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對抗

雖然有些胡鬧,但趙蓉的話不能沒有道理。自從遼興宗撤回去以後,再沒有侵犯宋朝。但石堅想要自保,就必須挑起戰事,這樣纔能有理由將兵將往河北路調動。這種情況,得找一個理由,這也算是一個無中生有的藉口吧。

而且經趙蓉這麼一折騰,事前將潛在的危險引爆,否則石堅就有可能變成那個溫水裡的青蛙,讓劉娥帶着一班人活活煮死。

石堅感謝地握住趙蓉的手說道:“我知道下面該怎麼做了。”

趙蓉已經爲他做得夠多的,現在石堅既然知道了,就不會再讓她爲自己出頭露面。他還沒有無能到靠老婆來庇護的地步。

立即將玉素奴香與興平公主喊來。

他的行事方法與趙蓉不同,看着這兩個少女,無論是玉素奴香的秀麗,還是興平公主的文靜,也正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但對於現在的女人來說,她們的年齡到了一個可怕的年齡。

兩個少女忐忑不安,城外面.發生的事情現在滿京城的人都傳開了。她們不知道這實際上還是劉娥對石堅的忌憚造成的原因,可事情的引爆點卻從她們身上燃起的。

石堅說道:“你們不用擔心,與你們.無關。而且你們歲數也不小了,我也有一話兒要與你們談談。”

興平公主與玉素奴香擡起頭.來,看着石堅。其實趙蓉所說的辦法,也不算高明的辦法,她想借劉娥之勢,壓迫石堅不能再這樣拖下去。如果石堅自己同意,那纔是真正的根本所在。

石堅說道:“放心,如果我要娶你們,這個天下我看誰.敢阻攔我!”

趙蓉忽然伸過來柔軟的手,在石堅的手上握了一.下。石堅這種樣子纔是正確的,就象他一回京城的那一天,百官鎮服。可後來不但石堅,連她自己也走入一個誤區,那就是爲了後世,石堅做一個表率出來,纔出現石堅在朝中剋制的情況。

其實這種做法是一種錯誤的做法。一味施於恩,.君子固喜,可小人必然會輕慢可欺。一味懲於罰,天下騷動。這一點石堅無論是在西北,還是江南,都做得極爲正確。但後來改變了方向,對交趾一些國家,只看到石堅懲罰,看不到一些點恩惠。但回到朝中,石堅行事越來越小心,雖然正因爲他這樣做了,天下安靜,迅速地完成從騷動到盛世的轉換。天下有無數次從大亂到大治的過程,可從來沒有這麼快過。

但有一點兩個.人都料錯了。那就是人心。正因爲石堅這種小心,特別是從江南迴來後,讓一些小人反而認爲有了可乘之機。石堅用心是好的,可這是他的想法,別人不會這樣想,更不會來感謝他。人心不同而!

就象知青下鄉指導農民耕種,如果學過農業知識罷了,沒有學過,連韭菜小麥也分不清,嗯,一畝田撒十斤種子收四百斤,那麼撒一百斤種子豈不是收四千斤。或者讓一個什麼也不懂的大隊幹部做國家的總理,來主持全國的政務。

石堅這種做法看似聰明,其實與這一點差不多。

其實石堅完全當時可以借大勝之威,將所有礙事的大臣全部踢出朝廷。雖然風波會鬧大一點,但以後一勞永逸。實際上,現在趙蓉也後悔了。因爲當初勸石堅收斂的正是趙蓉。不過他們都認爲老太太活不了多少天,誰知道拖拖拉拉,現在似乎身體骨兒變好了。

因此現在石堅必須得變強硬一點。他立下的功勞早已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大臣,何必爲自己設下一個個框框。別看石堅前去河北,那是避災。那是不主動招惹是非,更是想這天下的百姓有一個幸福的生活。否則以他現的威望智慧,還有滿天下的文臣武將,有多少是等於出於他的門下。他就是想要造反,劉娥都無輒。劉娥也未必有呂雉的手腕,石堅也不是韓信那樣只會打仗。

我做了那麼多事,只是娶幾個妻子,誰敢哼哼唧唧!

