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蒙古人的武器

“大蒙古的勇士們!今日,是奇恥大辱的一天!我們神聖的草原迎來了明人的挑釁,他們已經在山西,在陝西,在南國的每一個角落裡動員了他們的力量。』

而他們的目標,是草原!是我大蒙古人放馬牧羊的地方,是我蒙古人生息的地方。他們要殺掠我們的族人,搶走我們的牛羊妻子。告訴我,我們要怎麼辦?”額璘臣高呼着,遼闊的草原上,滿滿當當的都是蒙古人。

從四面雲集過來的各個蒙古部落重新團結在了額璘臣的麾下。

草原之上,旌旗飄蕩,無數人聽到了額璘臣的話以後,紛紛都是譁然。

從來,都只有蒙古人,只有塞外的草原人南下欺凌漢人的時候。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過,有一天,竟然漢人也會重新北上。

要知道,距離上一次明國帶給蒙古人這樣的恐懼時,已經足足過去了兩百年了。

那時候,是太祖皇帝朱元璋與成祖皇帝朱棣的時代。是他們,將曾經蒙古人幅員萬里的帝國打殘到殘喘漠北。

但其後,明人再也無法重現這樣的榮光了。

土木堡之變時,英宗皇帝的心氣是不錯的,率軍北上,五十萬精銳的帝**隊一戰傾覆。大明由盛轉衰,從此以後,明人再也無法顯現自己的武功赫赫,以至於只能在嘉靖時期用互市的法子籠絡蒙古人,以此暫息兵戈。

至於其後蒙古人跟着女真人進了大清的麾下以後,更是所向披靡,幾乎再也沒有想到過會有這一天。

而現在,明人來了。

他們重新將兩百年前的恐懼施加到了蒙古人的身上。

事實上,對於鄂爾多斯部的蒙古部民而言,這也並非是第一次。在大明中期,就曾經與蒙古人反覆糾纏過河套的歸屬。

只不過,最終勝利者是蒙古人,他們再也想不到有一天,明國還會有力量,重新試圖收回河套失地。

“絕不能讓明人打過來!這是我們的草原,是長生天賜予偉大蒙古人的草原!”

“打敗他們!”

“草原永久是我們的!”

“殺敗明軍,殺進關內!”

……

無數各異的口號響徹雲霄。

額璘臣十分滿意地看着部民們的士氣。

又是一份鼓譟以後,額璘臣將場面交給了自己的部將,隨後便笑着看向一旁的幾個蒙古部落的領們。

這裡,主要就是西土默特部都統巴音岱,以及東土默特部札薩克溫布楚琥爾。

“鄂爾多斯部的士氣很旺盛吶。”巴音岱語氣有些琢磨地說了依據。

另一邊,溫布楚琥爾道:“我大蒙古的勇士若是爲自己而戰,那自然是士氣旺盛,所向披靡!”

“漢人的詞彙學得倒好……”巴音岱咬着牙,卻想起了前陣子聽到的傳聞。據說,東土默特部從鄂爾多斯部裡拿到了一批成色極佳的軍械。

而那些軍械,便是此前多鐸遺留下來的成果。

去年,在多鐸率軍入寇明國的時候,便在右翼也就是蒙古人這一路的方向留了一手。多鐸點起內蒙古八旗各部兵馬,選擇了一路偏師從大同入關,進攻山西。

雖然這一路的最終被阻擋在寧武關,但卻最終的斬獲卻是驚人。那個最大的斬獲,就是帶回來了傳言十數萬的漢人奴隸。

最重要的是,這一批的漢人奴隸不止是會種田,他們會打鐵會鍊鐵,以及最需要的一個技術:打造軍械。

雖然巴音岱是絕對不相信鄂爾多斯部能夠憑空養得起十數萬人,但他默默地估算了一下,縱然沒有十數萬人,上萬的漢人工匠定然是有的。

畢竟,那可是豫親王留下來的手筆。是與順軍互相交換得來的戰果。這種合縱連橫的本事,豈是這些滿腦子肌肉的蒙古人能理解的?

