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老子很累

洋島反過來是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怎麼說石堅消失間回來了。

石堅白了趙蓉一眼,說道:“不是你想像的那麼回事,這中間另有原因。我們回去再談。”

可是盧雲聽到這裡,她臉上一片灰暗。怎麼說在心裡面還抱着一絲幻想。趙蓉多精明,一下子看到她這神情,心中有數了,於是將她拉着,說道:“這位妹妹,我們一邊談。”

石堅還有正事。因爲他看到在人羣中除了這些人外,還有一個特殊的人物,那就是樞密直學士韓億。石堅一看就知道了,朝廷現在急需要自己了,那麼大洋島也不能讓經驗不足的包拯與餘靖主持事務吧,因此讓這個韓大人來了。

當然現在他還沒有從石堅手中接過權利,只能做一個看客。

石堅過去與他~畢竟算半個老前輩,近五十歲的韓億人品也不錯,值得他尊重。然後通過交談才知道,他也是剛從快船到達大洋島沒有兩天,不過現在韓億帶來的消息也只有好象交子要開始失控了。劉娥讓石堅回去救火。說到這裡,韓億也是大笑。對於劉娥的這種小家子氣他同樣也不是很贊成。

但大洋島越來越重要了,別這次動亂,造成了許多影響,而且也讓宋朝朝廷意識到這可是宋朝的大糧倉,不能有絲毫閃失。本來朝廷想讓老臣王隨來的,可想到大洋島還有許多土著人,王隨用政失寬,不能夠很好的制約,所以作罷。

石堅點頭,就王隨來,他也要把王隨忽悠離開,大洋島情況複雜,沒有兩手是治理不好的。這個王隨連他的本家王旦都說他失之寬不能知南京(不是彼南京),讓他知了揚州去了。這個大洋島他玩不起,還是在大宋內陸做個太平官員爲好。

韓億又說道,後來又想用寇前來因爲寇以前與丁謂交好,怕石堅反對,於是再次作罷。實際上寇官品相當不錯只是附於丁謂,後來謂敗,他的官途也開始走下坡路。因此常鬱郁不得志,秘書丞彭齊曾作《喪家狗》對他諷刺。這有些過了,象附於呂夷簡的梅詢,附於丁謂的寇、陳琰,雖然爲了官路走了一條拍馬屁的道路,爲人所齒爲政愛民,謙己利物,都算得上一個很好的官員。象謂敗時,許多大臣諫寇,仁宗還說過一句話:“有吏幹,毋深譴也。”

特別是寇還知過瀘州,與蠻夷等族打過交道,平滅過晏州多剛縣酋鬥望曾參加過平滅李順起義,最主要的是他對經濟也有一套,前幾年議變茶法,他說茶法不能變,後果敗。在河決澶淵的大臣都嚇跑了,唯獨他留下後將水患排除。因此這個人可以說是一個多面手。

但當年丁謂排擠石堅時。他也出過死。所以朝廷纔有這個想法。

石堅聽罷一:“寇大人前來未嘗不可。只是年老了。”

這也是事實過兩年。這個寇也就是要死了。這麼遠地路程來回地顛簸。就是他再適合也不適合了。

韓億聽罷不但不以石堅誇獎寇生氣。反而很折服。這才叫真正地宰臣。用人只論才幹是否。而不以親仇論之。再看看呂夷簡。差得太遠。

石堅與衆人寒喧完畢。來到寶石城地衙門。走了這麼多天。而且發生了戰知州地事情。雖然大洋島上沒有出什麼大亂子。可小亂子也不少。

包拯拿來了五六道聖旨。石堅沒有看。他說道:“不用看。我也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還是先不看地爲好。否則影響我處理事情地心情。”

現在連韓億也來換他的班,想一想也知道朝廷局面會是什麼樣子。看了聖旨後,他還能有心情處理大洋島上的事務麼?包拯想想也是,於是將一大卷卷宗抱來,有他和餘靖批了的,還有他們沒有敢作主批准的。同時蕭小一也將一些情報拿來,包括大洋島上一些土著人的動態,還有各種官員的品性。這個石堅沒有招呼他做,可畢竟他是蛾子出身,對情報很敏感,有些新來的官員做法也不好,因此他悄悄派人注視着這些官員的舉動,將他們的行爲記錄下來,好讓石堅回來有一個參考。

