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襄陽大戰(二)

曹操的意思很明確,關羽不好惹,但他不準備插手此事,而是讓曹丕全權辦理。只是給曹丕立下一條紅線:曹仁必須救。

曹丕無奈,只好回去召集衆幕僚,商議解決南鄭被圍的辦法。辦法誰都知道,只能從別處調兵救援!關鍵在於誰能領兵,誰敢領兵。

要說曹氏麾下,名將雲集,關羽雖然名震華夏,但還不至於唬的一衆曹氏名將畏手畏尾的地步。要是曹操坐在上面,不用曹操發話,他們早就自告奮勇,請纓出戰了。但現在主事的是曹丕,每個人心裡都長了心眼,生怕曹丕心裡早有人選,自己貿然出列,讓曹丕難爲,那就不智的很了。

誰都知道,曹丕剛成爲世子不久,正需要一場軍功來樹立威信。漢中之戰,由曹操主持,雖然敗退,但元氣未損,再說也不管曹丕的事。但這南鄭的戰事,曹操擺明態度讓曹丕大展拳腳,在沒有弄清曹丕的真實心意之前,那些猴精猴精的名將宿將,自然不會輕易出頭。

曹丕此時是第一次主持如此大的軍事局面,正六神無主着呢,巴不得下面的名將叔叔們站出來幫他分擔,卻見話說出口,沒人應聲,這曹丕臉上,就有些掛不住了。

司馬懿對雙方的心思,瞭如指掌,趁着這個功夫,他一步跨出來,說道:“若世子不棄,仲達願督軍前往,解南鄭之圍。”

極短的時間裡,司馬懿已經在心裡盤算好了利害:自己從未掌兵,南鄭關乎荊州全局,不可能派自己一個生瓜蛋子前去。自己站出來,不過表表態度,願意爲曹丕效犬馬之勞。

最爲關鍵的,是此時司馬懿出列說話,打破了僵局,避免了曹丕的尷尬,巧妙的爲曹丕解圍。曹丕就算嘴上不說,心裡肯定對司馬懿是感激的,這對日後司馬懿的仕途,大有裨益。

曹丕果然一皺眉,說道:“仲達從未領兵,怕是不妥吧?”

司馬懿振振有詞道:“南鄭一戰,關乎朝廷臉面,不容有失。如今漢中新敗,南鄭又起戰火,若稍有差池,于軍心民心殊爲不利。而且,襄陽一帶,爲十姓基本所在,朝廷控制只是羈旅而已。若戰場失利,恐引起連鎖反應,局面一發不可收也。”

司馬懿此話,正說到曹丕的心坎上,雖然從曹操那裡獲知,曹操已經允許黃順在襄陽自立。但曹丕從心底裡是不願的。因爲很明顯,荊州三大支柱:襄陽、江陵和江夏。曹氏、劉備和孫權各自佔據一個。若曹氏放手襄陽,讓與十姓,以十姓在荊州的實力,不難逐一拿下江陵和江夏,一統荊州,如此一來,一個新的強權就要在荊州誕生,對曹氏來說,肯定不是好事。所以,曹丕寧可維持荊州現狀,也不願十姓翻身成氣候。

但曹操畢竟話已出口,曹丕也不好貿然反悔,若能借助這場戰爭,增大曹軍在襄陽一帶的存在,自然就能迫使黃順,放棄襄陽自立的念頭,乖乖的維持現狀。

曹丕聽得暗暗點頭,司馬懿說話,看似說的都是些官面話,沒什麼實質意義,卻句句點到曹丕的心坎裡,說的曹丕舒坦無比。

“那依仲達之見,該當如何解南鄭之圍?”曹丕問道。

司馬懿說道:“南鄭之圍,看似緊急,其實是纖芥之疾,只需派遣一名宿將領兵前去解圍即可。吾所關心的,是戰後,如何加強襄陽一線的防禦問題。”

曹丕再問:“仲達對此可有良策?”