他按住這些沒有多說,心中卻想着,猜測額璘臣扯着他們過來絕不會是閒聊,說不定就與這一件事情有關。

果不其然,說什麼來什麼,額璘臣帶着兩人進了一個小城堡。

在草原之上,築城是一個成本極高的事情。哪怕規模比起中原內只是一個鄉鎮一般,但只要是一座城市,有屋舍,那就註定會引起視線。

巴音岱只是看了一眼這小城堡的規模,便心中不由暗自信了幾分。果不其然,擄掠進來的漢人定然是有數萬人的。

也只有漢人,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修築起一座小城堡。

心中這般想着,巴音岱跟着進了一座武庫。一路上,時不時還能聽到一些叮叮噹噹的聲音。巴音岱側耳聽去,聽到了熟悉的聲音。

那是捶打鍊鐵的聲音。

“是在鍊鐵?”巴音岱驚道。

這可是一向了不得的技術。就是在大清國,亦是少有的。要知道,當年契丹人可以崛起,便是因爲其引以爲傲的鍊鐵技術。可以鍊鐵,便是等於有了打造兵械的力量。

就是這大清,這樣的工匠也是稀少的,集中在盛京城。後來被朱慈烺攻入以後,不知失散了多少工匠,惹得帝**械一下子徒然間短缺了起來。要不然,多鐸也不會費那麼大力氣從順軍手中做買賣,用戰馬換回數萬漢人奴隸。

額璘臣微微傲然:“沒錯,這就是我們的軍械工坊!在這裡,我們可以打造草原上第一流的盔甲、刀槍以及所有草原男兒必備的弓與箭!”

“能有這麼厲害?”巴音岱忍不住反駁道:“這得多大的本事……”

他忍不住腹誹,就是歸化城,也沒有這麼強的技術力量。但更加想腹誹的是,這些原本都是多鐸親王留下來的啊。可現在,全都便宜給了鄂爾多斯部!

“嘿,看了你就知道了!”額璘臣忍不住得意洋洋了起來。

說着,額璘臣便領着巴音岱一同去了。

額璘臣、巴音岱以及溫布楚琥爾很快便走進了這處小城堡的最核心地帶。這裡,隔着大老遠便可以看到冬日下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那不僅是人來人往,所有人忙碌幹活的氣氛,更在於這裡火光沖天,隔着老遠便可以聞到燃燒起來的煤煙味。

聞着這股子煙味,溫布楚琥爾不由流露出了萬分豔羨的表情。

他能跟着額璘臣俯做小,那可不止是這一位實力雄厚的原因。眼下,這就是十分關鍵的一環。

能夠鍊鐵,能夠自己打造軍械,質量還十分不錯。這對於蒙古人而言,那可真是破天荒了。要知道,蒙古人對於互市依賴的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因爲蒙古人自己無法打造鐵器,而每一回大明互市的時候若是減少鐵器供應,那他們便得忍不住跳腳起來。

縱然不是拿去打仗,日常生活需要鐵器的地方那也是太多太多了。

幾人圍觀着一座巨大的高爐,靜靜地看着工匠把生鐵片嵌在盤繞的熟鐵條中間,用泥巴把鍊鋼爐密封起來進行燒煉。

在熊熊燃燒的烈火之中,生鐵被加熱到了液體。

而此刻,整個城堡裡的工匠似乎也是知道了今日會來一個身份尊貴的貴人,都表現得十分賣力,不多久,用灌鋼法煉出來的成品開始被送到了鐵匠那裡。

一柄朝着古法練就出來的宿鐵刀被一個瘦弱的男子打造而成。

“生鐵精以重柔挺,數宿則成鋼。以柔鐵爲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在淬火滋滋滋的輕煙裡,白豆拿起了手中的宿鐵刀,有些壓抑不住心中的驚喜。

今日可謂是破天荒的讓他終於重新有機會拿起兵器。

他環顧四周,目光落在了那三個死死盯着自己手中長刀的男子身上。這三人都是一身上位者的氣質,身邊衆人簇擁,議論紛紛,都以三人爲中心,顯然,這三人是蒙古人裡的領袖人物。

“殺了這幾個狗賊,死了也能夠本罷!”白豆心中猛地升起這一個念頭。

只是,一想到那日裡6季留下來的話語,他敏銳地意識到:這還不是6季所說的那個機會。

想到這裡,白豆微微有些懵。

這樣的跡象落到一旁的蒙古人監工眼裡,便成了戰戰兢兢,不敢言語的跡象。那蒙古人眼珠子一轉,一把奪過白豆手中的宿鐵刀,諂媚地朝着額璘臣道:“濟農!這是工坊裡新生產出來的宿鐵刀,這是漢人史書裡說過,赫赫有名的名刀!”

額璘臣自然早就知道自己這些工匠手藝不凡,但他也明白,身邊的這個人恐怕就不信了。一念於此,額璘臣將宿鐵刀遞給了巴音岱。

巴音岱接過長刀,指尖在刀身上微微一彈,聽着那輕輕出來的顫音,巴音岱輕嘆一聲道:“好刀,好刀啊!就是不知道鋒利,不鋒利。”

“來人,取甲來!”額璘臣大聲道。

很快,一副十紮的扎甲被遞了過來。

巴音岱想也不想,隨手一刀劈去,一刀兩斷,乾淨利落。

“再來!”

