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孩子

眼就到了元宵節,白天雖然看不到石堅所寫的那種東樹,更吹落,星如雨那種情象。可街上到處是遊人如織,幡旗招揚。這一年的宋朝百姓是開心的,沒有大的戰事,讓人感到揪心的石大人,走了幾萬里路,回家了,而且還把西夏逼得如此困窘。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更叫大家高興地是連老天也作美,飄起了雪白晶瑩的雪花。這雪花兒也沒有深冬那麼生硬,柔和得象一團白絨毛,落在地上,一眨眼的功夫,便有了一層溼意。

有許多小孩子望着天空的酥雪,高興地蹦來蹦去,喊道:“下雪了,下雪了。”

他們的叫聲都有了一層喜氣。

開封作爲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這幾年還在以無比迅速的速度往前發展,外城已經住不下了。於是城外又蓋起了一棟棟房屋,造成京城的地價高昂不下。有一天劉娥出城看到這城外的房屋連綿數裡,她概然道:“衆位愛卿,這京城這樣下去,最後得要多少人啊?”

她雖然這樣問,可是無比的得色,當然衆位大臣自然乘機大拍馬屁。

然而發展最快的不是京城,而是上海。這是石堅在黃埔江邊選出幾個大鋼廠與一個碼頭後,隨着各種商業與建築膨脖而起。現在都快趕上了泉州的繁華。畢竟這裡離宋朝最繁榮的沿江兩岸最近。至於爲什麼叫上海?有人問過石堅。石堅當時回答了一句,這裡本來就是叫上海。可是衆人查遍了史籍也沒有找出這地方叫上海的來歷。也許是石大人記錯了。不過這個新城的名字就這樣定下來了。

就象石堅和范仲淹所說的開源與節流,開源遠遠勝過節流。只是石堅反對王安石那種不知所謂地開源罷了。王安石的想法是好的,憑這一點他的眼光勝過了司馬光。可畢竟想與做是兩回事。

此時,劉娥正靠在椅子上,趙禎在給她念趙_寫來的信。這些年,她漸漸感到自己老了,有些時候處理奏摺一多,就感到很困很累。她知道自己也沒有多少時光在這世間。於是漸漸對趙禎開始放手起來。

趙禎將信念完,劉娥說道:“這孩子,也不怕大臣笑話,都過年了,也回來。難道女孩家就真是養不住?”

趙禎臉上露出一絲古怪地笑容。相比於劉娥。趙禎對石堅地感情更好。用石堅前世地話來說。那就是鐵哥們。當時宮中周懷政謀亂。趙禎幸好記住了石堅地話。對父皇一直很尊敬。加上李迪地保奏。趙禎方得幸免。更不用說石堅給他講讀時。帶來地那些無窮樂趣。如果說讓他回味一生最歡樂地時光。那就是石堅爲他講讀地那段時間。不但是那些趣味地講讀。石堅給自己妹妹講故事時。自己也在一旁沾了不少光。

後來石堅來到京城後。還主動地不拘小節。爲自己出謀劃策。終於讓自己得到了王美人。於公於私。趙禎都深深感謝石堅。

他看着劉娥臉色變得柔和起來。試探地說道:“母后。孩兒。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吧。”

“母后。石大人小時候第一次進京時。是什麼樣子?”

劉娥睜開眼睛。看着這個養子。她臉上地笑容更濃厚了。她知道自己這一對小兒女對石堅地感情。趙堇不用說了。直接對她抗議。連食也絕過。趙禎畢竟知書達理。知道以國事爲重。還沒有做出出格地事。可也是心中多少有點不平。

她說道:“皇兒,有什麼話就直接了當地說吧。”

趙禎手一揮,站在兩邊伺候的宮娥們全部退了下去。趙禎說道:“其實石大人並不是一個倔強的人。當時我還以爲他是一個拍馬屁的小人。他還給孩兒上過一課,說明了良臣與諍臣的區別。”

劉娥眼睛閃過一道厲光,她說道:“你是說石不移後來的辭官,以及今年恐嚇大臣是爲哀家所逼?”

