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郭子儀的感動

我家蔡將軍欲有意向相國投誠,請相國給予收錄。”必敬地給李清跪下行了個禮,隨即從懷裡取出一封信舉過頭頂,在一旁看押他的親兵接過,遞給了李清。

蔡將軍就是蔡希德,他因負責防守安西軍進攻的西段城牆而損失慘重,眼看兵力損耗過半,而安慶緒非但沒有援助之意,反而趁機派心腹來督軍,企圖奪走他的部屬,眼看唐軍破城在即,叛軍大勢已去,蔡希德便下定決心投降李清。

李清卻沒有急着打開信,而是冷冷地問黑衣人道:“下午唐軍攻城時遭到你家蔡將軍激烈抵抗,本相絲毫看不出他有投降之心,現在相隔不到三個時辰,他便說要投降,讓人如何相信他的誠心?”

黑衣人呆了一下,他立刻急聲道:“相國大人有所不知,蔡將軍之子被安慶緒扣爲人質,他不得不從命,但今天戰事稍一平息,安慶緒便派左相張通儒前來督軍,指責我家將軍作戰不力,又私下接見其部將,勸他們力反蔡將軍,我家將軍走投無路才決定投降相國,決非有假。”

李清點了點頭,“走投無路,這倒是實話!”他隨即拆開了蔡希德的信,蔡希德在信中極盡諂媚之語,且信誓旦旦效忠李清,卻絲毫不提朝廷,看來這些叛軍也很清楚長安局勢。

李清沉思了片刻,歷史上藩鎮割據的根子便出在大唐平定安史之亂時,對投降的叛軍大將未能徹底清肅。反而准予他們保留軍隊並委以重用,當然,這也是當時朝廷無力徹底平定叛將。又擔心史思明之亂重演而採取地妥協辦法,但最終卻釀成了大禍。

現在他李清自然不會再走這一步,但一味殺伐在政治上也是愚蠢的,必須有所取捨,審時度勢纔是上上之選。想到此,他便對蔡希德的特使道:“蔡將軍欲棄暗投明。本帥當然歡迎,事情宜早不宜遲,爲顯誠意,我也會派一人跟你回去協助蔡將軍。”

所謂協助,說白了便是監視蔡希德,防止他使詐或是出爾反爾。李清當即將手下帳前衙將辛京叫來囑咐了幾句,最後寫了一封信遞給他道:“除了監視蔡希德,你再替我做一件事,將這封信交給他們地相國嚴莊

深秋是多霧的季節。夜色深沉。霧也漸漸起來,將巍峨高聳的洛陽城蒙上一層灰暗的輕紗,李清從唐營遠眺城頭。霧氣濃重,已經看不見城上的地火光,他關心的並不是蔡希德會如何?而是嚴莊,這涉及到他地一個計劃能否順利完成。

“相國可是擔心蔡希德有詐?”

李清急回頭。只見郭子儀笑咪咪走了過來。雖然李清在一個時辰前剛剛殺了僕固懷恩。並奪走了他的部衆,但郭子儀卻彷彿什麼事也沒發生。依然笑容可掬。這就是他的圓滑之處,他也知道李清殺僕固懷恩的目的不過是想敲打河東軍,在河東軍中樹威,另一個目的就是想奪走僕固懷恩手中五千精騎。事實上他郭子儀雖爲朔方、河東使,但時日尚短,一些依附於他地大將他也控制不住,比如李抱玉、衛伯玉還有就是僕固懷恩,所以李清殺死了僕固懷恩,對他也並無太大影響,他的直屬部隊,約六萬餘士兵都留在了河東,由大將李國臣率領,並未跟他南下。

李清淡淡笑了笑道:“蔡希德真投降也好,假投降也罷,這又有何妨?不過這次攻打洛陽事關重大,我自然應謹慎些。”

停了停,卻不見郭子儀的回答,李清微微詫異,他擡頭看了看郭子儀,見他目光憂慮,欲言卻又止,似乎有話要對自己說,便指了指身旁的兩塊大石笑道:“郭老將軍不妨坐下來聊一聊。”

“聽說相國地家人回長安了?”