那是我不想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可我真想娶了,誰敢攔!

這纔是那個在幽州霸氣十足的石堅石不移!

石堅又說道:“玉素奴香,現在我就派人,向你家父王提親。還有,興平公主,我當時與耶律燾蓉說的那句話,現在還是奉送於你,公事歸公事,私事歸私事。你要考慮好,再向我說,或者選擇回國,或者選擇嫁給我。而且,你的歲數也不能拖下去了。再送你一句話,我只是一個普通人,不值得這麼迷戀。而且隨着我身邊的女子增加,對你不公平。”

後面一句對大家不公平還沒有說出,怕傷了這個小姑娘的心。

說完後,他立即安排如何下聘禮之事。還好,現在他與玉素奴香拖了那麼多年,天下皆知,喀拉汗對於禮制也沒有那麼重視。石堅叫下人上街買了一些珍貴的禮物,然後命玉素奴香的護衛立即回喀拉汗稟報。

王曾從朝中回來,來到石府向石堅辭行。正好看到石堅在寫聘書,這個字寫得極其好看,可現在王曾沒有心思看字,他叫道:“石大人,不可。”

石堅輕蔑地一笑:“人家父母都同意此事,爲何不可?”

王曾嘆道:“可石大人要三思而後行,況且你身爲駙馬,現在朝堂又要開始成了動亂之秋。”

“笑話,我娶公主,是人家父母同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管其他人何事。”

王曾聽了後臉上神情更加起了變化。別人不知道,難道他還不知道?趙堇是李宸妃與宋真宗的女兒,石堅指的其他人,那就是劉娥了。而且普通人可以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來解釋,可一關係到皇權,豈能就用這個來安排婚姻?

石堅說這話未必表示他對皇權的藐視,可代表着他已經開始與劉娥決裂了。其實石堅本來就對皇權很藐視,只是因爲趙禎與他的關係下不了手,二現在就是他自己不惜勞碌,不怕天下百姓死亡,篡位,可是想實現民主制還是不可能。所以才安心地做一個臣子。但這話連趙蓉都不敢說。

石堅看到他臉上雪白一片,笑了笑說道:“王大人,放心,我不會造反的,大不了我不做這個官就是。”

王曾也不會怕他造反,對於石堅的品性他是知道的,可就怕他這一點。石堅一撒手,別說幽雲十六州收不回來,就是現在宋朝這亂蓬蓬的大江山,都未必治理得好。特別是海外,情況都有所不同,根本離不開石堅在一旁的指點。

王曾說道:“可是先帝對你關愛有加。”

“有加是不錯,可我對不起先帝了?別說爲了朝廷,我出生入死不算,老太太給奸人嚇死了。現在連兒子都不知去向。而且這些年來,我可沒有拿過國家俸祿。難道王大人要我還留在朝廷讓某些人想辦法將我害死。”

“何來此言?”

“功高震主,主又不相信,最後不死,還有什麼下場!”

王曾聽了默然,還真有這可能。

石堅又問道:“王大人來有什麼事指教?”

王曾黯淡地說道:“我也要貶官了,去應天府做知府了。”

石堅撫掌大笑,說:“好啊,我正要向你通知,要你主動請求離開京城。”

“爲什麼?”

“天機不可泄露。王大人,記好我一句話。如果我還在朝廷任職,那麼王大人請不要干涉朝政,到時候我會來收拾。如果我離開宋朝,王大人好自爲之。最後等到皇上親政,纔有所舉動。”

他指的是明年的改革。王曾也聽了出來,可是他更加憂心忡忡,最後嘆了一口氣,離開了石府。沒有辦法,如果現在石堅不想辦法,殺身之禍那是石堅言重了。想殺石堅,劉娥未必有這本事,但如果到時候真將石堅逼反了,那可不是李織了。論經濟軍事,石堅的手段遠超過李織不止一籌。狗逼急了,還要跳牆,況且石堅做了這麼多事後。