趙禎連忙說:“孩兒不敢。孩兒的意思是石大人本來是一個性格柔和的人。不過他所圖甚遠,智計過人。朝中許多大臣又不知道他地用意,他又在不在朝中。結果朝中衆臣干涉,將他的安排破壞。”

說到這裡,他索性一股腦將心中所有的疑惑全部說出來:“還有,呂大人是一個幹臣,這一點石大人也向孩兒提過。他說過現在朝中最有才華是兩個大臣,范仲淹心胸坦蕩,氣節高昂,只是所圖太遠。呂大人雖然心胸狹窄了一些,可是謹慎小心。而且原來呂大人與石大人關係還很好。”

他指的是原來在破獲天理教謀亂之事上,兩個人還合作過一段時間。後來硬是劉娥指使呂簡夷,站在石堅的對立面地。

“孩兒也知道,母后的用意是爲了制衡。但現在石大人所在陝西,面臨地敵人十分狡猾,他沒有指望朝廷幫助多少。可我們也不能再拖他的後腿。”

劉娥問道:“這一次他回來後,哀家也沒有管過他。反而對他上書地奏陳,言聽計從。你何出此言。況且他迫於軍事,不能完婚,哀家也同意_兒與蓉兒到他身邊陪伴於他,自古以來,有那一個大臣有如此優柔過?”

趙禎聽了苦笑,陪伴?天知道是誰陪伴誰?

他說道:“孩兒的意思,是不是在他沒有消滅元昊之前,母后對那些大臣暗示一下,叫他們不要再噪刮。”

事實也如此。現在沒有大臣敢提將石堅調回來了。否則他們地下場也許會和夏竦一樣,流放到兩灣大陸。但在後面的小動作,還是不少。如石堅出賣礦山,硬是從他手裡搶回來五百萬貫錢。還有石堅安置蕃子,以及在遼國使者的臉上刺字。這些都引起了許多大臣上奏,對石堅彈劾過。

趙禎說到現在的意思,是說石堅本來的脾氣很好地,可現在變得如此暴臊,特別竟然派手下到衆大臣家中警告。這也是諸臣的逼迫與劉娥的默許導致的。先是被丁謂逼死他的祖母。然後天理教事了,劉娥主動擡出呂夷簡,讓石堅看到了主動回家迴避。而後到了陝西一再說不要干涉他在陝西的一切。可剛一取得大捷,就被調回京城。讓他失望地說了一聲:“草民累了

回鄉。後來爲救十幾萬宋朝士兵,甘冒奇險,吃苦,走了幾萬裡地路,最後僥倖回來。就是這樣,朝廷還是有許多人小動作不停。這確實對石堅很不公平。所以他的脾氣也變得越來越壞。

劉娥笑笑說:“哀家也知道。不過皇兒,你也看到了,哀家這身體骨越來越不行了。也沒有幾年好活了。哀家在學唐太宗用李績。”

李績就是被後世歪曲的牛鼻子老道徐茂公。也是與諸葛亮、劉基並稱爲中國民間演義中地三大妖人。不過這三個人真實歷史上本事都不小。李績最大的功績就是以七十三歲的高齡出征高麗,並且全部征服,完成連唐太宗都沒有完成的心願。當然他在征服突厥、平定薛延陀與幫助李家統一江山中也作出重要的貢獻。爲此,唐太宗曾多次稱讚他,認爲他“用師籌算,臨敵應變,動合事機”,“古之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豈能及也”。連千古一帝都作出如此的品價,可想他的本事。

