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

文相公望着窗外,做悲天憫人狀。

醞釀充足了情緒,才緩緩開口。

“王爺,你可曾想過,這麼多年來,反對變法的舊派臣子,一茬接着一茬,無休無止,哪怕明知是死,也要跳出來,以卵擊石?其中的奧妙何在?”

頭一次見到這麼認真的文彥博,王寧安也收起了嬉笑怒罵,變得深沉起來。

“變法傷損了太多人的利益,再有,變法要改變人的思想,千百年來,陳陳相因,豈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就算再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會有人反對的。”

文彥博含笑,豎起大拇指。

“二郎果然敏銳,不過老夫覺得,變法雖然傷損利益,但是卻也創造了更大的利益……就拿這一次來說,只要開拓了西域,大宋的疆土,幾乎一下子翻了一倍,有足夠的利益可以分配,不必擔心這個。真正要命的還在幾千年的孔孟道統上面!”

王寧安悚然一驚,他挺直了腰板,側耳傾聽文相公的高論。

文彥博略帶得意,繼續道:“二郎,你想想,這些年來,你的理財之術,練兵之法,有哪一樣,是出自孔孟學說?以老夫看,不論是收復幽州,還是拿下橫山,你用的辦法,都是管仲玩剩下的,對吧?”

王寧安點頭,“管仲的確是一代奇才,他的治國之術,爭霸之法,有太多值得後人學習的,我也不過是學會了一點皮毛而已。”

這可不是王寧安謙虛,如果仔細讀過管子,你就會發現,哪怕過了兩三千年,老先生的智慧依舊有借鑑價值,拿來發展經濟,進行國際博弈,一點不落伍。

論起強國富民,諸子百家當首推法家,而法家之中,管仲又是開啓流派的第一人!老先生有多厲害,可想而知!

“文相公,管子之才,天下無雙,千百年罕見,只是歷代儒者,對管仲多有非議,很是排斥管子之學!”

“那是他們無知,虛僞!”

文彥博霸氣揮手,“二郎,你支持醉翁,破譯竹書紀年,還原三代之治,有何目的?”

“自然是推究歷史真相,破解自孔孟以下,歷代儒者的迷思,唯有打開思路,放下包袱,才能真正找到富國強兵之法!”

“說得好!”

文彥博笑道:“只是醉翁他只做了一半,雖然破解了竹書紀年,可該不信的還是不信,而且他讀了一輩子書,骨子裡還是孔孟的那一套,指望他打破儒家一統江山,完全做不到。”

此刻的文彥博,就像是一個被祥雲瑞靄環繞的聖人,他的每一句話,都發人深省……就拿竹書紀年當中的例子,上面記載了舜篡位奪權,以往歷代儒者都說是禪讓,到底是相信竹書紀年,還是相信歷代的儒家經典?是篡位,還是禪讓?

其實一旦進入這個爭論,就等於先入爲主,承認了篡位是錯的,是不應該的。往下怎麼辯論,意義都不大了。

哪怕歷史是這樣,又能如何?

莫非你想給篡位者擦胭脂抹粉嗎?

良心上能過得去?

要想維護舜帝聖君的身份,就必須把這段抹掉。像是李二,他距離後世太近了,殺死了哥哥和兄弟,發動玄武門之變,天下皆知,隱瞞不了。哪怕他立了再多的功勞,都難以遮掩得位不正的缺陷。

六藝雖然創立多年,歐陽修不懈努力,但是始終沒有掀起真正滔天巨浪,原因就是如此!

孔孟之道,經過了多少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備的話語論述體系,並且深入人心。其核心就是明君賢臣,有德居之,無德失之,王道仁政……等等泛道德化的概念。

你和儒者爭論,往往從一開始,就落入了對方的話語體系當中,怎麼能討到便宜。

說起來有些複雜,一個比較明顯現實的例子,就是明代王陽明的心學,從一開始,心學對千百年儒家的衝擊是無比巨大的,可是到了王陽明晚年,他不斷修正,把心學又帶回來儒家框架的老路,他那著名的四句話,還是在善惡是非對錯上面打轉轉兒,跳不出來……難怪後來心學快速煙消雲散,沒法推陳出新,大破大立,只能自己坑自己!

