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敵人的身份(四千字)

一艘船上一共安裝了二十門噴火炮,平均一個側面是十門,也就是說只是剛剛的一瞬間,每艘船直面的敵船就捱了十下,這樣密度的噴射幾乎是眨眼間,整艘敵船都被火焰吞噬。

“無量天尊,罪過罪過。”

看着熊熊燃燒的火焰將整艘船吞沒,聽着對面船上隱隱傳來的慘叫聲,李道雲雙手合十,口中開始給亡者誦經。

“我說道士,你這就有點意思了啊,他們是敵人,你罪過個屁啊?你平日裡也沒少見殺人,爲何今日這般悲天憫人?”程處亮見狀不由笑着調侃道:“再說了你念什麼經啊?你是道士又不是和尚,和尚能給人超度,你道士也能超度人嗎?”

“無量天尊,貧道雖然不是和尚,但也是出家人,自然心懷悲憫,何況超度也不是佛門的專利,佛門有《金剛經》,我道門自然也有《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也就是度人經,不知道出自什麼時候,就安在唐朝之前了)。”李道雲淡淡道:“何況殺人不過頭點地,平時咱們殺生都用的是最簡單的方法,哪怕敵人死了也感受不到痛苦,可是今天……”

“得得得,你別說了。”程處亮苦笑搖頭:“其實我也不想這樣的,但敵人都靠上來了,明明有更好的武器不用,反而非要將敵人靠近了再放對廝殺,這是什麼道理?”

“無量天尊,這個道理貧道自然是清楚的,但此舉終究是有傷天和,能不用最好還是不要用的好。”

“這個還用你說嗎?”程處亮翻了個白眼:“你又是不知道,這也就是今天我們被算計了,平時你哪裡見我用過?”

“……”李道雲無語了,心道這恐怕不是你不願意用,而是在艦炮的轟擊下,敵人衝不到你的身邊吧?如果讓敵人衝到你身邊,你看你會不會使用?

“不過這敵人到底都是什麼人啊?”程處亮沒有再搭理李道雲,而是將目標放在了敵人的旗幟上:“這麼多的旗幟,一個比一個花哨,這都是什麼勢力啊?道士你能分辨出來嗎?”

“且讓貧道看看。”李道雲接過望遠鏡,仔細辨認了一下:“那個七色雲朵旗幟的是旗雲商會,畫着鯊魚骷髏的應該黑鯊魚大船團,那個畫着‘卍’字標記的應該是佛祖海盜團,拳頭旗幟的應該是拳頭航運社,掛着金龍旗的……嗯?怎麼會有掛着金龍旗的?這應該是皇家商團的標誌吧?他們怎麼也摻和進來了?”

“我看看……”程處亮連忙搶過望遠鏡,果然發現了皇家商團的旗幟,不由嘴角泛起一絲冷笑:“還真是皇家商團啊,這可真是有意思了……看來咱們的殿下不但有外敵,連皇家內部都有不少人想讓他死啊,只是不知道是哪一位王爺,居然敢這般明目張膽?”

皇家商團並不是爲李世民成立的商團,也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商會,而是類似於後世的財團一般,是那些閒散的王爺們看到大航海那麼賺錢,紛紛成立了自己的商隊,最後在某位李世民的長輩的提議下,大家共同經營皇家商團這個名字——每個人都有掛這個旗幟的資格,但各自的商隊還都是自己的,但同時也有一些公衆財產,大家各自佔有一部分股份,算是一個非常鬆散的聯盟。

“你不要瞎說,或許只是別人冒用呢。”李道雲非常緊張,四下裡看了了發現沒有人之後,才繼續道:“再說這是皇家家事,咱們這些做臣子的就不要討論了,小心隔牆有耳。”

“呵呵……算了,就算你說的有道理吧,不說這個了。”程處亮不置可否,這種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怎麼可能是敵人假冒的?

李道雲之前報上來的那幾個名字可都是平日裡大名鼎鼎的角色啊,每比如旗雲商會是一個著名的黑商團,雖然掛着商團的名字,也偶爾幹一點商貿生意,但實際上卻是乾的黑道生意,這些年下來,也不知道有多少商船死在他們的手中只可惜他們做事情太絕,每一次襲擊商船都會趕盡殺絕,從不留下破綻,雖然朝廷明知道有些事情就是他們做的,但苦於沒有證據,卻是一直都無法拿他們下手——如果是一般的勢力,就算是真的滅了他們也無所謂,問題是旗雲商會是儒家在後面支撐着的,即便是朝廷也不敢拿他們開刀。

