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狠辣謝三郎

話說謝直抵達長安城之後,就去了一趟宮城,明確了主導權,將摸底、維護、修繕等宮城的具體工作,全部甩給了邊令誠和長安宮城留守的王公公。

在他看來,長安宮城原本就是天子居住的地方,只不過因爲李老三在洛陽滯留了三年時間,原來的住處多少要再收拾一番而已,就像後世的某些中上之家,在其他地方有處房子,好久沒住了,某一天突發奇想,想過去住兩天,收拾固然是需要收拾一下,不過具體的工作也有限,也就是打掃一下衛生,看看有啥需要更換的東西更換一下,往高了說,也就是重新裝修一次,往低了說,就是找倆保潔收拾收拾的事兒……

這能算多大的事兒!?

況且還有人家家裡自己安排的人員,留守太監相當於物業,從洛陽派來的邊公公,相當於保潔公司的工長,有他們在,這點事,還用得着他謝三郎這個“監工頭子”費多大的心?

所以,謝直直接把事情交代完了以後,給他們明確了工期,十天,明確了管理方式,追責,明確了職業道德,不能打着天子的旗號爲非作歹,並且明確了時間節點,三天檢查一回……在此以後,謝三郎就直接離開了宮城。

當然,他也不是真的就什麼都不管了。

謝直自從接到聖旨之後,除了確定這個工作要秉承一個“快”字原則之外,還早早地確定了一個態度——他就是看不慣內侍宦官,依仗着天子的威勢爲非作歹,“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這種事,雖然以他個人能力而言,自然難以杜絕,但是他也早早就下定決心,至少在自己手上這件事中,要予以堅決地打擊!

所以,謝三郎出宮之後,直接前往東市西市,直接召喚東西兩市的市令,明確地告訴他們,如果謝三郎身負皇命,負責管理一切相關事宜,所謂相關事宜,當然也包括嚴控宮中內侍禍亂地方,謝直明確告訴東西兩市的市令,這段時間,他除了要隔三差五地前往長安宮城檢查一下工作進度,其他時間,就坐鎮東西兩市,但凡有宮中內侍出宮採買,膽敢打着天子旗號胡作非爲的,市令不敢管,直接上報給他,他來管!

東西兩市的市令一聽,臥槽,還能有這好事!?

這位謝御史,聽口音,是河南府的人,看官袍,監察御史,看年紀,不大……這也就是個新晉御史吧?

怎麼着,這是要學着名臣良將做青天大老爺啊!?

欸,管他那個呢!

你自己願意去管管那些無法無天的宦官,我們還求之不得呢!

東西兩市的市令,苦宦官久矣!

東西兩市,乃是整個長安城最爲繁華的所在,甚至可以說是整個大唐最繁華的所在,東洋的鏡子,鋼刀、南陽的珍珠、珊瑚,塞外的牛羊皮具、西域的香料、美酒,以及大唐本土之上的各路商品,堪稱應有盡有、琳琅滿目,絕對是整個大唐版圖上商業七息最濃郁的所在。

當然了,商品集散的地方,自然會有大量的財貨流通,同樣,也會招惹好多是是非非。

這些是是非非之中,別的不說了,就以宦官的危害最大!

沒轍啊,人家是天子家奴,代表着天子臉面,一張嘴就是替天子,替皇家採買物品,啥,錢!?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率土之民,莫非王臣,聽說過沒有!?你的身價性命都是天子的你知道嗎!?現在看上了你家的貨物,採買入宮,是天子、是皇家給你臉面,還敢要錢!?再敢要錢,直接把你抓進宮去,切了之後,跟咱家一樣服侍天子!

聽了這話,誰受得了!?

這麼一來,那些南來北往的商戶,無奈之下,只得接受宮中宦官的盤剝……

說句不好聽的,東西兩市,本來挺好的,就是讓這幫子宦官弄得烏煙瘴氣的。

東西兩市兩市的市令,把這一切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當時他們也不過是個區區的七品官,又是在長安這種天子腳下,就算是心中着急,也真沒有辦法……

這也就是這兩年天子駐蹕洛陽,宮中的宦官沒有了天子的旗號,這才收斂了很多,這才讓東西兩市過了幾天消停日子。

結果,聽說天子馬上就要返京了,東西兩市的市令當時就發愁了,天子返京,在此之前,肯定有一次大規模的採買,就宮中宦官的那個德行,還不得瘋了!?三年時間沒有收入了,肯定這麼一回就得吃飽了啊,正所謂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說的不就是這個嗎?

