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公主的懷疑

瑪麗亞今天的笑容給了朱慈烺頗爲明媚的感覺,不帶着原來因爲委拉斯凱茲而有的算計,而是頗爲真誠。

.

.

衝着這份真誠,朱慈烺允許了瑪麗亞公主的入內。

“很期待你的答案。”朱慈烺笑着頷首,遣人端了茶水:“也很好你爲何而來。”

瑪麗亞行禮謝過,便說:“整個東亞都在歌頌皇帝陛下的偉大,我又如何能錯過這一場遠征呢。”

“太過場面的話,可不是每個人都很喜歡呀。”朱慈烺搖了搖頭,笑容淺淺。

“如果要更加真誠一些,卻也是有。只是很想知道皇帝陛下又將對此付出怎樣的獎賞。”瑪麗亞凝望着朱慈烺,倒是多了幾分跳脫的促狹。

朱笛與李定國原本還以爲會是什麼軍國要務,是以都留了下來。但這呆了不到五分鐘,兩人便都明白了瑪麗亞公主到來的目的。

這位公主殿下竟然是奔着調戲皇帝陛下來的。

李定國眼觀鼻,鼻觀心,最終還是忍不住說:“陛下,臣先下去佈置軍務。”

朱笛倒是想八卦一下,但也感覺到眼下氣氛有些不對,開腔說:“陛下,臣……”

“不必,旁聽好了。”朱慈烺笑容溫和:“朕又不是什麼吃人的老虎。至於獎賞,恕朕直言,恐怕給不了瑪麗亞公主想要的。但朕卻又覺得,哪怕是給不了,公主殿下卻依舊會想說。”

“陛下很自信,更讓人好這樣的自信來源於哪裡呢。”瑪麗亞公主說着還有些生澀的漢話,展示着驚人的學習能力。在剛剛下船後的不久時間裡,瑪麗亞還只能說一些粗淺的不怎麼高深的漢話。

但是,進了帝國理工大學,又在大明境內呆了一段時間以後。瑪麗亞公主的漢話熟練程度卻是要用突飛猛進來形容了。

“實在很難相信,瑪麗亞公主會拋棄舒適的城市環境,爲了來朕的面前,說一些不着邊際的話。”朱慈烺頓了頓:“固然,有人很希望俄羅斯人大明不爽。但朕也很明白,同樣也有人希望朕能帶給歐洲的秩序一次新的變革。瑪麗亞公主,其實,讓人很遺憾,你變得越來越聰明瞭。”

環境對人的改變是巨大的,朱慈烺忍不住感慨了些許。

被強迫留下來的朱笛與李定國對視一眼,有些不明白。

李定國是真的一頭霧水。

倒是朱笛,深深地看了一眼瑪麗亞公主。

她並非是第一回見到瑪麗亞公主了。這位西班牙的王室來到盛京以後,首先拜見的是她這位東北地區最高權力的執掌者。自然,當時的朱笛也是對這位西班牙王室記憶深刻,十分關注。

對初始的印象,眼前的瑪麗亞的確有了許多的不一樣。

沒了當初一舉一動都被人規劃着強迫着的迷茫以後,眼前的瑪麗亞目光清澈,思維敏捷,與過往那個對政治迷迷糊糊,全然不知的形象幾乎有了顛覆。

顯然,這是皇帝陛下所說的,變得越來越聰明。

只不過,這樣的改變,頗爲讓朱慈烺有些遺憾。

坦陳地說,他並不喜歡一個太過聰明的公主殿下。特別是這位公主殿下很積極地靠攏自己時。

如果在後世,一個身份貴重,聰慧美貌的女子主動倒貼,他會驚喜得暈過去。

但在這個時空裡,搭配皇后最近的遭遇,朱慈烺很難生出其他亂七八糟的心思。

也許在世俗的壓力以及生理心理的需求,朱慈烺以後會改變。但並非是現在。

“不得不承認,皇帝陛下對於人心的掌握,所有人都預料得還要厲害。”瑪麗亞公主說:“沒錯。駐華公使已經建立了一條與歐洲大陸更爲穩固的通信渠道。這一點,其實要更慶幸皇帝陛下在國的強大統治能力。”

