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 五國出兵

318 五國出兵

1月24日的黎明,激烈的戰火迅速在巴基斯坦的土地上燃燒起來。卡拉奇港、諾貢迪、奎達這三座城市,另外加上一個瓜達爾港,四地幾乎同時開戰。

卡拉奇港,北面是連綿陡峭的高原和山脈,西南面是大海,東面是數十公里的河流、沼澤地區,只有三條狹長的走廊和東部平原、北部高原相連。卡拉奇港被這些天然的險要地理環境所包圍,易守難攻。

守衛卡拉奇港的巴基斯坦軍隊方面,在中國方面的支援下,已經擁有火繩槍步兵四十萬、炮兵五萬、大小炮近二千門。包圍卡拉奇港的印度一線兵團逾200萬,擁有各色冷兵器兵團,包括戰象兵團、弩弓兵團、甲盾兵團。

只是印度方面的兵力雖多,卻在卡拉奇的特殊地理環境下一直施展不開,過去的半年間遲遲無法攻至卡拉奇的城下。現在卡拉奇有重炮和火繩槍守衛,更是難以攻打。

印度兵團對卡拉奇港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攻擊,在守城炮兵的猛烈火力壓制無果而終。他們最終放棄了強行攻城的意圖,轉而在外圍部署重重防線,防止巴基斯坦的軍隊衝出卡拉奇港,殺到東部平原上去。

不過,卡拉奇的巴基斯坦軍隊絲毫沒有衝出去的打算。印度兵團不強行攻城,他們也不打算開打。根據中國方面和巴基斯坦軍方的戰略部署,並不從卡拉奇打開反攻局面,而是從瓜達爾進行反攻。

卡拉奇港是中、印、巴三方爭奪的戰略樞紐,防守兵力和攻擊兵力最多,但是戰火卻最輕微的戰場。

諾貢迪城,巴基斯坦西部高原上的城市,它的北面八十里是阿富汗王國,西面七十里是伊朗王國。東面是一望無際的高原,遠離印度本土。印度要調兵征討諾貢迪,不論是兵力和物資運輸,都是一項極其艱鉅的任務。諾貢迪城有伊朗人地軍需支援,反而佔了便宜。

諾貢迪城擁有巴基斯坦守軍五六十萬。全部都是冷兵器兵種。攻打諾貢迪城的印度兵團五十萬,也是冷兵器兵種。停戰期一結束,攻城戰便爆發,雙方打的十分激烈。

奎達城,這座城市在高原和山脈之中,距離阿富汗平原只有一百多公里,是巴基斯坦最險峻的城市之一。從東部平原到奎達所在的高原,路程僅僅130公里,海拔卻從200米直接飆升至1800米。只有一條險峻地的道路可以從東部平原通往奎達。龐大無比的印度兵團。在險要的山脈之中,根本沒有施展的餘地。奎達城可以說是一塊十分難啃的硬骨頭。

以上三地,戰局要麼激烈無比。要麼平淡無奇,但是幾乎都僵持不下。印度兵團一口吃不下這三座城市,巴基斯坦軍隊也難以展開有效的反擊。

戰局地突破口。落在了西部地瓜達爾港上。

中國艦隊出動一千艘戰艦。將十萬最精銳地燧發槍步兵和青銅炮兵運輸到了數百里外地瓜達爾港口。一舉擊潰了守在瓜達爾港地印度兵團。開闢了印巴戰爭中地第四個局部戰場。

這個戰場。也是唯一地一箇中、印、巴都投入了軍隊地戰場。

燧發槍。是火繩槍地進化版本步槍。火繩槍。點火式發射。射速爲1發/1分鐘。雨天無法使用。燧發槍。撞擊式發射。射速爲2發/1分鐘。雨天可使用。

從以上地數據比較中可以看出。燧發槍地威力遠遠超過了火繩槍。中國艦隊將十萬精銳地巴基斯坦燧發槍步兵。運輸瓜達爾港。輕鬆突破了印度兵團地防線。

不過。這支部隊雖然可以稱得上是目前《帝國》裡裝備最精良地步兵部隊。可以輕鬆擊敗任何一支其它步兵。但是數量卻太少。不足以收復巴基斯坦西部被印軍佔領地所有城市和領土。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方面動用了最強勢的外交手段。,這一天註定了要載入《帝國》歷史。

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埃及、蘇丹等中東和非洲的五大國,同時發表宣言,出兵巴基斯坦,驅逐入侵巴基斯坦的印度軍團。

這個宣言一出。立刻震驚整個中東和印度洋各國。這五個國家可以稱得上是目前中東地區最強大的伊斯蘭國家。他們聯合出兵,代表着整個伊斯蘭世界玩家的聲音。

印度玩家一下懵了。他們沒有想過中東國家竟然會突然在這個時候出兵。

說起印度入侵巴基斯坦,早在半年前就開始了,中東的這些國家在這樣長的時期裡可是半點聲音也沒有吭一聲,當作沒有看見。

波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們,照樣和印度做生意。雖然有少數中東國家和巴基斯坦暗中“勾結”,給巴基斯坦玩家物資支援,但是從來沒有敢在明面上和印度過不去。

