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興子天皇的另一個禮物

朱慈烺開始了徹底放鬆的日本之行,將一應事務都託付給了王夫之、陳漸鴻、鄭成功以及李巖等人。或者乾脆就讓陳貞慧在朱慈烺的身旁分擔處置。

日本之權盡數入手,朱慈烺的旅遊業終於可以擺脫被幕府監視的感覺。相反,現在大明軍隊護送朱慈烺在各地遊玩只有地方官員的竭力侍奉,而不會有人膽敢帶給朱慈烺一點不爽。

就這樣,朱慈烺盡情地在日本各地遊玩了小半個月,當時間到了十月的時候,日本之行漸漸到了尾聲。

還好,這一個月裡,王夫之果然證明了自己的本事,在阿部忠秋、柳生十兵衛的配合之下,將日本治理的井井有條,完成了德川家光治世到大明治世的過渡。

經過一番整頓,參與叛亂的地方大名盡數遭到幕府的強力鎮壓。爲首帶頭的前田綱紀、黑田忠之以及伊達忠宗等大名盡數被裁汰,或者改爲郡縣,或者被一一轉封成了這一會平叛之中的有功武士。

至於參加叛亂的十數萬基層武士怎麼辦,似乎是一個難題。十幾萬人養着,別說幕府沒有這麼多銀子和糧食,就是有了大明這根粗大腿也養不起來。如果按照傳統的思路來考量,那不是放就是殺。

殺俘不祥,白起的遭遇沒有人想重複。

但時代畢竟不同了。

幕府最終判令這些人勞動改造,罪責深重的勞改十年,輕的也要在採石場等各類礦山之中度過三年時光。

只不過,接下來另一個問題就出現在了所有人的案臺上。

去哪裡找那麼多地方安置這些亂兵呢?

日本幕府可沒有那麼多的國營工坊可以安置十數萬人。

但這個時候,轉機來了。

希望公司與遠征公司紛紛作爲表率,各自要走了一萬人。接下來在江戶的明國商人也是紛紛不甘落後,一一要走了大量人手。

亂兵啊,這可是上好的僱傭對象了。工資低,好使喚,好管理。實在是降低工坊成本的不二選擇。

要知道,這些隨性朱慈烺來日本的商人們不少就是奔着日本高達兩千萬的人口來的。朝鮮人工資比國人低,日本人工資成本甚至比朝鮮人還要低。他們來日本既不是旅遊也不是做慈善的,自然是紛紛你爭我搶,十數萬人亂兵看似很多,可只過了小半個月就統統有了去處。

其後,在明軍與幕府直屬兵馬的彈壓之下,各地叛亂的外樣大名處置也有了結果。削藩的削藩,改郡縣的改郡縣。更有無數有功之臣的封賞,讓大明在日本的治理進一步穩固下來。

朱慈烺時不時忙活了一陣子,在吞吃勝利果實的時候又遇到了另一個問題。

國內來信了,當然來信不稀奇。朱慈烺與國內的信息來往是很頻繁的,讓朱慈烺不會因爲遠離了大明就失去了對帝國的掌控。只不過,來信的對象很不一樣。

因爲,給朱慈烺寫信的赫然就是前任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

當了太上皇以後,朱由檢的生活就十分低調了,唯恐因此亂了朝政。尤其朱慈烺不在國內,他更是久居深宮,或者宅在門內,極少見與朝政有關的人員。

但這一回,朱由檢卻是有事要與朱慈烺商量。

看了來信,朱慈烺拍了拍腦門,心道:疏忽了。

朱由檢來信爲的是朱慈烺三個弟弟來的。

這年頭可沒有獨生子女政策,而是鼓勵生育,讓更多大明兒郎征服世界。

故而,朱由檢一共七子三女,除了三子一女早年夭折以外,還有四子二女活了下來。

歷朝歷代大多以孝治天下,大明也一樣,這是政治正確。朱慈烺這裡,自然也要做出一番兄友弟恭的表率。他歲年少,權柄卻已穩固。尤其軍隊是他一手打造,根本沒有幾個弟弟謀逆的可能。

故而,幾個弟弟姐妹,朱慈烺總該是照顧照顧的。

至於朱由檢親自出頭,朱慈烺也心中清楚,說白了還是朱慈烺宗藩改革的後遺症。朱慈烺的宗藩改革雖然取消了對宗室的禁錮,讓他們終於有了自由,不至於天下藩王只能在王府裡度過一生。但同樣,在硬幣的另一面裡,這是大明朝廷在甩包袱。經過兩百多年的繁育,宗室已經是朝廷一個養不起的巨大包袱了。

