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黑六月

律麥蓉看到石堅眼睛裡紋一兇狠的米土右即走了回爪…!“算了,好歹她還救過你一次性命。”

都打了這麼多年的交道。怎麼不知道石堅最在意的是什麼?他的家人。那怕刺殺他本人,他說不定還會大度地放過,可動用他的家人,石堅馬上就換了一個人。就象龍有逆鱗一樣,別看它是龍的弱點。可動了這個逆鱗,就等着龍的咆哮吧。

所以耶律煮蓉走過來。的讓他心中的怒氣化解,否則現在蕭達麗兒一條腿似乎殘廢了,石堅動動小拇掇,蕭達麗兒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但正在披着紅綵綢的鳳奴回過頭來,對耶律煮蓉的話不以爲然,這恐怕也是她第一次認爲是石堅做對的。

石堅說道:“比如兩軍交戰時,後面一個敵人突然襲擊,在自己沒有辦法射閃之下,一把兵器伸了過來,將敵人的兵器格擋住,那麼是應當感謝這把兵器,還是應當感謝使用這把兵器的戰友?”

那一次土著人行刺時。石堅似乎是有危險,但化名小茹的蕭達麗兒營救石堅也是耶律煮蓉的命令。所以石堅真要感謝,只能感謝耶律煮蓉。當然說是這麼說,如果沒有這個恩緣,就是耶律煮蓉求情。石堅都未必會放過蕭達麗兒。因爲以蕭達麗兒在契丹的地位,就是她殘廢了,也可以鼓動別人,對他不利,對宋朝不利,太激進了這個人。

石堅看着耶律煮蓉眼裡還在央求,又說道:“算了,我答應你了。可如果她下次再犯,我就不會那麼好說話了。”

這件事看似揭過。

然而石堅都沒有想到蕭達麗兒的舉動在取律煮蓉與興平兩個女子心中留下的影響。

婚禮草草,可依然很熱鬧,特別是現在幽州來了許多著名戰將,而這些戰將大多是跟隨石堅征戰元昊開始長成的,少數人還跟隨石堅經過艱苦的長征,因此與石堅關係很好。一個個趕來祝賀。

但新婚之夜,興平忽然幽幽地哭泣起來,這讓石堅感到很掃興。

不過總算完成了這樁拖了許多東的婚禮,耶律煮蓉也要回去了。

石堅將她送出城門,開玩笑地說道:“你現在回去,我並不阻攔你,但要保重身體。別忘記了。還有一個月,現在到了五年之約的時間了,按理說我都可以將你留下來。”

耶律煮蓉反問道:“相公。這一次北方事了,你還有什麼事要做

石堅一愣神,還有什麼事?契丹平滅以後,現在宋朝進入良性發展狀態,還需要他做什麼?大不了將各種經義修正完畢,留下一個開放進取的思想。那時候他就要退隱了,財富。是慢慢積累的,開疆拓土,連契丹都滅了,世界上還有什麼樣國家能抵擋宋朝軍隊的步伐,就是阿拉伯人或者歐洲人,憑藉現在他們的國力,就是現在的契丹,到了他們哪裡,也是一隻猛獅進了一羣綿羊堆裡,更不要說拿着各種先進武器的宋朝大軍。到時候。小皇帝的心有多大,宋朝就能飛多遠。

耶律煮蓉臉上忽然一陣蕭索。趙蓉的心情她是知道的,她最看中自己的心思慎密,智謀與手段。可現在石堅馬上就要退隱朝廷。朝中更沒有敵人對他攻擊。石堅都放權了,而且憑藉現在巨大的名聲威望,就是呂夷簡與夏辣在世,也不會觸這個黴頭,找石堅的麻煩。外敵也沒有外敵。自己對石堅有什麼作用呢?