文彥博語重心長道:“二郎,咱們就說眼前,你我所做之事,是對是錯?”

王寧安沉吟道:“爲國爲民,爲天下蒼生計,爲漢家長遠計,我們做的當然是對的……只是,有些手段未免不夠光明,容易落人口實!”

“哈哈哈!”

文彥博放聲狂笑,“二郎,你的說法,和那些腐儒評價管子,有什麼區別?”

這話夠厲害,王寧安打了個哆嗦,悚然變色,不由得陷入了深思。

沒錯,文彥博問得好!

自己這麼多年,一直鄙夷儒家,一直希望改變孔孟之道。

其實不自覺之間,自己也陷入了孔孟的圈子裡,而不自知,真是慚愧啊!

王寧安越發不敢小覷文彥博的智慧了。

“文相公,我還有一點疑問,孔孟之道,並非全部不可取,我以爲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纔是。”不知不覺間,王寧安已經用了請教的口吻。

文彥博搖了搖頭,“二郎,你這話或許是對的,或許是錯的……老夫不和你爭論,老夫只想問你,孔孟二聖,說了那麼多話,究竟哪些是精華,哪些是糟粕?你怎麼取捨?是不是還要按照儒家道德的標準,進行劃分?你這樣一來,不等於是原地轉圈嗎?”

“那文相公以爲,應該如何做呢?”王寧安虛心求教。

“很簡單,徹底推翻孔孟那一套!另立門戶,自成一系!”文彥博信心十足道:“論起治國,孔孟遠遠不如管仲,爲什麼放着成功的典範不學,去學兩個落魄的文人?簡直莫名其妙嗎?”

文彥博笑道:“我們就以管仲爲祖師聖賢,以這本《管子》爲根本,可以任意發揮,肆意揮灑,重新建立起一套體系來!我們在西北的作爲,是爲了大宋的百姓,是爲了天下蒼生,這就是對的!我們就是道德完人,不需要被指責!那些去開拓土地,發掘財富的人,就是勇者,就是大宋的功臣,他們不管是搶,還是奪,都是爲了大宋好,都是應該的,每個人都該給他們掌聲,他們是真正的英雄,不應該受到任何指責……”

文彥博的聲音在屋中迴盪,王寧安用力甩了甩頭,終於從老傢伙的魔音當中恢復過來。

明白了,差點被忽悠了!

王寧安沒有想清楚,爲什麼文彥博突然推崇管子,突然要另立門戶,推翻孔孟之道……可是話說到了這裡,他豁然開朗。

其實老文也沒有像他說的那麼超脫,那麼了不起!

向外淘金,開拓,必然伴隨着殺戮搶奪,伴隨着爾虞我詐,伴隨着天怒人怨,罪行累累……文彥博每每想到這裡,都不寒而慄,汗透衣服。

他老人家是想青史留名的,而且留的不能是惡名!

可是他能改變嗎?

不能啊!

因爲有那麼多的土地,如山一般的黃金在等着他。

何止是文彥博一個人,大宋的士人幾乎都面臨一個問題。

他們爲了眼前的利益,背叛了自己的所學,也背叛了心中的道德。

腦袋和身體不協調了,一個向左,一個向右。

到底該怎麼辦?

是放棄利益,尊重心中的道德?

幾乎沒人做得到!

那就只剩下追逐利益,不在乎身後名,哪怕受萬衆唾罵,也在所不惜!

可好面子的文人,又不甘心。

作爲文官士人的集大成者……文彥博經過苦思冥想,終於找出了與衆不同的路……既然利益不能放棄,既然道德在干擾我們,那不妨就把道德給改了,這不就順理成章了嗎?

過去的道德說搶劫不對,那新的道德就鼓勵搶劫;過去的道德說安貧樂道,新的道德就贊同獲取財富……總而言之,一切制約他們追逐利益的觀念,統統拋棄!