於是,改革過後,宗室們獲得了自由,卻失去了財富。

對於底層宗室而言,本來就沒有財富,獲得自由自然高呼萬歲。對於中高層宗室而言,各有利弊。但總體而言,他們已經有了一定財富基礎,比起有更廣闊的未來,放棄現在的一些田地也並不是不可以。當然,硬要拒絕也不是沒有的例子。至少朝廷的刑部大牢是不會塞滿人的。哪個藩王屁股底下不是一堆的黑料?只不過綏靖政策下,藩王胡鬧總比要江山好,也就忍忍罷了。

總體而言,這個宗藩改革推進得頗爲順利,也終於將朱明皇室頭頂上的黑帽子摘了下來,不可不畏功勳卓著。

這樣一個政策執行之後,朱慈烺是很滿意的。只不過朱由檢顯然就滿腹牢騷了。

無他,朱慈烺的四個弟弟和兩個姐妹還沒處理好呢。兩個姐妹好辦,有喜歡的人讓他們自由戀愛自由結婚,沒有喜歡的,太上皇看一個滿意的,朱慈烺準備嫁妝就是。

三個弟弟就點麻煩了。因爲,該封王了。怎麼封,怎麼賞,這是一個問題。

朱慈炯、朱慈照以及朱慈煥都年紀不小,到了封王的時間了。

原本還只是個少年郎的朱慈烺現在已經長大,幾個弟弟自然也到了就藩封王的時候。

“不能薄待了他們……但更不能開一個壞頭啊……”朱慈烺揉着腦袋,開始苦思。

這時候,朱慈烺隨手又翻到了桌案上的另一份公文裡。

上頭,赫然有幕府對各地叛亂藩國的處置計劃。這是慣例,幕府所有重大事務都會抄送到朱慈烺的案頭上,個別關鍵政務,更需要朱慈烺點頭。

當了皇帝的朱慈烺雖然不想受案牘之勞形,可同樣,也依舊抓緊了權力。

處置叛亂藩國與處置德川家光、天皇,都是戰後收尾。艱苦的日子已經度過,剩下的就是收穫了。

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

日本國已經入手,接下來的只是要怎麼瓜分其中收益罷了。

當然,礙於日本國畢竟還有許多死硬分子,這些都會假託於幕府之手進行。當然,朱慈烺也很清楚,光一個幕府還不穩固。

但京都那邊,這幾天應該也有結果了,朱慈烺並不着急。

他摸索着太上皇的書信與處置藩國的計劃,方案漸漸成型。

這時,浦安行宮裡,一名中書舍人大步走來,到了朱慈烺身前稟告:“陛下,日本前任國王求見。”

此人名作陳邦彥,歷史上是抗清豪傑,嶺南三大抗清忠臣之首,後來結局十分悲壯。朱慈烺對於陳邦彥在原定歷史上的瞭解不多,卻在華夏報裡見了他的文章,便招募進了中書舍人裡。

而今日本局勢穩定,朱慈烺自然讓國內的大部隊進駐日本,加強掌控。自然,陳邦彥也隨之來了。

朱慈烺眉頭一挑:“一個人來的?”

陳邦彥聞言,頭低得更低了:“回稟陛下,前任國王是一人來的。”

“噢……”朱慈烺看了一眼陳邦彥,失笑地擺手說:“行了,下去吧。讓她進來吧。”

顯然,陳邦彥還真以爲興子是來找相好的了。

這麼一想,朱慈烺記憶裡興子溫婉可人,我見猶憐的模樣也浮現在了心頭。

沒多久,興子就進來了。

腦海裡的印象對比上現在興子的模樣,卻是讓朱慈烺見了不由露出了笑容:“興子最近開心了許多呀。”

這個我見猶憐的小姑娘身上揹負了太多不應該她來承擔的東西,政治這樣骯髒的玩意籠罩在一個親和可愛的小姑娘身上,實在讓朱慈烺憐惜不已。

“這都是託了陛下的福氣。”說完,興子也笑出了聲,不過很快,他臉上的笑容就顯得有些僵硬了:“陛下,父親大人最近……病重了。”

“興子是來給他求醫問藥的?”朱慈烺說完,也是不由一嘆。

興子一切的不幸都是緣自他父親的功利之心。當後水尾天皇政仁的不幸出現以後,卻又讓興子很快高興了起來。

但無論如何,他們畢竟是父女。政仁生病,只有明人的醫生才能醫治。

這不是醫術的問題,而是政治的問題。

“請陛下治罪……臣女……讓陛下失望了。”興子低着頭,聲音越來越細。

朱慈烺走過去,扶起了興子,走向觀瀾臺上。觀瀾臺,這是浦安行宮朱慈烺看海的地方,一邊走,朱慈烺一邊說:“你父親的病,是他自己尋的結果。他對此心知肚明。”

