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部署反擊

嬉笑着從諸葛亮處出來,剛出門,黃順的臉色瞬間嚴峻起來:司馬懿的手已經伸到眼皮子底下了,看來與司馬懿的戰鬥,就要打響了。

來而不往非禮也。司馬懿竟然想對自己下手,那自己也就不必顧忌與西域墨門的約定了。有必要讓司馬懿嚐嚐苦頭,讓他知道,自己也不是好惹的。

看來司馬懿最近事情不忙嘛,竟然有心情操心蜀漢內部的事情。既然如此,那就給司馬懿找點事做。馬超已經在南陽練兵有段日子了。因爲武關牆高城厚,無論是強攻還是智取,均沒有太好的辦法。所以馬超一直猶豫着不敢下最後的進攻決心,黃順也擔心傷亡太大,沒有對馬超下什麼死命令。

而且,曹魏那邊也知道荊州這邊的進攻目標就是武關,所以,武關的守將,已經換成了司馬懿。面對司馬懿,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黃順也不敢輕易動兵。

但現在不同了。馬鈞的飛艇已經問世,雖然還很不完善,但畢竟是新事物,還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對飛艇造成威脅。只要人在飛艇上,下面再厲害的硬弩也沒有辦法夠得着。再配合早就問世的炸藥包,多厚的城牆也架不住幾個炸藥包的轟炸。

既然司馬懿守關之餘,還有多餘的心思操心蜀漢的內政,那就給司馬懿找點事做。讓他先費腦筋想想如何對付黃順的飛艇吧。

黃順留在司馬懿身邊的兩大眼線:李尚和霍讓。李尚活動相對獨立,沒有在司馬懿身邊。但霍讓卻逐漸開始取得司馬懿信任,目前就跟隨司馬懿在武關。爲了確保霍讓的安全,開始黃順並沒準備把這一動向告訴霍讓。後來還是程瑤的一句話提醒了黃順。飛艇配合炸藥包威力太大,到時候玉石俱焚。既然霍讓就在武關,提醒一下霍讓,讓他提前有個規避,提高生存機率。而且,危急關頭保持冷靜,更能得到司馬懿的信任。

黃順沒有奢望一頓轟炸就能炸死司馬懿。黃順的目的不過是要炸開武關,轟開關中的大門,同時向司馬懿展示力量:你不是善於背地裡搞動作嗎?我也不跟你比誰更能搞小動作,我就在正面作戰戰場上穩吃你。看你能怎麼辦?

既然沒有馬上弄死司馬懿的打算,黃順就要考慮放長線。霍讓是黃順在司馬懿陣營裡取得的難得的突破,現在已經開始發芽,慢慢抽出新葉。在黃順心裡,哪怕武關打不下來,也要保住霍讓。若能借此機會讓霍讓在司馬懿那裡更進一步,那是再好不過。

於是,黃順便修書一封,秘密送至霍讓手上。黃順寫就的密信,即使讓外人看見,也沒什麼,字面上看去,不過是商界的普通問候信。書信右上角有一處普通的數字標籤,外人看去,沒有任何意義。但霍讓卻知道,這是提醒霍讓,通過幾號暗語才能正確解讀這封信。

接下來,精彩大戲自然就在南陽與武關之間展開。武關內,霍讓一身灰布袍服,髮髻簡單的梳在腦後,手上似乎永遠拿着一卷書,作用與諸葛亮手上的鵝毛扇類似,不過擺擺樣子。

在下人及同僚的眼中,霍讓是成功的形象代表。當年臥底南陽城,南陽城被黃順搗騰的稀巴爛,其他人能夠自保就不錯了,只有霍讓,不但順利返回鄴城,還帶回了大量的一線資料,讓司馬懿多年的辛苦沒有完全打水漂。

回到鄴城的霍讓,休整了大概半年時間,又被司馬懿派去塞外,主持那邊的工作。在外人看來,那無疑是放逐。但霍讓沒有自暴自棄,更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冷靜的上路,在路上就仔細的擬定了塞外開拓方略,呈予司馬懿。司馬懿觀後,雖然認爲此子有才,但仍處於觀望期。司馬懿需要藉助霍讓的塞外行來考驗此人是否可靠,是否有足夠的才幹。

結果,霍讓不負司馬懿所望,不到一年時間,就從一無所有到成功整合到三處部落,並與三部落酋長結成兄弟般的情義。霍讓在塞外的成績,讓司馬懿開始認真考慮塞外開拓的可能性。後來纔有了司馬懿激怒曹丕,巧妙進入塞外的故事。

在塞外,有了司馬懿的親自坐鎮,還有大批精兵強將,霍讓的表現更爲搶眼,不但有越來越多的遊牧部落前來相投,自己的實力也在迅速擴充中。如果不是司馬懿爲了關內發展,調霍讓跟隨自己回到鄴城,霍讓此時很可能已經在塞外建立一方大勢力。

重回鄴城的霍讓,沒有再被外放,而是留在司馬懿身邊,幫助司馬懿處理繁瑣的家務事。這是吃力不討好的活。但霍讓卻做得遊刃有餘,司馬氏衆人對霍讓都是交口稱讚,即使被霍讓懲處過的小兒輩,提起霍讓也沒有怨懟的意思。

霍讓的這些表現,終於慢慢引起司馬懿的重視。在司馬懿外放長安時,霍讓已經成爲司馬懿身邊的重要謀士,得以參劃軍務。爲了籠絡霍讓,司馬懿甚至把自己的侄女許配給了霍讓,這些年,已經爲霍讓生了一兒一女。但霍讓意志堅定,始終認定黃順是他唯一的主子。原因很簡單,在霍讓所接觸過的人當中,黃順是唯一一個讓霍讓感到必須仰望才能與之交流的人!其他人,包括司馬懿,霍讓都沒有這種感覺。