扎甲被加到了二十紮的地步。

又是一刀,依舊鋒利無匹。

“再來!”巴音岱爆喝一聲,說不出是什麼情緒。

又是一刀,三十紮的扎甲依舊是被猛地劈落成了兩半。

這一回,巴音岱終於感受到了甲冑的力量,心中想着,若是再加十紮,那甲冑肯定抵擋不住。

只是,能破三十紮的扎甲,那顯然已經算得上是鋒銳的利器了。縱然是破不了四十紮的扎甲那又如何?

這天底下,用扎甲的人本來就已經不多了罷……

“是好刀……”巴音岱沉聲地說着,轉念道:“不管如何,有如此利器。我們的確能多幾分勝算了。”

“看來,巴音岱還是信心不足啊!”額璘臣道。

巴音岱沒有着急接話。

“看來,鄂爾多斯部這一回準備了足夠的甲冑?”溫布楚琥爾不由想起了此前額璘臣送給土默特部的禮物。那是足足一千副鐵甲。

能夠猶如見面禮一般送出去一千副鐵甲,那顯然說明鄂爾多斯部還存着足夠多的軍器。

額璘臣大笑一聲,帶着幾人走進了整個城堡裡最核心的地方。

那裡,忙忙碌碌的有無數蒙古人趕着馬車拖着一車又一車的東西朝着城堡外走去。偶爾看到幾個馬車上包着不嚴密的地方,讓幾人明白了馬車上運載的是什麼。

“都是兵甲!”

“一車車的運出去,彷彿日夜不停一樣,這個無名的城堡裡,到底藏着多少武器?”

“這就是額璘臣的底氣嗎?”

……

兩人心中不住地冒着疑問。

尤其是巴音岱,更是不住地皺眉。他比起尋常的蒙古領而言要多更多的軍事素養。看到那好刀,也只是驚訝與氣悶,並不顯得震驚。

額璘臣也是聰明人,他也看出來了,這些並沒有震動到這一位清國的都統大人。

但他同樣十分自信,接下來的東西,足以震動這一位清國的都統。

很快,出於整個城堡最核心的地方出現了。出人意料的是,這是一座四合院。環境不錯,打掃清靜,還有幾個奴僕模樣的漢人在來回打掃庭院。

四合院是開着的,一路進了中庭,衆人這才明白裡面是什麼。

這是一個手工作坊。

而裡頭,赫然立着一個讓巴音岱忍不住震驚出聲的東西。

只聽巴音岱震驚地道:“這是……這是……是大炮!紅衣大炮!”

“沒錯!就是能一炮十里的紅衣大炮!”這時,一個清朗的聲音說道。

“季潞,你做得好!哈哈,來,給我們的朋友們看一看,紅衣大炮的力量!”額璘臣放聲大笑。

季潞躬身應命,親自領着幾個奴僕開始操持起了火炮。

很快,裝藥入彈,點燃火繩。

一聲驚天動地的炮聲響起,火炮直飛九霄,只是粗粗一看巴音岱便估算出了記錄。這一炮,至少打出去了五里。

至於有沒有額璘臣吹噓的十里已經不重要了。

鄂爾多斯部能鑄炮,他明白,這一場戰爭已經成了蒙古人與明國的戰爭。不管是勝利還是失敗,清國似乎都要靠一邊站了……

“那就讓明國敗亡吧!”巴音岱心中痛苦地大喊着。

“要不是明人,這草原還是我大清的!”(未完待續。)