郭子儀坐了下來,對李清笑道:“聽說進長安之時有千名騎兵左右護衛,引起長安轟動,連我地家人都寫信告訴於我。”

“那也沒法子,李清做事鹵莽得罪了不少人,護衛當然要嚴密一點。”

郭子儀似乎在和他聊着家常,神態平靜而從容,但李清知道,他是在一步一步走上正題,果然,只說了幾句,郭子儀的話鋒一轉,便切入正題。

他沉吟片刻道:“雖然人說交淺言深是大忌,而且我身份低微,與相國並肩而坐已是不易,怎敢再多言其他,但老夫今年六十有餘,從軍近四十年,不敢說是大將軍的前輩,但老兵總歸算得上,有些話我壓在心中很久,卻一直沒有機會,現在難得與大將軍獨處,這些話便如鯁在喉、不吐不快,若有失禮之處,請大將軍多多包涵。”

李清見他已經漸漸將對自己地稱呼改成了大將軍,知道他要說什麼,只微微一笑道:“老將軍但講無妨。”

郭子儀輕輕咳嗽一聲道:“相國能料敵在先,大破崔乾佑精騎,力挽我大唐於危急,僅這一件事就足以讓子儀佩服,但如果相國能再退一步,那子儀就不僅僅是佩服,而且還敬仰相國的品格。”

“依老將軍之意.

“以大將軍之智,這還需要我點破嗎?”道:“大將軍難道不知道自己走地這條路很危險嗎?其實很多事情大將軍做得可以圓滑一點,可以再忍讓一些,比如那些募兵用地土地,大將軍完全可以找一些大商賈來開刀,又何必去動宗室,讓皇上難堪,將來這會給大將軍帶來殺身之禍的啊!”

“圓滑?”李清冷笑了一聲,“我從天寶三年入仕以來。做事一直就講求圓滑與讓步,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可有些事情僅靠圓滑與讓步是做不到地。就說土地兼併,太上皇下過多少次限田令,然後一次次讓步,最後不了了之,可結果呢?土地兼併之風愈演愈烈,天下良田十之八九被權貴所佔。這其中宗室又佔了六成以上,他們就象蝗蟲,永無止境地貪婪,大唐千千萬萬的百姓已無立錐之地,天佑我大唐,最後竟是安祿山造反,給了我們一次機會,若是陳勝吳廣振臂一呼,你我還能在此促膝談心嗎?”

說到這裡。李清停了一下。控制住略略有些激動的情緒,他仰天長長地吐了口悶氣,繼續道:“我地恩師章仇相國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土地兼併再持續下來,將威脅到大唐帝國的百年根基,他明知這其中艱險。依然義無反顧地去做了。我還記得他曾按着我肩膀說。如果他失敗了,希望我能接着他遺志做下去。他真的失敗了,而且是痛苦地死去,臨死都未能瞑目,從那時起我就知道,要想解決土地問題,靠溫和的一紙限田令根本就行不通,沒有人會心甘情願放棄既得利益,必須要用強硬的手段來改變,在這一點上,忍讓是換不來土地,原則更不能向圓滑讓步!”

說到這裡。他輕輕拍了拍郭子儀地手背道:“老將軍明白了嗎?李清所作所爲決非僅僅是爲了一己之私,而是爲了大唐能千百年地強盛下去,現在有人說我獨攬大權、欺凌宗室、營黨結私,甚至有人將我比作漢之薰卓,這些我不想辯解、也懶得去理會,可是我希望老將軍能理解我的一片苦心。”

郭子儀沉默不語,半天他才道:“但皇上也是年輕有爲,胸中抱負遠大,大將軍爲何不給他機會,非要鬧得天下皆知君臣不和,皆指着大將軍脊樑說這是唐之董卓,而其實這是個天大的誤會呢?”

李清搖了搖頭,“當今皇上是我擁立上位,我當然知道他是個明君,否則我爲何不擁立那種昏庸無能、整天只知在宮中享樂的宗室呢?那樣豈不是更方便於我?”

