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立說

芯禎也是一愣神。然後讓呂公綽將8夷簡寫的最後一封棗…況卜來。

奏摺上呂夷簡說了,自己多次犯錯,承蒙先太后與皇上不怪罪,自己也盡職盡責。但是郭氏必須要廢免,否則後宮不寧,非是帝室不安,而是天下不安。可沒有想到閻應文居然居心如此歹毒,將一件簡單的事,演變成一場詣天孽案。王子犯法,當與庶民同罪。不管他知不知情,已經牽連進去小法當死。因此自鳩以謝天下。

說了他自殺原因後,呂夷簡還交待了政事。那天石堅說了平衡之道,他也大受啓迪。比如南方,就要寬鬆之間相互平衡。以網震懾,以柔感化。這自太祖優待各番夷後,本來這鞋夷雖然兇殘,可xing格愚直,誠信爲本。可自國立此策後,看到朝廷善待。欺虐地方百姓,上壓地方官員。而地方官員因爲國策,唯恐不能多事。最後慫恿之下,有西北李氏之異變。亦有西南sao動不止。此靜化動之勢也。

這等於臨死前支持石堅的民族政策。

然後又說道後宮之事。雖然皇后是天下之母,但皇上總掌天下政務,皇后安後宮,後宮不寧,皇上不安,天下何安?不能作愚朽之舉。這是忤擊了范仲淹這些人的言論。雖然我犯下錯誤,可也是爲了皇上好。就象石堅一樣。屢犯太后懿旨,連官軍都敢繳殺,這是國好。但真爲國好還是假爲國好。現在人死了,想公堂對執都不可能了。

說完了又列舉了其他一些政事,語言深切。最後再次謝罪。

趙禎看了後,又遞到石婆手上。

石堅看了後,搖搖頭。這不是呂夷簡朝錯夕改,而是下了一手很好的棋。如果他不死,繼續審問下去,早遲將呂夷簡咬出來。一旦下獄,最後定罪,就不是他一死而死了。而是他全家都有可能拖出去處斬。謀害皇后,這是什麼樣的罪名?不說九族,至少三族吧?

但這一死小無論閻妄文如何咬,最後可能是他們將罪名往一個死者頭上加。也沒法讓人相信,更是無法理讓人相信。加上皇帝軟弱,這一張悲情牌打出後,呂家上下老小自然全部保住了。

至於後面政務小石堅一點也不懷疑,此人處理政務本領不弱,能看出這些不足爲奇。最主要他臨死前,還力保自己的政策。自己還好意思將一樁樁罪名往他頭上加麼?到時候天下人也說自己的肚量,連一個死人也不如。

他看着這份奏摺說道:“昌坦夫,你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我在我家中已經點明,給你一個改正機會,可爲什麼你聽不出來呢?”

說着將這份奏摺遞到夏辣手上。如果不是夏辣說了呂夷簡兩個兒子想要逃跑,也許呂夷簡還不會走上這條道路。正因爲他將此事點破,呂夷簡回去一問,爲了使家人不受到牽連,最後以死來解決。

這一遞,有許多大臣立即看出來原因。都是人尖兒。這並不難想像。連小皇上在龍椅上看着夏橡臉上都出現鄙視的神情。

石堅等到衆人傳看完畢,才說道:“無論對錯,呂大人並沒有謀反國家朝廷,也想把國家變得興盛強大。同時劉太后當朝,正因爲王相,呂坦夫等人在朝,才使朝堂平穩渡過。有過也有功。請皇上不必追究其罪過,而昭賞其功。”

這件事就讓它結束吧。

呂夷簡一死,以其他人才幹不足呂夷簡,或者心思眼不如呂夷簡多。唯一隻有夏辣。可夏辣的出身限制了他的危害。而且小皇上網才的眼神,也看出來了。夏掛想再贏得小、皇上的好感很難了。以後大理高家進京,案子一遞。夏辣基本政治生命結束了。

這兩大梟雄一除。以後靠盛度他們,也沒有那麼大危害。朝堂自安,朝廷可以平穩過渡了。至於以後一百年或者兩百年後,會不會有更厲害的梟雄出來。明白了永恆與剎那的平微石堅還會擔心?自己安排下去,以後是好是壞。事在後代所爲了,自己也無能爲力。

