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決戰上黨(九)

ps:感謝豆瓣他爹的打賞,感謝男勃王的月票鼓勵。

七月二十五日,李嗣源得到消息,襄垣城西石磴山發現了燕軍,這股燕軍爲騎兵,總數大致與李嗣源麾下的騎兵相當,打出來的將旗表明,這支騎兵來自遼東保安軍,領兵主將姓趙。

燕軍在襄垣的守軍是幽燕保安軍李小喜所部及“僞晉王”李存勖殘部,駐守黎城的是遼東保安軍趙在禮所部。這些情況李嗣源是大概知道的,因此,石磴山出現遼東保安軍的情報表明,黎城的騎兵已被吸引到襄垣方向,對安重誨奇襲黎城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七月二十八日,騎兵斥候在折損了兩人之後傳回來一條消息,襄垣城南的五陽山下,數千名燕軍正在修築一座軍營,從已經探明的情況看,共發現十面營旗。

原河東軍與老盧龍軍曾經並肩戰鬥過兩年,雙方合作緊密,相互之間熟知根底。李嗣源知道,燕軍的編制非常穩定,營就是五百來人,都就是一百人,不會像別處那樣一個都從幾十人到幾千人、一個營從幾百人到上萬人。因此,李嗣源初步判斷,五陽山下的燕軍援兵應該在五千人左右。這又是一條好消息!

事實與李嗣源的猜想並沒有太大出入,只不過五陽山下的燕軍援兵中,有五個營是從潞州趕來專門築營的後勤營。

李嗣源非常高興,但他同時也有深深的憂慮,從黃崖洞轉濁漳水河谷這條小道雖然隱秘,但原藩漢馬步軍中的許多高級軍官都是知道的,在燕軍之中,或許就有這樣的軍官存在。

基於上述擔憂,李嗣源立刻開始了小動作,他頻頻派出手下騎兵。以小隊形式在襄垣周邊行動,以圖引發燕軍的猜疑和不安,爭取吸引更多的燕軍向襄垣方向集結。

燕軍的作戰思想源自李誠中,而李誠中的作戰思想源自後世,這種作戰思想對於戰場情報極度重視,重視到要求必須拿到控制權的地步。李嗣源騎兵小隊的頻繁出擊極大威脅到了燕軍對戰場情報的控制,這是燕軍絕對不能容忍的。

襄垣戰場的戰鬥是從騎兵交戰開始的。燕軍以遼東保安軍趙在禮所部騎兵爲主力,襄垣城內幽燕保安軍的騎兵都、頡木裡的突厥部族騎兵、嬀州軍一個騎兵營爲輔,共計三千五百名騎兵,開始驅逐和掃蕩襄垣周邊五十里範圍內的李嗣源騎兵。

燕軍騎兵嚴格按照“驅逐戰”條例開始作戰。遼東保安軍、嬀州軍騎兵營以百騎爲單位,組成二十七個作戰騎兵都,幽燕保安軍和突厥部族騎兵則以十騎爲單位,組成八十餘個遊騎小隊。

周坎指揮臨時虞侯部,在輿圖和沙盤上將襄垣地區五十里內的範圍劃分成一個個小格子,二十七個作戰騎兵都分別領取可以維持三天作戰的物資,進駐自己所負責的那片地區,兩兩之間相隔十里。

八十餘個遊騎小隊平均分佈在這片區域中間,各自負責方圓四五里距離內的巡弋。一旦發現李嗣源的騎兵,五騎以下可以上前殲滅,超過五人,則吹響號角。召集附近的巡弋小隊合圍獵殺。如果敵騎在二十騎以上,則向天空發射火藥箭,召喚附近的作戰騎兵都。

天覆元年,李誠中在柳城建立道觀。供養擅長煉丹的孫思魚和張君恩兩位道長,並且十分惡趣味的將道觀取名爲“科研觀”,當時便招募了數十名幼童充入道觀。跟隨在兩位道長身邊學習。

兩位道長按照李誠中指明的方向開始研發火藥,在人力和物力的充沛支持下,實際上在天覆二年就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顆粒狀黑火藥出現在了兩位道長的煉丹爐中。當時李誠中非常高興,立刻指出了這種黑火藥的使用方向——製作簡易炸藥包。

