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亡國滅族,不死不休

黃道周是大公無私,但跟隨而來的無數御史言官到底是懷着怎樣的心思在高呼議和,顯然就遠非那麼單純了。??

獵文

??????

眼下,建奴伏兵的消息一出,他們紛紛明白,大勢已去。

至於其餘人,更是在明白這一緊要環節後紛紛變得驚慌難安。

“若是真讓建奴得逞,近衛軍團主力被輔兵伏擊,那到時候轉過頭來被逼着要議和的……就是我大明瞭!”吳甡巴巴地看着朱慈烺。

眼前,他們的皇帝陛下成了唯一走出這個困局的希望。

朱慈烺環顧衆人,沉聲道:“諸位愛卿,和平,從來不可能用紙筆文書輕易祈求得來。和平的來之不易固然珍貴,但戰爭的威脅與敵人的陰險狡詐從來沒有遠離我們。當我們可以談論和平的時候,永遠是在我們獲得勝利之後。因爲,有無數的帝國將士爲之拋頭顱,灑熱血,不惜一切捍衛我們的安全。在這樣的安全裡,我們纔有資格奢談和平!擁有強大武力的依靠,以戰場之上的勝利作爲基石我們纔有理由真正相信,我們可以奢談和平,而這樣的和平,纔是可靠的和平!”

奉天門前一陣寂靜,衆人靜靜地聽着朱慈烺的話語,心中不禁百感交集。

吳甡心道:他們這些書生的確是坐享太平太久了,在官署之中,以爲這天下真的可以一紙文書達成上百萬將士拋頭顱灑熱血都未做到的事情。

黃景昉不由想起了這些時日來朝臣們迅膨脹的自信,事實上,面對戰略局勢的判斷,朱慈烺依舊是最準確的。

更多的朝臣們則是想得更加簡單,他們想起了前幾日對收回遼西恢復和平時的期盼,對比現在清軍伏兵黃崖口的景象,每個人都是怒氣衝衝,紛紛感覺收到了極大侮辱。

這樣的欺騙,差點就釀酒了大錯。

於是百官們見朱慈烺如此開腔,頓時紛紛高呼。

禮部侍郎丘瑜咬牙切齒:“戰!絕不能繞過韃子這羣無信之徒!他們敢欺騙我大明上下,便要那建奴亡國滅族!”

內閣輔黃景昉昂然挺胸:“微臣啓奏,此戰,不死不休!”

李邦華朝着楊文嶽等人對視一眼,紛紛面色肅然,

齊齊高呼:“臣等附議!”

“讓建奴亡國滅族,不死不休!”

“讓建奴亡國滅族,不死不休!”

“讓建奴亡國滅族,不死不休!”

……

龐大的國家機器開始動員了。

來革新後的新任內閣與樞密院開始將帝國的全部戰爭潛力動員。

戶部與兵部迅開始籌措軍資。無數行政命令從中樞飛出,到大明兩京十三省的各處衙門,海量的物資開始動員匯聚。

來自樞密院的指令由飛鷹飛出進入宣府、大同以及山西,邊鎮的軍隊摩拳擦掌,大同的邊軍開始向北進攻。宣府的邊軍則與齊賢所部第三步兵營一同迅向京師開拔。

京師裡的喧鬧開始多了幾分沉重與肅穆,得知了的欺騙與狡詐後,百姓們的憤怒匯聚成了無窮的力量海洋。

豐臺大校場的門前,到處都是應徵入伍的人海。

民兵預備役與輜重營的擴充迅完成,一共過五萬石的軍糧開始向東一路押運,沿途兵站、驛館在短短數日的時間裡得以建立。

龐大的帝國機器在這一刻開始煥了生機。他們用着一個同樣的信念,決意將來犯的建奴給與最嚴厲的懲戒。

但當幾乎一切戰鬥準備都完成的時候,一個疑問迅在衆人的腦海裡升起。

“誰去出戰呢?”京師的大街小巷,各處茶館裡紛紛唸叨了起來。

就連樞密院的軍務會議開場的時候,不少軍師們也是紛紛愁眉苦臉。

從山西回來的顧炎武說出了自己的疑問:“我大明眼下可戰之兵除了近衛軍團一系列下,也就是邊軍了。宣大山西三鎮這一回是解脫了,但都距離太原,縱然調撥過來,恐怕緩急時間也難以救場。黃崖口就在近衛軍團主力的西面不遠處,留給我們的時間恐怕不會過半個月。這個時間裡,哪怕是距離最近的宣府軍也難以抵達。”