出了這麼大事。朝事也別議了,趙禎帶着羣臣到了呂夷簡家中弔唁。追封呂夷簡爲邪國公。太子太傅。可呂夷簡的三兒子呂公著憤怒地看着石堅,說道:“石不移,這回你稱心如意了,朝中再沒有人向你掣肘。想做怎麼做就怎麼做了”。

石堅看着這個愣頭青。不生氣,反而笑了起來。他伸手在呂公著頭撫摸了一下。小夥子還想掙扎,可那有石堅快。但石堅摸完後,立即松下手去,對他說道:“記好了,權利有多大,職責有多大,而不能是權利有多大小就會能享有多少福利與優待。也不是威風就有多大。越上位,每一行一動。就關係到無數蒼生幸福,更要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纔對。”

前者以己利謀官。這是最可恨的謀官類型。可也是大多數謀官者的想法。中者是己名己權謀官。呂夷簡王安石之流,很難說他們有多壞,可他們的存在往往有時候比那些貪官還要壞。清名遠揚。天下傳頌,皇帝信任小但獨霸朝堂,不容他言。當然王莽非是此種人,他是竅國大盜,與臣沒有關係了。後者也就是現在的父母官,前世的公僕,可真正做到的有幾個人?

石堅只是想這個愣頭青,也是後世聞名的長者,與著名宰輔記住這句話,從父親死亡的yin影中走出來,以後爲宋朝增加一名好臣子罷了。

死者已死。但呂夷簡的死亡終於震醒了柔弱的小皇帝。從他記事時,後字就沒有平靜過。先是周懷政之亂。不管周懷政是什麼用心,他還是想扶助自己上位。排擠劉太后的。

然後有雷允恭之亂。再後來有江德明羅崇勳等宦官玩弄朝政,連他都十分地藐視。現在又出來一個閻應文。當初自己看這個閻應文還是一個好人。難怪說宦官不能持政,否則就有禍弄。

趙禎暴怒之下。下詔嚴查此案,從嚴處理,並且整頓後宮。無數內宮的太監以及宮女被牽連進去,關進監獄。

可這時候石堅突然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殺。作爲宰輔,不能容人之德。因此乞罪。辭相了。

趙禎莫明其妙,這件事你沒有做錯啊。如果不是你追究,呂夷簡也未必承認自己有錯。應當來說,是石堅力挽狂瀾,否則呂夷簡與內宮太監相互勾結,以後還真說不定使自己矇蔽了。

他說道:“石愛卿。這是爲何?聯明白其中原委。至於呂家那個三公子,那是年幼無知。你不會生他的氣吧?”

石堅笑了:“我就是生氣,也不會生一個小孩子的氣。皇上,臣作爲一個外戚,開權臣之路。雖然有錢希聖在前,可此例不能開。”

錢希聖就是錢惟演,最高時擔任樞密使,也能說是宰相了。宋朝的宰相與唐朝略有所不同。同平章事纔是嚴格的宰相,而唐朝的三書首領中書令、侍中、尚書令都爲宰相。因李世民兼任尚書令小分權與左右僕射,亦爲宰相。但侍中與中書令是爲真宰相,後來漸漸向中書轉

這是一個變化的過程。

宋朝更復雜,親王、樞密使、留守、節度使兼侍中、中書令、同平章事都是宰相,但是使相。象石堅到大洋島那次就是,真相前面是六部尚書或者侍郎加某某大學士,無常員,正常兩人爲多,也就是首亞末三相,區別是什麼樣的大學士。到了後來又改成了僕射,然後又改成太宰少宰。但錢惟演確實是擔了一個宰相之名。

所以有人說宦官與外戚在宋朝不得干政,這是宋太祖說過的話,包括不得過大渡河。可趙匡胤三條真言,不得殺大臣、不得殺柴氏之後與永不加賦,他的乎孫都沒有嚴格遵守。況且這兩條。不得過大渡河,於其是說宋朝大臣不敢違背宋太祖,不如說一是他們不感興趣,二是怕多事,怯懦不進取。