這時候石堅家門口聚集了許多百姓。在城門口發生的那一幕,許多百姓都看在眼裡,十分擔心。特別是那些商賈,他們更希望一個和平的環境。

當看到王曾臉上烏雲密佈地從石堅家中走出,然後一言不發地跨上轎子,都知道不好。

這一天,朝中各個大臣相互聚集。有的大臣想造訪石堅,詢問此事。但自王曾離開後,石堅已經囑咐護衛不見客了。當然高興的人也有不少,石堅斷了他們的財路了。最後這一次一下子將石堅撲死。他們都聯手準備好了,明天早朝上,開始如何向石堅發難。

可他們不知道另一件事情也在發生。那就是交子。現在的交子因爲錢少,特別是石堅爲了冬春的開支,朝廷還握着四億多貫錢未動,因此市面上錢很緊張。商人現在看到石堅大權在握,對交子開始放心,而且交子的便處。這些交子基本上都握在商人手上,但聽到石堅有可能會讓劉娥再次踢出朝廷。

對上次交子的恐慌他們還主記憶猶新。現在少拋一點出去吧,防止意外發生,減少損失。而且認爲自己拋得不多,無關大體。可一個這麼拋,兩個這麼拋,可就不是好事了。但這時候因爲拋的量少,還沒有人在意和發現。

其實劉娥這種心理變化,源頭,石堅要佔到主要責任。在巨大的聲名和四面八方的好評下,劉娥開始忘乎所以了,真以爲自己是一個女中堯舜轉世。但在得意的同時,一想到石堅就如同一個在喉的魚鯁,十分地難受。而呂夷簡的話只是將她心中潛藏的誘因引發出來。

那就是對石堅的忌憚。

後來趙蓉進宮時,她也未必有對石堅下手的意思和打算。當然以後就不好說了,畢竟她身體很差了,爲了趙氏江山以後穩定,未必不會做出什麼糊塗事來。但那時候她已經有了重新扶植一班大臣上位對石堅權利牽制的打算。

那時她就是隨口答了一句,說完後,趙蓉就臉色一掛走了。她也覺得有些不妥,可說過了難道收回來嗎?如果她要知道會引發這麼大的風暴,也未必會說出那一句。當然,世界上最沒有用的一句話,就是如果假如之類的詞語。後悔也沒有用,只有吸收教訓進行彌補。

但趙蓉是什麼人,一聽知道劉娥又要折騰了,她也氣憤起來,又主動採取最激烈的措施。

並且劉娥也忘記了一件事,不說出爾反爾,就是石堅也未必是所有時候都溫文爾雅,有時候他也會象石頭一樣臭硬。而且現在因爲種種不順心的事情,他的脾氣還變壞了一點。

趙蓉也許做事還在分寸之內。但石堅一旦發怒,後果遠遠地超過她的意料。

她還在宮裡感到生氣,哀家說錯了嘛?一個大臣娶幾個公主,不要考慮一下嗎?

這代表着什麼?不但藐視哀家,而且隨便把髒水往自己身上潑?

或者讓哀家向你們夫妻二人低頭?甚至再親自爲石堅主持娶兩個妻不象妻,妾不象妾的婚禮?

她就沒有想過這幾個人的婚事拖得不是一年兩年,也沒有想過當時趙蓉已經將所有利弊全部分析出來,她也首肯過,更沒有想過石堅一直認爲王曾性格剛直,有他在朝中壓制,不致於朝廷最後變成某人的一黨,一下子將他發落到南京,石堅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任誰都沒有想到,大宋建國史上最大一次朝爭開始了。