想到了這一步,文彥博覺得自己昇華了,徹底昇華了,真的能立地成聖了。

當然了,要想成就一門學問,必須有傳承。

他在若干古聖先賢當中,毫不費力找到了管仲。

沒有辦法,管子就是先秦百家當中,最務實的那一個!

文彥博決定藉着肯定管仲,推翻孔孟之道,只要後世都是信奉管仲的門人弟子,那他文彥博就是聖賢第二,再也不用受任何批評,他可以放手施爲,還有人給他拍手叫好,這多好啊!

王寧安猜透了文彥博的卑劣心思,他突然想起了所謂的文藝復興,和思想啓蒙!

乖乖!

二者何其相似啊!

一羣強盜,發現了新大陸,開始瘋狂掠奪,大肆殺戮,忘恩負義,喪盡天良……他們做了這些,也知道理虧,所以就搞出了文藝復興,給他們的強盜行徑洗白!

告訴世界,他們代表先進,代表文明,他們去搶劫,去殺戮,去佔領土地,滅絕土著,都是應該的,是你們落後,是你們不思進取,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大家不妨捫心自問,血腥殘暴的原始積累,有什麼文明進步可言?

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當然了,在王寧安的不懈努力之下,大宋先一步開啓了擴張的大幕,而敏銳的文相公,也注意到了要給自己的行徑洗白……這就是所謂的宋版文藝復興吧!

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845章 聯合開發第312章 汴京的外賣小哥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352章 橫空出世驚大遼第168章 好奴才第490章 蹂躪老狐狸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988章 嚇死人的怪物第95章 賑災妙法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68章 折服第616章 真兇顯露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293章 敵人總動員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844章 專利法第4章 王寧安的反擊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300章 決戰之債務吃人第809章 我要告御狀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781章 宋庠的陷阱第538章 送給王安石的尚方寶劍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968章 趙曙傻眼了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1131章 拋棄金本位第107章 封賞第1158章 除貪務盡第101章 學堂也怕出名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295章 人心所向第1094章 狗牙兒回來了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767章 佛印被抓了第49章 有個粉絲叫趙禎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167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230章 還是有聰明人的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887章 文官的變臉術第407章 兵進燕雲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275章 護犢子的趙禎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798章 三位夫人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22章 三國熱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902章 傾國之力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433章 幽州交給你了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1081章 一個滅村大案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558章 不愁沒有當官的第588章 斬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542章 不要命的王韶第1010章 坑爹的兒子第642章 凌遲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892章 大家族的瓦解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548章 新官場屠夫第302章 決戰之天子之怒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
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1025章 寬夫兄,該談談了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845章 聯合開發第312章 汴京的外賣小哥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352章 橫空出世驚大遼第168章 好奴才第490章 蹂躪老狐狸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988章 嚇死人的怪物第95章 賑災妙法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68章 折服第616章 真兇顯露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915章 耳光響亮第293章 敵人總動員第132章 傳說中的娃娃親第844章 專利法第4章 王寧安的反擊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300章 決戰之債務吃人第809章 我要告御狀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781章 宋庠的陷阱第538章 送給王安石的尚方寶劍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969章 六藝亂斗的開始第968章 趙曙傻眼了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1131章 拋棄金本位第107章 封賞第1158章 除貪務盡第101章 學堂也怕出名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1088章 一病不起第295章 人心所向第1094章 狗牙兒回來了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767章 佛印被抓了第49章 有個粉絲叫趙禎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472章 投資的妙用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167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230章 還是有聰明人的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887章 文官的變臉術第407章 兵進燕雲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790章 盛宴上的小偷兒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275章 護犢子的趙禎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798章 三位夫人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22章 三國熱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902章 傾國之力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433章 幽州交給你了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1081章 一個滅村大案第851章 全都拿下第558章 不愁沒有當官的第588章 斬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542章 不要命的王韶第1010章 坑爹的兒子第642章 凌遲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953章 未來的首相人選第892章 大家族的瓦解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548章 新官場屠夫第302章 決戰之天子之怒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