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 棋子

五十萬石大米這個數字,還真的嚇倒了朱祁鈺。

他是皇帝,可他卻不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皇帝:“廣東去年的賦稅是多少?朕記得是一百零九萬石,對是不對?”

“萬歲勤政,就是這個數字。”成敬在旁邊應了一句。

興安卻說道:“萬歲,白名鶴所帶來的米,怕不止這個數。根據奴所知道的消息,白名鶴很可能會帶上一百萬石以上的大米來京。廣東楊能,將廣海衛大半的船隻借給了白名鶴運糧,按所借艦隊的規模,奴以爲,遠超過一百萬石。”

朱祁鈺的心也提了起來,再沒有當笑話去聽了。

“你繼續!”

“萬歲,臣還知道。白名鶴這次上京的藉口是獻俘,說是俘其實是人頭。具體的原因不明,但從廣東都司衙門裡傳出的風聲,白名鶴是在南海上追殺了倭人的船隊,所斬人頭過千,其後爲感謝雷州衛、廉州衛、瓊海衛、廣海衛各衛出船出兵相助。白名鶴答謝廣東都司衙門的糧草、銀兩、布匹、茶、酒等,超過二十萬兩銀子的價值!”

興安彙報到這裡,自己也有些不安。

趕緊補充了一句:“萬歲,奴也不知道白名鶴這些銀子是那裡來的。奴只是知道,白名鶴出京的時候,萬歲賞了他十萬兩。”

“朕也很想知道!不過,朕關心的不是這個。”朱祁鈺當皇帝也一年多了,政治敏感性是很強的。

興安趕緊說道:“萬歲。奴以爲。白名鶴來京真正的目的是,宣府、大同兩地。楊能他沒有這個心計。也沒有這個眼光。怕是軍中有其他人出了這個點子。白名鶴到京,如果他真的帶着一百萬石的大米來,那麼他勢必會影響到宣府與大同的佈局。”

“誰想伸手?”朱祁鈺的語氣嚴厲了起來。

興安思考片刻後:“萬歲,老奴斗膽。怕這次他們是爲了大明盡忠。”

朱祁鈺心中一思考,也反應了過來:“有理。現在的兩個總督本是無能之輩,前段時間你講過。石亨對楊洪留下的職位有野心,石亨有些才能。可比起楊洪而言不可同日而語,那麼這一次。朕想明白是誰與誰了!”

朱祁鈺作爲皇帝,肯定不會把人名點出來,要是傳出去就不合適了。

“萬歲,白名鶴怕是這次被人當作棋子了,而且是過河小卒,只是試探而用。真正的博弈還在後面那些大人物手中!”興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祁鈺搖了搖頭:“成供讀,你怎麼看?”

“萬歲心中已經明瞭。奴只說兩句。白名鶴可能是自己主動跳進去的,他們當白名鶴是過河小卒,可真正是炮,馬,還是車。全憑萬歲之手!”成敬很巧妙的說出了朱祁鈺的心思,事實上朱祁鈺當真是這麼想的。

“沒錯。是不是小卒,自然是朕說了算。”朱祁鈺臉上多了一些笑容。

興安又問道:“萬歲,要不要奴派人調查,白名鶴手上這些銀兩的來歷。”

“不用,等他進京。他給宣府與大同。帶了五十萬石大米。朕倒是要看看,他給朕帶了些什麼來。等見到了他。朕當面來問他那些銀子的來歷。朕說過,信得過他。”

朱祁鈺心說,白名鶴你一個人,就敢捐廣東一年的賦稅,人才呀!

“萬歲,奴認爲不問!”成敬給出一個主意。

朱祁鈺愣了一下,可馬上就明白了過來,爽朗的大笑兩聲:“好,好一個不問,朕依你!”

不問比問高明,一來是顯得皇帝對白名鶴的信任,二來由白名鶴自己講出來也足以顯示白名鶴的忠心,這面子裡子都有了的事情,自然是要作的。

白名鶴也不可能隱瞞自己那筆銀子的來歷,這關係到他自己的腦袋安全。

所以不問,比問高明!

興安又彙報:“萬歲,廣東那邊來的信使,最多還有兩天就進京了。白名鶴上京獻俘的消息是壓,還是放!”