印度玩家們心裡十分清楚,中東國家不敢吭聲的原因也很簡單,印度是整個印度洋上最強大地大國。不論是四萬艘印度海軍艦隊,還是數千萬的印度陸軍兵團,不僅強悍的變態,而且數量也多的變態。

如果印度艦隊封鎖了阿曼灣和亞丁灣,波斯和阿拉伯商人都會損失慘重。

印度給中東國家的壓力,甚至比西歐國家給中東國家的壓力還強。在印度入侵巴基斯坦這個問題上,中東國家的玩家們保持了沉默,只要不嚴重的傷害他們的利益,他們也不會冒着得罪印度地風險去幫助巴基斯坦玩家。

而且中東各國地玩家也並不團結,伊朗和伊拉克玩家之間戰火不斷。埃及人忙着對付從地中海而來的西歐戰船。要他們聯手幫助巴基斯坦去對抗印度人,有些勉強。

所以印度玩家忙着收拾巴基斯坦地時候,中東各國玩家也各忙各的事情,沒有吭聲。

中國艦隊的到來,在斯里蘭卡的漢班託塔港駐紮之後,立刻改變了印度艦隊在印度洋上地強勢地位,印度艦隊雖然數量依舊龐大。但是氣焰收斂了許多。大批量的先進中國火器裝備巴基斯坦軍隊,讓巴基斯坦軍隊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暫時脫離了亡國的危險,但是離收復所有領土還是遙遙無期。

中國雖然支援了巴基斯坦最精良的武器裝備,但是因爲補給路程地長達上萬公里。補給風險高,數量終究有限。

要讓巴基斯坦收復領土,必須藉助周邊國家。

印度洋國家太弱,肯定不行。

只有中東的國家,纔有這個實力對巴基斯坦進行救援。而且巴基斯坦玩家大多是穆斯林,和中東國家玩家一樣的信仰。

所以中國方面向中東各國派出使者,請求各國出兵。波斯和阿拉伯各國玩家都十分猶豫,他們並不願意公開得罪印度玩家,印度離他們太近了。

爲了讓中東各國出兵。中國方面開出了最具吸引力的條件——向中東五國提供黑火藥技術,換取五國出兵。

不得不說,這個條件極具吸引力。

全世界範圍內。除了中國以外,擁有黑火藥技術的國家並不多,只有歐洲和北美的少數國家已經掌握。歐洲的火繩槍步兵已經開始走上巴勒斯坦耶路撒冷的戰場,對中東國家帶來巨大的軍事壓力。

在強力地外交攻勢和利益交換下,伊朗玩家首先答應了出兵要求。

伊朗是巴基斯坦的鄰國,早就對印度入侵巴基斯坦感到十分義憤和不滿。印度完成了吞併巴基斯坦的任務之後,隨時可能對伊朗發動陸上進攻,對伊朗地東部疆土帶來巨大的軍事威脅。而且,印度艦隊佔領瓜達爾港口之後。變相的卡住了阿曼灣和波斯灣,卡住了伊朗的海上進出通道。這對伊朗海上安全更是個實實在在的威脅。伊朗玩家一直在暗中支援諾貢迪城的巴基斯坦玩家,就是不希望看到巴基斯坦被印度完全佔領。只是伊朗玩家的實力遠不如印度玩家,所以不敢公開和印度叫板,只能忍氣吞聲搞些小動作而已。

中國使者提出用黑火藥技術來換取伊朗出兵,伊朗人幾乎沒有太多的考慮,便同意了。他們相信,中國雖然是遠道而來,但是擁有卓越的技術領先優勢。伊朗擁有地理近地優勢,兩家聯手,最低程度也能保證巴基斯坦不被滅國。減輕印度對伊朗邊境的威脅。

埃及是第二個決定出兵的國家。埃及離印度較遠,對印度艦隊的威脅感覺也輕。但是他們感覺到了西歐火器兵團的可怕,法蘭克火炮戰艦在蘇伊士運河咄咄逼人,埃及人迫切的希望獲得黑火藥和火器技術,化解來自西歐的威脅。

伊拉克第三個答應出兵的國家。伊朗獲得了黑火藥技術,他們不想落人餘後。

接着沙特阿拉伯,答應出兵。作爲中東地區性大國。他們不能在這樣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中沒有表示。對於黑火藥技術。他們也很感興趣。

