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只爭朝夕

治平二年的夏天,很熱,比天氣更熱的是人心。

以太師兼太傅,西夏總督文彥博上書作爲起點,越來越多的官員跟着上書,強烈要求遷居天下世家豪強,屯墾戍邊,開發邊地。

這一次上書人員之多,規模之大,內容之乾脆,都是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包括在京的官員,許多人都大吃一驚,他們猛然發現,原來王寧安竟然強大到了如此的地步!

東西兩京,六部衙門,各地的官吏,甚至御史臺,翰林院,全都有人支持,十幾年的積累,終於到了厚積薄發,開花結果的時候。

就連那幫蟄伏的老傢伙,也是目瞪口呆。

姓王的一直在隱藏實力啊!

這一次或許纔是他全力施展吧!

還有姓文的,這個老不要臉的,果然倒向了王寧安,成了他的走狗馬前卒,也難怪別人都倒臺了,他還能屹立不搖。

中原沒有位置,還能跑到西夏呼風喚雨,文寬夫,就是個敗類!

此時的文相公,卻也是一肚子委屈。

孃的,老子又被坑了!

文彥博真的是精心準備,推心置腹,他覺得王寧安一定會聽得進去的,其實他想的也對,王寧安是聽進去了,但問題是王寧安沒有按照文彥博希望的那樣走,相反,王寧安來了一個大轉彎,把改革的力道驟然加大了。

遷居豪強,這個事情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就幹過。

他逼着家產在300萬錢以上的豪強,遷居茂陵。

當時還有個著名的大俠,叫郭解,衛青都替郭解求情,說他是個窮鬼,沒有那麼多的錢財……可漢武帝卻說,郭解能讓朝中大臣替他說情,不是豪強,還是普通人嗎?

就這樣,郭解被遷到了關中,後來全家都沒了性命。

乍看起來,漢武帝的舉措很殘忍,但是仔細研究,卻發現這一招太高明瞭。

天下豪強被遷到關中,他們手上的土地田產就需要變賣折現,這時候朝廷就能花低價被田產拿到手,反過來,以很低的稅賦,出租給無地的百姓。

得到了土地的百姓就能交稅,服兵役,提供產品,支持大漢對匈奴的戰鬥。

中國的歷史很漫長,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經驗教訓太豐富了,只要仔細研究,遇到的困難,在歷史上都有類似的案例,去看看先人怎麼辦的,在仔細權衡,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略。

王寧安之前就推動了分田令,希望摧毀原來的土地依附關係,給老百姓一個生存發展的基礎,爲整個工業化提供合格的勞動力,還有豐富的農產品……他這個道命令,在兗州,濟州等地,效果很好,在幽州大本營,也推得動,但是其他地方,就應者寥寥。

本來摧毀了孔家,情況好了很多,但是接下來爆發了和西夏的戰爭,又把分田的事情,再一次延遲了。

如今拿下了西夏,多了河套平原這個大糧倉,王寧安再也不想拖延了。

和文彥博的談話,更堅定了王寧安的想法,不是鬥倒了接老臣,滅了舊派,就能改變文官集團的,這幫傢伙就是一羣精明的吸血鬼,稍微放鬆,縱容,他們就會捲土重來,把變法大業毀於一旦。

此時的大宋,遠遠沒有發展到可以安享太平的時候,相反,危機四伏,剛剛開始的工業化,隨時會胎死腹中,工業化的龐大成本,稍不留意,就會落到窮苦百姓身上,而一無所有的百姓,只要推一把,就會家破人亡,反過頭摧毀所有的成果……這個道理再明白不過,只是以往阻力太大,就連王寧安也有些猶豫,不知道該如何。

但是這一次,他終於下定決心,再也不會客氣了。

驅逐,全部驅逐!

不配合分田的,一律趕到西夏去!

絕不客氣!