說着,瑪麗亞公主緩緩地講解了起來。

一聽,朱慈烺忍不住微微有些愕然。

因爲,這的確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是他並未考慮到的情況。

那是……西北的邊境。

或者說,絲綢之路的復活。

絲綢之路一般來說是兩種,一個是海絲綢之路,一個是路絲綢之路。而今還算是有點絲綢之路樣子的,自然只能是海的那一條。路的,早已荒廢千年之久。

但是,伴隨着大明統治的穩固。內陸邊疆,特別是西北內陸也漸漸平靜下來。在幾次孫傳庭的橫掃之下,大明已經漸漸開始朝着西域之地恢復影響力。

而這樣的結果,是內陸交通要道的恢復。

傳統的絲綢之路,起自國古代都城長安,經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海,以羅馬爲終點,全長6440公里。這條路被認爲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明的交匯之路,而絲綢則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

只不過,在而今時代,絲綢之路出了亞以後,有了兩個方向。一個是經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進入歐洲,另一個則是進入俄羅斯,通過聖彼得堡轉運歐洲各國。

因爲大明秩序的恢復,對西北邊疆的逐步掌控,這一條道路已經漸漸恢復。

至少,駐華公使們已經開始通過這一條路線朝着聖彼得堡的俄羅斯人傳信,表達了他們對於俄羅斯人向遠東方向拓展的支持。

這時候的俄羅斯僅僅只是一個三流小國,並沒有冷戰時期亦或者後世那等強大的影響力。

這時候的俄羅斯距離擺脫蒙古人的影響也僅僅只是剛剛過去一百年的時間。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大公國逐漸發展爲東北羅斯的政治、經濟、化和宗教心,領導其他公國擺脫了蒙古韃靼的統治,使俄羅斯成爲一個獨立的國家。

1605年,戈杜諾夫猝死,俄羅斯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直到下諾夫哥羅德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率領民兵把波蘭侵略軍趕出莫斯科以後,這一動盪時期才終於結束。

真正讓俄羅斯開始崛起的,也是近年的時光。1613年,羅曼諾夫王朝建立。要在等五十年的時間,俄羅斯人戰勝瑞典,才能讓俄羅斯成爲橫跨歐亞的世界帝國,變成歐洲憲兵。

故而,這個時候,當各個歐洲國家,包括神聖羅馬帝國都表達了對俄羅斯的善意,並且支持俄羅斯東進與國爭雄的時候,接下來的發展,自然是順理成章。

“俄羅斯人……不錯,至少證明。大明開始成爲這個世界的心了。所有的幺蛾子都開始圍繞着大明來。不過麼,很快你們會發現的。當你們瞭解越多,越是會發現,與大明爲敵,是一個極大的錯誤。”朱慈烺沒有聲色俱厲地放狠話,而是聲音平靜,態度很好地說着:“原本,大明的目光還僅僅是在東亞,主要是東南亞。在那裡,是大明的主要戰略方向。但是……”

“愚蠢的俄羅斯人喚醒了我們的注意力。這彷彿一個僅僅拿着一把繡鐵刀的獵戶走進深山卻激怒了一頭猛虎。一頭睡着的猛虎,當誰都不去管他的時候。自然是沒有殺傷力的。但當你們激怒了一頭猛虎的時候,要面對的,是虎嘯山林的殺戮了。”

……

朱慈烺的話被瑪麗亞忠實地記錄在了自己的日記之,成了後世研究這段歷史的第一手史料。

很少有人能夠明白,特別是以歐小將爲代表的歐洲統一分子而言,爲什麼僅僅過了不到一個世紀,國從一個內卷化的沒落明突然間逆襲成了這個世界局勢的支配者。

但當更多的史料被發現以後,歐洲們的公衆知識分子便紛紛慶賀起來。

他們在各個邀請他們前去講學的大學、沙龍以及政府集會表示:“這是一個極大的喜訊,只有被國殖民三百年,歐洲纔有學習到華明的希望。正是絲綢之路的再度開放,才讓他們獲得了難能可貴被國殖民的機會。”

……

大約一個時辰後,瑪麗亞公主下了馬車。

一旁,胡里奧公使急忙迎接了過去。

“殿下。”胡里奧有些擔心地看着瑪麗亞。

瑪麗亞點了點頭,隨後又搖了搖頭。

見到這樣的情況,胡里奧更加擔心了:“國皇帝難道做出了無禮的舉動嗎?”