司馬懿再道:“借解圍之機,重置各縣官員,從鄴城直派。是爲釜底抽薪之計。”

話說到此處,其他人再傻,也看出曹丕本來並無主意,是真的來討大家意見的。現在可好,風頭全讓司馬懿一人搶了去。若曹丕真的同意直派官員,他司馬氏,肯定第一個受益。這還了得!

大家當中還有許蒙,許蒙自然想的更多:這個司馬懿,當然咄咄逼人,竟然想趁着南鄭之戰,插手黃順的老巢,要在黃順的窩裡另起爐竈!這真是叔叔能忍,嬸嬸也不能忍的事!

許蒙正想出列反對,早有人跳出來,請纓出戰。不是別人,真是于禁。于禁在曹操面前是屈指可數的老資格,位列五子良將,有于禁出戰,自然是千妥萬妥。

曹丕樂得眉開眼笑,着實勉勵了于禁幾句。許蒙瞅了曹丕說話的空檔,站出列說道:“老臣有話講。”

許蒙是曹操最爲器重的軍師之一,曹丕自然不敢怠慢,連忙虛心求教。

許蒙說道:“關羽來攻,確實纖芥之疾,就算朝廷不出援兵,只消襄陽方面出兵,自然能夠擊退關羽。只是涉及與十姓的關係,出於顏面考慮,朝廷不願十姓插手。即使襄陽不插手,朝廷只需派出援兵,南鄭之圍自解。

但朝廷想借助此戰,大面更換襄陽一帶諸縣官員,餘以爲不妥。朝廷在荊州之所以能夠維持均勢,蓋因十姓沒有參與孫劉聯盟,共同對付朝廷。有十姓在荊州的牽制,朝廷才能以少數兵力,看住孫劉兩家的擴張。

現在,大局尚未成功,朝廷就已經開始對十姓行釜底抽薪之計,拆十姓的牆角,這是逼十姓倒向孫劉,與朝廷作對。以十姓在荊州的實力,朝廷勢力被趕出荊州的時間,可以沙漏計。請世子三思此事。”

司馬懿看了一眼許蒙,爭辯道:“大軍雲集荊州,借勢掌管襄陽,是順水推舟之事。十姓實力雖大,卻分佈在荊州各地,難以與我抗衡。只要我們佔據襄陽,足以站穩腳跟。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不可失也。”

許蒙也繼續據理力爭:“孫劉聯盟,已經讓我們朝廷極爲被動,先敗於荊州,再敗於漢中。若孫劉聯盟再加上十姓,彼更強,我自弱,吾只見其害,未見其利。”

司馬懿還要說話,曹丕哈哈一笑,說道:“當務之急,是解南鄭之圍,其他的,暫且一放。”

曹丕如此說話,看似和稀泥,知曉內情的人卻都心裡明白,曹丕實際是採納了許蒙的建議。

倒不是說曹丕認爲許蒙說的多有道理,而是曹丕見許蒙一個老臣,不惜站出來與司馬懿爭個臉紅脖子粗,顯然其中必有道理。再想到曹操也說過,允許襄陽自立,曹丕不能不考慮,這其中,有更深一層的部署,也說不定。

