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節 可憐的大明宗室

白馬閣正在驅趕客人!

趕人的不是白名鶴的人,而是身位王爺的隨從,他們把所有的白馬閣內的宗室都往外趕。但很神奇的是,他們只趕男丁,不敢女子。無論是王妃,還是郡主,或者是世子妃都依然留在了白馬閣內。

白名鶴又回到了閣樓上,人還在樓梯上的時候,就聽到屋內清荷的聲音傳來:“夫君怎麼象孩子一樣在鬥氣呢!”

“唉……。”白名鶴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其實大明的宗室挺可憐的。”

“是可憐,他們不能從政,不能經商,甚至不能相互往來。唯一所求的那就是每一年的奉養銀,就清荷所知,許多王爺都是書畫大家。還有幾個王府奉養銀是不夠用的,是靠着嫁了女兒夫家每個的補貼這才保持了宗室的風光。”

白名鶴坐下後,清荷捧着一杯茶過來,然後給白名鶴按着額頭。

清荷繼續說道:“大明立國已經六朝,眼下還沒有那個宗室得到最低的奉國中尉。一年二百石糧食,對於宗室來說這算不算多?夫君可知道,眼下府上每天的支出是多少,不說發的月俸,就是每天光是米就要吃掉一百多石,如果再加上東廠留在這裡的人,每天至少三百石糧食就要吃掉。”

這個數字白名鶴大概是知道的。

家裡有多少僕役,公主身邊有多少侍女,然後府中有多少家丁,護衛。這些都是有定數的,什麼身份配多少人,這在禮部都有規矩可查。這也是于謙過得窮苦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無論如何,不能失了身份。

這再加上白名鶴官身所需要的特別護衛,再加上東廠派的護衛。一天吃到一千斤米當真不算多,人頭數量在那裡放着呢。

“清荷,你去找蜀王妃,就說我請蜀王單獨聊聊。”

“怕是就不到,蜀王是個老好人。他不會給你分化宗室聯盟的機會!”清荷有些懷疑,白名鶴剛剛和宗室再鬧的翻了臉,這會又去請人,能來嗎?

白名鶴卻非常的自信:“相信我,他一定會來。”

有多少把握,白名鶴心中大概有七成左右,正因爲剛吵過所有這個時候才最有可能。

幾位王爺就在白馬閣與上林苑之間的空地上住進了帳篷裡,他們一定要在白名鶴這裡要到自己所需要的。

宮裡的傳聞已經出來了,依然是鼓勵生育,多子多福。

但是,接下來多生的孩子發的奉養會越來越少,也就是說,孩子的數量達到五個的時候,再多生不但掙不到,一定會賠進去。除非生了女兒,那是淨利。因爲嫁女兒的時候,宗室的女兒一般都會嫁給富戶,收一筆不小的彩禮錢。

幾位王爺聽到白名鶴要找蜀王,幾個輩份高的在一起商量了一下。

“這件事情,總是要有一個臺階下的。咱們需要銀子,可誰也不會把自己口袋裡的銀子憑空送給誰,白名鶴這個年輕人有才,也很滑頭。這種人最麻煩的就是,你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底限在那裡,也不知道他在乎什麼,或者是討厭什麼?”

說話的是王爺是河南的一位王爺。

要說那裡王爺多,河南最多,大明僅河南就有王爺四五個,絕後斷的還不算在內。

“去聽聽,白名鶴會說些什麼?從宮裡放出來傳聞,白名鶴會把那水晶的製法傳出來,可本王不信。那東西一本萬利,就算白名鶴要放,當今萬歲怕也不會願意了。”

另一位聽到這話,也接口說道:“宮裡的傳聞未必可信,但有一條卻非常可信。”

“說說!”

“白名鶴給當今萬歲算過一筆賬,說是按現在的給宗室的供奉,再過上一兩百年,怕是一個省的賦稅全給了宗室也養活不起了。這話怕也是當今萬歲有意讓傳出來的,想太祖時,宗室不過幾十個,成祖時有些斷了,但也有近二百人。這又是五十年過去了,現在宗室領奉養的人數也有一千多人了。”

嘶……,好幾位王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雖然他們是宗室,可萬一朝廷供養不起的時候,他們不怕百姓,也不怕官員。只怕出一個心狠的皇帝斷了宗室的供應,再狠一些的可能就把這些已經養肥的宗室當肥豬一樣給下黑手了。

“說起來,白名鶴還是好心?”一位王爺開口問道。

“好心未必?但他忠心的是當今萬歲,眼下確實是山西那邊,去年的宗室供養佔了山西賦稅的七成,所以和白名鶴也要談,我們想多要,可白名鶴卻未必想多給。所以,看看他怎麼說吧。”蜀王說完站了起來,衝着各位王爺們點了點頭。

衆王爺也點點頭,認爲這一次必須去。

白名鶴還坐在那閣樓上,擺弄着來自景德鎮的一套茶具。

蜀王上了閣樓,這裡沒有侍女也沒有太監,連一個護衛也沒有。看白名鶴坐在那裡捧着一隻小茶杯發呆,也沒說什麼白名鶴沒有起身迎接失禮什麼的,當下就坐在了白名鶴對面,也不說話,靜靜的看着白名鶴。

這一坐,就是一刻鐘,可以說是在拼耐心了。

“王叔,你說這杯子還能再作的精緻些嗎?”白名鶴開口了。

蜀王笑了:“可以,而且老叔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蜀中的幾個窯中的大匠,從去年八月開始,就日夜不停的在下着勁。希望可以燒出能讓你叫聲好的瓷器來。老叔只是知道,你叫一聲好,就是一年黃金萬兩的收成!”