王寧安還沒回到京城,在路上就下了命令,京東兩路,交給呂岩負責,河北兩路,交給章惇負責。

另外蘇轍負責統籌全局。

把世家大族遷走之後,皇家銀行要提供貸款,和地方衙門聯合,將土地拿到手裡,原來佃戶的田產,要繼續由佃戶耕種,並且給予地契,保證土地所有權。

有人無田,或者不足的部分,要用朝廷收購的土地補償給他們……從朝廷那裡拿到的土地,只需要按照當地平均地租,繳納5年,5年之後,也要給予地契,將土地確認百姓所有……

這一套東西,在兗州都做過了,他們是輕車熟路,以前推不動,最大的因素就是地方的世家大族,他們不肯吐出土地,老百姓也懼怕世家,不敢配合,因此很多地方,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可如今呢,王寧安不打算姑息養奸了。

他直接抽調了人馬,而且抽調的還是最精銳的西北兵,讓他們直接負責遷居事宜……這下子各地的世家可都傻眼了。

他們靠着長時間的經營,地方的差役,衙門的書吏,都是他們的人……有什麼命令下來,他們提前知道,派人去抓,根本動不了手。

講規矩也沒用,他們比當官的還嫺熟,知道利用各種朝廷的法度和規則保護自己,簡直就是一塊滾刀肉。

面對根深蒂固的世家,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動用人馬,而且還不能是本地的,必須從外面掉,才能奏效。

先是京東兩路,因爲孔家的覆滅,這兩地世家還有不少,但是實力強大的沒多少,很快就被清理了。

一共將近3萬世家大族的直系成員,都被髮配西夏,另外他們的偏房,打手,豢養的奴僕,還有超過十萬人,被裝上大船,直接送到了渤海國。

這一舉動,徹底震撼了大宋。

多少年了,哪怕是趙大趙二,也不敢採取如此斷然的措施,陳陳相因,複雜的關係,密不透風,就像是鎖鏈一般,一層層疊加,從上到下,強大到讓人絕望窒息。

世家豪門,哪一個不是高高在上,哪一個不是衣冠楚楚,榮華富貴。

他們天生高人一等,天生至高無上。

老百姓已經習慣了被這些人支配,統治,甚至認爲是天經地義。

可真正有人,以決然的力量,摧枯拉朽之勢,把士人從土地上拔出的時候,老百姓才驀然發現,原來高不可攀的士大夫並不怎麼樣。

他們一樣像普通人,會哭,會喊,會落魄,會撒潑打滾兒……原來他們的優雅都是假的,都是騙人的。

也有百姓會感動同情,比如有個叫鎖子的年輕人,他就一直記得,那一年冬天,他給地主家當長工,扛包乾活。

蔣老爺可憐自己,送給他一件棉襖,他一直穿着,多好的人啊!

瞧瞧,他被丘八押着,塞進了囚車,真是可憐。

他們全家都在哭泣,背井離鄉,多慘啊!

鎖子覺得做人應該知恩圖報,反正他什麼都沒有,正好替蔣老爺報仇,要是能救下蔣老爺一家,他就是大英雄了,如果不成,最多是死嗎,反正也活夠了!

他一轉身,跑回了家中,找出了一把破鐮刀,就蹲在木門旁磨刀……大約過了一個時辰,刀終於磨得鋒利了,起身,從破草房裡出來,他把鐮刀別在了後腰上,用蔣老爺給的棉襖遮住。鎖子打算追着官兵的車隊,等他們休息的時候,把蔣老爺救出來。

突然,迎面跑來十幾個人,都是村裡的閒漢,有的人連他都不如,連一個草房都沒有。這些年看到了鎖子,立刻歡天喜地,大聲招呼。

“快走啊,朝廷要分田了。”

“分田?分什麼田?”

“別問了,去看看就知道了!”

鎖子被稀裡糊塗帶走了,大約過了半天的時間,他再一次出現在了家門前,咧着大嘴,嘿嘿傻笑,跟得了失心瘋似的!

他的懷裡揣着一份授田書,5畝上好的水澆地,兩間瓦房,還有一頭犍牛!

這就是他分到的全部財產。

前五年,他需要交一半的收成,五年之後,他只需要交十分之一的田賦即可,每年能有上千斤的糧食結餘下來,那是多少啊!

敞開肚皮吃,也足夠了!