因此,他甚得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地寵愛。特別是唐高宗對他更是恩寵。高宗舉行泰山封禪大典,任他爲封禪大使。途經他的故鄉時,皇后武氏親自去看望他寡居的姐姐,賜給衣物,還封爲東平郡君。李績不慎墜馬傷足,高宗親自慰問,並把御乘賜予他。永徽四年(653),唐高宗又命人爲他畫像,還親自爲他寫序。高麗平後,高宗祭祀宗廟,“以李績爲亞獻”。669年,李績病逝,唐高宗聞之悲泣,葬日,幸未央宮,登樓望車怮哭。起冢象陰山、鐵山、烏德山,以旌其破突厥、薛延陀之功。”並令在光順門爲他舉哀,七天不上朝。

然而,在李世民臨死前,因太子李治無恩於李世績,故意貶其爲疊州都督,在李治即位後,將李世績提拔爲尚書左僕射,以示之恩。但李世民說過一句話:“李績大才,朝中無人能制,如果要疊州無所怨言,可重用。如有怨言,殺之。”

劉娥這話意思是我要死了,這個石堅是留給你重用的。但趙禎性格溫順,心機單純,遠不如劉娥,加上他對石堅的信任,那時候石堅可以說真正翻手爲雲,覆手爲雨。不如乘現在對石堅進行試探,這樣還對朝廷忠心,劉娥自然可以放心以後趙禎對石堅重用。否則,她就會痛下殺手!

趙禎苦笑,劉娥既然這樣說了,他也無話可言。於是告辭,只是他來到殿外,讓北風吹來,也不由地打了一個冷戰兒,心想:想道做皇帝就一定要如此心機深沉麼?

他又想起了石堅寫出的那些慷慨大詞,心想:如果石堅都會對朝廷圖謀不詭,朕還有可以任用的人嗎?

不過石堅這一次燃燒的怒火,它地效果還在蔓延。吐蕃廝羅、龜茲可汗智海、喀拉汗王朝可汗玉素甫先後已經接到石堅的信函,他們不敢怠慢,他們羨慕宋朝的繁華富裕,可更震驚石堅的軍事才幹。當初石堅將西夏鬧得天翻地覆,那才只帶了一萬名戰士。現在石堅回到了陝西,手上有着宋朝巨大的財富支持,還有着幾十萬宋兵,任他調用,這本身就是一個威脅。他們一是痛恨西夏,二是確實想與宋朝交好,三是也害怕石堅對他們產生反感。所以很快執行下去。

這樣一來,西夏地物資終於飛天一樣地開始上漲。

同時,還有宋朝各地的宗教。這一次石堅寫地文章影響很大,並且王曾他們都撰寫文章表示支持。石堅這篇文章是讓宋朝所有的勢力,都要忠於朝廷,連呂夷簡都假惺惺地表示了贊成。其實沒有一個人能明白石堅地用意,他不是要所有老百姓忠於皇權,而是忠於政權,這樣國家才能穩定。

在巨大的壓力下,道教與佛教著名人士,也紛紛表態。道教說我們道教主要講究清靜無爲,與石大人地想法不謀而合。佛教說我們佛教是教導人們從善去惡,無慾無求,更不會對朝廷干涉,或者產生野心。但兩個教派都表態對教中一些不法之徒整頓,以免敗壞教義。

至於那些小的,或者處在暗地的活動宗教法門,連動也不敢動一下。江;這些海商也在主動盤查內部,終於一個海客,也是江浙府的大富豪宮華湮被衆海客看出不對頭而被懷疑。他主動向朝廷坦白,並且還交待了他通過海船帶給了大洋島土著人武器,還交待了其他關聯的教徒。這一挖挖出了幾百天理教衆。搜查出來的財產達到近百萬貫。這終於讓朝廷觸目驚心。在二月份,對全國進行了大搜。

同時海客們也產生了氣憤,這些天理教是自毀長城,現在海客的大本營就是在大洋島,如果大洋島亂了下去,海客們地影響與損失不可估計。就是現在那些土著人,躲藏在森林裡不出來,那一亂還是在開發範圍不大的大洋島中西部,也使十家海客家破人亡。眨眼之間從百萬鉅富,成爲路邊的乞丐。

