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

“不對!”高俊立刻意識到事情有變,大刀橫排砍去,越過了張林的頭頂,直直的砍向他後面的軍兵,只可惜高俊的馬上功夫還是差了點,尤其是長刀不變,那人微微低頭,居然躲過了刀鋒,只是打下了頭盔,露出了梳着辮子的光頭。

“蒙古人!”跟在高俊後面的董敬忍不住驚呼出聲,隨即扔掉長槍,拔出刀來,朝着對方毫無防護的脖子砍了過去。

“撲哧!”血當即噴的三丈高,一顆大好頭顱滾落階下,其他人馬也大爲吃驚,沒想到登州城內竟然有蒙古人。

“登州城內有人勾結黑韃謀反,所有良民各自返回家內,緊閉門戶,上街者斬!”高俊大喊一聲,反應過來的龔成趕緊跟着大聲喊了一遍,城頭上,張大春也反應過來,對着城外高聲喊道:“張林又要反了!”

何志也等人早就做好了準備,儘管最意外的情況發生了,但是太平軍們沒有慌亂,立刻投入到了攻打登州的戰鬥當中。

高俊的心思有些混亂,事前他也考慮過張林詐降的情況,但是身邊有四十多位好兄弟,無論如何也不用擔心對方那一萬名軍心渙散的雜兵,就算是張林詐降,只要能讓自己進城,他總有辦法堅持到何志也破城。

但是現在摻和上了蒙古人,事情就另當別論了,登州城內要是有一百來個蒙古軍兵,就足以抗衡高俊這四十人。

有了這一百多名忠誠的軍兵壓陣,登州城也能堅持更長時間。

張林努力拱到高俊面前,他的雙手還被反綁着,嘴裡的東西也沒吐出來,高俊想給他切開繩索,可是六合揮偏短,而甌光又太長了。

就在此時,街上已經紛亂逃難的人羣當中,一個劍眉星目的少年逆着人羣向州衙這裡靠近,將手中用青布纏裹的長劍扔向高俊:“高郎君接劍!”

“啪!”高俊穩穩地接住了,從中抽出一道青光,砍開了張林背上的繩索。

“別管了,大家先進州衙裡面去,搶佔這裡,以資守備!”高俊長劍一揮,四十多人齊聲允諾,殺散衆人,直奔州衙。

“我給你們帶路!”剛纔那個少年急急忙忙喊了一聲,龔成策馬過去,將他像老鷹提小雞一樣,抓到自己的馬背上。

張林等人解開繩索,也急忙跟上。

wωω. тт kán. c o

州衙門口自然也有站崗的敵軍,但哪裡抵擋得住高俊手下的兵鋒,龔成健壯的駿馬,第1個踹開崖門,一杆馬槍出神入化,將聞訊趕來的守衛盡數挑了個落葉歸根。

夏潛山扛着大旗隨即進入,隨後是董敬等人,很有默契的立刻分開幾隊,連馬都不下,搜查州衙內各處情況。

高俊親自率領幾個人在後面斷後,張林身邊的幾名軍兵被砍倒之後,蒙古人的身份暴露,他們也不再遮掩,立刻披上盔甲前來追擊。

混亂的街道爲高俊創造了條件,太平軍迅速甩脫了追兵,全都進入了州衙。

張林等人氣喘吁吁,但好歹也是跟在了後面,高俊遞了個眼色,最後進門的兩名什將讓開道路,放這些人進來,隨即立刻關門落鎖。

夏潛山將大旗插在州衙前的石壁上,隨即趕緊下馬登上望樓,觀察州衙外面的敵軍。

此時登州城關處濃煙滾滾,很顯然,太平軍已經發動了激烈的攻城戰。

“諸將都在,不必太過擔心。”高俊提着寶劍,對周圍的人說:“大家都有最糟糕情況下的預料,咱們現在遇到的情況也不算什麼。”