第二天一大早,外面天色還沒有大亮。這是宋朝,如果在清朝早朝還更辛苦,五更天就要上早朝了,連皇帝本人也不例外,必須四更天就得起牀。

京城的一幢幢建築,在黎明前,一個個莊嚴肅穆地屹立在墨色裡。天空中還飄着一些雪花兒,進入了十一月,已經正式邁入嚴冬了。

皇宮前高大的燈籠還在寒風中搖曳着,兩邊站着戒備森嚴的侍衛。

一頂頂轎子落下。

其實並不是所有大臣都能享受到石堅那種待遇,無數的侍衛拱衛。大多數大臣家中都是家丁來保護大臣的安全。有的連家丁都請不起的,不足爲奇。

宋朝官員的薪俸很高,可也看得怎麼用。特別宋朝那種奢侈的環境裡,當時京城飯館裡用的筷子與器具大多是銀製的或者是象牙的,還有官員狎妓成風。這些妓有多少是看中你的才華的?況且狎妓不算,還要養妓,幾十個幾百個養。要麼不隨波逐流,艱苦樸素。要麼就得經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呂蒙正,他以一個貧民子女身份登上相位,後來竟然向朝廷貢錢三十萬。以他的品性不會貪污而來,而且他生活極其奢侈,都讓人髮指的地步。但又想生活快樂,又不會經營,同時品行高潔,那麼就有得苦頭吃。

蘇東坡!他在宜興制了兩塊地,經營都不是很好。特別一塊官地,還打了近百年的官司。然後買了一個房屋,花了五百貫,可是一個不孝兒子偷偷賣掉的。蘇東坡將房契一燒,算了,錢也不要了,房屋還給你們。這都是他在貧苦時纔想起的主意。可一旦得意,什麼都忘記了,有了錢花天酒地,家妓也養了十幾個。沒有錢,一個個送人,只有一個叫王朝雲在他四十歲時跟了他,沒有讓他打發,還爲他生了一個兒子,因爲身體不好死了。蘇東坡還爲她寫了一道詩。

蘇東坡最落難的時候就是貶官遷移過程,因爲手裡沒有錢,“自離黃州,風濤驚恐,舉家病重,一子喪亡......二十餘口,不知所歸。”這是他寫給皇上的奏摺,最後還說道我不好意思向別人開口求救,因此我沒有辦法到任,還請皇上允許我到常州,我在哪裡有一點田產,或可以度日。

當泅州太守聽到此事,送食物到船上來時,他的幾個餓得嗷嗷直叫的兒子歡聲雷動。蘇東坡沒有辦法,只好寫下這個奏摺,跑到老朋友張方平家中,也就是石堅從大洋島帶回來的那個張方平,寄住,等候朝廷旨意。

當然他這種今朝有酒今朝醉,固然有魏晉遺風,也讓他寫出前後赤壁賦這樣震驚前古的文章,可作爲他的家人註定要跟他受苦受罪。再往上還有一個李白。

如果前一段時間,大家見面都客套地打着招呼,一團和氣。特別是石堅當政。可今天許多官員都臉色沉重。有一些官員,象蔡齊前來詢問石堅。

石堅只是搖着手,說:“一會兒朝堂上說。”

太監唱名。

百官魚入而進。

但是大家都看到了,除了龍椅上趙禎在愁眉不展地坐在哪裡外,裡面珠簾後人影徐動,顯然劉娥也上早朝了。

太監開始念道:“有事速奏,無事退朝。”

許多大臣都張望了一眼,還有不少大臣,進奏國事,這些大臣都是以直臣。現在就是他們想保石堅,劉娥還沒有發話呢。

一開始的朝會還象往常一樣,有大事,也有雞毛蒜皮的小事。

石堅站在百官之首,眼睛微睞,只是在聽,卻一言不發。

天就開始漸漸大亮起來,眼看奏無奏,幾十個大臣相互使着眼色。終於有人開口了,只是這個人連石堅也沒有想到。原來是李若谷,就是與種世衡協手作戰的那個大臣的兒子李淑。不談其父與種世衡,種世衡與石堅之間的拉扯關係,就是此人也是寇準推薦上來的。而且他一生也與石堅差不多,十二歲因爲真宗見其詩文,奇之,賜童子出身,試秘書省校書郎。

他緩緩在道:“微臣彈劾石大人。”