“沒有。只不過,我們的計劃可能並沒有讓皇帝感覺到足夠的欣賞。”瑪麗亞公主有些垂頭喪氣:“但更關鍵的是,難道我的魅力這樣無法被觀賞,難以讓人認可嗎?這讓我在帝國理工大學裡積累了數個月的信心被一舉擊潰。”

胡里奧聽了,忍不住有些失笑連連。

不愧是個女人,特別還是一個愛美的女人。第一反應,是對於皇帝陛下威能欣賞他的美麗而感覺不開心。

“但無論如何,這一回,我們的消息傳了出去。只要西班牙的善意被國人明白,我們在未來的佈局,無論如何都能領先別人一步。”胡里奧說着。

聽此,瑪麗亞公主卻覺得有些惱恨,她一臉不開心地說:“胡里奧爵士,難道你真的那麼相信國人能夠贏得與俄羅斯的戰爭。雖然,坦率的說我一樣缺乏對俄羅斯人的喜愛。但是,在這樣寒冷的地帶,一場戰爭是可怕的。如同瑞典,我們無數次地擊敗了對方,卻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在寒冷的冬季,我們幾乎想不到擊敗他們的辦法。”

胡里奧沉吟稍許,沒有着急開腔,而是反問了一句:“殿下,您對國的印象是如何。對俄羅斯人的印象又是如何?”

“俄羅斯……偏遠的國度讓我對他了解稀少。但羅曼諾夫王朝的確有些傢伙很是厲害。他們向東方開拓,也被證明是一個正確的道路。他們能夠在歐洲得到幾乎所有人的支持,當然,除了瑞典。”遠交近攻,瑞典與俄羅斯的不睦顯然不用多加解釋。

“那麼,國呢。”

“不知道。至少,我很難解釋清楚這個國家……一切那麼費解的存在。短短不到時間的時間發生驚人的改變,以及他們對工匠的追捧,對教育的龐大投入。以及無法理解的,他們竟然沒有宗教信仰。一個不信仰帝的異教徒國度,怎麼能這樣強大?”瑪麗亞皺着眉頭。這裡的確有太多他無法理解的事務。

“沒錯,我也無法理解。”胡里奧低聲說:“所以,我更隱隱之感覺到……他們,將給與我們足夠多的意外。或者說驚喜,或者說驚嚇……”

“可是,寒冷的冬天一定會到來。溫暖的夏天最多持續不會超過三個月。難道,三個月內,他們能夠在這樣龐大的地域裡穩固住自己的統治?難以置信,他們在整個東北的人口都是稀少得可憐。”瑪麗亞不再是個政治小白了。

當她明白了自己的命運以後,開始如飢似渴地吸收着周圍一切的消息,不僅學習着知識,也學習着政治軍略。

他很清楚,國人並非是東北地區的土著。想要移民這裡,不僅要忍受嚴寒,還要面對地廣人稀的劣勢。

這意味着,國人的軍隊在這裡行動成本異常高昂。

如果想要迅速請教俄羅斯人在遠東的軍事力量,自然要投入更加強大的,甚至如預想之那樣的百萬移民。

但是……短時間裡增加如此龐大的移民,他們不怕這些人都餓死在冰天雪地裡嗎?

“難以置信……我總覺得,又會有什麼超乎我預料的事情。要發生了……”瑪麗亞低聲地說着。

與此同時,位於哈爾濱知府署衙的陸慶衍也度過來一場歡暢的慶典。

首先,拉夫凱等部族已經順利抵達了哈爾濱。同時,皇帝陛下的旨意也已經來到了哈爾濱。

皇帝陛下讚揚了哈爾濱知府衙門下同仁的工作,隨後更是表達了自己會親自到場,參加歡慶典禮的消息。

這兩大喜訊傳來,讓陸慶衍整個人都處在狂喜之。

但狂喜過後,一個巨大的擔憂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這麼多人……怎麼養活?