黑鯊魚大船團則是一個海盜聯盟,旗下光是各種船隻都有數百艘,甚至他們之前還襲擊過一次杭州艦隊的巡邏艦隊,搶到了兩艘四級戰列艦,也幸好杭州艦隊海軍的素質不錯,在臨死前毀掉了所有的艦炮,否則大炮可就要流落到外面去了。但即便如此,有兩艘四級戰艦,也讓他們的聲勢有了極大的增加。

同時黑鯊魚大船團也是大唐海軍最想消滅的敵對勢力,在必殺名單上還位列南海盜王羅傑之上,只是因爲不知道他們的老巢在哪裡,因此一直沒有結果。更重要的是這黑鯊魚大船團非常的神秘,他們的主人是誰沒有人清楚,就連李貞發動了手下的所有勢力都搞不清楚,但是能聚集起這麼多的艦隊,想來也不是一般人。

拳頭航運社則是一個專門給人運貨的商會,性質有點和走私王皮耶羅差不多,不同的是拳頭航運社做的是正經生意,不參與走私——當然,究竟有沒有違法,這個根本就不用想,做貨運的不夾帶點私貨怎麼賺錢?光靠給人拉貨又能賺得了幾個錢?拳頭航運社是整個大唐南洋最強的貨運組織之一,光是大小商船就有上百艘,實力雄厚,算是南洋的一股大勢力了。

當然了,和別的集團一樣,航運社同樣也有幕後老闆,那就是歃血盟——這是七大世家聯合成立的一個組織(現在只有五家,雖然自從隴西李氏成了皇族,范陽盧氏投靠了朝廷,他們就只有五家了),成立時間幾乎和李貞的血龍衛差不多,是一股非常老牌的組織,集暗殺、滲透、情報、間諜、經商等等產業爲一體,既是七宗五姓成立的情報殺手組織,也是他們爲自己留的後手之一,就算以後家族衰落了,也有歃血盟這一條後路可退。

當年因爲銀島事件,歃血盟嶺南分部來了一次大內亂,李貞趁虛而入,嶺南分部勢力大損,乾脆被總部取締,將勢力縮回了江南,嶺南因此徹底成了李貞的地盤。後來大航海發展,同樣有經商產業的歃血盟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終於是攢下了這麼大的家當,不但可以做到自給自足,更可以通過航運爲背後的勢力提供各種出自南洋的禁品。

至於佛祖海盜團,雖然掛着佛祖的名號,但是卻不是佛門的勢力——想想也是,佛門也沒有那麼傻,如果這海盜團是他們的,他們又怎麼會這麼明目張膽的將自己的名號掛上去?再說佛門弟子最重佛祖,旁人拿佛祖開玩笑都不行,他們又怎麼會將佛祖和海盜放在一起?這不是在玷污佛祖這兩個字嗎?

其實佛祖海盜團的真正背後冤家是拜火教,拜火教在大唐也被稱呼作祆教,當初李貞有一個引入外教制衡大唐本土宗教的計劃,他們就是這個計劃的受益者之一。因爲在當時的大唐,只有道教和佛教兩家勢力,而屬於本土宗教的只有道教一家,但卻也被佛教按在地上摩擦。外來宗派佛教勢大,當時在大唐可謂是遍地開花,幾乎每一個縣城都有一座大寺廟,香火鼎盛,而道教卻在民間名聲不顯,被佛教徹底壓制。

於是李貞自稱爲鎮元大仙的傳人,扶持道教制衡佛教,經過十幾年時間的扶持,道教的勢力有了長足的發展,雖然還不至於壓制佛教,但也算是打得有來有往了,眼看着李貞已經是太子,距離皇帝只有一步之遙,而道教也馬上就要因此而一飛沖天了,徹底將佛教壓在身下了。

只是李貞很清楚,無論是佛教也好,還是道教也罷,本質上都是忽悠人的東西,宗教就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了可以安定民心,但用的不好就會傷人傷己,因此無論哪一個勢力強大都不是統治者願意看到的,只有三足鼎立,甚至多強共存才能真正的穩定江山。

所以李貞打算將外國宗教引入大唐,對兩大宗教進行制衡——反正就算他不引入,將來大唐強大了,征服到了他們的地盤的時候,爲了安定民心也是會扶持他們的,倒不如現在先搞好關係,說不定等將來大唐到了地方,人家可能就不戰而降了呢?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但無論如何,有了這麼一層情分在,以後對於經營中亞和西亞是非常有幫助的,何樂而不爲呢?