有了錢惟演的例子在前。因此有大臣也進諫過石堅以外戚掌權太重。可錢惟演都官拜過樞密使,況且石堅。

“還有臣也要早遲退出朝堂,否則滿則損,這也是全了皇上與臣一段君臣相宜的佳話。臣曾批駁過武候一生最大的失誤,就是太小心謹慎,事無大小,無不親爲。結果武候一死,蜀立即滅亡。現在走到了放手的時候。況且臣也不是真正放手,還在朝堂中監督着朝政。最重要一件事,臣那天有所感悟。想編寫一些書籍,修正經義。這纔是長久的大事啊。”

“著書立說?你真要寫書?”趙禎好奇地睜大眼睛問道。

“不錯,因爲古之諸子離現在時間太遙遠了。後人修正經義時多加上各自時代元素,加上一些喜盜名者狂篡聖人之言,多有僞篇。臣想把它們盡力矯正過來。這是其一。格物力強,有了它可以使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國家強大。可無聖人之言。教之禮範,結果整個國家的百姓盡驅利行,最後道德敗壞,人心酷寒,到最後喪失廉恥仁義。這比格物學還要重要啊。”

這是石堅第一次將道德擺在格物學上。

爲什麼在文革時發生了那麼多悲慘的事,百姓沒有怨言?不要說洗腦。後來開放後,也在洗腦。可人心變得寒冷。比如在馬路上一個老太太被車子撞到了。千萬不要扶,弄得不好老太太就說是你車子撞的。再比如看到馬路上一個楚楚可憐的小姑娘說沒有錢上學的什麼,不要救,這是一個高明的騙術。

這中間就是爲了使百姓知道發家致富沒有錯,從基礎上改變老百姓的思想觀念,從而帶動整個國家富裕。結果忽視了道德的教育,使人驅利而行,人心變得冷漠起來。甚至石堅看到他樓道下面有一戶鄰居,女兒以前從事那個行業,嫁了一個老實的青年。後來看到收入不高,其岳母想法子挑撥離間。使其婚姻破裂,唆使女兒再從事那種行業,她還在這個店裡打下雜。笑貧不筆娼,道德風氣就到了這種地步。結果有許多老人寧可重新過文革那種生活。也就是這原因。物質富裕了,精神卻空虛了。

這也是石堅想要寫在書中聽話,按照道理來說,這就是唯心與唯物的平衡。當然這只是這兩種對立主義的表層現象。

現在離春秋很遙遠了。必須重新出現一種完整的哲學,一旦樹立起來,將會使以後的理學消失。而這種理學纔是石堅最擔心的。

當然趙禎不知道石堅想法。可他知道立萬世言,這是多大的功德,比起在朝堂上所做的一些政務,不能相比。

石堅又說道:“當然。到了消滅契丹時,臣會領兵前往。而且這樣一來,還有一門好處。契丹各部以爲臣剛擔任開封府尹的陳希亮跑出來。一看認識,是大理相國。那天大理君臣來到廄,皇上帶着廄所有重臣親自迎接。大理正治皇帝雖然沒有了皇帝封號,可成了皇兄。大哥來了,怎麼不迎接。

當時大理君臣受寵若驚。特別是石堅突然離開,他們驚魂不定,賴在路上不走了。後來才傳出消息,這些人也不是傻子,一分析明白過來。這是悄悄回去處理皇后被害一案。自然不能聲張了。這才放下一顆心來,向廄開發。但還是有點擔心。前途迷茫。

現在看到趙禎這樣客氣,心裡才放鬆下來。但少數人還有疑慮。趙禎眼睛一掃,又說道:“皇兄。”

正治皇帝段素真連說不敢。

“聯今年冬至到永定陵祭奠先帝。到時候與皇兄一道並去,在先帝陵前以及我大宋太祖太宗陵前,將我們的盟約詭。”

這具發下任何重誓都要可靠了。

正治這才大喜;並泣不成聲,至於石堅聽到後誹謗,至嘛,這也要流淚?他說道:“臣一直愚昧無知,沒有想到官家如此厚愛仁慈。臣今天當着廄百萬百姓發下重誓,段家永遠效忠大宋天朝。但臣懇請一件事。”

“什麼事?皇兄儘管說來。”

“臣只是一個偏居一隅的小國,不敢與官家稱兄道弟。”