“沒錯。”李定國指着沙盤上宣府的位置道:“事實上,山西與大同現在的任務是趁機一個向北進,恢復邊鎮的防禦,一個向南西進,剿平順賊殘餘的同時進攻草原,打擊蒙古人的戰爭意志。最能幫到我們的是宣府軍,在那裡,還有此前增援過去的第三步兵營。但他們距離京師有足足三百五十里,又是山路,行軍困難。軍令是已經一早出去了,但抵達京師的時間……往好裡預計是五日,但保持戰鬥力的預計,至少需要半個月的時間。”

“指望不上了。”顧炎武感覺有些喪氣:“他們可以作爲預備隊,加入到總的決戰裡。但是……我覺得有些不對勁。”

“哦?我也覺得。”李定國笑着道。

“我是覺得,聖上既然能夠在百官進諫的時候就已經預料到建奴會反覆,一早就決定拒絕議和。那麼,以聖上的打算,是絕不會如此倉促的。如果只是將宣府軍作爲預備隊,那麼也顯得有些單薄。以邊軍往常的水平,這一次來的估計也就不過一萬人。這對於實際兵力達到十五萬人的清軍而言……顯得並不夠。”

邊軍可不是近衛軍團這種新式軍隊,他們缺乏足夠的火銃,也根本沒有時間倉促訓練。故而,沒有足夠的數量,調撥他們上來就只能用來準備前線戰敗後的京師防禦。

“勤王的號召,聖上事實上已經一早就開動了。”李定國一直都在樞密院,比起去了一趟地方的顧炎武消息就多多了,他朝着身邊的同僚一拍手,很快一疊戰報就遞給了顧炎武:“很多時候,我們才能事後諸葛亮地現,聖上的預料,真是太有先見之明瞭。先平順賊這個戰略的效果,現在揮了!”

顧炎武拿起一疊一疊的戰報,只是看了一眼,目光就越來越亮。

上面,是祁山、徐煥武等軍隊不斷收復山西地面的戰報。這些顧炎武當然明白,但更加讓他感覺眼前一亮的還不止於此。最關鍵的……

是河南方面的戰鬥!

“聖上在獲鹿鎮大勝後,不過三日的功夫消息就傳到河南去了。傅如圭動了總攻,在順賊得到消息後一舉攻克了洛陽,將在南面作戰的順賊大將劉芳亮擊敗,亂軍之中,劉芳亮被地方民團擊殺……其後潼關入手。如此,南線的第三團也終於可以騰出手來了。”李定國說着,滿是得意。

事實上,作爲後世用戰功證明了的名將,調撥傅如圭部第三團北上也是李定國親自向朱慈烺請奏的結果。作爲獎勵,這一回李定國將會以營校尉的身份進入第三團,擔任組建後一直由傅如圭親自帶隊的第十步兵營作爲校尉,加入此次東面的戰鬥。

“這麼說……”顧炎武眯着眼睛,順着黃河,一路點到了天津。

李定國大笑,道:“是啊,我很快就要隨聖上再次出征了。這一回,就拜託李軍師代我留守京師樞密院了。”

“定不負所托!”顧炎武小道。

李定國起身要走,走了幾步,忽然轉過身對顧炎武笑道:“其實,顧軍師很快就能體會到另一個驚喜了。聖上執着於先平內賊,更不止能夠釋放第三團呢……”

……

西安。

留守這裡的是黨守素,作爲老八隊的老將,黨守素是李自成的心腹,也是軍中少數幾個權將軍。地位尊崇,又因爲黨守素信佛,一向與人爲善,故而內外都對黨守素十分尊敬。

就是黨守素自己,也一向但求心安,少有焦慮不安的時候。唯獨今日,他站在原來孫傳庭的三邊總督府邸裡,環顧四方,心頭一片焦慮。

闖王,哦不對,是陛下。大順國的陛下出徵,結果失敗了。

明國的皇帝一樣膽色不弱,御駕親征,結果一戰之下就將此前博得偌大威名,幾乎要將天下吞併的李自成殺敗。

十萬大軍灰飛煙滅,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山西就此易手。

不僅如此,南面跟着策應李自成的劉芳亮大軍也是落敗,劉芳亮這麼一個大將竟然被幾個地方民團給殺死。

如此巨大的挫敗匯聚成了西安的天空的陰雲,讓所有人都是心頭沉重。

這個時候,忽然間黨守素聽到門外踏踏塌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黨守素是留守大將,尋常沒有急事是沒人敢打擾的。但有一人除外……

這就是李過。

作爲李自成的侄子,李過在軍中身份尊崇,此刻大步跑來,卻是喜氣洋洋。

見到李過,黨守素心中有些異樣,但很快就明白了。

他輕聲道:“太后已經決定要立誰爲帝了嗎?”