她眯着眼睛看着遠方。遠方是連綿的青草,從城外開始,一波波地接到遙遠的天際,天邊白雲悠悠。青山默立。然而耶律煮蓉眼睛裡卻露出了一絲愕悵。

石堅還沒有反應過來。她揮了揮手說:“我走了。”

說着一行人開始出發,慢慢地消失在那綠得發青的天際處。

石堅隱隱覺得耶律煮蓉有些不對,可立即被更多事務將精力吸引過去。

五月末,離楊文廣大軍到達外興安嶺已經不遠了。這還是石堅藉助了快船,通知他放慢腳步。否則軍隊的身影早已出現在外興安嶺。幽州的軍隊終於動了。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宋朝軍隊並沒有立即進入契丹境內,而且乘着大船直奔開京,也就是高麗的王都。

石堅這一看,也讓許多人看不懂。因爲這個。高麗是王建所創立的。在中國五代時候,朝鮮矛盾激化,王建擁戴弓裔爲高麗王,然而弓裔自稱是神靈,倒行逆施,使人人自危,於是王建的心腹騎將洪儒、裴玄慶、申崇謙和樸智謙驅逐弓裔,擁戴王建爲王,自稱是高句麗的後繼者,史稱爲朝鮮半島後三國。

隨後王建開始領軍與後百濟多次交戰。直到王建遣使入後唐朝騁,得封爲高麗國王,採用後唐所賜的年號“長興”才使得王建獲得正統的大義,開始名正言歸地取代新羅統一半島。

因此從王建後,高麗與中原王朝關係密切。直到他的孫子現在的高麗國王靖宗的父親顯宗爲止,雖然後來因爲契丹強大,被迫向契丹臣服,可與宋朝還有密切的來往。但契丹的崛起,同樣也給了高麗一個機會,因爲契丹征服渤海國,大量渤海國百姓涌入高麗,給高麗帶來人口繁贏

所以高麗的矛盾主要還是與契丹的矛盾,就包括契丹幾次入侵,給高麗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就象女真也開始崛起,騷騷高麗人。顯宗時大將尹灌領兵十七萬掃蕩女真聚落,佔領了東北邊境附近的咸興一帶,爲了永久佔據,還設置了九座城壘駐兵防守。不過,後來尹灌在幕廷中失勢,他開拓的邊疆顯得可有可無,被朝廷慷慨地賜予女真,以換取女真部族定期的朝貢。

其實主要策略還是希望女真牽制契丹人。

就如這一次女真與赤脫脫還有高麗的三方聯合,並不是針對宋朝的,而是針對契丹人的。

面對高麗使者的責問,蘇仕國答道:“現在契丹已經歸順我們大宋了,契丹的臣子就是我們大宋的臣子,契丹的土的就是我們大宋的土地。

可現在你們高麗人卻霸佔了我們大宋的土地,誓不退兵,請問是何

這也有道理。也沒有道理。畢竟高麗出兵時,契丹還沒有誠服於大宋,就是宋朝討要領土,也要派一個使者前去高麗,商議一下。使者怒火沖天地回去。

聽到使者的話。高麗羣臣開始爭議,有的說宋朝強詞奪理,如果沒有我們辛辛苦苦地與契丹戰爭,將契丹削弱,宋朝怎麼這麼容易的逼迫契丹投降?現在有水喝了,卻忘記了挖井人,而且連我們的水也要搶去。這些人是捨不得放棄所佔過來的領土。高麗山地多,現在好不容易有這個機會。跨過鴨綠江,佔領了幾乎有原來高麗大小的土地,一下子放棄了,雖然他們說得看似也有道理,可實行上心裡確實捨不得。

有的說退吧。我們惹不起宋朝人。這是看到了宋朝強大的軍事力量,害怕了。還有的說就是退有什麼作用。宋朝是狼子野心,吃不飽,除非我們高麗全體向契丹那樣投降。還別說,真猜對了。

