套別墅,並授予里加市榮譽市民的稱號,以表彰你的豐功偉績。”

里加城在道加瓦河右岸,有運河環繞,具有中古時代城市的特徵,房屋低矮,街道狹窄,屋頂多用紅瓦,每座屋頂上有一隻閃光的金屬製的公雞──風信雞。

相傳13世紀末葉起風信雞就被當地居民認爲是避邪之物,後來人們把雞身兩側分別塗上金色和黑色,以辨別風向,現在風信雞隻是作爲城市的特有標誌。在造型各異的教堂中,多姆教堂以其內部龐大的管風琴聞名於世,聖彼得大教堂是里加最高的教堂,其他有名的建築還包括騎士團城堡、大行會會所和小行會會所等。市內還保留着中世紀的商人住宅和倉庫,有“歐洲美人”之稱。

爲了防備無孔不入的蘇聯間諜進行破壞和暗殺活動,拉脫維亞建國大典在里加東南十多公里的森林裡舉行。冉妮亞慫恿元首到拉脫維亞,牽一髮而動全身,其他國家的外交官也星如急火地改變計劃,火速趕往新的地點,鬧出了笑話:匈牙利攝政王霍爾蒂提前一天到達了烏克蘭,聽到元首臨時改變地點的消息後生怕烏克蘭方阻攔,連牙具都沒帶,偷偷從賓館後門溜走。

在林間空地上旗幟招展,人頭攢動。頭戴高帽子的拉脫維亞近衛軍正裝以待。稍遠的地方站着精心挑選的羣衆遊行隊伍。在臨時搭建的木頭主席臺上高月滿坐,兩邊是貴賓席:左邊是各國駐拉脫維亞外交館人員,包括美國臨時代辦。右邊是拉脫維亞各國名流。在靠近主席臺的地方有一位頭髮銀白的老太太,她正關愛而自豪地望着跑上跑下的女兒冉妮亞。

時針指向十一點,主持儀式的拉脫維亞總理走到麥克風前高聲宣佈:“拉脫維亞共和國成立儀式現在開始。請烏爾馬尼斯總統講話。”

全場掌聲雷動。總統拿着講稿鼓掌,不料一陣風把手裡的講稿吹到臺下。他乾脆發現了即興講話:“女士們、先生們,各位朋友和嘉賓。我代表拉脫維亞156萬人民講話。”

他先羅羅嗦嗦講了拉脫維亞的概況:“拉脫維亞共和國位於東北歐,人口156萬,拉脫維亞族62.1 %、俄羅斯族26.9%、白俄羅斯族3.3%、烏克蘭族2.2%、波蘭族2.2%,還有立陶宛族、愛沙尼亞族、德意志族。城市人口占69%。居民主要信奉羅馬天主教、基督教路德宗、俄羅斯東正教、舊教、浸禮教。官方語言爲拉脫維亞語,分中部、東部和北部三種方言,屬於印歐語系立陶宛語族,還有以拉丁字母爲基礎的文字……”

“拉脫維亞是世界上最缺少男性的國家。不知道這句他講不講。”意大利代表打趣道,不過誰都沒有理睬他。

總統回顧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建國過程,講到建國以來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績,咬牙切齒地談到1940年蘇聯強行吞併和清洗,以及把他當作政治犯關押到中亞的不堪歲月。

他說着說着激動起來了:“我要感謝仁慈的蘇維埃,感謝全世界無產階級的領袖和蘇聯各族人民的父親斯大林

。”

此言一出一片譁然。羅馬尼亞總理安東尼斯庫悄悄在李德耳邊說:“這老傢伙是不是受到刺激了?”

“聽下去。”李德挺直腰幹。聽到烏爾馬尼斯總統高聲講道:“我感謝他們是因爲留下了我一條命。而大家知道,波蘭人卻沒有我這麼幸運,他們都被消滅了。時至今日是,竟然有許多國家還與殺人犯國家坑瀣一氣,狼狽爲奸,給他們源源不斷地運去殺人武器。”

李德心裡像吃了蜜蜂屎一樣高興。他滿意地看到美國代辦坐臥不安,又生怕他憤而離場,失掉一次宣傳德國的機會。幸而烏爾馬尼斯總統停止了攻擊,轉而感謝起德國來。

“下面由盟國代表、德意志帝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講話。”總理大聲宣佈,並把手舉過頭頂使勁拍巴掌。

德國元首講話以冗長出名。大家以爲他又要發佈長篇大論,出乎意料的是李德只說了一句代表盟國祝賀的話,在大家的期待中轉身回去了。

在低沉的國歌聲中,德國國旗緩緩下降。與此同時,拉脫維亞紅、白、紅三色旗緩緩一升。臺下的德軍方隊邁着整齊的步伐退出會場,拉脫維亞軍隊站在德軍剛纔的位置。臺上,元首與總統緊緊握手,互相致意,寓示着雙方完成交接儀式。