可是宮中宦官要是吃飽了,東西兩市還不得讓他們給禍禍塌了!?

這咋辦!?

就在兩市市令愁容相對、兩兩無言的時候……

天下掉下個謝御史!

他管!

東西兩市的市令,當時心花怒放,恨不得上去親謝直兩口,您咋纔來呢!?

不過,激動過後,兩市市令也面面相覷。

嘿!這位謝御史,口氣倒是不小,能耐不知道跟口氣是不是一樣大!

然後……

謝直就讓他們領略了什麼叫“人狠話不多”!

第一天坐鎮東市,因長安宦官強行搶奪商家,被謝直率領金吾衛當場拿下!

不送官,不審判,不留情!

監察御史,汜水謝直,以“欽差”的身份,請出天子旨意,直接下令!

就一個字!

斬!

一十三名宮中宦官,在屎尿橫流之中,身首異處!

汜水謝三郎,第一次亮相大唐西京長安城,身後排了一十三顆宦官的人頭,就擺在長安東市的門口,以此爲後來者,戒!

第二天,謝直坐鎮西市。

還真有不信邪的,楊思勖的乾兒子。

打着爲天子採買的旗號,強買綢緞三十匹,足足六十貫價值的貨物,就扔下散亂銅錢幾百枚!

被金吾衛拿下之後,還振振有詞,我給錢了!

謝三郎能慣着他那個!?

同樣處理,斬了楊思勖的乾兒子,以及隨性的四名宦官!

五顆人頭,被他下令,懸掛在西市坊門之上,以此,警示宵小!

第三天,謝直前往長安宮城檢查修繕進度。

把留守太監王公公拎過來一頓臭罵!

隨即命令長安留守、洛陽來人的所有宦官齊聚一堂,掏出一份本章,乃是他具本彈劾長安留守宦官魚肉鄉里。

當場念出。

一片大譁!

然後就在衆目睽睽之下,在本章上又添了幾句話,“有長安宮城留守太監王某,枉顧皇恩,在接受修繕長安宮城的皇家任務之後,三天之內,毫無寸進,臣,監察御史,汜水謝直,彈劾其尸位素餐!”

一句話寫完,還是當場念出!

長安留守王公公直接就嚇尿了,跪在地上磕頭不已,求謝三郎網開一面,饒了他這一回,他保證一定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長安宮城的修繕工作,並且約束長安所有留守宦官,再也不能出宮去禍亂地方。

謝直根本沒搭理他那個!

彈章照樣發出!

直接命令金吾衛將王公公叉起來,找專人看押,等洛陽那邊有了回信,就直接砍了他!

並且明確地告訴其他的所有宦官,這樣的本章,以後每三天就要往洛陽發一份,他謝三郎根本不用任何人給他保證,不想死的,就老老實實幹活幹事,想死的,更好辦,東西兩市見!

王公公哪裡想到這位汜水謝三郎如此強硬,頓時嚎啕大哭,苦苦哀求。

到了最後,還是洛陽來的邊公公幫着說了兩句好話,說什麼他畢竟是天子親自任命的留守太監,要是就這麼不明不白地被抓了,也不叫個事,正好謝御史您不是彈劾嗎?彈劾就彈劾,但是在彈劾的同時,還是多給他一條活路吧。

謝直聽了,這才勉強點頭。

直言不諱地告訴王公公,要不是邊公公給你求情,你他麼死定了!不說縱容宮內宦官到東西兩市禍亂地方,就是這三天修繕工作毫無進展,就夠他謝三郎請出聖旨,直接砍了他這個尸位素餐之輩!

現在既然是邊公公爲你求情,這樣,給你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彈章在手,暫緩發出!

三天之後,以觀後效!

如果三天之後,宮城修繕工作還沒有進展,或者再有長安宦官打着天子的旗號爲非作歹,咱們就兩罪並罰!

王公公聽了,終於又搶出來三天的活命時間,一個勁地千恩萬謝,並且保證一定要把事情辦好,絕對不會辜負天子聖恩,也不會辜負了謝御史的活命之恩!

自此之後,汜水謝三郎,在大唐西京長安,一戰成名!

無論是長安宮城之中的宦官,還是長安城中的普通百姓,以及留守長安的普通官員,就沒有不知道人家汜水謝三郎的!

整個長安城都拿宮中宦官沒辦法,結果人家來了,三天!就三天時間!就把所有宦官都治得服服帖帖的!

尤其是東西兩市的官員、商戶,更是恨不得給人家汜水謝三郎立一個長生牌位!

