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

由於戰況已經出現了強弱分化,加上蘇燦正要進行表態,所以蘇燦的位置受到了下面打鬥人員的關注。

只是誰都沒有想到,蘇燦竟然被人從背後偷襲,而且他們十分清晰地聽到了蘇燦發出了一聲慘叫。

今晚是一個月圓之夜,整個王宮宛如白晝一般。

在所有人詫異的目光中,大家亦是紛紛看清殿前的那個行兇者,竟然正是印加帝國的大皇子蘇忍。

蘇忍的地位十分特殊,雖然沒有被蘇燦冊封爲太子,但一直生活在王宮裡面,甚至還負責着王城的安防。

只是此刻,他成爲了刺殺蘇燦的那個人,做了一個足以改變印加帝國走向的事情。

“蘇忍?”

“大皇子,這怎麼可能?”

“蘇忍,他……他竟然弒父?”

……

周圍的所有人看清楚蘇忍的臉龐後,臉上紛紛露出震驚之色。

不管是跟隨孫海而來的反賊,還是蘇燦的王牌護衛隊,在看到殿前一幕的時候,卻是紛紛震驚地望向蘇忍。

卻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大皇子竟然弒父,成爲逆轉戰局的關鍵人物。

蘇燦並沒有當即死去,伸手捂住自己的傷口,轉過身顯得難以置信地怒吼道:“你……你瘋了?”

在此次因分配不均而引發的動盪中,他一度懷疑所有的人,甚至自己王宮護衛王貴都不再相信,但偏偏沒有想過自己的大兒子會在這個時候背叛自己。

“我沒有瘋!”蘇忍看着手上帶着鮮血的匕首,顯得十分清醒地迴應道。

蘇燦感受到腹中傳來的鑽心疼痛,但心裡還是擁有諸多不甘地道:“即便你殺了朕,你以爲你能得到皇位嗎?你有沒有腦子的?”

雖然他確實還沒有下定決心將皇位交給這個大兒子,但眼前這個大兒子終究是繼承人之一,將來有很大概率繼承自己的皇位。

只是現在這個大兒子突然對自己動手,憑着自己這個大兒子的能力,壓根不可能壓得住劉滔那幫人,這皇位壓根不可能落到他的身上。

正是如此,他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兒子爲何會被挑唆行刺自己,這壓根是一種不合常理且愚蠢的行爲。

“蘇燦,你的心裡難道只有皇位嗎?”蘇忍看穿了蘇燦的心思,卻是慘然一笑地反問道。

蘇燦微微一愣,卻突然發現自己看不透這個大兒子:“那你爲了什麼?若你不是爲了皇位,因何要刺殺朕?”

“除了皇位,你難道就從來沒有想過家裡人嗎?”蘇忍看着蘇燦至今還在考慮着皇位,卻是恨恨地質問道。

蘇燦像是突然想明白什麼一般,自以爲捕捉到蘇忍的心思:“你是怪朕向大明妥協?你以爲朕不想復仇嗎?大明比你想得要強大得多,咱們如今拿什麼復仇?”

“復仇?家裡惟一死掉的是爺爺,但爺爺之所以選擇上吊,那是咱們蘇家出了你這個反賊!他老人家沒臉苛活於世,亦無臉面對列祖列宗,所以才自尋短見!一直以來,我忘了跟你說,你已經被爺爺逐出了蘇家,你不再是我們蘇家人!”蘇忍不再隱瞞,而是將事情的真相全部抖了出來。

雖然他的二叔確實參與當年的行刺皇帝計劃,但大明皇帝並沒有誅殺他們蘇家,而是將他們安頓在京城郊外重新生活。

在得知自己父親背叛大明後,他的爺爺卻是受不了這個打擊,畢竟他一生引以爲傲的事情是他們蘇家祖祖輩輩對朝廷的忠誠,所以最後選擇了上吊。

他此次遠渡重洋而來,打一開始便不是什麼交易的籌碼,由始至終他都是大明王朝的一分子,亦是爲蘇家贖罪而來。

至於自己的父親,且不說他已經被驅出了蘇家,而且爲了利私竟然拋棄了全家人,又有什麼理由讓自己念父子之情呢?

蘇燦的大腦嗡嗡作響,卻是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道:“不,不可能,你就是爲了皇位,你少編這種不着調的故事!”

“你不會懂,永遠都不會懂,世間有比皇位更重要的東西!”蘇忍想到自己尚在人世的母親和弟弟妹妹,卻是無比堅定地答道。

蘇燦伸手摸到了藏在身上的匕首,突然發狠地撲過去道:“你這個不孝子,去死吧!”