但是蒙古人躡足而上,很快就調集了上千軍馬,從街道的各個方向封鎖州衙附近。

“他們準備攻城了!”夏前山喊道,敵軍搬來長梯和撞木,這可不是給高俊刮大白來了。

“敵軍要是攻進來,咱們就利用州衙的複雜地形抵抗他一陣。”高俊也發佈命令,人們開始搬動州衙裡面的桌椅板凳製作防線,但是人少的問題暴露出來,最後高俊乾脆讓大家不要做這種無用功,趕緊披甲上馬,隨時準備突圍。

那名少年激動得雙眼通紅,幫着軍兵去搬桌子,高俊策馬上前詢問這少年:“你是何人?爲何要將這把寶劍給我?”

“高郎君,這把寶劍可並不一般,乃是昔年前朝蘭陵王高長恭的寶劍,一直被全真道龍門供奉在宮中。”這少年扯下頭巾,露出髮髻來,原來是個小道士。

“哦,那你爲什麼將它拿來給我?”

“現在龍門宮外面都是蒙古兵。”這少年立刻愁眉苦臉起來:“我偷偷聽師祖他們商議,可能就要投降蒙古,我不想,我爹媽就是被蒙古人殺的,所以纔來龍門宮當道士。所以我將這把寶劍偷偷藏起來,要獻給高郎君,高郎君是大將軍,一定用得着。”

高俊拔出寶劍仔細看着,這劍寒光熠熠,在劍柄處鐫刻着“青虹”二字,果然寶劍。“那你是昨天晚上纔到達登州的?”

“沒錯,城牆破損了不少,有一處狗洞,剛好夠我爬進來。”

高俊點了點頭,將劍收鞘對少年說:“你進獻這柄寶劍,我很高興,但是以後不要爬狗洞了。龔成,照顧好他,咱們準備突圍!”

隨即,高俊又目光一轉,看向張林等人:“我看你們應該給我個解釋。”

“難道喻姑娘沒有跟您說嗎?她突圍失敗了!”張林先是回答,然後是喃喃自語,高俊一聽到“喻姑娘”三個字,立刻感到奇怪:“你在說什麼?”

張林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與高俊說了一遍,就在此時,州衙的門外已經傳來撞門聲,蒙古人用撞木準備大開州衙大門,然後殺將進來。

“郎君,準備突圍吧,要不然敵軍都圍上來了!”

“太平軍自運河轉戰起,就沒有拋棄過友軍,如今世道風俗日澆,但是我太平軍始終持正守義,未嘗有變。敵以橫暴,我以懷柔;敵以貪滑,我以忠直;敵以慳狹,我以寬容;每與敵反,方有今日局面。我已熟思,死生不足貴,守義不可暫缺。此番蒙古人最多不過百餘,願與諸君快戰!”

在場的軍將們都是眼睛一亮,立刻拔出各自的武器來:“好,我們跟郎君同生共死!”

然而就在此時,在望臺上的夏潛山不知是哭是笑,指着外面的場景,嘴脣都開始哆嗦:“高郎君,你快過來看吶!”

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二章 羊(下)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十一章 人(上)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六章 辛勞的家主(下)第四章 判?決?待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無標題章節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一章 北?南?亂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二十二章 心念忉忉(下)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一章 羊(上)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十七章 親軍司(上)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尾聲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
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二十一章 右廳(上)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二章 羊(下)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十章 人南渡(下)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十五章 亂紛紛(上)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十一章 雪之進軍(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十一章 人(上)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六章 辛勞的家主(下)第四章 判?決?待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七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上)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無標題章節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決戰的最高戰略(下)第一章 北?南?亂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二十二章 心念忉忉(下)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六章 震驚的知府(下)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態(上)第六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下)第十九章 警備騎兵(上)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第八章 留客住(下)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四章 遲疑(下)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一章 羊(上)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七章 血嶺(上)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十一章 嘆聲聲(上)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十七章 親軍司(上)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五章 保障陝西地區(上)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尾聲第二十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