政仁參加政變,罪不可赦。他如果想要苟且偷生,只能激怒朱慈烺,讓朱慈烺下定決心在機會來臨以後剷除日本天皇一系。

所以,政仁必須認罪。但同樣,朱慈烺現在不可能明正典刑地將天皇定罪。

那麼,政仁只有病死,這樣才能抵銷自己的罪孽又沒有非議。也只有如此才能用他的命換取天皇一系能夠繼續殘存下去。

畢竟,現任天皇可是紹仁。

“你父親的事情,你不用管了。但接下來,你的事情不會少。”朱慈烺看着興子純真的眼神沾染上越來越多的俗氣,忍不住又說:“趁着未來繁重的政務把你纏身之前,你可以來浦安行宮多逛逛,免得京都那些人來纏着你。”

“謝陛下。”興子頓了頓,想起了最近聽到的流言蜚語:“弟弟,真的要去京師嗎……?”

“從今往後,大明所有藩國的世子,都需要呆在京師學習,一直到他們繼位。”朱慈烺隨口說着。

這一條政策其實不是單獨爲現任天皇紹仁準備的。這是朱慈烺爲了加強對藩國的控制提出來的。如朝鮮琉球這樣的國家,用不了兩代人,世子都會成爲徹底明人思維的藩國領導人。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明國死忠。

日本已經不再是獨立國家,連幕府將軍都是朱慈烺任命的,更何況下一代日本國王?

顯然,天皇將成爲過去式,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皇帝,曾經的天皇必須改名。

紹仁想要坐穩王位,就必須抱緊大明的粗腿,哪怕有殺父之仇。

興子欲言又止,一陣沉默以後,明智地決定對此不發表任何意見。紹仁去了大明以後,卻未必能活着繼承到日本王的王位。

要不然……應該前往大明的,是興子,而不是紹仁。

很簡單,興子要留在日本擔任起實際上日本國王的職責,配合明人掌控的幕府治理日本國。

“那些掃興的事情,興子我不說了。”興子頓了頓說:“陛下,我做了個香囊,請陛下收下。”

“哦?”朱慈烺接手過去,看着興子遞出一個繡着大明日月龍旗的香囊,笑道:“有心了。這幾天你就住在行宮吧……沒多久,消息傳出去以後,京都那些人就得瘋了。”

興子本來是政仁發泄對幕府不滿而登任的天皇之位,沒人覺得他能掌權。

但現在,興子卻提前飛鴿傳信,站隊獲勝。

勝利者,自然有獎品。

而獎品,就是這位太上天皇垂簾聽政,****,比起政仁更有權柄。消息一旦傳出,回到京都的興子可想而知會遇到怎樣亂糟糟的場景。

想了想,主次又說:“喜歡聽歌麼?”

“喜歡。”

“那就陪朕彈琴、奏曲。”

“陛下喜歡蹴鞠麼?”

“我更喜歡羽毛球。”

“那是什麼?興子不懂。”

“沒事,我朕教你。”

“陛下……還有什麼喜歡的麼?”

“比如什麼?”

“比如興子就喜歡貓。”

“寵物,也是喜歡的。可惜朝臣對這個意見挺大,加上忙起來,也就沒心思了。貓貓狗狗這些可不是人,知道權勢。若是不陪他們多待會兒是喂不熟的。”

“陛下喜歡什麼寵物呢??”

“狗雖然忠心耿耿,可朕還是喜歡貓一點。”

“那,臣女想送陛下另一個禮物。”

“哦?什麼禮物。”

“喵~”