“放!”朱祁鈺的語調提高了幾度。

三天之後,白名鶴還在海上飄着呢。京城之中卻已經傳遍了白名鶴要上京獻俘的消息,捐糧並不是需要公文上報的,這件事情也只有東廠能夠打探到,其餘的人就算知道消息,也不可能這麼快得到。

商輅府。

退朝回府的商輅隨手將一張紙交給了在府中等候自己的年輕人,然後與于謙、毛勝一起進了書房,年輕人在後面跟着也進了書房。

這年輕人,自然就是白名鶴的弟弟,白名鷺。

從白名鶴大婚之後,白名鶴離開西安府沒兩天,白名鷺就跟着二伯白崇遠一起往京城來了,這到了京城也不過半個月時間,在商輅這裡正式開始學習也僅僅五天時間。

“名鷺你來說,你哥白名鶴想幹什麼?”商輅坐下之後問道。

“學生不知,只是依我兄長這幾個月行事而言,他到京城之後,京城因爲楊老將軍之死而造成了一些混水,可能會更混!”白名鷺不敢說了解自己的哥哥,現在的白名鶴已經不是他能夠了解的。

白名鶴在京城裡乾的事情,白名鷺聽完嚇出了幾身冷汗。

“站在一旁!”商輅示意白名鷺退下。

白名鷺畢竟還年輕,能在這裡聽幾位前輩議中,就已經受益匪淺了。

“白名鶴兇名在外,這次敢借了廣東都司的戰船大張旗鼓的來京城,他就不是來作善事的,只是不知道這一次萬歲是怎麼想的。如果爲了平衡各方勢力,那麼這次的代替楊老將軍的人選,就應該是胡濙的人!”

于謙搖了搖頭:“石亨已經佔了上風,怕是勢在必得了。”

“他還不夠。他就算坐了楊老將軍的位子,也沒有楊老將軍的勢。除非,他能加幾個人進去。如果只憑他一個人,估計他不會這麼急着下手,必然先安排手下人,然後纔是他自己。而且眼下九鎮平穩,估計此事怎麼也要到秋後了。”

毛勝的理論是站在軍隊管理與控制的角度去講的。

不能說沒有道理。石亨也肯定不會讓自己去作一個光桿司令。

“如果能讓右都御史李秉出任宣府撫巡就好了。”于謙說這話的時候,心中多少有些底氣不足。論資歷,這位李秉是正統元年的進士,爲官才僅僅十六年,而且沒有任何大的功績,能坐到右督御史之位已經是恩賜了。

巡撫可不是小官,總督一鎮錢糧軍務之要職。

白名鷺站在一旁,雙手低垂,默默的聽着。這些政務對於他來說,還遠遠理解不了。不過商輅說他讀的四書五經已經足夠多了,所差的不是經義,而是見識。這一點和他的兄長白名鶴就是天差之別。

白名鶴的四書五經商輅從鄉試的卷之中,給了白名鶴一個差評。

可白名鶴的見識,就是就是用極優秀來形容,都不足以來評價白名鶴的眼光與見識。

“名鷺,你有何看法?”商輅開口問道。

“回恩師的話。學生願意去勸說兄長祝恩師一臂之力,兄長曾經說過,他心中最尊敬的人當中,有於公一席。更何況,老師將學生收入門牆,我兄長也深感大恩。再加上我與兄長之情,兄長定會願意!”

商輅、于謙、毛勝。三個人相互看了看,都忍不住大笑起來。

商輅感覺自己有些失態,強自忍住笑聲對着白名鷺擺了擺手:“名鷺呀,你瞭解的白名鶴只是你的哥哥。我們瞭解的白名鶴卻是大明的官員,莫要小看了他。白名鶴離京之前所用的計策就是陽謀,可縱然是陽謀能夠看穿他心思的,整個大明朝廷也不會超過十人。”

“沒錯,就是到現在,本將還有些地方不理解,白名鶴是如何計劃的。”

“你不要去勸,你勸不動,也說不服。別說是你,就是本官親自前往那白名鶴也未必在這件事情上賣本官一個面子。白名鶴絕對不會憑白無故的入京,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本官很是緊張,因爲白名鶴的背後是當今萬歲。”

于謙說的委婉。

事實上的意思就是,白名鷺還小,不懂得什麼是官場。

白名鷺趕緊施禮:“謝於大人教誨!”

于謙點了點頭:“此次白名鶴上京,怕是許多人都會睡不安穩了。”

安穩,睡不安穩的人何止京城之中。白名鶴自出道以來,短短几個月時間震驚的何止是京城那些人。

小把王子已經兩個晚上沒有好好睡覺了,親自督運一批又一批的大米往帕塔亞港。他手上帶着一份他父親親筆信,信上的內容用的是暹羅語與漢語兩種語言。內容僅僅就是向白名鶴展示友好。