不但自己能吃飽,還能養得起媳婦,成家立業,他也能有兒子了!

努力幹,把兒子拉扯大了,就有了孫子,也像蔣老爺那樣,有一幫人管他叫鎖子太爺,鎖子太爺……那該多好啊!

想起了蔣老爺,鎖子突然橫眉立目,他看了看身上的舊棉襖,越發怒火中燒!

哼!

拿走了老子的田,搶了老子的地!

還讓老子每年給你們家當長工,白乾活,就給一件棉襖,就想讓我感激你嗎?做夢去吧!鎖子脫下了棉襖,用力撕扯,想要扔到竈膛裡燒了解解氣,可他又捨不得了,自己就這麼一件能穿得出去的衣服,難不成光着膀子嗎?

對,老子要穿好衣服,要吃飽,要住得好!

他像是瘋了似的,撒腿就跑,整整一夜,鎖子都在屬於自己的田裡,除草,幹活……或許秋天的時候,他就能穿上體面的衣服,再也不用餓肚子……

“陛下,圍繞着租佃關係,不單是佃戶要把一多半的產出,交給地主,每年還要給地主家裡幹活……有一兩個月的,有十天半個月的……這樣一來,老百姓就根本沒有時間,去打工賺錢,工廠也就得不到充裕的勞動力,所以分田勢在必行!絕不能聽信那些人的迷魂湯,我大宋離着盛世,還遠着呢!”

第234章 空前禮遇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781章 宋庠的陷阱第770章 皇帝的套路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121章 吳世誠第341章 大熊的質問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1063章 他們是奴隸第618章 下重手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18章 麪條飄香第145章 肥羊上門了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398章 死也逃不掉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230章 還是有聰明人的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1030章 貪墨真兇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739章 告黑狀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821章 該處置理學了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719章 遍地寶貝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366章 恐遼症消失了第844章 專利法第1142章 想當上將的狗牙兒第913章 惡鬥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10章 分產不分家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251章 一路殺戮泣鬼神第989章 蔡京的偶像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933章 牢頭變知府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第203章 碰瓷高手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448章 皇帝急召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48章 聲聞於天第36章 崔氏之死第596章 一個老兵的選擇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283章 新官職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195章 很尷尬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622章 君臣情深第913章 惡鬥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154章 殺到遼國去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491章 新的太子師第316章 王寧安的怒火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285章 單挑政事堂第190章 王大詞人的傳說第712章 封王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543章 叛宋者,死!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862章 打臉不隔夜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346章 大氏在哪裡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714章 沒有殺不得的人第566章 跌落雲端的江卿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843章 皇后是個賢內助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814章 拗相公要跑了第114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197章 刮目相看
第234章 空前禮遇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781章 宋庠的陷阱第770章 皇帝的套路第903章 苦力換農夫第121章 吳世誠第341章 大熊的質問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1063章 他們是奴隸第618章 下重手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18章 麪條飄香第145章 肥羊上門了第687章 皇帝錯了第398章 死也逃不掉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第609章 請立太子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230章 還是有聰明人的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1030章 貪墨真兇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739章 告黑狀第170章 笨拙的君子第821章 該處置理學了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719章 遍地寶貝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366章 恐遼症消失了第844章 專利法第1142章 想當上將的狗牙兒第913章 惡鬥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10章 分產不分家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251章 一路殺戮泣鬼神第989章 蔡京的偶像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933章 牢頭變知府第967章 搶錢!搶田!搶……第203章 碰瓷高手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448章 皇帝急召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48章 聲聞於天第36章 崔氏之死第596章 一個老兵的選擇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283章 新官職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195章 很尷尬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622章 君臣情深第913章 惡鬥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154章 殺到遼國去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491章 新的太子師第316章 王寧安的怒火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285章 單挑政事堂第190章 王大詞人的傳說第712章 封王第879章 趙曙的新兒子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543章 叛宋者,死!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862章 打臉不隔夜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346章 大氏在哪裡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714章 沒有殺不得的人第566章 跌落雲端的江卿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843章 皇后是個賢內助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814章 拗相公要跑了第114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197章 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