他望着郭子儀異常誠懇地道:“太上皇也是一個有爲的君主,但從開元盛世到安祿山造反僅僅只隔了十幾年,這是爲什麼?老將軍想過嗎?”

郭子儀悚然動容,這個問題他也想過,可他找不到答案,最後只能歸結李隆基用人不察,而安祿山狼子野心,今天李清忽然說出這個問題,着實讓他的心中爲之震動。

“請大將軍直言!”

李清揹着手慢慢走進一圈夜霧裡,凝視着黑黝黝的城牆,忽然回頭淡淡一笑道“其實老將軍也能想得到,府兵制的衰敗從高宗時便開始了,百姓無地,何以爲兵?只是開元盛世的光環太過於眩目,掩蓋這個嚴重地問題,待到開元末年,光環漸淡,無兵打仗地問題便凸現出來,以太上皇英明神武尚解決不了這個難題,而當今皇上年輕力薄,又如何能觸動那些宗室的利益,沒辦法,這個惡人只能我來當,等有一天我緩解了土地矛盾,實現天下百姓耕者有其田,我自然會將大權交給皇上,讓他盡情施展自己的抱負!”

一番深談,郭子儀顯然有些被說動了,他低下頭半天不語,最後長嘆一聲道:“或許大將軍說得有一點道理,郭子儀雖不能盡綿薄之力,但也決不會阻撓大將軍,今天僕固懷恩一事,就此揭過!”

李清心中鬆了一口氣,他快步走上前,握住郭子儀的手道:“深秋夜涼,請老將軍早一點休息,明日將是最關鍵的一天,李清還得倚仗老將軍的配合,拿下洛陽城!”

郭子儀點了點,“大將軍也早點休息吧!”

兩人拱了拱手,各自回了營帳。

且說李清地特使辛雲和蔡希德地親信一起來到了西城牆,等候在此地人用籃子將他們拉上上城牆,辛雲當即見到了蔡希德,表示李相國接受他的投誠,時間不宜遲,就定在明日上午,蔡希德大喜,連夜召集心腹會商明日投誠地安排。

而辛雲卻悄悄地隱身在了濃濃的夜霧之中,辛雲是現任羽林軍中郎將辛雲京的從弟,身高力大。武藝高強,是一員少有猛將,在安西軍中。只有他才堪和李嗣業匹敵,但和他地外表相反,辛雲思維慎密,又能言會道,所以李清便提升他做了自己帳前衙將,也就是兩千親兵的將軍。今夜李清派他進洛陽城真正目的,是要他完成自己地一個計劃。

嚴莊和高尚長得頗爲相似,面色焦黃,瘦

龐上留了一撮山羊鬍,身材又高又瘦,活象一隻大蝦和高尚精於謀略不同是。他更擅長內政。在河北時,正因爲有了他廣收錢糧,安祿山才能逐年募兵,慢慢地壯大起來,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后立刻封他爲中書令右相。將所有地政務都交給了他。

此刻這位大燕國地相國卻坐在書房裡怔怔地發呆,目光中充滿了憂慮,當初他曾向安祿山提出過緩稱帝、分田地地政治主張,但安祿山並沒有採納,攻下洛陽沒多久便倉促稱了帝。結果喪失了士族階層地支持。只是當時軍事上節節勝利。嚴莊也沒有多勸。但就在崔乾佑全軍覆沒、潼關得而復失後。嚴莊便看到了危機。他又力勸安祿山放棄洛陽,要麼回河北重新經營。要麼去升州(即今天的南京)建都。奪取東南地半壁江山。

可安祿山卻一直遲疑不定,就在他最後下決心回河北時,卻發生了安慶緒地弒父纂位之事,安祿山死了,嚴莊也失去了安慶緒地信任。安慶緒的心腹張通儒被封爲左相、知政事。逐漸取代了嚴莊。

外有唐軍的大舉攻城。而燕軍卻發生內訌,甚至包括安慶緒在內。這些領軍大將各自爲陣,互相謀算、互相拆臺,本來兵力就比唐軍少,這下如何保得住洛陽?大勢已去啊!