蘇丹,代表非洲國家出兵。

至此。五個中東和非洲伊斯蘭國家同意一起出兵巴基斯坦,幫助巴基斯坦玩家收復領土。

五國艦隊,在同一個港口進行登陸——瓜達爾港。

各國海陸軍隊、物資、NPC匠,源源不斷地運抵瓜達爾港。巴基斯坦燧發槍步兵軍團攻克收復的城市和土地,由各**隊接手防禦,極大的解決了巴基斯坦短期兵力不足的問題。

原本坐落在巴基斯坦西部邊陲海岸地帶,顯得微不足道的瓜達爾港,突然顯示出其極端的戰略意義——中東和非洲各國支援巴基斯坦玩家收復領土的最重要口岸。

81 阿呆商鋪364 搶灘登陸5 史前之夜32 驚退318 五國出兵361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個夜晚29 登陸北島72 北區軍營178 死亡泥坑99 司寇有請89 八大商鋪223 血戰爆發66 痢疾肆虐307 血戰布萊爾172 分策略出擊93 組建新軍86 敲山震虎230 通往鐵器時代的兩條路徑225 逼降82 組隊殺山戎177 沒有最硬只有更硬20 周邊五島嶼衝榜53 曉霧突襲55 敵軍抵達224 三牙樓船72 北區軍營134 主動請辭90 英雄阿弱219 黃河陣營233 坐莊朝鮮半島375 反攻261 熊熊燃燒的東亞戰火90 英雄阿弱180 單桅帆船176 誰的手腕更強硬270 重器揚威322 前往橫須賀54 剿殺兩部落36 老巫師124 庫存7 a級客戶241 亞洲戰場369 西伯利亞城的血拼239 韓日戰爭爆發297 霸主國之戰276 五牙鉅艦6 石器時代250 迅速擴散的冶鐵技術346 北美艦隊109 擒拿酋長178 死亡泥坑17 出發探索周邊島嶼112 吸引客戶391 低頭390 中美劃分世界地盤335 南非風暴121 第一個被淘汰出局36 老巫師183 協議352 頻繁的武裝衝突362 飛艇指路狂轟濫炸258 拿下東北鐵礦373 三巨頭的憂慮354 瘋狂的口水大戰387 血戰南非281 巨頭會面203 化敵爲友192 薊城艦隊的覆滅64 鯨吞182 談判43 憤怒的緬甸玩家347 歐美的密約184 波瀾再起323 談判75 偵查騎兵和弓箭手348 烏雲密佈的非洲大陸153 禁青銅武器令185 艙船換帆船56 小野覆滅327 平衡操縱264 俄日同盟秘密協議41 漁場危機379 印度的折中方案36 老巫師315 中印談判238 戰前部署115 慾望壟斷的慾望356 中美交換191 鬥艦vs艙船57 東島齊聚238 戰前部署89 八大商鋪154 瘋狂的青銅搶購熱潮165 土匪縱橫180 單桅帆船379 印度的折中方案151 青銅時代131 軍情急報
81 阿呆商鋪364 搶灘登陸5 史前之夜32 驚退318 五國出兵361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個夜晚29 登陸北島72 北區軍營178 死亡泥坑99 司寇有請89 八大商鋪223 血戰爆發66 痢疾肆虐307 血戰布萊爾172 分策略出擊93 組建新軍86 敲山震虎230 通往鐵器時代的兩條路徑225 逼降82 組隊殺山戎177 沒有最硬只有更硬20 周邊五島嶼衝榜53 曉霧突襲55 敵軍抵達224 三牙樓船72 北區軍營134 主動請辭90 英雄阿弱219 黃河陣營233 坐莊朝鮮半島375 反攻261 熊熊燃燒的東亞戰火90 英雄阿弱180 單桅帆船176 誰的手腕更強硬270 重器揚威322 前往橫須賀54 剿殺兩部落36 老巫師124 庫存7 a級客戶241 亞洲戰場369 西伯利亞城的血拼239 韓日戰爭爆發297 霸主國之戰276 五牙鉅艦6 石器時代250 迅速擴散的冶鐵技術346 北美艦隊109 擒拿酋長178 死亡泥坑17 出發探索周邊島嶼112 吸引客戶391 低頭390 中美劃分世界地盤335 南非風暴121 第一個被淘汰出局36 老巫師183 協議352 頻繁的武裝衝突362 飛艇指路狂轟濫炸258 拿下東北鐵礦373 三巨頭的憂慮354 瘋狂的口水大戰387 血戰南非281 巨頭會面203 化敵爲友192 薊城艦隊的覆滅64 鯨吞182 談判43 憤怒的緬甸玩家347 歐美的密約184 波瀾再起323 談判75 偵查騎兵和弓箭手348 烏雲密佈的非洲大陸153 禁青銅武器令185 艙船換帆船56 小野覆滅327 平衡操縱264 俄日同盟秘密協議41 漁場危機379 印度的折中方案36 老巫師315 中印談判238 戰前部署115 慾望壟斷的慾望356 中美交換191 鬥艦vs艙船57 東島齊聚238 戰前部署89 八大商鋪154 瘋狂的青銅搶購熱潮165 土匪縱橫180 單桅帆船379 印度的折中方案151 青銅時代131 軍情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