“哎,皇兄此言差矣。不但聯與皇兄約定好世爲兄弟。而且與契丹國君同樣世爲兄弟。你就不要多想了。”

聽了趙禎的話,大臣們立即拍馬屁。事實連石堅聽了這個消息後,也頗爲讚賞。這一招好啊。不但感化了正治的心,有他放出一句話,當抵數萬大軍啊。大理局勢也能轉好。同時。還對契丹進行了感化。一旦進攻契丹後。契丹小皇帝沒有退路,也會想到於其拼一死,不如求一生吧。

其他大理諸臣聽了後,都是少數民族,一個個手舞足蹈。雖然有一些大臣看不起。但更多大臣高興,史書上不說了嘛,突厥國王與林邑國王在李世民大殿歌舞。唐高祖連連誇獎李世民。這纔是功績。

當然也問了石堅。可石堅正在大學裡每天修書,也爲了避嫌,沒有前來

行人迎入廄。很快被宋朝的繁華迷花了眼睛。而且趙禎很善待他們一行人,當天舉行了盛大的宮宴。而且晚上還在廄放了許多煙花,至少因爲煙花發生了燃燒事故若干,就沒有人管了。最主要趙禎尊重,也沒有要求他們爲宋朝表演什麼。這一點連李世民都未必做到。這行人才心安了。

但大宋所有大臣知道一件事,趙禎對大理這些人很重視。

看到這個褒國公前來喊冤,陳希亮不敢怠慢。連忙請他落座,吩咐人上茶,很客氣地說:“國公大人,有什麼委屈,儘管道來。”

他還在奇怪,是誰不長眼睛,在這時候聳犯這個相國大人。

高相國一看,心中更有底了。行,這件冤情想要伸有門。

別看石堅躲在家中修書,可到了高相國這地步,什麼不明白。石堅影響力還是存在的。甚至還繼續超過當朝王曾與李邊兩位宰相大人。皇上看重,大臣敬重,加上石堅隱隱透露出支持的態度,雖然夏橡是宋朝重臣,也有伸冤的希望。

於是將冤螓一說。

陳希亮一聽,這件案子本官可無能爲力啊。可他不是一般大臣,連那個海印法師都敢斬,那時候他是什麼官,一個小縣令。夏殊又有何妨。道:“國公大人,你且等。”

說完了備了形。來到皇宮要求見皇上。當然不是每個大臣說要見就見到的。因此陳希亮也說明了,大理相國女兒有可能被人謀害,到了開封府衙喊冤了。這件案子一聽,再加上那天呂夷簡與夏辣說的話,陳希亮就明白了。但沒有證據,只好用了有可能。

趙禎還沒有弄清高相國狀告何人,可聽到後十分憤怒。現存聯在籠絡,居然在這風頭上不給聯面子。立即將陳希亮請到宮中。將事情經過一說。

趙禎一聽,心裡面也清楚1不會是誣告,十有就是夏橡害了人家大秀了。可網網朝堂上呂夷簡因爲參預了郭氏一案自殺,後面一個宰輔又犯了事。這天家的臉面往哪裡擱。

因此立即出宮。到了石府。這件事石堅經手過,有沒有可能是夏橡所爲,石堅應當清楚。

趙禎將事情經過一說,看着石堅嘴動彈,最好希望他說出,夏辣沒有可能。這樣朝廷還會有點臉面,以後慢慢查破此案就是。

石堅沉思了一會兒說道:“當時臣答應高家那兩個從子,調查高家小娘子去處。查到夏大人這條線時,也認爲是夏大人納了妾,後來就沒有再查了。但沒有想到夏大人說將她們送了回去。現在這個案子很簡單,主要是看皇上怎麼處理。”

皮球又踢回去。

別問我結果。主耍還是你,是爲了朝廷顏面包庇夏辣,將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找一個替死鬼,忽悠高家就行了。還是給高家一個公道,找出真兇。這纔是正理。但石堅心中冷笑一聲。無論怎麼處理,夏殊這一輩子算是完了。