在大羣鴿子飛上天空。一些鴿子和徑直飛往森林深處,結果成了毒蛇的美食。

歌舞表演開始。文藝節目後面是羣衆遊行。李德看了約莫十來分鐘,便悄悄離開了主席臺。

在森林的一個角落,李德與冉妮亞的母親見面。老人家說什麼也不接受他饋贈的金錢,讓李德對她肅然起敬。

簡短的建國儀式結束了,元首又跳上了歸程,去參加今晚在柏林舉行的國會會議。

最初的亢奮過後,李德又爲德軍還沒有翻過高加索山而煩惱起來。還有,曼施坦因還沒有打到土耳其邊境,也就是說,蘇聯的黑海艦隊仍在海上游弋,給德軍黑海運輸船隊製造麻煩。

元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進攻高加索山脈上,他已經等不及德軍實施在高加索北部設陷阱誘捕蘇軍的計劃了。但是,德軍裝甲部隊並沒有浪費一點時間,但是困難重重。地圖上的道路與實際上時而炎熱無比、塵土飛揚,時而大雨如注、泥濘難行的道路完全是兩回事。裝甲部隊和摩托化步兵固然可以不顧機械的磨損而勉強前進,但是步兵和由馬拉動的裝備卻越來越遠地落在後面。

肩負重荷的步兵行進在四周景色單調的道路上,目的地遙不可及,他們感到又憤怒又絕望,揮汗如雨,飽受蒼蠅和蚊蟲的叮咬。儘管大量俄國士兵被俘——例如,德軍到達伏爾加到裡海入海口阿斯特拉罕三角洲、陳兵裡海岸邊,切斷高加索蘇軍與後方的陸上聯繫後,有30萬蘇聯士兵被俘,但是德國的對手似乎並沒有因此失去信心。

實際上,蘇聯人看來能夠輕易徵集到新的部隊,無論是來自西伯利亞的士兵還是臨時倉促徵集的民兵。斯大林的命令越來越嚴酷,頒佈的第270號令准許逮捕逃兵的家人,或者至少剝奪任何投降士兵的家人獲得國家資助的權利,最近又發佈了“絕不後退一步”的命令,因此懾服了那些有可能叛變的人。那些被斯大林用於推卸責任的將軍則遭槍決。