嚴莊長嘆一聲,將寫到一半的奏摺扔到一旁,寫了又有何用,安慶緒會聽嗎?

這時門外傳來管家低低地聲音,“老爺,府外有人求見?他不肯明說身份。”

“什麼人都要見我。”見!”

過了半晌沒有聽見管家離去地腳步聲,嚴莊眉頭一皺,極不高興地道:“難道還要我說第二遍嗎?”

“老爺,他還說老爺若不見他,將來、將來.音顫抖,說不下去了。

“將來如何?說!”

管家終於鼓足勇氣道:“他說老爺若不見他,將來會死無葬身之地!”

“胡說!”嚴莊重重一拍桌子,他剛要說將此人用棍子趕走,忽然,他醒悟過來,難道此人是.

“快!快請他進來!”管家剛要走,嚴莊卻又補充一句,“不要走正門,派人帶他從後門進來。”

嚴莊手忙腳亂地將桌面收拾乾淨,心情忐忑而緊張地等待着,他已經隱隱猜到,來人很可能是從唐營來地。

過了一會兒,管家帶來一個極其雄壯地男子,約三十歲,他沒有說什麼,直接將一張名貼遞給了嚴莊,嚴莊只瞥了上面有幾個字‘中書令右相’,心中惶然,立刻將管家趕了出去,親自把門窗都關上了。

辛雲這才躬身行禮道:“在下是李相國帳前衙將辛雲,奉李相國之命特來求見嚴先生。”

“相國大人找我.現在彼此還站在敵對立場,怎好隨意低聲下氣,他調整了一下心態繼續問道:“李相國有何事找我?”

辛雲笑而不答,他從懷裡取出李清地信遞了過去,“這是我家相國親筆手書,嚴先生看了便知!”

嚴莊的手有些顫抖,他乾嚥一口唾沫,哆嗦着打開信,慢慢地、細細地看了起來,仔細推敲每一個字地含義,

實際上信地內容很簡單,讓他寫一封回信給遠在長安的門下侍郎張倚,先在信中暗示他以前給安祿山寫過投誠信,而這次是命他施反間計,將李清騙回長安,如果他能將此事辦好,李清將來最少會保證他嚴莊一條生路,甚至封他爲官。

嚴莊心中極爲矛盾,李清的這封信寫得很自信,顯然已經看透安慶緒手下文武官員都有了自保之心,而嚴莊被排擠,心中的失落使他更應該容易被打動。

確實,安祿山既死,安慶緒又是個量窄地莽夫,跟着他早晚是死路一條,現在有李清的保證,嚴莊如何不動心,更關鍵是要他所做之事,對他來說是易如反掌,他手上就有張倚當年科舉事件後寫給安祿山的信,當然是請安祿山給李隆基說情,雖然當時寫這種信是很正常,可是安祿山一旦被定爲叛逆,寫這種信就有了協從地嫌疑。

嚴莊想了好一會兒,才終於提起筆給張倚寫了一封信,命他在皇帝面前進言,挑撥皇帝與李清地關係,將李清調回長安,寫罷,他又從一隻盒子裡找出十幾封大臣私下向安祿山效忠地信,一併給了辛雲。

最後,嚴莊又寫了一封回信交給辛雲道:“請將軍轉交李相國,並告訴他,嚴莊願爲他盡一臂之力!”