這哪是鐵面無私的監察御史啊,這他麼簡直就是財神爺下凡啊——要是沒有人家把宮中宦官管束起來,恐怕自家掙的這點財貨,全得被他們給搶了,現在好了,謝三郎來了,這就是財神爺顯靈了!

謝直在短短時間內,蜚聲長安城,堪堪破了“揚名長安”的最快紀錄——自大唐立國以來,就沒有任何一個人,進入長安不到三天時間,就能弄得自己家喻戶曉!

他的如此表現,自然引動了各方矚目。

普通百姓、商戶也就罷了,留守官員、宮中內侍,都納悶呢,從哪蹦出來這麼一位謝三郎,這麼狠辣,完全不用顧忌皇家顏面,抓住宦官出錯,說殺就殺!?現在他有天子聖旨護體,自然百無禁忌,難道他就不想想以後,等他沒有了“欽差”的這個身份,這些宦官能輕易放過他嗎?

懷着這樣的疑問,各方勢力都開始打聽,這位汜水謝三郎,到底是何許人也。

還真讓他們打聽着了!

長安乃是大唐西京,本來就是天下消息彙集的地方,只不過因爲天子如今駐蹕洛陽城,消息也就略略滯後而已,如果真的想了解一個人,斷然不會沒有途徑,只不過,有的消息不值得他們去主動尋找而已……

至於提供消息的人選,常年往來長安洛陽的商家就不用多說了,那不是還有從洛陽宮城來了好幾十的“宮中人”嗎……

結果聽到確切的消息之後,所有人都傻了!

汜水謝三郎,果然牛逼!

大唐辦案第一人,開元二十三年的明法榜首、制科甲等,入仕不足一年,就官居監察御史!

其他的事蹟就更多了……

夜審楊七、科舉改革、推出鹽法、已死開道、設伏漕幫、……

僅僅平滅叛亂就兩場,一場在洛陽北市,一場在洛陽城外通濟渠……

最讓人驚愕的,還是人家對宦官的強硬。

連續兩場“炮轟金鑾殿”,每一場的“起手式”,都是那宦官開刀!

第一場,直接杖斃了高力士的侄子!

第二場,更過分,親自用頭頂獬豸冠上的“大鐵棍子”,就在天子面前,把紅袍內侍牛仙童給抽了個滿臉花,這還算不算,直接一紙彈劾,逼得天子下令杖責牛仙童八十大棍,可憐牛仙童一個堂堂的紅袍宦官,如今還在牀上喊哎呦呢,據說要是下半生恢復不好,說不定生活都不能自理了……

衆人聽了謝直的這些事蹟之後,在驚訝之餘,想了想他在長安城對宦官的所作所爲,一個個都覺得……要是這麼說的話,下手還不算重,起碼人家沒有直接掄起“大鐵棍子”,甩到長安留守的王公公的臉上……

這回不用納悶了,人家謝三郎即便沒有了“欽差”護體,就往那一站,是個宦官也不敢近前!

爲啥?