第7節 蘇軍的圓型坦克第6節 機場糗事第26節 蒼山如海,殘陽如雪。第13節 蛇蠍心腸的美女第10節 德國高射炮部隊第2節 無情復仇的蘇軍女兵第9節 伊朗搭錯車第19節 元首戰鬥在第一線第15節 戰時黨代會第9節 斯大林指揮不靈了第11節 我們堅守住了第2節 與軍工企業家鬥智鬥勇第27節 德日外長的鬥雞表演第9節 向美國亮起復仇之劍第15節 黑色樂隊與紅色樂隊第20節 伏羅希洛夫號巡洋艦第26節 沙海歷險後的獎賞第25節 沙盤對抗演練第7節 領袖戰鬥過的地方第14節 救援官二代哈羅德第19節 誰殺了她們?第16節 棄甲曳兵,束手就擒第4節 一定有梅毒第10節 冉妮亞:元首,出事了第7節 刀下留人第21節 在克里特島第17節 等打完這一仗再回柏林第12節 莫斯科指日可下第1節 四維空間第26節 老鼠戰爭第8節 一波三折第11節 中國人救了猶太人第12節 小兒麻痹症羅斯福第17節 蘇軍的T35坦克第5節 搶班奪權第18節 元首視察馬爾他第20節 曼施坦因邀請元首第8節 穿越綜合症與索契第19節 家門口的德國航母第21節 水下探密第4節 女人心,海底針第7節 伊拉克戰爭第5節 田忌賽馬與普魯士精神第2節 上薩爾茨堡的外交官第6節 蘇聯崩潰的前兆第11節 無情的甄別第2節 寶刀不老第6節 調到東方外軍處第14節 形同骷髏的德軍戰俘第15節 空中戰場掃帚第18節 白俄羅斯的游擊隊第6節 羅伯斯庇爾第15節 黨和人民注視着你們第3節 曼施坦因連降三級第8節 德軍裡的蒙古人第6節 機場糗事第9節 元首隻身闖虎穴第3節 德蘇的蜜月期第18節 有了希特勒的兒子第9節 利埃邊境第9節 向美國亮起復仇之劍第2節 隆美爾醉酒第26節 紅色的德米揚斯克第2節 忠誠與背叛第2節 微服私訪第18節 有了希特勒的兒子第13節 將帥爭執第24節 法國絕代佳人第22節 臨時更改會議地點第4節 啤酒館第18節 白俄羅斯的游擊隊第11節 第三帝國火箭之父第5節 向斯維裡河,前進!第30節 元首的水龍頭沒關緊第19節 東西方軍人觀念的差異第3章 軍委擴大會議(上)第18節 白俄羅斯的游擊隊第14節 找水隊第27節 石油,金錢,突擊隊第12節 火箭 導彈 近炸引信第10節 鮑曼的豔遇第17節 空投物資是乒乓球第6節 冉妮亞遭難第26節 老鼠戰爭第16節 鮑曼和冉妮亞捱罵第11節 陸軍參謀長攪局第8節 莫斯科大閱兵第26節 沙海歷險後的獎賞第12節 阿修羅地獄第9節 小心我的孩子第2節 我是希特勒我怕誰第18節 狗蛋埋汰日本人第26節 紅色的德米揚斯克第19節 人體輸送帶第16節 鮑曼和冉妮亞捱罵第6節 冉妮亞遭難第14節 找水隊第7節 神聖的妓女第9節 利埃邊境
第7節 蘇軍的圓型坦克第6節 機場糗事第26節 蒼山如海,殘陽如雪。第13節 蛇蠍心腸的美女第10節 德國高射炮部隊第2節 無情復仇的蘇軍女兵第9節 伊朗搭錯車第19節 元首戰鬥在第一線第15節 戰時黨代會第9節 斯大林指揮不靈了第11節 我們堅守住了第2節 與軍工企業家鬥智鬥勇第27節 德日外長的鬥雞表演第9節 向美國亮起復仇之劍第15節 黑色樂隊與紅色樂隊第20節 伏羅希洛夫號巡洋艦第26節 沙海歷險後的獎賞第25節 沙盤對抗演練第7節 領袖戰鬥過的地方第14節 救援官二代哈羅德第19節 誰殺了她們?第16節 棄甲曳兵,束手就擒第4節 一定有梅毒第10節 冉妮亞:元首,出事了第7節 刀下留人第21節 在克里特島第17節 等打完這一仗再回柏林第12節 莫斯科指日可下第1節 四維空間第26節 老鼠戰爭第8節 一波三折第11節 中國人救了猶太人第12節 小兒麻痹症羅斯福第17節 蘇軍的T35坦克第5節 搶班奪權第18節 元首視察馬爾他第20節 曼施坦因邀請元首第8節 穿越綜合症與索契第19節 家門口的德國航母第21節 水下探密第4節 女人心,海底針第7節 伊拉克戰爭第5節 田忌賽馬與普魯士精神第2節 上薩爾茨堡的外交官第6節 蘇聯崩潰的前兆第11節 無情的甄別第2節 寶刀不老第6節 調到東方外軍處第14節 形同骷髏的德軍戰俘第15節 空中戰場掃帚第18節 白俄羅斯的游擊隊第6節 羅伯斯庇爾第15節 黨和人民注視着你們第3節 曼施坦因連降三級第8節 德軍裡的蒙古人第6節 機場糗事第9節 元首隻身闖虎穴第3節 德蘇的蜜月期第18節 有了希特勒的兒子第9節 利埃邊境第9節 向美國亮起復仇之劍第2節 隆美爾醉酒第26節 紅色的德米揚斯克第2節 忠誠與背叛第2節 微服私訪第18節 有了希特勒的兒子第13節 將帥爭執第24節 法國絕代佳人第22節 臨時更改會議地點第4節 啤酒館第18節 白俄羅斯的游擊隊第11節 第三帝國火箭之父第5節 向斯維裡河,前進!第30節 元首的水龍頭沒關緊第19節 東西方軍人觀念的差異第3章 軍委擴大會議(上)第18節 白俄羅斯的游擊隊第14節 找水隊第27節 石油,金錢,突擊隊第12節 火箭 導彈 近炸引信第10節 鮑曼的豔遇第17節 空投物資是乒乓球第6節 冉妮亞遭難第26節 老鼠戰爭第16節 鮑曼和冉妮亞捱罵第11節 陸軍參謀長攪局第8節 莫斯科大閱兵第26節 沙海歷險後的獎賞第12節 阿修羅地獄第9節 小心我的孩子第2節 我是希特勒我怕誰第18節 狗蛋埋汰日本人第26節 紅色的德米揚斯克第19節 人體輸送帶第16節 鮑曼和冉妮亞捱罵第6節 冉妮亞遭難第14節 找水隊第7節 神聖的妓女第9節 利埃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