第四章:皇家近衛軍團第七十章:金陵火炮工坊第四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三十四章:另有隱情第二十章:囂張使節王夫之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六十章:低估了朕的本事第二十九章:走向世界第八十六章:中華同盟第36章:東亞唯1強國第三十八章:不甘心第十四章:工匠來了第六章:武英殿的召集第四十六章:軍魂第五十六章:劍禪道場第七十二章:海上敵情第八十二章:追亡逐北第二十九章:敵人的橄欖枝第三十三章:騎兵對衝第五十章:論國是奪聲威第五十一章:飛熊團的新打法第六十六章:意有所指第七十五章:他們是誰第二十五章:變天了第二十九章:收錦衣衛第43章:琉球秘辛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七十五章:喜訊第六十四章:一個巴掌一個棗第一百一十二章:劃分天下第二十章:最強戰營踏征程第二十四章:朝鮮對明的門戶開放第十四章:拋棄與不拋棄第九十七章:伯力第五十六章:撐起中國人的尊嚴第五十八章:瘟疫爆發第十九章:使詐第三十二章:劃分亞洲第18章:兵變 上第十五章:太原的戰鬥第四十四章:“優良傳統”第七十五章:喜訊第七章:明照坊的英雄第一百四十八章:上蒼助我第八十三章:宣言第四十一章:包圍荷蘭人第五十二章:成均館第七十章:周王親迎第一百二十五章:遇敵第三十七章:敵我虛實第九章:京畿防務第八十四章:決定帝位的時候第二十六章:大維齊爾柯普呂律第三章:天下烽煙起第四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四十七章:再擴軍第一百五十八章:鏖戰時分第四十二章:功勳卓著 賀小不長老加更第九十九章:朝鮮名將第四十四章:妙策洪承疇 三更完畢第六十五章:愛國赤子之心第五十六章:豪格之死第三十章:大明糧倉第一百一十一章:錦衣衛的關鍵情報第八章:誰給誰下馬威第四十章:軍費第一百五十九章:決不辜負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一百二十章:朕還沒放在眼裡第七十二章:戰後封賞第五十七章:清濁分流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五十八章:趙氏姻親第五十八章:掀開底牌第十三章:關稅主權入手 限免第一更第十章:初到臨清第五十八章:威脅第二十八章:訪歐使團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後時機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十五章:擁兵自重第五十九章:以打促打第七十章:臣請誅湯若望第五十四章:柳生十兵衛的最後一樣美第十二章:我何懼之?第八十四章:決定帝位的時候第三十一章:決戰開啓第四十一章:外交戰線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一百六十八章:私情與基本盤第八十六章:山人自有妙計第一百五十八章:全面進攻第十五章:時間不多了第40章:來自日本90度的謙卑第一百零六章:海西邊疆直隸州第四十六章:玄武湖盛會第二十四章:順我者昌第四十九章:更強的火炮第三十六章:阿巴泰的憤怒
第四章:皇家近衛軍團第七十章:金陵火炮工坊第四十五章:爲何而戰第三十四章:另有隱情第二十章:囂張使節王夫之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六十章:低估了朕的本事第二十九章:走向世界第八十六章:中華同盟第36章:東亞唯1強國第三十八章:不甘心第十四章:工匠來了第六章:武英殿的召集第四十六章:軍魂第五十六章:劍禪道場第七十二章:海上敵情第八十二章:追亡逐北第二十九章:敵人的橄欖枝第三十三章:騎兵對衝第五十章:論國是奪聲威第五十一章:飛熊團的新打法第六十六章:意有所指第七十五章:他們是誰第二十五章:變天了第二十九章:收錦衣衛第43章:琉球秘辛第十六章:一身傲骨第七十五章:喜訊第六十四章:一個巴掌一個棗第一百一十二章:劃分天下第二十章:最強戰營踏征程第二十四章:朝鮮對明的門戶開放第十四章:拋棄與不拋棄第九十七章:伯力第五十六章:撐起中國人的尊嚴第五十八章:瘟疫爆發第十九章:使詐第三十二章:劃分亞洲第18章:兵變 上第十五章:太原的戰鬥第四十四章:“優良傳統”第七十五章:喜訊第七章:明照坊的英雄第一百四十八章:上蒼助我第八十三章:宣言第四十一章:包圍荷蘭人第五十二章:成均館第七十章:周王親迎第一百二十五章:遇敵第三十七章:敵我虛實第九章:京畿防務第八十四章:決定帝位的時候第二十六章:大維齊爾柯普呂律第三章:天下烽煙起第四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四十七章:再擴軍第一百五十八章:鏖戰時分第四十二章:功勳卓著 賀小不長老加更第九十九章:朝鮮名將第四十四章:妙策洪承疇 三更完畢第六十五章:愛國赤子之心第五十六章:豪格之死第三十章:大明糧倉第一百一十一章:錦衣衛的關鍵情報第八章:誰給誰下馬威第四十章:軍費第一百五十九章:決不辜負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一百二十章:朕還沒放在眼裡第七十二章:戰後封賞第五十七章:清濁分流第三十三章:鬼鬼祟祟第五十八章:趙氏姻親第五十八章:掀開底牌第十三章:關稅主權入手 限免第一更第十章:初到臨清第五十八章:威脅第二十八章:訪歐使團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後時機第四十三章:多鐸求和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張底牌第十五章:擁兵自重第五十九章:以打促打第七十章:臣請誅湯若望第五十四章:柳生十兵衛的最後一樣美第十二章:我何懼之?第八十四章:決定帝位的時候第三十一章:決戰開啓第四十一章:外交戰線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一百六十八章:私情與基本盤第八十六章:山人自有妙計第一百五十八章:全面進攻第十五章:時間不多了第40章:來自日本90度的謙卑第一百零六章:海西邊疆直隸州第四十六章:玄武湖盛會第二十四章:順我者昌第四十九章:更強的火炮第三十六章:阿巴泰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