第一百六十三章:三圍李自成第一百一十六章:新紀元第五十六章:撐起中國人的尊嚴第六十九章:最高權力第二章:帝國的友誼第三十三章:秦俠出府第四十三章:右哨的過去第五章:武學奇人第四章:現世報來得快第二十六章:是你們武士!第二十六章:秦府來客第二十三章:藥王殿上第八十三章:興子天皇的另一個禮物第一百一十五章:再造新世界第七十八章:計謀佈置第一百四十五章:勁敵第三十八章:戰備第三十六章:隻手扭轉戰局第一百二十一章:獨立建營第一百五十九章:鰲拜的末路第一百四十章:以皇太子的身份宣告第七十七章:新的王牌:金吾團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山東鎮第十六章:當大爺第二十六章:菜市口的法場第四十九章:自信與從容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後時機第五十六章:劍禪道場第三十七章:劉宗敏與李巖之死第二十七章:高爾儼的樂極生悲第二十二章:捷報入殿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七十三章:大明擎天柱第七章:鐵甲艦第五十二章:很平等的條約第十七章:東亞戰略第九十七章:出使歐洲第十三章:錦衣衛出動第一百章:真不謙虛第三十二章:一往無前第十章:山西與順軍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十七章:新考成法第六十四章:挖坑設伏第十五章:塞外第三十一章:神技-自古以來第五十一章:敘功第一百四十六章:打人就打臉第一百一十四章:信你便夠了第六十五章:留學生第一百四十一章:圍軍之中第一百六十八章:私情與基本盤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五十五章:刺客第一百二十六章;八旗齊聚第七十二章:賊軍策略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九十七章:倭寇侵朝第六十八章:彗星第十章:微服出宮第七十二章:海上敵情第六十二章:出征馬六甲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四十章:擊敗正黃旗第十六章:行軍蒙古草原第六章:傅青主第三十七章:外交暗流第七十八章:太平洋東岸的中國海盜第八十二章:追亡逐北第一百二十九章:秦兵第三十九章:接陣開打第十八章:太子講學第四十九章:南京守備第七十章: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一百零一章:全部家底第六十九章:多爾袞造反第三十八章:不甘心第五十八章:打完就跑第七十四章:德川義直反了第四十五章:怒斥洪承疇第一百四十七章:天命所歸第二十一章:司禮監的軍報第二十四章:用人之法第一章:京師住了外國人第二十四章:嚴酷軍法第六十八章:盛京亂第二十五章:費迪南四世入場第一百五十八章:全面進攻第三十二章:喜訊第五十五章:江洋大盜第二十一章:朝議平亂第十九章:勝利追擊第二十六章:山海關旁現強敵第一百三十二章:並肩作戰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七十七章:德川家光的真面目第一百章:真不謙虛
第一百六十三章:三圍李自成第一百一十六章:新紀元第五十六章:撐起中國人的尊嚴第六十九章:最高權力第二章:帝國的友誼第三十三章:秦俠出府第四十三章:右哨的過去第五章:武學奇人第四章:現世報來得快第二十六章:是你們武士!第二十六章:秦府來客第二十三章:藥王殿上第八十三章:興子天皇的另一個禮物第一百一十五章:再造新世界第七十八章:計謀佈置第一百四十五章:勁敵第三十八章:戰備第三十六章:隻手扭轉戰局第一百二十一章:獨立建營第一百五十九章:鰲拜的末路第一百四十章:以皇太子的身份宣告第七十七章:新的王牌:金吾團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山東鎮第十六章:當大爺第二十六章:菜市口的法場第四十九章:自信與從容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後時機第五十六章:劍禪道場第三十七章:劉宗敏與李巖之死第二十七章:高爾儼的樂極生悲第二十二章:捷報入殿第七十五章:再入京師第七十三章:大明擎天柱第七章:鐵甲艦第五十二章:很平等的條約第十七章:東亞戰略第九十七章:出使歐洲第十三章:錦衣衛出動第一百章:真不謙虛第三十二章:一往無前第十章:山西與順軍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十七章:新考成法第六十四章:挖坑設伏第十五章:塞外第三十一章:神技-自古以來第五十一章:敘功第一百四十六章:打人就打臉第一百一十四章:信你便夠了第六十五章:留學生第一百四十一章:圍軍之中第一百六十八章:私情與基本盤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五十五章:刺客第一百二十六章;八旗齊聚第七十二章:賊軍策略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九十七章:倭寇侵朝第六十八章:彗星第十章:微服出宮第七十二章:海上敵情第六十二章:出征馬六甲第四十七章:三鎮匯聚第二十六章:醫護女兵第四十章:擊敗正黃旗第十六章:行軍蒙古草原第六章:傅青主第三十七章:外交暗流第七十八章:太平洋東岸的中國海盜第八十二章:追亡逐北第一百二十九章:秦兵第三十九章:接陣開打第十八章:太子講學第四十九章:南京守備第七十章: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一百零一章:全部家底第六十九章:多爾袞造反第三十八章:不甘心第五十八章:打完就跑第七十四章:德川義直反了第四十五章:怒斥洪承疇第一百四十七章:天命所歸第二十一章:司禮監的軍報第二十四章:用人之法第一章:京師住了外國人第二十四章:嚴酷軍法第六十八章:盛京亂第二十五章:費迪南四世入場第一百五十八章:全面進攻第三十二章:喜訊第五十五章:江洋大盜第二十一章:朝議平亂第十九章:勝利追擊第二十六章:山海關旁現強敵第一百三十二章:並肩作戰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七十七章:德川家光的真面目第一百章:真不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