石堅心裡面十分欣賞,可臉上沒有露出來,這種行爲有點象明朝的錦衣衛一樣,雖然蕭小一出發點是好的,可也不能鼓勵。不過他還是先從情報看起,只有到現在的大洋島瞭解,他才能處理政務。並且他還將情報交給韓億,因爲馬上就要換成他接手,不能不讓他了解。

事實上石堅對這次韓億前來,也十分滿意,這個官員人品不錯,而且在官位上很稱職。有這個人在大洋島,想有多大漏子都不可能。

石堅看到這些新來的官員作爲,有許多官員的行爲讓他感到很不滿意,特別有一些官員簡直在胡弄搞,特別一些官員自高自大,不把土著人當作一回事。如果都是這樣,石堅相信要不了多久,大洋島還得要叛亂。

不過還是有一些官員很叫他滿意。在這些人當中他驚喜地發現了幾個人,原正平縣主簿現在維州通判尹,這可是一個名臣。放在心上了。

咦,他再次嘴角上掛起笑意,不過還是將笑容收起來,否則會讓人懷疑的。他看到唐介,他今年剛中進士,本來朝廷想授他武陵尉,後來也把他調到大洋島來磨練了。因爲他比石堅還小一歲,所以仁宗怕石堅不放心,特地寫了一封推薦信,說父親唐拱卒於漳州任上,州人知其貧困,集資相助,唐介雖年幼,卻明大義,謝絕不取。當然他只是一個進士,卻驚動了皇上,這也是他與石堅身世有點差不多,使仁宗起了憐愛之心。看到這封信後,包拯不敢怠慢,雖然朝廷沒有明確唐介能做什麼,包拯還是讓他做了威州的司理參軍,也就是掌管着威州大小掌訟獄勘~之事。

“這個職務好啊。”石堅嘆道。小唐同志審案子也很有一手的。

包拯和餘靖兩個還忐忑不安地看着石堅管怎麼說,這個唐介歲數也太小了,雖然石堅喜歡知人善用,提撥了許多年青人。他們心裡還是有點不安石堅評批他們給了唐介太高的權利。一聽石堅這樣說,他們才鬆了一口氣。

包拯在狐,難道石大人也象聽說過自己一樣聽說過這個唐介的爲人?

說過個唐介直聲動天下,並不亞於後來的包拯。+他比包拯更默默無聞,好歹包拯還有石堅手寫的一副對聯。但還有一個人記住了,韓億,這個人石堅一走,自己也得慎重用他,可是連石大人都喜上眉梢的人。還別說,現在的石堅真的影響到許多人韓億也不例外。不看到,石大人才走多長時間,朝廷就亂成這種樣子。如果石大人在,會有這些事情發生嗎?

石堅抓抓頭髮,也生氣了,就憑這兩個人,也不能怪朝廷亂安排人手過來。於是再往下看。咦!他終於不顧衆人懷疑,大笑起來。衆人都伸長頭去看卷宗上是什麼人。

一看是一個小年青,吳奎,這個人比石堅還要小兩歲。可很了不起,十八歲就考中了進士,但因爲歲數太小了朝廷也不知道怎麼安排。現在好,石堅不是喜歡小青年嗎也把他打發來了,現在維州做一個教授。這也太屈才了吧。連韓億也這樣認爲至少連石堅都會發出大笑的人,怎麼只有當一個教授?再說吧又記在心上了。看到他們,石堅都想問那個趙到哪裡去了,這個人如果來到大洋島,宋仁宗手上四大諍臣就全齊了。這不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嗎。能讓他湊齊三個就很不錯了。

再往下看,石堅看到一個人,張方平,這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了,連他也沒有想到這個人也來到大洋島。這時候餘靖忐忑不安地說道:“這個人雖然沒有功名,可是宋大人與蔡大人寫了書信,親自推薦。”