但隨後的實驗中,簡易炸藥包的爆炸效果並不理想,所起到的最大作用,也不過是拉到東山鐵礦中,用於爆破礦石。而且這種爆破的威力也不高,只不過是將礦巖炸裂而已,遠遠達不到李誠中預想的“驚天動地”的效果。

當時李誠中一直認爲,問題出現在炸藥包的結構和密封上,故此要求科研觀改進炸藥包的製作工藝。這段彎路持續了一年之久,在一次偶然的談話中,李誠中才意識到,問題其實還是在火藥上——兩位道長考慮到安全因素,沒有敢在火藥中添加“黑石粉”(煤粉)。

對此,李誠中下了強硬命令,要求科研觀發揚“不畏險阻、不懼犧牲”的精神,堅決完成研發任務。

天佑元年春,在付出兩名道童喪生、五名道童致殘的慘烈代價下,科研觀在火藥的研發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孫思魚和張君恩兩位道長成功研製出了燃燒比較充分、爆炸效果極爲強烈的新一代顆粒狀黑火藥,爲此,連孫思魚本人的左手小拇指也“英勇捐軀”。

新一代黑火藥出現後,科研觀重新研究炸藥包的製作,在多次實驗中取得明顯成果,並於天佑元年冬第一次投入實戰。當年十二月十五日,高平北城門在巨響聲中轟然倒塌,成爲了世界軍事史上火藥這種新武器的第一個祭品。

之後,在李誠中的指示下,科研觀和後勤司裝備處下屬的軍工作坊聯合開發了數項火藥軍品,火藥箭便是其中一項比較成功且可以投入實用的產品。

火藥箭並不複雜,放在後世,實際上是三歲小孩兒都玩過的東西。點燃引繩,可以直接捏在手上對準天空發射。經過無數次試驗後,確定了其中的定裝藥量,可以打到上空十五丈到二十丈之間的高度。箭頭裡面還有一粒密封的火藥丸,在火藥箭到達最大高度時爆炸,產生的黑煙在天空中非常顯眼。

這個玩意兒的最大作用就是警示,對於斥候部隊來說是個中短距離內傳遞簡單消息的利器。只不過到目前爲止,火藥箭的產量還不大,在燕軍之中只能配發到部分部隊,騎兵和斥候配發到夥長一級軍官,每人三枚;前線作戰步卒則配發到都一級軍官,每人五枚。

周坎在這次騎兵驅逐戰中決定首先使用這一利器,一旦巡弋騎兵發現二十騎以上規模的李嗣源騎兵,夥長就可發射火藥箭召集周圍的作戰騎兵都,一刻時之內,能夠確保至少有一百名騎兵趕到戰場;小半個時辰內,從四個方向匯聚過來的騎兵將達到四百騎以上!

李嗣源麾下的騎兵主要來自藩漢馬步軍,原河東軍精銳黑鴉軍騎兵則被李嗣昭、周德威牢牢控制在手中。其實無論藩漢馬步軍也好、黑鴉軍也好,作戰對象長期以來一直是沒有多少騎兵的宣武軍,他們對付步卒的經驗遠遠大於與騎兵的對抗。

與之相反,燕軍騎兵有着五六年之久的騎兵對戰經驗,在和契丹騎兵的作戰中,燕軍騎兵逐漸形成了自有的一套正規的騎戰條例,並且在日常訓練中,燕軍騎兵的主要作戰假象敵一直鎖定在騎兵本身之上。

無可置疑,李嗣源的騎兵與原河東軍騎兵一樣,很多都來自於草原,他們的騎術和箭術都不亞於燕軍騎兵,但論及騎兵戰法,就比不上配合熟練的燕軍騎兵了。

遼東保安軍的騎兵大多徵召自關外,又經過趙在禮的系統性訓練,並且具備了與孱弱的宣武軍騎兵對戰的經驗,從個人作戰水平而論,已經不弱於燕軍的騎兵主力懷約聯軍和趙州軍。此刻,在臨時虞侯部的籌劃之下,立刻對李嗣源騎兵形成了局部戰鬥優勢。