這邊在討論。那邊十五萬大軍全登上了岸。開京與高麗其他城市不一樣,就靠近海邊,還有現成的港口。原來還有守軍,在港口上守衛的,只是宋朝大軍還沒有靠岸,那種矮山虎大炮一轟,高麗士兵全逃跑了。搶灘時。竟然連一個高麗士兵的反抗都沒有碰到。大軍登了岸,開始將開京圍了起來,

可開京城並沒有那麼好攻克的,開京自從王建立國以來,陸陸續續地建設,直到顯宗二十年,依山而築起京羅城,城基週二萬九千七百步,共有崇仁、宣旗、保定、光德、德山、會賓、仙溪、泰安、弘仁、乾德、保泰、宣義、拔撫、定平、仙岩、慈安、彰義、迎陽、安和、成道、會昌、安定二十二門。易守難攻。

這是寄麗城市的一個主要特點,城甫大多依山而建。地勢險惡。這也是李世民兩次攻伐高麗,沒有全功的原因之一。

不過這一次宋朝軍隊沒有唐朝多,甚至連契丹都不如,可人家火力強大,無數的火炮向城中發射。秋青還派了人喊話,丐上高麗靖宗主動出城投降請罪。否則攻克後殺無赦。也就是屠城了。

看到這情況。高麗靖宗無奈,只好一邊派出使者向宋朝求饒,一邊下詔,令在遼東的大軍回撤,保衛國家。現在唯一的辦法,只有拖,倚着地形之險,拖進冬天了,宋朝師老而無功,到時候纔有與宋朝談判的資格。

想法是不錯的。大軍源源不斷地從遼東往回撤,現在遼東契丹是無暇東顧,都將國家交給人家了,宋朝不追擊,自己幫宋朝追擊,犯傻

而且不用宋朝大軍進攻開卓,高麗人也開始撤退了。

到了六月上旬。楊文廣終於帶着近十萬宋軍突然從外興安嶺殺出。這些軍隊在更冷的北方,茹毛飲血,苦練了數年時間,他們甚至比若別溫戰士更加兇野。同時還因爲北方基本上都是無主之的,宋軍在哪裡除了練兵種植糧食外外,養了無數的牛羊,這些牛羊大量繁殖後,帶回中原成本過高。除了牛皮羊毛等比較值錢好保存的運回了宋朝外,大多數讓士兵當作糧食吃了下去。因爲以葷腥爲主。體格也比較強壯。

這羣士兵熬了這麼多年,終於殺了出來。就象一頭頭洪荒兇獸一樣。就拋去宋朝現在的武器不說,用冷兵器格殺,或者比騎術,這些士兵一點也弱於若別溫戰士。

自從這支大軍殺出後,若別溫與女真一觸即潰。加上石堅的計劃,因爲這裡的百姓更加落後,也更加兇蠻,必要時可以採取強硬的手段。因此同樣也下了繳殺令。不降則殺。還有一個原因,近十萬軍隊。橫行幾千裡。到了這裡,供給基本上斷絕。

於是手段強硬了,供給也來自草原落部了。這種情況漢唐都做過,以戰養戰,不然霍去病帶着大軍到了匈奴大後方。都追到了貝加爾湖,怎可能帶那麼多供給。可這裡的百姓本來就人口稀少。到哪裡有這麼多的糧食。於是爲了供給也不得不對更多的部落洗劫。

赤脫脫一看不行了,與完顏部帶着十幾萬大軍北上。戰爭還沒有開始。可因爲兩部聯軍的撤離,南方軍力空虛。不要說是宋朝,就是原來的契丹,也可以將他們趕出遼東。勢單力弱之下。高麗人也要撤出