李過臉上閃過一絲奇怪的情緒,有些扭捏,但很快就應道:“太后基本上已經確定了,就是……就是我。不過,這一回我來的不是爲了此事……”

“那是爲何?”黨守素疑惑不解:“陛下駕崩,大順自然要重新凝聚人心,要不然這天下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就是因爲出現了轉機啊!”李過笑道:“那東面的官軍竟然撤了!只留了幾千兵守着潼關,而且!北面山西的官軍主力也退了,蓋因這一回清軍大舉來攻,官軍的主力被糾纏到京畿去了,如此一來,我們還有時間可以轉圜啊!”

“這可真是大喜事了!”黨守素大喜過望。

李過心情也是一樣格外舒爽,心道:“如此一來,我也可以將這登基大典大大操辦一回了。將我大順的士氣好生鼓搗一下!”

黨守素狠狠點頭。

他們萬萬不會想到,此刻,西安西面的州縣已然全部改旗易幟了。

西安有四門,東牆長樂門、南牆永寧門、西牆安定門、北牆安遠門。這西牆安定門的守將就是確山伯王良智。

王良智其實沒有什麼名頭,雖然是這大順朝廷的確山伯,卻也一樣沒什麼人注意,甚至也只是分配到了西門拿去守城。

要知道,這眼下江山,最緊要的地方顯然就是東門與北門。那是大軍出入的地方,軍機重地。

顯然,王良智守着的這個西門不是緊要的地方。

可爲什麼一個不重要的戰將卻拿到了確山伯的伯爵?

要知道,就是劉宗敏也只是一個汝侯呢。

在西安城裡說王良智,八成是沒有多少人認識的。可要換個名頭……說是王根子,卻很多人就明白了。

此人,便是當初西安守將,開城投降的那位。

“特孃的,不管了,幹了!反正跟着造反是沒前途了,這會兒趁着還能賣個好價錢,此刻不賣,更待何時?”王良智說完,就去召集親信。

但這會兒親信卻大步跑來,急切道:“爵爺不好了!北門的守將,跑了!”

“跑了?肯定是提前投降了!那勞什子黨守素和李過都是瞎的,竟然不知道孫傳庭打回來了啊!”王良智說完,一跺腳,道:“還愣着幹什麼?扯旗反正啊!”

……

城西,一個碩大的孫字大旗立了起來。

這個後世傳言“傳庭亡而大明亡”的男人……回來了!

孫傳庭看着前鋒直入城內,重重吐出一口氣:“我孫傳庭,打回來了!這順賊,徹底平定了!”

陝西已然恢復,大明帝國這個龐然大物終於可以動員自己的全部力量北上……

迎擊清軍!

……

東勝右衛的營地裡,第一團朗將虎大威一大早就起來了。還未等他走出營帳,就現有一人大步跑了出來,竟是飛熊團的朗將徐彥琦。

“出大事了!”徐彥琦表情嚴峻。(www.uukasu&#46

虎大威心理一個咯噔。

沒多久,騎兵營的劉振也跑了過來。

“到處都是人……”劉振下了馬,看着徐彥琦搖了搖頭:“堵得嚴嚴實實的。”

“是我們的後路……突然出現了清軍。”徐彥琦沉聲道。

幾人一同登上營地附近一處制高點裡的高臺,這是爲了方便指揮臨時修築的建築。沒多久,虎大威掏出了千里鏡,鏡筒內,四面望過去,全都是蒙古八旗與滿洲正黃旗的旗號。

“不是遵化城的清軍……”虎大威這麼久了,自然認得清軍的模樣是什麼。

“我們……真的被四面重圍了……”