說着他把宋綬與蔡齊寫的推薦信拿來,他們說這個人別看是一個布衣,可是一個奇才,請石堅要慎重對待。這使石堅與他腦海裡的那個人映像吻合了。

張方平,字安道,京人(應天府,今商丘),家貧無書,跟人後面看了十天三史,說:“我已經看透了。”以後諸書不讀。這樣的人自然不能考中科舉。但經過宋綬與蔡齊再三推薦,朝廷才讓舉茂材異等。以後走上官途。這個人才氣過人,性格豪邁剛正,立朝無所阿附。他也是蘇東坡最尊敬的人,說他如諸葛亮,孔融。因此官途也不是很順。當然史書誇獎了一點,並不是他不看書,而是他天資高,過目不忘,不然他也寫不出那麼多好詩文來,除非他也是穿越過來的。

當然這個人也在等到四,才被朝廷召見,參加茂才異等考。這種考試很少,是對那些鄉試會試殿試外遺漏的人才,以後朝廷破格讓他們單獨面考,如果考中也可以與那些進士一樣任用。而且他們這些人都是名聲在外,任用起來,比正常的進士還要快。當然,你得有這名聲,而且還是很大的名聲。

這個人現在餘靖他安排到南洋州作了戶曹參軍。餘靖忐忑不安地說道:“雖然因爲宋大人與蔡大人的推薦,不過他任職很好。”

有這個任職還是在京城裡聽說,石堅曾經推薦過蔡齊,可以說蔡齊的上位,還是與石堅有着很大的關係。當然現在蔡齊已經聲動天下,那是與已經過世的魯宗道一樣,是一個直臣,連劉娥地鳳輦都敢攔的。

“不,不錯,很好,”石堅笑咪咪地說。

韓億眼裡開始放光了,他在路上還擔對大洋島不熟悉,初來乍到,摸不到鍋竈。現在可好了,有了這幾個石堅連稱不錯的人,還有這個小包,與小余也不錯,同時還有這個蕭小一,自己還愁大洋島經營不好?而且韓億也不怕小青年,不看到歐陽修富弼那一班小青年,到陝西后做得多好。

是人才都想,而且韓億也不是一個壞官。可他主意打得好石堅是要將蕭小一、尹、張方平帶走的。前者不用說,是他的謀士,後兩者雖然是一個文臣,可在軍事上也很有眼光。石堅可不能放過雖然沒有得到消息,這次交子的重大失誤,有可能會被天理教利用成朝廷危機,然後他們真的要發動他們那個蓄謀已久的計劃。而且一個重要因素,現在契丹東京道平定下來,不但不成了契丹的禍害,反而臨時成了他們的幫手。而現在大洋島是要文治,只要在幾個小將中留下幾個人,就完全可以勝任,不必要浪費更多人才。

至於小唐與小吳同志在是小了一點,正好來磨練磨練。

石堅看完了資料後,然後再看卷宗。先是包拯與餘靖批閱過的。雖然這倆人比石堅如大了好幾歲,可做官的經驗還幾乎沒有,全部望着石堅,神情緊張。

石堅翻看細閱,這不是在找他們的麻煩,而是教導他們對錯。畢竟石堅知道自己呆在大洋島的時間曲指可數了。讓他們更快成長起來對整個大宋也是一件好事。同時現在也需要一個安定的大洋島,爲宋朝援援斷地提供物資。

不過也沒有讓他失望,這倆人天份高,一路上還經過石堅指導,可以說除了閱歷不如石堅韓億外單論眼界,恐怕韓億還有所不如。畢竟韓億對大洋島不是很熟悉堅還搞了一個議會與升降制在哪裡,與他所讀的經義歷史完全不相吻合。