十幾萬高麗大軍撤到了大同江邊,匯合在一起。要商議,怎樣對付宋朝軍隊。正面作戰是不可能的,但我們高麗山多啊。宋朝大軍還有一點,所有糧食從海上運輸過來,運價高昂,而且民夫少。因此高麗大將李孝成就上書,皇帝。咱不和宋軍正面作戰。在開京城交戰不戈算,他們能夠順利將武器糧食從海船上運上岸來。因此,你先從王都撤出來。現在宋朝軍隊只有士兵,沒有民夫,更沒有一個車輛,況且我們高麗山多路難。咱們撤往內腹與他們打。進入了內腹,他們想要進攻,必須糧草先行,咱們又可以與他們遊鬥,又可以斷他們的糧草。

就是他們進攻我們的城市,也不是那麼好進攻的。每個城市都等於是一道關卡。等他們還沒有攻下幾個,城市,冬天就到來了。當年隋唐進攻,咱們高麗人就是這樣打的,如果不是咱們高麗自己內亂了,唐朝人還是沒有機會。這是往自己臉上貼金了。

主意是很不錯,可不是每個人都有李孝魂世樣的遠京城作爲高麗的王都,花費了高麗的無數這樣一下子放守了,換那一個都捨不得。因此還有許多大臣與將領要求借助王都的堅固堅守。這樣吵吵鬧鬧的,各地軍隊從各處聚集而來,在大同江邊越聚越多,也沒有想出一個什麼決定來。

他們沒有想到石堅早就看到了這個問題。如果高麗軍隊分散在各外,難道真一個一個城市去進攻。因爲必須將他們的主力軍隊打掉。所以進攻王都,使他們大軍救援開京。然後藉機將這支主力軍隊殲夾,那麼高麗就是有地形之險,也因爲缺乏軍隊,進攻起來難度降低。

正在他們爭吵時,另一支宋軍從海上殺出來,只是這一次船隻皆是小船,他們聚集在高麗外一處海烏上。現在海面全部被宋軍封鎖,高麗人也沒有得知這支軍隊的埋伏。現在他們從大同江溯流而上,在高麗軍隊準備橫渡大同江時。突然殺了出來。聽到許多船隻而來。高麗人也慌亂了。他們立即撤回西京城(平壤),然而他們沒有想到。宋軍在開京城打得似乎很熱鬧,可真正目標卻是他們這支軍隊!

這一次是秋青親自率了近二十萬軍隊而來,分出十萬人將西京包圍,十萬大軍對還沒有來得及進入西京城的高麗軍隊分兵追擊。

八天後,在宋朝軍隊強大的炮火轟擊下,西京城破。因爲已經下了繳殺令,凡抵抗者殺無赦。全城士兵與百姓全部坑殺。聞聽此訊,高麗靖宗開始慌亂了,再一次派出使者求和。可這回宋軍終於露出了獠牙,首先萬炮齊鳴,然後佔據一個上風的山頭,幾千宋軍利用滑翔機飛入城中。裡外夾攻。開京城破。除了高麗靖宗以及幾個重要的皇室成員,其餘諸人皆數坑殺。

然後秋青一種北上。凡是不降者坑城。並且擄掠了大量高麗人作爲民夫,爲他們運輸從高麗搶來的供給,向鴨綠江橫跨。種世衡帶着十萬軍隊,開始分兵兩路。進攻高麗全境。

這是宋朝軍事上最殘忍的一幕,幾乎每天都有高麗的城市或者村寨被屠。連朝廷許多大儒們聽到這個消息時,也感到過頭了一點,但不敢說。耳因爲如此,當進入到七同時,高麗全境百姓全部被殺怕了,宋朝大軍還沒有到來,就大開城門,主動投降。戰鬥也從開始的激烈反抗,到現在變得容易了。

在西線,同樣玉素甫導折惟忠也在嚴格地執行着石堅的繳殺令。

雖然滿都拉的戰士。以騎兵爲主,可這些年,宋朝也飼養了許多戰馬,戰士同樣以騎兵爲主。還有許多步兵。可他們並不是作戰的主

也裡可溫組織了幾次狙擊,但迅速被宋朝大軍打敗。而這時候,滿都拉發生了致命的危險。各部在宋朝的強壓之下,許多部落與滿都拉分裂,向宋朝投降。本來滿都拉國力在三國當中最弱,可面對宋朝兩路大軍的進攻,加上內部分裂。也裡可溫節節敗退。就在這時候。也裡可溫的重要謀士米那拿洛與幾員大將,突然叛變,將也裡可溫擊殺,舉族投降宋朝。