【qq讀者羣號碼:15146926。想要催更討論劇情聊天就來這裡吧!我的讀者都歡迎來加喲~】(未完待續。)<!--flag_liew-->

第二十七章:有求於大明第101章:這大清就這麼被賣啦!第三十二章:人心動亂第一百五十五章:還有後招第十二章:舌辯羣士第二十七章:太原亂象第五十章:不平靜第八十二章:戰爭到來第一百六十一章:喜訊第十九章:大手筆第五十章:冒險計劃第一百零三章:土豪們第六章:深海戰略第三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十二章:早朝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十五章:饒命服軟第七十八章:入宮面聖第五十七章:清濁分流第五十一章:荷蘭求和第二十五章:日本來客第八十七章:封王第四十一章:清軍的炮第十九章:大手筆第六十一章:大軍出關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四十八章:找命門第五十九章:太子的分量第一百二十一章:平叛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五十五章:決戰時刻第七十九章:米價騰貴第十四章:首輔督師第五十一章:州衙會見第一百五十一章:太及時了第十章:初到臨清第四十一章:兵戈北指第三十九章:大獲全勝第二十一章:勝者—明皇太子殿下第四十一章:只有站着生的勇士第一百四十七章:天命所歸第五十七章:清濁分流第二十章:最強戰營踏征程第二章:琉球往事第十九章:世子的野望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四十章:戰時與故人第十六章:當大爺第十六章:行軍蒙古草原第四章:太上皇的紅包第八十四章:豐收第十四章:心機使詐第四十八章:窯村兵源第一百一十六章:超乎想象的條件第三十四章:太子的信念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二十五章:所謂正統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二十九章:號召第六十三章:紛紛出兵第三十六章:大明希望第三章:島津光久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十四章:最高級的利益捆綁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們的信第一百零一章:出城硬戰第三十章:龍歸大海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六十六章:意有所指第十二章:國務諮詢委員會第六章:朕的輿論攻勢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五十九章:攻佔聖地亞哥堡第七十六章:贏家是他第二十九章:湖廣豪族第七十八章:漢城潛流第九十八章:出兵平倭第一百六十二章:凱旋渾河畔第八十七章:清丈田畝第四十三章:多爾袞的煩惱 還有一更第六十一章:贏到了最後第一百四十章:以皇太子的身份宣告第五十章:冒險計劃第一百零八章:一舉擊潰第二十六章:秦府來客第二十九章:威尼斯參戰第七十五章:索尼在哪裡第一百四十一章:戰略轉進的清兵第六十七章:治國清單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七章:下西洋第一百零三章:土豪們第一百四十章:以皇太子的身份宣告第四十三章:李巖復起第八十一章:畏罪自殺第一百一十三章:趙家娘子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九十章:海參崴與伯力
第二十七章:有求於大明第101章:這大清就這麼被賣啦!第三十二章:人心動亂第一百五十五章:還有後招第十二章:舌辯羣士第二十七章:太原亂象第五十章:不平靜第八十二章:戰爭到來第一百六十一章:喜訊第十九章:大手筆第五十章:冒險計劃第一百零三章:土豪們第六章:深海戰略第三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十二章:早朝第二十四章:京中名醫第十五章:饒命服軟第七十八章:入宮面聖第五十七章:清濁分流第五十一章:荷蘭求和第二十五章:日本來客第八十七章:封王第四十一章:清軍的炮第十九章:大手筆第六十一章:大軍出關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四十八章:找命門第五十九章:太子的分量第一百二十一章:平叛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五十五章:決戰時刻第七十九章:米價騰貴第十四章:首輔督師第五十一章:州衙會見第一百五十一章:太及時了第十章:初到臨清第四十一章:兵戈北指第三十九章:大獲全勝第二十一章:勝者—明皇太子殿下第四十一章:只有站着生的勇士第一百四十七章:天命所歸第五十七章:清濁分流第二十章:最強戰營踏征程第二章:琉球往事第十九章:世子的野望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四十章:戰時與故人第十六章:當大爺第十六章:行軍蒙古草原第四章:太上皇的紅包第八十四章:豐收第十四章:心機使詐第四十八章:窯村兵源第一百一十六章:超乎想象的條件第三十四章:太子的信念第一章:帝國的方向第二十五章:所謂正統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二十九章:號召第六十三章:紛紛出兵第三十六章:大明希望第三章:島津光久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十四章:最高級的利益捆綁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們的信第一百零一章:出城硬戰第三十章:龍歸大海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六十六章:意有所指第十二章:國務諮詢委員會第六章:朕的輿論攻勢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五十九章:攻佔聖地亞哥堡第七十六章:贏家是他第二十九章:湖廣豪族第七十八章:漢城潛流第九十八章:出兵平倭第一百六十二章:凱旋渾河畔第八十七章:清丈田畝第四十三章:多爾袞的煩惱 還有一更第六十一章:贏到了最後第一百四十章:以皇太子的身份宣告第五十章:冒險計劃第一百零八章:一舉擊潰第二十六章:秦府來客第二十九章:威尼斯參戰第七十五章:索尼在哪裡第一百四十一章:戰略轉進的清兵第六十七章:治國清單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七章:下西洋第一百零三章:土豪們第一百四十章:以皇太子的身份宣告第四十三章:李巖復起第八十一章:畏罪自殺第一百一十三章:趙家娘子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九十章:海參崴與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