大多數都讓石堅很滿意,但還有一些暇眥。石堅將它們一一指出不但包拯與餘靖在細聽,連韓億也在細聽。

這可都是經驗與智慧之談。中午的飯都在衙門裡吃的。

然後是餘靖與包拯和蕭小一三人都無法斷定的卷宗。畢竟現在大洋島與整個大宋模式都不一樣,因此他們三人雖然都是聰明人,遇到特別疑惹的也不敢作主。

石堅再次批閱,一邊批閱一邊向他們解說,他這不但說給包拯與餘靖聽,也說給韓億聽。現在他好不容易將大洋島滅了,就不能再讓它發生什麼波亂。而且大洋島經營得法,也爲兩灣大陸開闢一個模式,現在兩灣大陸名義是屬於宋朝的,實際上哪裡還更亂。

直到天將黑的時候,石堅纔將所有卷宗處理完畢,不過連韓億都學到了許多學問。然後石堅才露出真正殺氣。這一百多個官員,最少有十幾個胡作非爲,還有一半人不稱職。石堅開始下達一條條命令,許多官員被剝奪所有官職,還有一些官員降職,也有一些官員升職。特別是除了戰知州,西洋州的史知州行爲更差,他也被拿掉官帽。並且石堅宣佈讓吳奎擔任昆州知州,唐介擔任西洋州知州。

這項命令讓韓億三人全部張大嘴巴,這種速度也只有石堅敢玩。也太快了。還別說,連唐介與吳奎兩個人接到這個命令後,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後腦勺。

然後石堅再次頒佈了一系列的命令,這些命令包括了軍事,民族,經濟,商業,交通,農業,水利,礦業等等。最主要的一條命令,就是他實施一條網狀交通,東西三條馬路,南北沿海各一條,中部一條,南北各四條馬路,東西沿海各一條,大分水嶺也就是現在萬溪山山脈西側一條,中部一條。這些馬路造價不低,但現在大洋島已經有了這個財力,只是人力稍顯不足。但也不急,這是慢慢來的,如果這七條大馬路修好,那麼整個大洋島串連起來,而且會進一步帶動大洋島的經濟發展。

最主要這對海客有利,特別是內陸地區,因爲大洋島太大了,可沒有交通,沒有辦法開發。相信這一條命令頒佈後,都不要朝廷拿錢,海客都會主動地自己投資。

石堅一邊寫,一邊解說這些命令的意義。例如雨河的疏通,對第四等土著人部族也不能太過份,讓他們寒心等等。他一邊說,包拯與餘靖韓億一邊點頭。雖然石堅也會出現失誤,可站在他的角度上都出現了失誤,這三個人也不容易看出來。

一直忙到三更過後,這才結束。韓億連連表示感謝。他明白,石堅這是要把大洋島所有要解決的和沒有解決的事情全部安排下去。然後把這所大房子修好,自己搬進去只管住就是。

石堅這纔打開旨,第一道聖旨就讓他不爽。這是向他詢問能不能增加兩億貫交子的事。自己不是說過千萬不能增加的!這些人!石堅牙齒一咬,差點兒把聖旨都撕了。自己苦心把交子往回收可他們都好,還繼續印。當真紙成了錢不成!

韓億在朝中,他明白所有過程,連說消消氣。不消氣往下沒有辦法看了。

石堅揉揉太穴,真頭痛。顫抖着手指打開第二道聖旨,果然聖旨上說兩億貫交子頒佈下去切順利。劉娥和趙禎聽到他又離開不知哪裡去了,囑咐他還要小心,朝廷還要指望着他。

望我?石堅苦笑,可我說話你們怎麼當作耳邊風?不但你們,就是神宗時交子鬧出多大的風波,他發行的交子還沒有現在的多。算了再看第三道。

第道聖旨上說,現在七億多貫交子下去,運行良好有許多商人聯名上書,要求朝廷再發行一些交子,現在交子不夠用,他們有時候還不得攜帶現錢出門。因此能不能再發行兩億貫,而且現在銀行裡的銅錢量也很驚人,爲交子再次發行創造了條件。

石堅一看傻了眼,九億多貫交子,想也用想出大亂子。銀行錢是多,可那全是別人存進去的,一旦有風吹草動,一提什麼也沒有了。

這回可完了。堅第四道聖旨都沒有勇氣再看下去了。

他喝道:“酒來!”