若真論個人戰力,蘇燦其實是遠在蘇忍之上,即便現在已經身負重傷,但未必不能跟蘇忍殊死一搏。

蘇燦其實是一個十分淡漠親情的人,如果心裡真裝着自己的家裡人,當年亦不會爲了權勢而背叛大明王朝。

現在蘇忍敢對他捅刀子,那麼他亦不介意親手了結這個大兒子。不說現在自己已經有了兩個幼子,而且他將來亦還可以再生,死了一個兒子壓根不是事。

噗!

正當蘇燦朝着蘇忍伸去的時候,手腕處突然感到一陣吃痛。

“蘇燦,這虎毒不食子,你當真是比老虎還要狠毒啊!”正好趕到了這裡劉滔出手救下蘇忍,顯得戲謔地挖苦道。

蘇燦擡頭看到突然出現的劉滔,卻是知道這股反叛力量比自己所想象還要強大,只是他始終不明白是誰能夠將這幫人組織起來。

要知道,他已經是印加帝國的皇帝,手裡掌握着整個帝國的資源,按說劉滔這幫人站在自己這邊才能獲得更多的好處。

只是偏偏地,劉滔和孫海這幫舊部竟然能夠聚到一起,甚至自己的大兒子亦參與其中。

蘇燦的腦海突然想到了某種可能,想到自己的兒子確確實實不是爲了皇位,卻是震驚地望向了西方。

“錯,你纔是不忠不孝,你去死吧!”蘇忍躲過一劫,卻是想到自己死去的爺爺突然撲了上去道。

蘇燦感受到死亡的威脅,捂着自己手腕上的傷口瞪大眼睛驚恐地道:“不要!”

噗!噗!

蘇忍像是被什麼事情刺激到一般,手緊緊握着匕首連捅蘇燦兩刀,而眼睛涌現着一絲堅決與無悔。

他知道自己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只是想要蘇燦給整個蘇家所帶來的恥辱,讓他爺爺更是含恨而終,讓他沒有半點的退縮。

何況,他需要完成爺爺的遺願,更要保護自己的孃親和弟弟妹妹,而他自始至終都是大明王朝的一員。

劉滔看到下面混亂的衆人,亦是站出來喝止道:“你們都住手!” 在場的人員面面相覷,而後便是紛紛停手。

雙方的頭目其實都是蘇燦的舊部,現在他們看到蘇燦已經死去,所以他們同樣需要考慮自己的未來。

“陛下染天花病逝,如今要以穩字當頭,咱們到議事殿商議該如何穩住朝局吧!”劉滔迎着衆人的目光,便給事情定下基調道。

此話一出,大家都知道劉滔的心思。

雖然蘇燦已經被蘇忍所殺,但印加帝國這一塊肥油自然是不能丟,所以他們接下來自然是要重新團結起來。

在場的人員面面相覷,現在他們本質上是身處異國他鄉,很快便接受了這個提議。

其實一些人員知道此事早有預謀,顯得十分痛快地走向議事殿,至於倒在血泊中的蘇燦,卻是沒有人再多瞧一眼。

不管蘇燦曾經多麼風光,亦不管他是印加皇帝,而今已經成爲了過去式,亦或者淪爲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大家都不需要再藏着掖着了,今後咱們是時候撥亂反正了!”劉滔在坐下後,亦是直接進行挑明道。