第1249章 形勢喜人第771章 合作愉快第816章 一戰定大局第1224章 孫武爲太子第605章 周瑜的憂慮第208章 敵人身份漸明第979章 回到襄陽第1065章 應詔進宮第1107章 真相第1116章 善後第810章 劍拔弩張第112章 有人打退場鼓第1029章 追擊第1111章 調遣第53章 偃月城是難點第500章 聯手合作第103章 各取所需皆歡喜第718章 駐紮第141章 神篇問世第989章 軍前對話第961章 過關第556章 聚殲對手第46章 攻滅懷家第745章 戰鬥第438章 搶親第1243章 不了了之第624章 談合作第481章 四族的韜略第351章 這回栽了第1150章 糾纏第1181章 代郡戰事第1028章 名將對決第141章 神篇問世第1172章 研究退兵第787章 彭威論兵第40章 比武第1092章 誣陷第347章 成功說服第719章 蕭凝的消息第1188章 悅來茶樓第1013章 規則之爭第454章 比箭第7章 死亡線上第786章 林卓的心思第1194章 大牢生態第1139章 路上插曲第439章 衆人拾柴第457章 興師問罪第50章 拜會諸葛瑾第14章 費盡周折送大禮第1235章 酒會陸府第927章 論前程第816章 一戰定大局第1066章 謀定第612章 妻兒第757章 援兵第139章 腹心齊聚首第795章 爭吵第77章 交易達成第731章 四護衛第756章 戰況慘烈第302章 馬鈞第1242章 再次出招第1078章 再擒孟獲第1143章 進入漢中第1193章 孫權發飆第365章 談判(上)第233章 瞄準扶余第889章 關羽身死,諸葛迴歸第233章 瞄準扶余第168章 拒絕第369章 攻心蕭凝第183章 呼延人第1205章 劉茂出手第331章 回襄陽第77章 交易達成第1024章 出發第1083章 司馬懿出現第1096章 荊州得失第228章 打破平靜(下)第537章 惹禍了?第694章 拔刀相助第613章 川中動靜第954章 該動了第550章 黃順的要求第1025章 論兵第725章 中原第一人第627章 世子的玄機第737章 西涼戰局第271章 姐妹恩怨第522章 有事相求第27章 船的問題第995章 三道遺旨第580章 沉着應對第469章 穆府刺客第752章 盤問第281章 褚仁的長遠打算第615章 多面劉備第678章 崔俊的身份第430章 事情原委
第1249章 形勢喜人第771章 合作愉快第816章 一戰定大局第1224章 孫武爲太子第605章 周瑜的憂慮第208章 敵人身份漸明第979章 回到襄陽第1065章 應詔進宮第1107章 真相第1116章 善後第810章 劍拔弩張第112章 有人打退場鼓第1029章 追擊第1111章 調遣第53章 偃月城是難點第500章 聯手合作第103章 各取所需皆歡喜第718章 駐紮第141章 神篇問世第989章 軍前對話第961章 過關第556章 聚殲對手第46章 攻滅懷家第745章 戰鬥第438章 搶親第1243章 不了了之第624章 談合作第481章 四族的韜略第351章 這回栽了第1150章 糾纏第1181章 代郡戰事第1028章 名將對決第141章 神篇問世第1172章 研究退兵第787章 彭威論兵第40章 比武第1092章 誣陷第347章 成功說服第719章 蕭凝的消息第1188章 悅來茶樓第1013章 規則之爭第454章 比箭第7章 死亡線上第786章 林卓的心思第1194章 大牢生態第1139章 路上插曲第439章 衆人拾柴第457章 興師問罪第50章 拜會諸葛瑾第14章 費盡周折送大禮第1235章 酒會陸府第927章 論前程第816章 一戰定大局第1066章 謀定第612章 妻兒第757章 援兵第139章 腹心齊聚首第795章 爭吵第77章 交易達成第731章 四護衛第756章 戰況慘烈第302章 馬鈞第1242章 再次出招第1078章 再擒孟獲第1143章 進入漢中第1193章 孫權發飆第365章 談判(上)第233章 瞄準扶余第889章 關羽身死,諸葛迴歸第233章 瞄準扶余第168章 拒絕第369章 攻心蕭凝第183章 呼延人第1205章 劉茂出手第331章 回襄陽第77章 交易達成第1024章 出發第1083章 司馬懿出現第1096章 荊州得失第228章 打破平靜(下)第537章 惹禍了?第694章 拔刀相助第613章 川中動靜第954章 該動了第550章 黃順的要求第1025章 論兵第725章 中原第一人第627章 世子的玄機第737章 西涼戰局第271章 姐妹恩怨第522章 有事相求第27章 船的問題第995章 三道遺旨第580章 沉着應對第469章 穆府刺客第752章 盤問第281章 褚仁的長遠打算第615章 多面劉備第678章 崔俊的身份第430章 事情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