下人們一聽,還以爲他要喝茶錯了。連忙將茶拿上來,石堅一拍桌子說:“我說的是酒!”

這些人很少看到石堅如此生氣的個個面面相覷。一個下人戰戰兢兢提了一壺酒過來。石堅一仰脖喝了下去。現在連韓億也不敢說話了,敢情石堅真的生氣了不會連他也跟着倒黴?

石堅紅着臉,噴着一嘴的酒氣第四道聖旨打開,上面寫道這兩億貫交子也下去了,現在運行良好,但請石堅以自己安全爲重,下次切不可冒險。石堅消失了這麼長時間,劉娥還是有點擔心的。

真的發行下去了?石堅就是喝了酒,也在翻眼睛,完了完了,如果沒有天理教,就會出現問題也不會太大,現在還有這個敵人在旁邊,不利用這個漏洞纔怪。

“酒來!”石堅再次喝道。

“石大人,少喝一點,”包拯與餘靖韓億在一旁勸解。

石堅已經略帶醉意,他說道:“不喝酒怎麼辦?我費了多少心血,就讓這些人一下子化爲烏有了。”

那就喝吧。連包拯與餘靖都知道韓億帶來的消息。沒有辦法勸了。

再喝一壺,石堅將最後一道聖旨打開,果然上面寫到,現在不管是什麼人,都把銀行的錢取回來,眼看銀行的錢就要空了。而且許多品行不好的商人將宋朝的物價弄得烏七八糟,竟然如同聯合起來一樣,連棉花都沒有人收購,現在不但城市裡的百姓,連農村的百姓都出現了恐慌。朝廷讓韓億代替他的職位,叫他趕緊回來。

就是韓億乘再快的船過來,也得要一個多月,等到石堅趕回去,都要過年了。石堅就是喝多了酒,也能想到,等到那時候朝廷裡的錢也空了,官餉發不出,官員開始貪污,軍餉發不出,軍心開始渙散,最主要的是那些商人因爲消息靈通,他們可以事先將交子兌現出來,損失幾乎沒有。

反而在這種抄作下,發一筆國難財。而最倒黴的是那些老百姓手上的交子沒有處理掉,現在成了白紙。那麼全國百姓民心惶恐不安。這時候如果契丹等國聯手從外面進攻,天理教再鼓動百姓叛亂,整個大宋都有可能立即崩潰。

他怎麼救?他不是真的張良韓信,吳起孫子,諸葛亮王猛一起附在他一人身上。

也許是酒勁過了頭,他將這幾道聖旨往地下一扔,說道:“爲了大宋,我連吃飯時都在動腦筋,連遊山玩水時都在想着心思。”

這還不是假話,別看他算無遺着,那是用了心血。最清閒的時候就是那一次草民累了,可他也是到南洋,偷偷觀看這裡的民俗,不然他怎麼可能想到神罰?而且也在想着怎樣對付西夏。然後趙蓉回和州生小雨,他更是用盡腦筋,無論是寫書,還是關注着局勢的發展,都是爲了大宋強大作努力。

他繼續說道:“我在前面衝,你們在後面拉,行了,老子不幹了,老子不幫你們揩屁股了。”

韓億一把將他嘴捂着,這可連皇帝與太后都一起罵了,傳出去真的不好,他說道:“石大人,你累了,休息一會兒吧。”