一聲聲號角響起,一支支火箭衝入雲霄,李嗣源騎兵小隊在燕軍騎兵的圍剿下如沒頭蒼蠅一般四處奔逃。從開始驅逐的第一天起,李嗣源騎兵便出現了重大損失,當夜便有十六支騎兵小隊沒有返回大營,損失近百騎。

這樣的損失令李嗣源非常肉痛,同時也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覺,他一面詳細詢問返回大營的騎兵軍官有關戰場上的一切消息,一面停止了向戰場輪班投入騎兵的原定方略。第二天,陸續又有許多騎兵小隊返回大營,各隊軍官們反饋回來的消息五花八門,有說燕軍騎兵善於追蹤的,有說敵人擅長騎射的,有說敵軍密密麻麻到處都是的,還有說敵人正在大範圍設伏的。更有甚至,說燕軍騎兵能招天雷,會引天雷正法,實爲天兵天將,無法力敵……

各種消息漫天亂飛,不僅吵得李嗣源頭大如鬥,而且惹得大營之中謠言四起、人心惶惶。李嗣源迫不得已,連斬十七名散步謠言的騎兵,這纔將慌亂的情勢強壓了下去。

連續三天的驅逐作戰,燕軍騎兵取得了大捷,斬首一百七十八級,俘虜三十人,繳獲戰馬百餘匹,其他刀槍甲冑等若干。自身僅僅戰歿十九人、傷三十餘人。

襄垣戰場的情報獲取權重新被燕軍奪了回來,周圍五十里內,全是縱橫馳騁的燕軍騎兵。

李嗣源無法從返回的潰兵中獲得有用且確定可靠的情報,這是絕對不行的,就算失敗,也一定要搞明白究竟是怎麼失敗的。除了探究敗因外,最重要的還是弄清楚,對面的燕軍如此大動干戈,是否預示着有什麼大動作?(未完待續……)