第403章 神罰(五)第136章 鬥法(上)第191章 選擇第520章 十字第128章 大案第199章 白話第197章 歡迎第155章 滅門第477章 我也是俘虜第372章 青年時代第232章 超級種馬第448章 今天真高興第6章 生日第235章 鴆毒第415章 冰火二重天(中)第617章 帝國的黃昏第103章 呆子第412章 魚鉺第295章 回家(上)第472章 脫吧,脫吧第568章 一地碎牙,滿街民乞第195章 策劃第280章 焦點第355章 祝福第144章 雙簧(下)第209章 夜戰第520章 十字第320章 好好愛我這一回吧第638章 變異第165章 烈士(下)第43章 春種第241章 反間第17章 一拒第553章 三人轉第256章 神兵天降(下)第679章 聖人第413章 人皮第633章 舍利第421章 張元的下場第42章 寶石第518章 女學生第109章 奶奶第334章 錯第64章 婉蓉第351章 梁祝(中)第657章 步步驚心第590章 荒唐和約第195章 策劃第21章 小草第111章 故去第593章 雙雄會第476章 兩杯老酒第108章 比賽第279章 真是神仙?(下)第59章 謹言第23章 海客第698章 錢也瘋狂第167章 報紙第702章 沉重的稻草第305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七)第706章 尾聲,來世做你的狐第348章 活捉黑猴子(下)第286章 送禮第273章 算計(下)第365章 大婚(下)第199章 白話第59章 謹言第589章 租妻第191章 選擇第21章 小草第446章 動物兇猛第592章 沒有狼的狼王第196章 亮劍第600章 順昌逆亡第700章 逼迫第488章 無條件投降第585章 脫變第565章 傷心之地第441章 廬山面目第388章 靈夢第237章 嬌柔第234章 綁起來第29章 撓癢第552章 出巡第53章 百雞第2章 蒸酒第641章 事事關心第599章 血戰第165章 烈士(下)第471章 妖怪的戰鬥(下)第234章 綁起來第47章 爲誰第287章 殺牛第361章 杖打第662章 潛龍之居第237章 嬌柔第176章 羽扇第166章 給名第105章 使者第625章 第三刀,連環刀
第403章 神罰(五)第136章 鬥法(上)第191章 選擇第520章 十字第128章 大案第199章 白話第197章 歡迎第155章 滅門第477章 我也是俘虜第372章 青年時代第232章 超級種馬第448章 今天真高興第6章 生日第235章 鴆毒第415章 冰火二重天(中)第617章 帝國的黃昏第103章 呆子第412章 魚鉺第295章 回家(上)第472章 脫吧,脫吧第568章 一地碎牙,滿街民乞第195章 策劃第280章 焦點第355章 祝福第144章 雙簧(下)第209章 夜戰第520章 十字第320章 好好愛我這一回吧第638章 變異第165章 烈士(下)第43章 春種第241章 反間第17章 一拒第553章 三人轉第256章 神兵天降(下)第679章 聖人第413章 人皮第633章 舍利第421章 張元的下場第42章 寶石第518章 女學生第109章 奶奶第334章 錯第64章 婉蓉第351章 梁祝(中)第657章 步步驚心第590章 荒唐和約第195章 策劃第21章 小草第111章 故去第593章 雙雄會第476章 兩杯老酒第108章 比賽第279章 真是神仙?(下)第59章 謹言第23章 海客第698章 錢也瘋狂第167章 報紙第702章 沉重的稻草第305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七)第706章 尾聲,來世做你的狐第348章 活捉黑猴子(下)第286章 送禮第273章 算計(下)第365章 大婚(下)第199章 白話第59章 謹言第589章 租妻第191章 選擇第21章 小草第446章 動物兇猛第592章 沒有狼的狼王第196章 亮劍第600章 順昌逆亡第700章 逼迫第488章 無條件投降第585章 脫變第565章 傷心之地第441章 廬山面目第388章 靈夢第237章 嬌柔第234章 綁起來第29章 撓癢第552章 出巡第53章 百雞第2章 蒸酒第641章 事事關心第599章 血戰第165章 烈士(下)第471章 妖怪的戰鬥(下)第234章 綁起來第47章 爲誰第287章 殺牛第361章 杖打第662章 潛龍之居第237章 嬌柔第176章 羽扇第166章 給名第105章 使者第625章 第三刀,連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