只是李貞沒有想到的是,他這一舉動不但得到了佛道兩家的聯手抗議——這是肯定的,本來鍋裡的肉就那麼多,兩個人分都不夠分了,你還想再拉進來幾個,那不得讓我們所有人都得餓死?所以不光是佛門,就連道教也都開始抗議,對此李貞是有這個心裡準備的。

然而讓李貞沒有想到的是,佛道反對也就罷了,居然連朝廷都在反對,剛開始的時候李貞以爲是佛道兩家在朝廷的代言人在抗議,但後來才知道就連李世民都不怎麼看好。這就讓李貞非常的不解了,按理說這麼做的好處大家應該的都可以看得出來的,這樣可徹底引起佛道以及外來教派的戰爭,讓他們之間互相損耗,從而無暇他顧,更不會和朝廷爭權奪利了——可就是這麼明顯的道理,居然被否決了。

why?

後來當李貞得到答案的時候,卻是哭笑不得。

原來朝廷對於李貞的提議是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爭討的,但經過將近半個月的討論採納論證,在摒除了佛道兩大勢力的代言人的堅決反對之後,卻是得出了一個結論,導致滿朝文武都整體反對——拜火教和摩尼教的侵略性太強了,不符合漢人歷來奉行的中庸之道,而且在他們那裡神權居然可以和皇權並列,這是朝廷所堅決不能容忍的。

可以想一下,原本朝廷當大爺當的好好的,現在居然來了一個人要和你平起平坐,這讓一向唯我獨尊的李世民如何能忍受?別說是李世民了,就算是傻子皇帝司馬衷都是無法忍耐吧?

至於百官反對的原因也差不多——我們平日裡光是拜一個皇帝都已經夠受的了,現在你們來了,不但要求我們要拜皇帝,還要拜你們的教尊?你們的教尊算是什麼東西?一羣外來的和尚而已,憑什麼要我們拜他?

這讓李貞很是無語,摩尼教和拜火教的侵略性都可以稱呼太強?那回教又算什麼?連教尊和皇帝並列你們都無法忍受,如果我告訴你們,在遙遠的歐洲,神權還凌駕在皇權之上,連皇帝都要向教皇行禮跪拜,你們又該做何感想?

當然,雖然朝廷反對,但李貞還是在暗中扶持拜火教和摩尼教的,但是也向兩大宗教的祭司提出了更改部分教義的建議。出乎李貞的預料,原以爲這些研究教義已經癡迷的老學究們對於他的提議應該是嚴詞拒絕的,但是誰知道李貞只是剛剛提出來,就得到了兩教的迴應——完全沒有問題。

當時李貞都驚呆了。

節操呢?

你們的節操呢?

不是說頭可斷血可流,教義不能丟的嗎?

你們的節操去了哪裡?

其實李貞不知道,自從大唐越發強盛之後,那些西方宗教就一直都很想進入大唐傳教,只是大唐天下早已經被佛教和道教佔據,他們又是外來的教派,雖然說外來的和尚好唸經,但相應的沒有當地根基,外來的教派也非常的難以在當地立下根基——除非發動戰爭,並且打贏戰爭,可是大唐如今正是強盛,誰又是大唐的對手?