第15章 遼西雙城(十五)第14章 遼西雙城(十四)第43章 盧龍節度(十二)第140章 國器(二)第3章 遼西雙城(三)第17章 幽州留後(十七)第57章 兩河輪戰(三)第13章 西京變(十三)第34章 盧龍節度(三)第23章 遼西雙城(二十三)第34章 諸侯之定(十三)第14章 蔣袁合流(四)第7章 遼西雙城(七)第33章 雙極(五)第78章 轉折(十)第55章 君之野望(十三)第111章 南北戰策(五)第71章 懷遠新思維(三)第11章 北迴歸線(一)第12章 遼西雙城(十二)第2章 遼西雙城(二)第24章 插曲(一)第61章 兩河輪戰(七)第70章 非常規戰爭(七)第75章 轉折(七)第27章 榆關風雲(六)第14章 蔣袁合流(四)第61章 燕郡問題(六)第48章 饒樂山巔(二)第43章 白狼山水間(十)第74章 轉折(六)第85章 東都會盟(五)第80章 懷遠新思維(十二)第75章 轉折(七)第29章 幽州留後(二十九)第77章 釘子(十)第55章 盧龍節度(二十四)第51章 盧龍節度(二十)第32章 諸侯之定(十一)第43章 白狼山水間(十)第3章 魏博血夜(三)第73章 仁恕之道(六)第29章 營州經略(一)第128章 河南(六)第58章 河北新軍閥(一)第69章 釘子(二)第39章 雙極(十一)第93章 決戰上黨(八)第140章 國器(二)第124章 河南(二)第73章 非常規戰爭(十)第61章 燕郡問題(六)第74章 非常規戰爭(十一)第45章 白狼山水間(十二)第35章 營州經略(七)第121章 南北戰策(十五)第5章 遼西雙城(五)第79章 釘子(十二)第2章 西京變(二)第12章 西京變(十二)第37章 營州經略(九)第56章 燕郡問題(一)第51章 范陽之春(五)第13章 遼西雙城(十三)第55章 己未之冬(六)第77章 仁恕之道(十)第48章 白狼山水間(十五)第22章 遼西雙城(二十二)第5章 遼西雙城(五)第30章 雙極(二)第76章 轉折(八)第11章 遼西雙城(十一)第39章 盧龍節度(八)第51章 君之野望(九)第131章 中樞之要第1章 西京變(四)第142章 國器(四)第39章 春夏(五)第94章 決戰上黨(九)第1章 西京變(一)第31章 營州經略(三)第57章 燕郡問題(二)第1章 西京變(四)第9章 遼西雙城(九)第31章 幽州留後(三十一)第24章 諸侯之定(三)第26章 大河之東(十一)第16章 幽州留後(十六)第29章 營州經略(一)第44章 春夏(十)第75章 轉折(七)第75章 非常規戰爭(十二)第88章 決戰上黨(三)第37章 雙極(九)第15章 北迴歸線(五)第5章 魏州血夜(五)第13章 北迴歸線(三)第59章 河北新軍閥(二)第40章 春夏(六)第23章 諸侯之定(二)
第15章 遼西雙城(十五)第14章 遼西雙城(十四)第43章 盧龍節度(十二)第140章 國器(二)第3章 遼西雙城(三)第17章 幽州留後(十七)第57章 兩河輪戰(三)第13章 西京變(十三)第34章 盧龍節度(三)第23章 遼西雙城(二十三)第34章 諸侯之定(十三)第14章 蔣袁合流(四)第7章 遼西雙城(七)第33章 雙極(五)第78章 轉折(十)第55章 君之野望(十三)第111章 南北戰策(五)第71章 懷遠新思維(三)第11章 北迴歸線(一)第12章 遼西雙城(十二)第2章 遼西雙城(二)第24章 插曲(一)第61章 兩河輪戰(七)第70章 非常規戰爭(七)第75章 轉折(七)第27章 榆關風雲(六)第14章 蔣袁合流(四)第61章 燕郡問題(六)第48章 饒樂山巔(二)第43章 白狼山水間(十)第74章 轉折(六)第85章 東都會盟(五)第80章 懷遠新思維(十二)第75章 轉折(七)第29章 幽州留後(二十九)第77章 釘子(十)第55章 盧龍節度(二十四)第51章 盧龍節度(二十)第32章 諸侯之定(十一)第43章 白狼山水間(十)第3章 魏博血夜(三)第73章 仁恕之道(六)第29章 營州經略(一)第128章 河南(六)第58章 河北新軍閥(一)第69章 釘子(二)第39章 雙極(十一)第93章 決戰上黨(八)第140章 國器(二)第124章 河南(二)第73章 非常規戰爭(十)第61章 燕郡問題(六)第74章 非常規戰爭(十一)第45章 白狼山水間(十二)第35章 營州經略(七)第121章 南北戰策(十五)第5章 遼西雙城(五)第79章 釘子(十二)第2章 西京變(二)第12章 西京變(十二)第37章 營州經略(九)第56章 燕郡問題(一)第51章 范陽之春(五)第13章 遼西雙城(十三)第55章 己未之冬(六)第77章 仁恕之道(十)第48章 白狼山水間(十五)第22章 遼西雙城(二十二)第5章 遼西雙城(五)第30章 雙極(二)第76章 轉折(八)第11章 遼西雙城(十一)第39章 盧龍節度(八)第51章 君之野望(九)第131章 中樞之要第1章 西京變(四)第142章 國器(四)第39章 春夏(五)第94章 決戰上黨(九)第1章 西京變(一)第31章 營州經略(三)第57章 燕郡問題(二)第1章 西京變(四)第9章 遼西雙城(九)第31章 幽州留後(三十一)第24章 諸侯之定(三)第26章 大河之東(十一)第16章 幽州留後(十六)第29章 營州經略(一)第44章 春夏(十)第75章 轉折(七)第75章 非常規戰爭(十二)第88章 決戰上黨(三)第37章 雙極(九)第15章 北迴歸線(五)第5章 魏州血夜(五)第13章 北迴歸線(三)第59章 河北新軍閥(二)第40章 春夏(六)第23章 諸侯之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