對於這次宋軍霹雷般的行動,史稱黑六月。前後屠殺的士兵與平民不計其數,特別是高麗人,幾乎近四分之一的百姓因爲抵抗被坑殺。

但也因爲這一次宋朝手段的強硬,北方各部投降後,見到宋人噤若寒蟬,使得宋朝隨後的治理變得簡單容易。

此時,契丹內部並沒有平穩。許多激進的將領與大臣,在聽到遼興宗投降後,依然憤憤不平。他們紛紛上書,有的將領還振振有詞,現在是契丹振興的最好時機。怎麼說,宋朝這一次派出近百萬軍隊,如果加上楊文廣這一支軍隊。一百萬郗超過了。可現在有一個機會。石堅不該野心這麼大,如果將這些軍隊集中起來,象那一次推土機行動一樣,契丹只有坐等滅亡。可現在種世衡與秋青帶着三十萬軍隊進入高麗,折惟忠與玉素甫兩路大軍又有三十多萬進入滿都拉,再加上楊文廣十萬軍隊混同江與赤脫脫開始交戰。現在幽州只剩下二十幾萬人,並且所有精兵被都帶走了。幽州的這二十幾萬人都是贏弱的士兵。

這時候集契丹所有軍隊進攻幽州,完全可以一舉獲勝。失去了幽州的大本營,馬上高麗的戰況就會逆轉過來,高再人會活活將三十萬宋軍拖死,然後高麗與赤脫脫聯手,楊文廣這支部隊同樣不會有好的下場。

還有一點。因爲獲勝,將會擄獲大量宋軍的武器,以後宋朝經此一役,國力嚴重衰弱,契丹就可以重新振作起來。這也是契丹唯一一次的機會。

這一點很正常,契丹這麼多年曆史,允許宋朝出現文天祥那樣的忠臣,契丹也有。

耶律煮蓉苦勸不止。這一次她看出來了,石堅給了她不小的面子。無論滿都拉,還是若別溫,特別是在高麗,宋朝手段殘忍。但現在對契丹不但沒有進攻。反而給了他們時間,讓他們安排後事。可現在契丹這些將領們,卻誤會了石堅的好意。當真石堅這一點都看不出來,給契丹人反攻的機會?那麼本來蕭達麗之事石堅怒氣還沒有消解下去,現在出爾反爾,可以想像石堅下面會做出什麼?雖然這些大臣忠心可嘉,可這是在辦壞事啊。

可許多將領對她的話當作耳邊風,甚至蕭達麗兒帶着一羣人,堵在耶律煮蓉府邸上罵,罵得很難聽。幾天下來,耶律煮蓉羞侮急切之下,頭髮都變白了。

石堅聽到蛾子,也就是現在契丹右千牛衛大將軍董載的消息後,氣得笑起來。

他看着北方,想道:我的傻郡主,這回不要怪我不給你情面了。

不是我現在手上都剩下一些贏弱的士兵嘛?石堅吩咐張方平,帶着七萬士兵嚴守各處關卡。帶着十八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出關了。這回不用你們上門來打,我主動送到你們門上,看你們契丹有沒有本事吃下來