第十一章:全都得罪了第十三章:嚴坊正的糾結第十八章:億萬富翁第五章:李愛卿學壞了第五十七章:被無視的朝鮮人第十四章:光明與黑暗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五十二章:驚現富豪第九十七章:出使歐洲第一章:意外的野心第十九章:使詐第三十四章:朱慈烺的信心第三十章:海戰 一第五十九章:回禮第四十七章:開拓朝鮮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三十章:海戰 一第六十三章:打賭第一百五十五章:還有後招第一百四十五章:勁敵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一百零四章:出征第一百四十三章:困獸左良玉第十三章:你以爲都是編的嗎第九十章:治亂循環的陷阱第二十八章:李巖施妙計第一百四十二章:東風壓倒西風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三十八章:不甘心第七十六章:阻擊第四十六章:將軍,活不了幾年啦第十六章:皇太子的檢閱第三十八章:復我山河第八十五章:滿清新皇第五十六章:遼南第二十章:治國大道第七章:氣死皇太極第六十四章:藏龍臥虎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們的信第一百二十五章:遇敵第一百一十六章:超乎想象的條件第一百五十九章:鰲拜的末路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一百三十三章:玩把大的第四十八章:再入龍江船廠第十四章:工匠來了第三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三十六章:失控的李自成第七十四章:朕不慣她第五十九章:媚香樓裡滄海桑田第一百六十一章:喜訊第五十六章:擴軍安排第六章:深海戰略第十章:黃宗羲出手第十四章:呂偉迎的身份第一百一十五章:再造新世界第八十八章:同盟公約第二十一章:宣南坊裡第十七章:伏擊第十六章:都算完了第五十四章:激戰第三十一章:逆轉第二十章:從未屈服第六十四章:接戰第十七章:伏擊第六十九章:緣分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一百四十二章:反包抄第五十六章:新戰術第一百一十八章:政變第九十五章:過洋牽星第七十六章:五京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四十章:一口毒奶第二十九章:日使求見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二十六章:秦府來客第六十三章:伏殺雲內第四章:督師出京第二十章:攻略安南第一百一十四章:毀城奪糧第四十二章:日本天皇的邀請第三十九章:龍江船廠第六十九章:最高權力第一百六十三章:兵臨赫圖阿拉第六十二章:不一樣的出兵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二十六章:阿部忠秋的憂慮第四十六章:坩堝鍊鋼法第一百三十五章:公開太子身份第九章:慕華賤夷第52章:牛刀入黃油,犀利第二十五章:日本來客第四十章:陳新甲的圖謀第八章:送來的精兵第七十三章:海戰遭遇鄭氏第一章:明使入漢城第七章:明定國是第一百一十七章:你對力量一無所知第九章:舊黨的野望
第十一章:全都得罪了第十三章:嚴坊正的糾結第十八章:億萬富翁第五章:李愛卿學壞了第五十七章:被無視的朝鮮人第十四章:光明與黑暗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五十二章:驚現富豪第九十七章:出使歐洲第一章:意外的野心第十九章:使詐第三十四章:朱慈烺的信心第三十章:海戰 一第五十九章:回禮第四十七章:開拓朝鮮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三十章:海戰 一第六十三章:打賭第一百五十五章:還有後招第一百四十五章:勁敵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一百零四章:出征第一百四十三章:困獸左良玉第十三章:你以爲都是編的嗎第九十章:治亂循環的陷阱第二十八章:李巖施妙計第一百四十二章:東風壓倒西風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三十八章:不甘心第七十六章:阻擊第四十六章:將軍,活不了幾年啦第十六章:皇太子的檢閱第三十八章:復我山河第八十五章:滿清新皇第五十六章:遼南第二十章:治國大道第七章:氣死皇太極第六十四章:藏龍臥虎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們的信第一百二十五章:遇敵第一百一十六章:超乎想象的條件第一百五十九章:鰲拜的末路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一百三十三章:玩把大的第四十八章:再入龍江船廠第十四章:工匠來了第三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三十六章:失控的李自成第七十四章:朕不慣她第五十九章:媚香樓裡滄海桑田第一百六十一章:喜訊第五十六章:擴軍安排第六章:深海戰略第十章:黃宗羲出手第十四章:呂偉迎的身份第一百一十五章:再造新世界第八十八章:同盟公約第二十一章:宣南坊裡第十七章:伏擊第十六章:都算完了第五十四章:激戰第三十一章:逆轉第二十章:從未屈服第六十四章:接戰第十七章:伏擊第六十九章:緣分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一百四十二章:反包抄第五十六章:新戰術第一百一十八章:政變第九十五章:過洋牽星第七十六章:五京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四十章:一口毒奶第二十九章:日使求見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二十六章:秦府來客第六十三章:伏殺雲內第四章:督師出京第二十章:攻略安南第一百一十四章:毀城奪糧第四十二章:日本天皇的邀請第三十九章:龍江船廠第六十九章:最高權力第一百六十三章:兵臨赫圖阿拉第六十二章:不一樣的出兵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二十六章:阿部忠秋的憂慮第四十六章:坩堝鍊鋼法第一百三十五章:公開太子身份第九章:慕華賤夷第52章:牛刀入黃油,犀利第二十五章:日本來客第四十章:陳新甲的圖謀第八章:送來的精兵第七十三章:海戰遭遇鄭氏第一章:明使入漢城第七章:明定國是第一百一十七章:你對力量一無所知第九章:舊黨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