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懷鬼胎(1)第七十六章 杜荷的擔憂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中招(第十八更)第九十一章 勸說和加入(四千字)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第四十四章 鍾離城的小算盤第兩百零四章 貪斌的奇葩能力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樁罪惡第一百零三章 陰謀第一百八十章 決斷 (第七更)第五十八章 海外遺民第十八章 玄奘第一百一十六章 挑戰書第二百九十七章 援軍到達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恥至極第四十四章 吳兆龍第二百零三章 瘟疫?抓起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罷免唐儉第兩百一十七章 旗魚部落第九章 母子‘鬥法’第十七章 長孫無忌的心思第一百零八章 朝議第一百章 諸皇子獻禮(4)第三十八章 大炮第兩百七十五章 粗大事了+暫停行軍+多少人手第九十五章 李世民的剋星第三十五章 李世民大壽第一百六十五章 密道第二百九十四章 土地問題(3)(第三更)第二百二十章 進入長安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象威武第兩百七十八章 朝議+解決辦法第五十六章 皇宮秘話(二合一)第二十三章 縱海號下水第一百二十三章 暗戰第四十五章 職務安排和嶺南巡路使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子一怒第八十五章 損失慘重啊第九十一章 臭彈研製成功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想起標題……第三百一十一章 提前泄露第二百三十五章 征服之路之橫掃歐洲第兩百四十二章 驚人的日流水第三十八章 越王駕到(2)第二十七章 巨大的收穫,暗中的敵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施救第一百二十八章 放走(四千字)第一百七十章 敬畏之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手不足問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外籍軍團(1)第七十四章 人瑞第一百三十二章 薛仁貴想去海軍第兩百五十八章 不是天災?是人爲?第三百七十章 終於找到了第六十六章 敵人的身份(四千字)第三百一十三章 天竺戰事第一百一十三章老當益丘和第二十三章 水泥換特權第八十章 王玄策第七十三章 雨過天晴(三千字)第四十三章 勘探隊出發第五十四章 臭彈第十四章 忽悠李世民第一百一十九章 動手(2)第一百六十一章 承劍溪總部攻略(四千字)第十七章 王玄策的雄起(終)第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二遍六十三章 扔出去一大塊肥肉第一百一十五章 漢甲和開甲刀第八章 王玄策的雄起第一百五十一章 我說的都是真的第九十一章 勸說和加入(四千字)第四章 硝石製冰(上)第一百零七章 世家陰謀(下)第五十章 李貞的惡趣味第八十八章 獻俘大典(9)之陌刀之威第四十五章 職務安排和嶺南巡路使第一百八十七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一百三十章 石見銀礦(2)第兩百零四章 貪斌的奇葩能力第七十八章 龍井茶第二百二十章是 朕這麼讓他乾的(第二十五更)第六十八章 如何懲處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支持率第一百一十章 殺!殺!殺!第八章 不要題目了第二十五章 李貞的奴隸第十五章 水泥(1)第九十章 天竺局勢第二百五十二章 你就知足吧第四章 高句麗戰事(2)第二百二十九章 辯駁(第四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薛仁貴想去海軍第十章 考覈(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恥至極第七十一章 交鋒第一百四十四章 我知道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2)第二百五十九章 爭辯
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懷鬼胎(1)第七十六章 杜荷的擔憂第兩百四十五章 抓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中招(第十八更)第九十一章 勸說和加入(四千字)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第四十四章 鍾離城的小算盤第兩百零四章 貪斌的奇葩能力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樁罪惡第一百零三章 陰謀第一百八十章 決斷 (第七更)第五十八章 海外遺民第十八章 玄奘第一百一十六章 挑戰書第二百九十七章 援軍到達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恥至極第四十四章 吳兆龍第二百零三章 瘟疫?抓起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罷免唐儉第兩百一十七章 旗魚部落第九章 母子‘鬥法’第十七章 長孫無忌的心思第一百零八章 朝議第一百章 諸皇子獻禮(4)第三十八章 大炮第兩百七十五章 粗大事了+暫停行軍+多少人手第九十五章 李世民的剋星第三十五章 李世民大壽第一百六十五章 密道第二百九十四章 土地問題(3)(第三更)第二百二十章 進入長安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象威武第兩百七十八章 朝議+解決辦法第五十六章 皇宮秘話(二合一)第二十三章 縱海號下水第一百二十三章 暗戰第四十五章 職務安排和嶺南巡路使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子一怒第八十五章 損失慘重啊第九十一章 臭彈研製成功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想起標題……第三百一十一章 提前泄露第二百三十五章 征服之路之橫掃歐洲第兩百四十二章 驚人的日流水第三十八章 越王駕到(2)第二十七章 巨大的收穫,暗中的敵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施救第一百二十八章 放走(四千字)第一百七十章 敬畏之心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手不足問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外籍軍團(1)第七十四章 人瑞第一百三十二章 薛仁貴想去海軍第兩百五十八章 不是天災?是人爲?第三百七十章 終於找到了第六十六章 敵人的身份(四千字)第三百一十三章 天竺戰事第一百一十三章老當益丘和第二十三章 水泥換特權第八十章 王玄策第七十三章 雨過天晴(三千字)第四十三章 勘探隊出發第五十四章 臭彈第十四章 忽悠李世民第一百一十九章 動手(2)第一百六十一章 承劍溪總部攻略(四千字)第十七章 王玄策的雄起(終)第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二遍六十三章 扔出去一大塊肥肉第一百一十五章 漢甲和開甲刀第八章 王玄策的雄起第一百五十一章 我說的都是真的第九十一章 勸說和加入(四千字)第四章 硝石製冰(上)第一百零七章 世家陰謀(下)第五十章 李貞的惡趣味第八十八章 獻俘大典(9)之陌刀之威第四十五章 職務安排和嶺南巡路使第一百八十七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一百三十章 石見銀礦(2)第兩百零四章 貪斌的奇葩能力第七十八章 龍井茶第二百二十章是 朕這麼讓他乾的(第二十五更)第六十八章 如何懲處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支持率第一百一十章 殺!殺!殺!第八章 不要題目了第二十五章 李貞的奴隸第十五章 水泥(1)第九十章 天竺局勢第二百五十二章 你就知足吧第四章 高句麗戰事(2)第二百二十九章 辯駁(第四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薛仁貴想去海軍第十章 考覈(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恥至極第七十一章 交鋒第一百四十四章 我知道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2)第二百五十九章 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