讓霍讓有此感覺的,還是黃順那番漢**等,天下混一的理念,再加上黃順交流胡部的堅持,這才讓霍讓有了高山仰止之感。像霍讓這樣的頗具才華的人,尋常的待遇根本不足以讓他捨身相報,即使是恢復漢室江山這樣的大業,霍讓都是嗤之以鼻,直接回之以迂腐二字。只有在思想上,心靈上讓霍讓有了高度認同,才能真正抓住霍讓這樣的人。黃順恰恰做到了這一點,所以,霍讓此生註定就是黃順的人,司馬懿即使再器重霍讓,再加以籠絡,還是無用。

第241章 正事來了第928章 形勢發展第593章 震撼全場第389章 應約遊河第65章 赴會比詩第714章 曹氏世子第278章 兵不血刃第503章 北方來信第723章 世族與百官第815章 混戰開啓第1275章 接任丞相第1164章 尋薑母第1189章 江湖謠言第20章 拒絕美人計第1085章 爲難的要求第85章 新的危機第341章 母子鬥法(下)第709章 烤魚第1068章 密謀第1044章 鄧芝出場第1131章 難題第820章 黃婉貞的來信第166章 徐氏的算計第528章 孫氏舊人第782章 趕赴涼州城第597章 江東鏢局第958章 逛街第302章 馬鈞第667章 活動第159章 生意上門了第1224章 孫武爲太子第195章 重騎兵問世第1200章 從容審案第277章 不一樣的應對第1107章 真相第1172章 研究退兵第580章 沉着應對第364章 癡情漢第376章 刺激蕭凝第1021章 暗中鬥法第382章 黃順的推算第868章 襄陽大戰(三)第195章 重騎兵問世第657章 動手第551章 李尚出現第1278章 各方反應第1280章 決議出征第126章 拍曹操馬屁第1096章 荊州得失第43章 牛渚碼頭第160章 護送軍糧第34章 墨氏故事第732章 再見司馬懿第178章 祖淵的擔憂第1203章 報復的餘波第5章 上路第697章 湯山寨第320章第600章 出爾反爾第1193章 孫權發飆第736章 長老院的設計第301章 俟奴嬌第368章 女丞相第763章 黃順的疑慮第1162章 司馬懿出兵第1198章 山中宰相第730章 疑問第482章 江東之主第430章 事情原委第321章 李銘露臉(上)第967章 趁人之危第922章 三兄弟的事業第103章 各取所需皆歡喜第1102章 重遇李晴第653章 以強欺弱第207章 兩邊的震撼第599章 劉備出場第772章 跟蹤第772章 跟蹤第393章 離間第1176章 論破綻第278章 兵不血刃第970章 醜女婿見老丈人第1220章 公開身份第3章 神奇的夢第628章 馬鈞的發明第842章 大忽悠第1184章 禍起突然第825章 反間的可能第777章 王珣遇刺第369章 攻心蕭凝第960章 測字第1071章 博弈第988章 難收場第295章 火鍋第752章 盤問第543章 情敵第1137章 啓程第1007章 出道
第241章 正事來了第928章 形勢發展第593章 震撼全場第389章 應約遊河第65章 赴會比詩第714章 曹氏世子第278章 兵不血刃第503章 北方來信第723章 世族與百官第815章 混戰開啓第1275章 接任丞相第1164章 尋薑母第1189章 江湖謠言第20章 拒絕美人計第1085章 爲難的要求第85章 新的危機第341章 母子鬥法(下)第709章 烤魚第1068章 密謀第1044章 鄧芝出場第1131章 難題第820章 黃婉貞的來信第166章 徐氏的算計第528章 孫氏舊人第782章 趕赴涼州城第597章 江東鏢局第958章 逛街第302章 馬鈞第667章 活動第159章 生意上門了第1224章 孫武爲太子第195章 重騎兵問世第1200章 從容審案第277章 不一樣的應對第1107章 真相第1172章 研究退兵第580章 沉着應對第364章 癡情漢第376章 刺激蕭凝第1021章 暗中鬥法第382章 黃順的推算第868章 襄陽大戰(三)第195章 重騎兵問世第657章 動手第551章 李尚出現第1278章 各方反應第1280章 決議出征第126章 拍曹操馬屁第1096章 荊州得失第43章 牛渚碼頭第160章 護送軍糧第34章 墨氏故事第732章 再見司馬懿第178章 祖淵的擔憂第1203章 報復的餘波第5章 上路第697章 湯山寨第320章第600章 出爾反爾第1193章 孫權發飆第736章 長老院的設計第301章 俟奴嬌第368章 女丞相第763章 黃順的疑慮第1162章 司馬懿出兵第1198章 山中宰相第730章 疑問第482章 江東之主第430章 事情原委第321章 李銘露臉(上)第967章 趁人之危第922章 三兄弟的事業第103章 各取所需皆歡喜第1102章 重遇李晴第653章 以強欺弱第207章 兩邊的震撼第599章 劉備出場第772章 跟蹤第772章 跟蹤第393章 離間第1176章 論破綻第278章 兵不血刃第970章 醜女婿見老丈人第1220章 公開身份第3章 神奇的夢第628章 馬鈞的發明第842章 大忽悠第1184章 禍起突然第825章 反間的可能第777章 王珣遇刺第369章 攻心蕭凝第960章 測字第1071章 博弈第988章 難收場第295章 火鍋第752章 盤問第543章 情敵第1137章 啓程第1007章 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