還有老百姓也在痛恨。他們生氣地是,這些天理教居然連石大人的親人也要下手。當然這一次天理教做了替死鬼。現在天理教可沒有想殺死石堅的企圖,那是賀媛不想牽連石堅,才主動離家出走的。

於是一時間,天理教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可是他們隱藏得太深,不容易找到。但地方上的神棍卻成了最大的替死鬼。他們被老百姓們懷疑,你們真能與鬼神溝通?那麼爲什麼不去向石大人展現一下本事,你們是天理教那些裝神弄鬼地騙子吧。

這一來,宋朝各地少了許多神棍,寺廟道宮也受到牽連,少了許多香火。那些道士和尚們日子開始過得苦哈哈的,於是有許多人開始還俗,從事正業。

江寧府,還是那個莊園裡,還是那個少婦。

除了她,還有幾個人,都在愁眉苦臉。只是另外一個少婦,手抱着一個小孩,正哄着小孩子入睡。這個小孩比起以前,已經長大了不少,一雙機靈的眼睛,望着自己的母親,無論少婦怎麼哄,也睡不着。然後他又望着屋子內的衆人。

一個老者說道:“公主,我們再這樣下去,恐怕沒有舉事,就讓朝

把我們的基業破壞了。”

少婦沉吟道:“現在我們不要動彈,還有將原先的送出去的武器,還有各個帳目,全部做出僞證,防止被人查出。至於那些暴露地教徒,他們是外部的堂衆,不知道我們的機密,就隨他們去吧。”

然後她看看那一個那天與耶律燾蓉說話的鐘夫人,說道:“你再去一次遼國。與那個瑤慧郡主說,本宮現在面臨着巨大的壓力,支持不了多少天。本宮最多給她兩年時間,否則不要說到時候本宮不配合她。還有不要被她要脅,現在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她們契丹人也在求着我們。”

看着那個鍾夫人退下,那個少婦揮揮手,說道:“就這樣吧,契丹人不動,我們很難成事。再熬兩年吧,你們也下去吧。”

這些人也知道少婦說地有道理。現在的宋朝穩如磐石,如果不策劃好,冒然行事,只會功虧一簣。況且這麼多年都等下來了。衆人一起退下去。

這個少婦才望着她地妹妹,說道:“我的好妹妹,你說這次我有沒有招惹你地相公?”

她的妹妹只是拍着她地兒子,低着頭沒有答話兒。

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也知道。賀媛是她姐姐佈置的一個棋子,本來是利用她聯合契丹的,可無心之中送到了遼國。經過了幾次的天意安排似的轉移,竟然到了石堅的身邊。

不過她姐姐還在嚴格地執行着當初與自己搭成的協議,和朝廷鬥法,和石堅鬥法,並沒有叫賀媛傷害石堅的生命。不然當初賀媛的心沒有被石堅完全收攏,想要危害石堅,石堅還真是危險。就象自己的那一次,如果想要害石堅,還有後來石堅長征的風光麼?

她在心裡喊道:“我地傻相公啊,都說你是天下第一聰明的人,可爲什麼這樣容易相信人。先是耶律蓉,後是我,再後是賀媛,幸好我們全部被你感化,否則你就可以說危險了。”

當然她不知道後世還有一個叫卡扎菲的牛人,與刺客結了婚。石堅這種做法也不是沒有先例可尋,只是這先例要到石堅前世去找。

少婦繼續說道:“這個石不移,我不發威,他還真當我是山貓,看來我是要對他下手了。只要這個石堅一死,我的大業可以增加一半的成功率。”

“別!”她妹妹擡起頭央求道。

她知道也許天理教缺少治國的人才,缺少打仗的人才,可掙錢地,玩陰謀詭計的,可不少。特別還有兩個部,專門就是搞這種刺殺,或者陷害的勾當。

她看着她地姐姐說:“姐姐,我們當初可是有約定的,我也答應了讓我們的兒子認了自己的祖姓,留下香火。”

“留下香火?可現在我們馬上要被你的情郎逼得走投無路,上宋朝官府的絞刑架了。還有香火,到時候連小都要被宋朝斬草除根。”

“不會的,姐姐,現在你還是退吧。這樣一來,不管成與不成,將會有多少百姓因此死亡?”