第658章 希望第592章 沒有狼的狼王第428章 魅影第653章 真真假假第304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六)第410章 挺進第26章 巨利第148章 環球第323章 孩子第133章 老二第488章 無條件投降第643章 真理第1章 羞辱第680章 聖人(續)第157章 李慧第369章 大場面第525章 沒事偷着樂,有事偷着走(中)第544章 君臣相宜,北方的那些事兒第478章 第一次第619章 炮打趙禎第78章 星星第242章 草民累了第477章 我也是俘虜第478章 第一次第614章 時辰未到第161章 角鬥第483章 大旗(中)第276章 那幾個箱子(上)第129章 天狼第163章 烈士(上)第459章 虎穴(五)第328章 芝麻芝麻,開門開門第99章 對聯第695章 藤黃第544章 君臣相宜,北方的那些事兒第22章 綠萼第195章 策劃第80章 花拜第407章 深入第627章 要求第440章 偶遇第454章 還政第15章 猴子第231章 用是不用第457章 虎穴(三)第550章 那個更重要第10章 再拒第407章 深入第625章 第三刀,連環刀第409章 蠶食第63章 揮帕第678章 異象第272章 算計(上)第45章 辦法第586章 火燒易州第670章 帳審第117章 雙花第77章 山寨第24章 大功第628章 請罪第282章 生天(中)第419章 堆土機第452章 顯形第518章 女學生第67章 四難第624章 第二刀第344章 問第595章 菊黃第532章 民之質矣,遍爲爾德第106章 和平第236章 一件小事第535章 移第23章 海客第51章 稱地第224章 七日第250章 甕中之鱉第225章 冰三百六十二章 求助第547章 三個問題第544章 君臣相宜,北方的那些事兒第83章 乾哥第462章 望風而逃第348章 活捉黑猴子(下)第504章 無賴皇帝第546章 將路修到彩雲之南第389章 論道第35章 假史第387章 變天第298章 六年後的見面第一八十九章 血城忠獒第121章 哭音第275章 突圍第496章 雙龍第342章 條件第182章 教主(下)第423章 發財第540章 藝人的盛會第367章 行兇者?第147章 幕後第13章 一旨
第658章 希望第592章 沒有狼的狼王第428章 魅影第653章 真真假假第304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六)第410章 挺進第26章 巨利第148章 環球第323章 孩子第133章 老二第488章 無條件投降第643章 真理第1章 羞辱第680章 聖人(續)第157章 李慧第369章 大場面第525章 沒事偷着樂,有事偷着走(中)第544章 君臣相宜,北方的那些事兒第478章 第一次第619章 炮打趙禎第78章 星星第242章 草民累了第477章 我也是俘虜第478章 第一次第614章 時辰未到第161章 角鬥第483章 大旗(中)第276章 那幾個箱子(上)第129章 天狼第163章 烈士(上)第459章 虎穴(五)第328章 芝麻芝麻,開門開門第99章 對聯第695章 藤黃第544章 君臣相宜,北方的那些事兒第22章 綠萼第195章 策劃第80章 花拜第407章 深入第627章 要求第440章 偶遇第454章 還政第15章 猴子第231章 用是不用第457章 虎穴(三)第550章 那個更重要第10章 再拒第407章 深入第625章 第三刀,連環刀第409章 蠶食第63章 揮帕第678章 異象第272章 算計(上)第45章 辦法第586章 火燒易州第670章 帳審第117章 雙花第77章 山寨第24章 大功第628章 請罪第282章 生天(中)第419章 堆土機第452章 顯形第518章 女學生第67章 四難第624章 第二刀第344章 問第595章 菊黃第532章 民之質矣,遍爲爾德第106章 和平第236章 一件小事第535章 移第23章 海客第51章 稱地第224章 七日第250章 甕中之鱉第225章 冰三百六十二章 求助第547章 三個問題第544章 君臣相宜,北方的那些事兒第83章 乾哥第462章 望風而逃第348章 活捉黑猴子(下)第504章 無賴皇帝第546章 將路修到彩雲之南第389章 論道第35章 假史第387章 變天第298章 六年後的見面第一八十九章 血城忠獒第121章 哭音第275章 突圍第496章 雙龍第342章 條件第182章 教主(下)第423章 發財第540章 藝人的盛會第367章 行兇者?第147章 幕後第13章 一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