所謂的撥亂反正,此次議事殿所商議的內容自然不會對外公開。

大家很快便達成了一致,印加皇帝蘇燦因感染天花而亡,而皇位由大皇子蘇忍繼承,即是新的太陽神之子。

由於內部並沒有出現紛爭,所以蘇忍很順利地掌權。

他不僅不像蘇燦那般頒佈新政,而且將蘇燦剛剛頒佈的新政通通進行廢除。

在登基的當天,他將早前的府縣行政劃分全部進行取消,亦不再設置六部衙門,而是重新進入軍管的治理模式。

至於遷都計劃直接被叫停,這些已經調集的勞動力派往北面,卻是準備修出一條從港口連接礦區的新道路。

印加帝國不再熱衷於體制改革,亦不再喊出統一大陸的口號,而是開啓了浩浩蕩蕩的開採礦產資源的計劃。

劉滔成爲了新的北征軍主帥,他負責向北進行擴張,憑藉華夏帶來的先進武器,很快將大量的俘虜送往礦區。

原本印加帝國已經被西班牙盯上了,但西班牙的艦隊在遭到上次的重創後,卻是已經逃回了歐洲。

雖然歐洲的貴族嚮往黃金,但每次出航都需要大量金錢的支持,而西班牙王室的資金亦是出現了問題。

儘管哥倫布一再遊說,而且帶回更多的鸚鵡,但他們已經沒有財力再繼續支持哥倫布進行新的航行。

事實上,現在的歐洲正處於混亂中,因法國切斷西班牙的糧食供應而爆發了西法戰爭。

由於天花疫情的肆虐,越來越多的歐洲王室出現了財政危機,而戰爭成爲他們解決本國矛盾的最好方式。

正是如此,儘管西班牙發現了新的艦線,但西班牙王室已經沒有私房錢支持哥倫布進行新的航行。

話分兩頭,正當南美洲迎來變局的時候,北美洲一座新城已經拔地而起。

在後世被稱爲舊金山的地方,美洲總督鄭永在這裡紮了根,不僅美洲總督府坐落在這裡,而且修建了美洲大明城得和港口

身穿鬥牛服的鄭永站在碼頭上,對一艘海船進行揮手道:“一路順風,務必將信件帶回給陛下!”

“卑職定不辱使命!”趙忠義是此次的船長,對前來相送的鄭永鄭重地行禮道。

他是第兩批前來美洲大陸的將士,而今終於輪到他押送貨物返回大明,心裡既是緊張又是充滿着期待。

雖然這裡一切都好,但他始終掛念着自己的故鄉,亦是想回家見一見自己的親人。

“出發吧!”鄭永雖然心裡有着不捨,但還是用力地揮手讓趙忠義離開。

北美洲同樣遭受天花病毒的影響,整個地區的人口正在急促下降,很多部落正在慢慢地消亡,甚至一些小型的國家正面臨解體。

不過他並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一方面將這片區域納入大明的軍管區,另一方面則是跟當地的土著進行皮草貿易。

若是論到禦寒性,那麼最佳的布料自然是皮草。

這片新大陸生活着數之不盡的動物,而印第安人以狩獵爲生,每日都能夠得到大量的皮草。在大明眼裡極爲寶貝的皮草,但在他們眼裡卻是一文不值。

鄭永正是看到皮草的經濟價值,在安排趙忠義返回大明傳遞軍情的同時,亦是讓他將一批優質的皮草帶回去。

這裡的皮草簡直跟大白菜一般,自己僅僅用一把鋒利的小刀,便可以從這裡部落首領那裡換得成車的皮草。

正是如此,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麼北美洲完全可以成爲大明草皮的供給站。

這一支艦隊徐徐駛出港口,不過船頭並不是向南返回南美洲,而是他們探索一條全新的航線。

此次艦隊繼續北上,由美洲北部順着海流朝西航行,在穿過阿留申羣島後,便可以到達靠近北海道的海域。

北道海現在其實已經劃歸大明軍管,若是回到那裡,那麼便跟到家差不多了。

趙忠義感受到北面的寒意,只是好在他們每個人都準備了皮裘,只要不是海面結冰,對他們的艦隊並沒有影響。

在時間來到十一月份的時候,他們終於回到了北海道。

雖然日本無法避免天花疫情的襲擊,但各個地區相對比較平靜。

日本的反明聯盟是雷聲大雨點小,雖然他們一度打出將大明軍隊攆出四國島和九州島的旗號,但細川家的財力有限。

不說他們渡洋跟大明艦隊作戰,哪怕在本地都持續不了一個月便散了,畢竟這一支軍隊需要軍費開支。

細川氏或日本的任何一方力量,他們的糧食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制於大明,一旦被大明進行糧食封鎖和海面打擊漁船,那麼他們本地的百姓都得餓死一大片。

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393章 妥協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調整通知!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120章 揚州夢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
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411章 嫁禍的人一點都不專業好吧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386章 糧與霸權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275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月票5)第25章 大奸似忠,早朝西角第110章 元旦宴儀,揚州胡爺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187章 八商伏法蒙軍犯邊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422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閣刀來。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393章 妥協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5章 漩渦外的太子府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調整通知!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391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485.第482章 一樹千獲的耕藉禮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120章 揚州夢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293章 大內索弓,漢城尚文第326章 金路亦難,礦有血案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318章 弘治三年春天的小苗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98章 開中有弊,羣臣保廉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443章 苦撐遇霜,帝計深遠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151章 榜眼有污,廷和生恨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531.第529章 西歐路斷,奇才命薄第332章 聖人有劫,命懸一線第31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139章 收網行動1第156章 有豹十三,京城突變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31章 王越在野,知曉蒼生第37章 早朝奉天,君臣陌路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1章 我竟是文臣眼裡的明君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133章 吳玘官途,帝嘆荒謬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532.第530章 唐寅遇墨,帝心無私。第253章 懷璧其罪,帝曰奸臣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464章 冤呈天子,官官相護?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第87章 庫房大開,官清似水?(求首訂)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220章 帝有袖質,國大擔當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24章 文有徐溥,弘治可興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487.第485章 憤怒的帝王喊一二三第303章 舉國磨劍,揚我明威517.第515章 又是一年百姓歡樂時加隱憂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