“百姓?那些百姓算是人麼?他們只是被用來利用地,用來愚昧的。你的情郎不也是這樣在做,那些蕃子被他玩得最後連祖宗都要忘記了。還有你的情郎殺的人還少嗎?一將功成萬骨灰,這個道理你現在還不明白。”

“那是不同的,他是爲了我們漢人的百姓着想,他也只是對蕃子下手。同時也讓蕃子融入到漢人中,這樣對他們也有好處。

“好處?竅國者候,竅銖者誅。這天下是有德者所居,有本事所擁有的。或者你地情郎要是有這份心,我會主動配合,可是他被那個流氓的後代三番五次的壓迫,還在一昧地愚忠。是他們真的血統高貴麼?如果這樣說來他們還有我們的祖先血脈高貴?”

她指地是南唐開國皇帝李是唐憲宗第八子建王李恪之後裔,至五代時期,家族不復昔日光采,李本人已成爲孤兒,爲當代軍閥楊行密於爭戰中所擄,並以爲養子,而楊行密諸子不能容,遂將其給予徐溫,改名徐知誥。南吳時期,因功累升升州刺史、潤州團練使,徐知誥爲政寬仁,又能節儉自處,獎勵農桑,因此府庫充實。當時,徐溫居升州,並以徐溫長子徐知訓居南吳都城揚州控制南吳政權,918年徐知訓因驕傲荒淫爲朱瑾所殺,徐知誥就近自潤州渡長江平變,徐溫乃以其代替徐知訓留揚州,日常政事皆由徐知誥處斷。徐知誥在揚州,一反徐知訓之作爲,恭敬事奉吳王楊隆演,並且謙卑對待士大夫,對待部屬寬大,生活十分儉僕,並以宋齊丘爲謀士,改革稅制,因此國家遂漸富強,人心歸附。927年徐溫去世,徐知誥與徐溫親子徐知詢爭權,徐知誥趁徐知詢入朝的機會,將其扣留,自此完全掌握南吳政權。935年,進封齊王。937年,改名徐誥。同年,楊讓位,南吳亡。徐誥即皇帝位,建立南唐。939年,恢復原姓,並改名李

這樣說來她地家族就可以說是李世民的後代,這樣又追溯到南北朝西魏開國功臣八柱國李虎身上。趙氏怎麼追也沒有她地家族榮光,也沒有她的家族更有貴族血統。(注,這一說法在宋朝很流行,《資治》也採用這說法記載地。可現在考證李恪並沒有後代,這樣一來,李的祖先還是一個謎)

說到這裡,少婦突然詭異地一笑,說:“當然,如果你答應我一件事,我也可以答應不殺你的情郎。”

“什麼事?”她妹妹擡起頭來看着她的姐姐,雖然知道不是好事,可爲了石堅,她還是準備去做。

少婦看着她手裡的嬰孩,說道:“你把小交給我替你哺養,我可以答應,這一輩子只與石堅鬥法,而不會採取下三濫的刺殺。”

PS:書寫到這裡爭議的人物也越來越多。我晚上在書評區頂了幾個帖子,諸位書友明天可以發表對幾位女主角的看法。幾天後,我將選出三到五篇,放在外篇裡,並且有可能參考你們的意見來決定她們的命運。