你個宦官,不過是天子家僕而已……

別說天子家僕了,人家在金鑾殿上“請斬安祿山”,逼得天子拂袖而走,也沒見天子將他如何啊……

既然如此,咱們還是老實着點吧……

不但如此,隨着謝三郎的事蹟在長安城中流傳,越來越多的消息,也跟着東西兩市的商隊,走向了大唐的四面八方……

謝直也不知道,他不過就是看不過宦官爲非作歹而已,竟然能夠讓自己的“清名”流傳在整個大唐的國土之上……

第541章 保險第8章 《謝公狀告楊龜壽貼》第625章 安祿山必敗第660章 土!富貴險中求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268章 謝二胖子的信第527章 白袍文士第295章 設身處地替他想第451章 便橋前第532章 留得好!第88章 不對吧?第668章 木!彌勒教好護法第201章 三套兄弟倆第432章 就一個字,快!第151章 拿詩文集子來第536章 還有可能……第581章 登聞鼓響!第25章 無視他第656章 土!不求殲敵,只求拖延第2章唐律疏議第562章 覆盤!任老道,救命恩人?第345章 還是不信第181章 李老三第111章 洛陽城“黃牛”的誕生第217章 河南縣尉行不?第97章 詩文集子是一塊敲門磚第611章 以律法,不以歲月!第482章 灞水幫,粱十六第259章 殺人償命第119章 請借府衙大堂一用!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48章 劉四殺妻第329章 勾結匪類第449章 刺殺局第568章 覆盤!邢縡,幕後黑手?第423章 沒有私仇第358章 高明、少女、大漢第295章 設身處地替他想第95章 楊銛說跋扈第652章 火!力大無窮第157章 你是這樣的李昂第654章 土!高尚一笑謝三郎第308章 朝廷威嚴的另外一種解讀第342章 再見,張公子第317章 水生之喝粥還是吃乾飯第285章 爲謝直請功第202章 你來啊第200章 咱得謝謝他去第661章 土!三笑謝三郎第278章 不過三十貫而已第260章 楊萬年該死第98章 字帖=公信力第607章 李老三的眼神變了第420章 請斬安祿山第512章 追,還是不追第674章 說書人第677章 金!多謝安節帥贈箭第230章 儒家會員第64章 大唐特色的審訊第149章 蕭夫子第465章 衝第653章 火!用不着!第521章 三個不對第298章 大局底定第511章 待貴客,三郎茶第572章 案中案第152章 多謝員外郎美意第169章 工資普調第24章 汜水第一才子第347章 你兒子第608章 正冠抖袍,準備彈劾第659章 土!心狠第129章 好味道第133章 合謀第86章 他怎麼知道我跋扈的第39章 科舉也是需要資源的第404章 早做準備第231章 漕幫致歉第487章 你和王鉷是什麼關係?第165章 王維也在第529章 讓他查!第386章 不行第50章 縣試還排名?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528章 奏請天子,徹查!第313章 水生之劉縣尉問案第62章 李兄且慢第249章 孝子復仇第646章 謝家兒郎初長成!第404章 早做準備第13章 讀書還需要資源?第148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661章 土!三笑謝三郎第582章 聰明人楊國忠第568章 覆盤!邢縡,幕後黑手?第2章唐律疏議第619章 所謂智囊第115章 不高興第39章 科舉也是需要資源的第52章 謝直不服
第541章 保險第8章 《謝公狀告楊龜壽貼》第625章 安祿山必敗第660章 土!富貴險中求第356章 我們不一樣第268章 謝二胖子的信第527章 白袍文士第295章 設身處地替他想第451章 便橋前第532章 留得好!第88章 不對吧?第668章 木!彌勒教好護法第201章 三套兄弟倆第432章 就一個字,快!第151章 拿詩文集子來第536章 還有可能……第581章 登聞鼓響!第25章 無視他第656章 土!不求殲敵,只求拖延第2章唐律疏議第562章 覆盤!任老道,救命恩人?第345章 還是不信第181章 李老三第111章 洛陽城“黃牛”的誕生第217章 河南縣尉行不?第97章 詩文集子是一塊敲門磚第611章 以律法,不以歲月!第482章 灞水幫,粱十六第259章 殺人償命第119章 請借府衙大堂一用!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48章 劉四殺妻第329章 勾結匪類第449章 刺殺局第568章 覆盤!邢縡,幕後黑手?第423章 沒有私仇第358章 高明、少女、大漢第295章 設身處地替他想第95章 楊銛說跋扈第652章 火!力大無窮第157章 你是這樣的李昂第654章 土!高尚一笑謝三郎第308章 朝廷威嚴的另外一種解讀第342章 再見,張公子第317章 水生之喝粥還是吃乾飯第285章 爲謝直請功第202章 你來啊第200章 咱得謝謝他去第661章 土!三笑謝三郎第278章 不過三十貫而已第260章 楊萬年該死第98章 字帖=公信力第607章 李老三的眼神變了第420章 請斬安祿山第512章 追,還是不追第674章 說書人第677章 金!多謝安節帥贈箭第230章 儒家會員第64章 大唐特色的審訊第149章 蕭夫子第465章 衝第653章 火!用不着!第521章 三個不對第298章 大局底定第511章 待貴客,三郎茶第572章 案中案第152章 多謝員外郎美意第169章 工資普調第24章 汜水第一才子第347章 你兒子第608章 正冠抖袍,準備彈劾第659章 土!心狠第129章 好味道第133章 合謀第86章 他怎麼知道我跋扈的第39章 科舉也是需要資源的第404章 早做準備第231章 漕幫致歉第487章 你和王鉷是什麼關係?第165章 王維也在第529章 讓他查!第386章 不行第50章 縣試還排名?第494章 一把大小,一條人命第528章 奏請天子,徹查!第313章 水生之劉縣尉問案第62章 李兄且慢第249章 孝子復仇第646章 謝家兒郎初長成!第404章 早做準備第13章 讀書還需要資源?第148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661章 土!三笑謝三郎第582章 聰明人楊國忠第568章 覆盤!邢縡,幕後黑手?第2章唐律疏議第619章 所謂智囊第115章 不高興第39章 科舉也是需要資源的第52章 謝直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