還真是微臣,到現在才因爲召試,也就是特考,照顧他的考試,中了進士,才進太常丞、直集賢院、同判太常寺,擢史館修撰的職位。

看到他開了這個口,一部份官員摩拳擦掌,大部份官員臉色一變。

第414章 冰火二重天(上)第28章 三旨第587章 作壁上觀第439章 貶第666章 藉端第498章 椅子第174章 黎明(下)第541章 新波又起第267章 散財童子第169章 淡菊(上)第342章 條件第618章 身世之謎第110章 露形第300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二)第467章 真囂張(中)第550章 那個更重要第51章 稱地第6章 生日第324章 三條對策第669章 意外之喜第86章 代理第333章 讓第153章 豬狗第665章 在南方第364章 大婚(上)第426章 靠山第59章 謹言第423章 發財第24章 大功第365章 大婚(下)第367章 行兇者?第630章 大師第203章 暗戰(下)第270章 劉郎再來第512章 大手術第465章 羞人第333章 讓第384章 霧第395章 開始第691章 都來滾雪球第61章 辭別第624章 第二刀第268章 瘋狂第353章 論棋第319章 不要臉第145章 草包第400章 神罰(二)第441章 廬山面目第155章 滅門第555章 親切的感受第687章 只是陪你第606章 殤第464章 你講理麼第263章 人飛了第655章 進入,火之朱雀神農之門第473章 乖乖做皇帝(上)第384章 霧第63章 揮帕第162章 奸臣第275章 突圍第355章 祝福第519章 最有本事的宰相第242章 草民累了第460章 虎穴(六)第543章 中秋明月下那一刻的回首第31章 符號第84章 玉哥第691章 都來滾雪球第313章 壯士之殺(上)第662章 潛龍之居第540章 藝人的盛會第493章 失憶?第306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八)第554章 封禪第626章 老屋第242章 草民累了第405章 消息第615章 劉娥死了第490章 一羣窩囊廢第344章 問第240章 用刑第53章 百雞第147章 幕後第325章 一刀兩斷第377章 默第493章 失憶?第538章 釘第107章 暗眼第100章 鬥聯第59章 謹言第191章 選擇第59章 謹言第649章 瘟疫第599章 血戰第380章 否第178章 野狼(下)第523章 龍潭虎穴,莫問第275章 突圍第658章 希望
第414章 冰火二重天(上)第28章 三旨第587章 作壁上觀第439章 貶第666章 藉端第498章 椅子第174章 黎明(下)第541章 新波又起第267章 散財童子第169章 淡菊(上)第342章 條件第618章 身世之謎第110章 露形第300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二)第467章 真囂張(中)第550章 那個更重要第51章 稱地第6章 生日第324章 三條對策第669章 意外之喜第86章 代理第333章 讓第153章 豬狗第665章 在南方第364章 大婚(上)第426章 靠山第59章 謹言第423章 發財第24章 大功第365章 大婚(下)第367章 行兇者?第630章 大師第203章 暗戰(下)第270章 劉郎再來第512章 大手術第465章 羞人第333章 讓第384章 霧第395章 開始第691章 都來滾雪球第61章 辭別第624章 第二刀第268章 瘋狂第353章 論棋第319章 不要臉第145章 草包第400章 神罰(二)第441章 廬山面目第155章 滅門第555章 親切的感受第687章 只是陪你第606章 殤第464章 你講理麼第263章 人飛了第655章 進入,火之朱雀神農之門第473章 乖乖做皇帝(上)第384章 霧第63章 揮帕第162章 奸臣第275章 突圍第355章 祝福第519章 最有本事的宰相第242章 草民累了第460章 虎穴(六)第543章 中秋明月下那一刻的回首第31章 符號第84章 玉哥第691章 都來滾雪球第313章 壯士之殺(上)第662章 潛龍之居第540章 藝人的盛會第493章 失憶?第306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八)第554章 封禪第626章 老屋第242章 草民累了第405章 消息第615章 劉娥死了第490章 一羣窩囊廢第344章 問第240章 用刑第53章 百雞第147章 幕後第325章 一刀兩斷第377章 默第493章 失憶?第538章 釘第107章 暗眼第100章 鬥聯第59章 謹言第191章 選擇第59章 謹言第649章 瘟疫第599章 血戰第380章 否第178章 野狼(下)第523章 龍潭虎穴,莫問第275章 突圍第658章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