第258章 以彼之道(下)第689章 失蹤第141章 貞操第15章 猴子第358章 海印國師第296章 回家(下)第38章 女兒第346章 活捉黑猴子(上)第160章 咽喉第551章 討要老婆第27章 圓球第690章 出謀第173章 黎明(中)第587章 作壁上觀第424章 秦淮風月第7章 技驚第385章 信第59章 謹言第256章 神兵天降(下)第593章 雙雄會第492章 石堅的獸行(下)第296章 回家(下)第183章 孤城(上)第290章 最強大的東西(下)第452章 顯形第398章 揚帆第671章 斬將第121章 哭音第102章 答案第181章 教主(上)第253章 死局或破繭第585章 脫變第190章 火氣第280章 焦點第411章 叢林第442章 騙來的妹妹第111章 故去第291章 送你一個女兒(上)第449章 劣等民族第701章 憤青第229章 倉惶南顧(上)第644章 相通第38章 女兒第385章 信第493章 失憶?第149章 必誅第459章 虎穴(五)第664章 向南第502章 鐵券第30章 等待第479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481章 定乾坤第59章 謹言第35章 假史第353章 論棋第368章 送你一片星空大結局之前的話第162章 奸臣第75章 墮落第75章 墮落第562章 觸天第103章 呆子第365章 大婚(下)第619章 炮打趙禎第104章 爭婿第73章 舞劍第121章 哭音第329章 立威第541章 新波又起第605章 不領情第679章 聖人第159章 英妃第290章 最強大的東西(下)第525章 沒事偷着樂,有事偷着走(中)第373章 兩個學生第446章 青雲路第450章 和鼓宰相第553章 三人轉第693章 辛苦了,老夏第426章 靠山第370章 催眠之聖女(上)第480章 還己之身第23章 海客第75章 墮落第152章 非人第559章 震盪第446章 動物兇猛第385章 信第500章 那個更黑心第619章 炮打趙禎第133章 老二第485章 火馬第658章 希望第352章 梁祝(下)第320章 好好愛我這一回吧第685章 遠方的消息(下)六百七十三章 借刀第614章 時辰未到第183章 孤城(上)第595章 菊黃
第258章 以彼之道(下)第689章 失蹤第141章 貞操第15章 猴子第358章 海印國師第296章 回家(下)第38章 女兒第346章 活捉黑猴子(上)第160章 咽喉第551章 討要老婆第27章 圓球第690章 出謀第173章 黎明(中)第587章 作壁上觀第424章 秦淮風月第7章 技驚第385章 信第59章 謹言第256章 神兵天降(下)第593章 雙雄會第492章 石堅的獸行(下)第296章 回家(下)第183章 孤城(上)第290章 最強大的東西(下)第452章 顯形第398章 揚帆第671章 斬將第121章 哭音第102章 答案第181章 教主(上)第253章 死局或破繭第585章 脫變第190章 火氣第280章 焦點第411章 叢林第442章 騙來的妹妹第111章 故去第291章 送你一個女兒(上)第449章 劣等民族第701章 憤青第229章 倉惶南顧(上)第644章 相通第38章 女兒第385章 信第493章 失憶?第149章 必誅第459章 虎穴(五)第664章 向南第502章 鐵券第30章 等待第479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481章 定乾坤第59章 謹言第35章 假史第353章 論棋第368章 送你一片星空大結局之前的話第162章 奸臣第75章 墮落第75章 墮落第562章 觸天第103章 呆子第365章 大婚(下)第619章 炮打趙禎第104章 爭婿第73章 舞劍第121章 哭音第329章 立威第541章 新波又起第605章 不領情第679章 聖人第159章 英妃第290章 最強大的東西(下)第525章 沒事偷着樂,有事偷着走(中)第373章 兩個學生第446章 青雲路第450章 和鼓宰相第553章 三人轉第693章 辛苦了,老夏第426章 靠山第370章 催眠之聖女(上)第480章 還己之身第23章 海客第75章 墮落第152章 非人第559章 震盪第446章 動物兇猛第385章 信第500章 那個更黑心第619章 炮打趙禎第133章 老二第485章 火馬第658章 希望第352章 梁祝(下)第320章 好好愛我這一回吧第685章 遠方的消息(下)六百七十三章 借刀第614章 時辰未到第183章 孤城(上)第595章 菊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