第103章 初見李隆基(上)第44章 冷刀子(一)第153章 東宮案(七)第156章 東宮案(十)第251章 科舉案(十三)第320章 邊令誠的暗示第123章 追殺南詔使團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262章 固執第36章 貴人(二)第232章 並不難斷的家務事第254章 南詔女王(上)第125章 小人眼紅第216章 意外第227章 因愛生恨第三百零八章第64章 楊家(三)第147章 東宮案(一)第175章 比箭第145章 王昌齡求助第78章 捐錢募款(三)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62章 固執第357章 戰爭與陰謀(七)第32章 開店(三)第165章 豆盧軍的秘密第176章 異鄉第174章 納妾第165章 豆盧軍的秘密第214章 揚州立威第121章 美女與陰謀第150章 東宮案(四)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175章 比箭第272章 詭異的刺殺第162章 密會太子第241章 科舉案(三)第35章 貴人(一)第242章 科舉案(四)第239章 科舉案(一)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154章 東宮案(八)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243章 科舉案(五)第383章 家國天下(二)第175章 比箭第96章 四兩撥千斤(上)第210章 尋第77章 捐錢募款(二)第170章 橫峰突起第60章 兄弟鬩牆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244章 科舉案(六)第282章 陰招出手第235章 出家便是還俗第386章 家國天下(六)第三百零八章第113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258章 金丸之線第231章 安祿山的企第8章 童生第215章 各逞心機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49章 清洗第144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下)第282章 陰招出手第228章 安祿山再進京第295章 對手第147章 東宮案(一)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協第8章 童生第171章 奇襲吐蕃軍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200章 天寶五年的上元夜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229章 崔翹的抉擇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攏第252章 失意的酒樓第98章 四兩撥千斤(下)第184章 佈局第160章 曲江流飲(上)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288章 救了吐火羅的使臣第253章 薦官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269章 意外第288章 救了吐火羅的使臣第333章 謀河西(上)第176章 異鄉第73章 除惡(一)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228章 安祿山再進京第123章 追殺南詔使團第383章 家國天下(二)第231章 安祿山的企
第103章 初見李隆基(上)第44章 冷刀子(一)第153章 東宮案(七)第156章 東宮案(十)第251章 科舉案(十三)第320章 邊令誠的暗示第123章 追殺南詔使團第41章 初到成都(三)第262章 固執第36章 貴人(二)第232章 並不難斷的家務事第254章 南詔女王(上)第125章 小人眼紅第216章 意外第227章 因愛生恨第三百零八章第64章 楊家(三)第147章 東宮案(一)第175章 比箭第145章 王昌齡求助第78章 捐錢募款(三)第367章 募兵的真正用意第310章 高仙芝升官第262章 固執第357章 戰爭與陰謀(七)第32章 開店(三)第165章 豆盧軍的秘密第176章 異鄉第174章 納妾第165章 豆盧軍的秘密第214章 揚州立威第121章 美女與陰謀第150章 東宮案(四)第191章 第一步棋第175章 比箭第272章 詭異的刺殺第162章 密會太子第241章 科舉案(三)第35章 貴人(一)第242章 科舉案(四)第239章 科舉案(一)第18章 上 官司(一)第154章 東宮案(八)第71章 上任首日(一)第243章 科舉案(五)第383章 家國天下(二)第175章 比箭第96章 四兩撥千斤(上)第210章 尋第77章 捐錢募款(二)第170章 橫峰突起第60章 兄弟鬩牆第189章 三方博弈第244章 科舉案(六)第282章 陰招出手第235章 出家便是還俗第386章 家國天下(六)第三百零八章第113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86章 海家的把柄(三)第258章 金丸之線第231章 安祿山的企第8章 童生第215章 各逞心機第328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349章 清洗第144章 高力士夜訪李林甫(下)第282章 陰招出手第228章 安祿山再進京第295章 對手第147章 東宮案(一)第225章 和李林甫的妥協第8章 童生第171章 奇襲吐蕃軍第132章 水落石出第200章 天寶五年的上元夜第337章 江山如棋(二)第229章 崔翹的抉擇第188章 李林甫的拉攏第252章 失意的酒樓第98章 四兩撥千斤(下)第184章 佈局第160章 曲江流飲(上)第342章 江山如棋(七)第288章 救了吐火羅的使臣第253章 薦官第120章 南疆姊妹花第269章 意外第288章 救了吐火羅的使臣第333章 謀河西(上)第176章 異鄉第73章 除惡(一)第290章 高仙芝的小鞋第185章 釜底抽薪第228章 安祿山再進京第123章 追殺南詔使團第383章 家國天下(二)第231章 安祿山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