石堅真的疲憊不堪地閉上雙眼,囈語道:“老子很累。”(

第513章 義薄雲天第536章 拆第29章 撓癢第111章 故去第687章 只是陪你第523章 龍潭虎穴,莫問第242章 草民累了第501章 醜東西,拽下它第553章 三人轉第251章 皇上駕到第276章 那幾個箱子(上)第121章 哭音第663章 梟雄第35章 假史第385章 信第675章 風暴第510章 借勢第487章 陛下,你很不識相第174章 黎明(下)第94章 血誓第358章 海印國師第271章 留馬第397章 位極人臣第227章 彈笑間第305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七)第41章 一帝第104章 爭婿第618章 身世之謎第36章 口水第482章 大旗(上)第262章 詭異的攻防戰第302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四)第53章 百雞第492章 石堅的獸行(下)第75章 墮落第523章 龍潭虎穴,莫問第531章 重警?重罰!第213章 紅雪(下)第76章 棍子第591章 老天都要滅你呂夷簡第649章 瘟疫第477章 我也是俘虜第636章 飽狼與餓狼第501章 醜東西,拽下它第608章 玩真的?第357章 害羞第137章 鬥法(中)第98章 妖女第529章 夢裡寒雨,恍若昨年第427章 轟動第640章 狼王第235章 鴆毒第303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五)第31章 符號第487章 陛下,你很不識相第545章 羣狼的廝殺第306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八)第561章 對抗第327章 出征第165章 烈士(下)第536章 拆第591章 老天都要滅你呂夷簡第71章 良臣第137章 鬥法(中)第470章 妖怪的戰鬥(中)第202章 暗戰(中)第266章 陰山的雪第411章 叢林第163章 烈士(上)第695章 藤黃第153章 豬狗第333章 讓第386章 醜第667章 有救第611章 後悔第492章 石堅的獸行(下)第318章 地獄第247章 匕現第543章 中秋明月下那一刻的回首第347章 活捉黑猴子(中)第648章 咱們的東西第207章 梅花(上)第498章 椅子第339章 自刎第540章 藝人的盛會第361章 杖打第463章 囂張之始第613章 班門弄斧第143章 雙簧(中)第36章 口水第171章 號角第201章 暗戰(上)第369章 大場面第165章 烈士(下)第355章 祝福第672章 廢后第100章 鬥聯第565章 傷心之地第686章 白狐
第513章 義薄雲天第536章 拆第29章 撓癢第111章 故去第687章 只是陪你第523章 龍潭虎穴,莫問第242章 草民累了第501章 醜東西,拽下它第553章 三人轉第251章 皇上駕到第276章 那幾個箱子(上)第121章 哭音第663章 梟雄第35章 假史第385章 信第675章 風暴第510章 借勢第487章 陛下,你很不識相第174章 黎明(下)第94章 血誓第358章 海印國師第271章 留馬第397章 位極人臣第227章 彈笑間第305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七)第41章 一帝第104章 爭婿第618章 身世之謎第36章 口水第482章 大旗(上)第262章 詭異的攻防戰第302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四)第53章 百雞第492章 石堅的獸行(下)第75章 墮落第523章 龍潭虎穴,莫問第531章 重警?重罰!第213章 紅雪(下)第76章 棍子第591章 老天都要滅你呂夷簡第649章 瘟疫第477章 我也是俘虜第636章 飽狼與餓狼第501章 醜東西,拽下它第608章 玩真的?第357章 害羞第137章 鬥法(中)第98章 妖女第529章 夢裡寒雨,恍若昨年第427章 轟動第640章 狼王第235章 鴆毒第303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五)第31章 符號第487章 陛下,你很不識相第545章 羣狼的廝殺第306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八)第561章 對抗第327章 出征第165章 烈士(下)第536章 拆第591章 老天都要滅你呂夷簡第71章 良臣第137章 鬥法(中)第470章 妖怪的戰鬥(中)第202章 暗戰(中)第266章 陰山的雪第411章 叢林第163章 烈士(上)第695章 藤黃第153章 豬狗第333章 讓第386章 醜第667章 有救第611章 後悔第492章 石堅的獸行(下)第318章 地獄第247章 匕現第543章 中秋明月下那一刻的回首第347章 活捉黑猴子(中)第648章 咱們的東西第207章 梅花(上)第498章 椅子第339章 自刎第540章 藝人的盛會第361章 杖打第463章 囂張之始第613章 班門弄斧第143章 雙簧(中)第36章 口水第171章 號角第201章 暗戰(上)第369章 大場面第165章 烈士(下)第355章 祝福第672章 廢后第100章 鬥聯第565章 傷心之地第686章 白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