小把王子現在想要的就一個。

不是貿易,而是馬德望。

距離帕塔亞只有不足二百里的高棉行省,也是高棉的首都,更是威脅着暹羅最大港口帕塔亞的巨大威脅。

而小把的父親,老大城王想要的,卻是在已經混亂的緬甸得到巨大的利益。

就這樣,在暹羅王國上下的期待之中,終於白名鶴的艦隊。

ps:今天醒來,已經十二點了。

看到書評區有位讀者的留言,其實真的說到心裡去了,改天再聊,今天先四更以謝各位。

第381節 冰冷的皇宮第563節 航向,倭京都第475節 倭女的小心思第209節 不長眼的就要敲打第514節 兩個港口第186節 徐承宗第390節 文華殿閣第9節 士不交宦第185節 大人物第52節 老狐狸的眼光第485節 朱祁鈺拆房!第181節 良知的底限第617節 來談談第378節 皇帝的私密第329節 公佈考題的考試第31節 聖旨下,白名鶴作詩!第412節 真的很想發財第137節 高府宴客第283節 各有秘密第119節 皇帝的承諾第438節 大明天音營第273節 兩宮皇太后第53節 春耕之喜第536節 躁動的軍心第85節 下官算學優秀第621節 分家第326節 可憐的大明宗室第47節 三人密談第195節 血光之災?第609節 封建第517節 雅典港第562節 倭國貴女很多第567節 孔府之亂第240節 啓動戰國第98節 一張紙的厚度第510節 馬達加斯加第416節 回到南京第487節 火車動土第354節 士爲知已者死第505節 會飛的鋼鐵火龍第504節 不一樣的路第591節 錫蘭第28節 六百里加急在路上第430節 來自倭島的第375節 太子之死第65節 廕監憑引第160節 金子呀!第29節 詩會第三天第555節 最寬大的特赦令第454節 豪氣沖天第322節 閒話**第89節 嚇到兵的舉人第473節 雙皇臨朝第459節 一戰成名第573節 秀狐狸第150節 俠之大義第618節 混亂的歐洲,得利的白名鶴第316節 絕對熱血第281節 窺視第358節 人非完人第571節 織田家要瘋了第488節 水師動第416節 回到南京第426節 被迷了眼的小白第323節 造福於民第303節 暗香第536節 躁動的軍心第55節 白名鶴的大殺招第565節 很豐盛的晚餐第384節 你也配莫須有!第284節 暗招第429節 從重第499節 峴港邊市第83節 又一條新產業第596節 緬北開戰了第490節 懂得怎麼作強盜嗎第513節 友善的大明人第380節 戰爭的意義第195節 血光之災?第439節 大明的奴爾幹都司第512節 海上霸主!第382節 有罪、無罪!第68節 合浦縣第392節 穿絲綢的高麗女子第256節 大明的賦稅第69節 開刀問斬第27節 京城南之荷,敗!第323節 造福於民第14節 山谷蓄水第245節 銀票第329節 公佈考題的考試第201節 成祖遺訓第318節 一個遊戲第182節 白福第31節 聖旨下,白名鶴作詩!第263節 高調回京第615節 同一位神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457節 真的在勸降嗎?第25節 京城南之荷
第381節 冰冷的皇宮第563節 航向,倭京都第475節 倭女的小心思第209節 不長眼的就要敲打第514節 兩個港口第186節 徐承宗第390節 文華殿閣第9節 士不交宦第185節 大人物第52節 老狐狸的眼光第485節 朱祁鈺拆房!第181節 良知的底限第617節 來談談第378節 皇帝的私密第329節 公佈考題的考試第31節 聖旨下,白名鶴作詩!第412節 真的很想發財第137節 高府宴客第283節 各有秘密第119節 皇帝的承諾第438節 大明天音營第273節 兩宮皇太后第53節 春耕之喜第536節 躁動的軍心第85節 下官算學優秀第621節 分家第326節 可憐的大明宗室第47節 三人密談第195節 血光之災?第609節 封建第517節 雅典港第562節 倭國貴女很多第567節 孔府之亂第240節 啓動戰國第98節 一張紙的厚度第510節 馬達加斯加第416節 回到南京第487節 火車動土第354節 士爲知已者死第505節 會飛的鋼鐵火龍第504節 不一樣的路第591節 錫蘭第28節 六百里加急在路上第430節 來自倭島的第375節 太子之死第65節 廕監憑引第160節 金子呀!第29節 詩會第三天第555節 最寬大的特赦令第454節 豪氣沖天第322節 閒話**第89節 嚇到兵的舉人第473節 雙皇臨朝第459節 一戰成名第573節 秀狐狸第150節 俠之大義第618節 混亂的歐洲,得利的白名鶴第316節 絕對熱血第281節 窺視第358節 人非完人第571節 織田家要瘋了第488節 水師動第416節 回到南京第426節 被迷了眼的小白第323節 造福於民第303節 暗香第536節 躁動的軍心第55節 白名鶴的大殺招第565節 很豐盛的晚餐第384節 你也配莫須有!第284節 暗招第429節 從重第499節 峴港邊市第83節 又一條新產業第596節 緬北開戰了第490節 懂得怎麼作強盜嗎第513節 友善的大明人第380節 戰爭的意義第195節 血光之災?第439節 大明的奴爾幹都司第512節 海上霸主!第382節 有罪、無罪!第68節 合浦縣第392節 穿絲綢的高麗女子第256節 大明的賦稅第69節 開刀問斬第27節 京城南之荷,敗!第323節 造福於民第14節 山谷蓄水第245節 銀票第329節 公佈考題的考試第201節 成祖遺訓第318節 一個遊戲第182節 白福第31節 聖旨下,白名鶴作詩!第263節 高調回京第615節 同一位神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457節 真的在勸降嗎?第25節 京城南之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