蜀王也沒有自稱本王,而是自稱了一聲叔。

論輩份,白名鶴叫蜀王爲王叔沒有錯,這樣的稱呼反而更親近了些。

“王叔,我剛纔心算了一下。蜀王府如果放棄了朝廷的奉養糧,然後把王府封田只保留一千頃的話。我能讓蜀王府一年實收七十萬至一百二十萬兩銀子。低於七十萬兩,我補!”白名鶴的語氣非常的平靜。

蜀王知道自己一年有多少收入。

就拿自己來說,是米五萬石、鈔已經作廢了,但銀、絲、帛、紗、羅、絹、布、鹽、花、香料、馬草料等加起來,自己一年差不多就是七八萬兩銀子的折價。

僅說這鹽二百引,就是二千兩銀子。花千斤,這可是很大的一筆。更不用說,絲綢、布匹這些硬貨,所以按市價七八萬兩銀子就算說的高了,六萬五千兩也是可以保底的數。

自己的世子算郡王級,大約有自己一半。只是在米與馬料是四成。

還有幾個兄弟,眼下也是郡王爵,說起來都算是蜀王府的分支,也可以算是蜀王府的。

蜀王不相信白名鶴七十萬兩,只說自己父子二人,再加上那些被封有鎮國將軍之類的庶子,還有郡主之類的女兒。

“七十萬兩,有些少?”

“不算我那幾位遠一些的郡王叔,只說王叔你的蜀王府,當然世子算,四位受封的庶子也算。幾位姐妹也算上。其餘的王叔,只算一代以內。”

白名鶴這麼一解釋,自然就不少了。

蜀王第一任是太祖第十一子,到現在蜀王這一代已經是第四代了。只說這太祖十一子往下,有多少兒孫,要都算上人數不少呢,差不多也有六七十人了。

“放簡單裡說吧。聽聞王叔有一樣很高明的手藝,蜀王府的竹紙與竹墨,絕對是蜀地頭一份,就是宮裡每年也有一些貢品。王叔把這個手藝傳出來,一簽十年,工坊收益的一成歸王叔。長江以南,有大量竹子的地方很多,這個生意一年讓王叔收入七十萬兩,不算多。”

“他們就會給?”蜀王不信。

白名鶴笑了:“我說給就一定會給,福州最大的那一片紗坊,一共是十九個商號。每一家或多或少都在交出一部分來。交的最多的是一成半,他要交的是紗機的三成,還有細紗工藝的半成。收這筆銀子的,紗機是由寧波商幫在收,細紗的工藝是由山東商幫在收。還有其他的一些,加起來就是一成半。這就是規矩,誰的手藝誰就可以收益十年。”

蜀王信白名鶴的話,有什麼理由不信。

“可,十年後呢?”

“十年後,工藝或許就落後了,就會有人研究出更好的工藝來。就拿紗機來說,眼下最好的紗機是四人八綻,不過前幾天四人十六綻的紗機已經作出樣機了,估計不出三個月,四人八綻就是老技術了。這其中有一套非常嚴格的規矩,誰也鑽不了空子。”

說到這裡,白名鶴伸出五根手指:“王叔,說出來你別不信。寧波商幫爲了這四人十六綻的紗機,投進去了五石黃金,用來研究。”

蜀王感慨了一句:“要是叔投五石黃金來研究竹墨,估計一年左右這竹墨能排進三大名墨之一。”

“沒錯,接下就是風險投資了。你想研究,沒有銀子。那麼就拿出提案來,就有人出銀子借王叔你研究,事成之後按之前商定的,你的收益也要分一份出去。無論投多少銀子,收益最大不能超過三成,手藝比銀子貴重,這就是我的規矩。”

蜀王默默的點了點頭。又問了一句:

“如果有人不按這規矩來呢?”

“錦衣衛最近太閒了,他們在京裡的活讓東廠幹了,外面的活因爲不許收店鋪的街銀,他們也閒下來。”

蜀王用力一拍大腿:“幹了,不過有幾句話要先說到頭裡。”

第412節 真的很想發財第514節 兩個港口第90節 一蚌十兩銀第581節 集結,目標安南第108節 天津衛的夜警第181節 良知的底限第389節 大明皇帝的欠條第516節 地中海大海戰第576節 是白名鶴冷血嗎?第612節 再臨地中海第539節 猛虎出欄第527節 白府家事第494節 知禮的葡萄牙人第34節 這他孃的是火柴?第90節 一蚌十兩銀第405節 怨恨第593節 倭人的小秘密第239節 屠戮(三)第63節 最實在的受益者第297節 世界地理第032年驚世絕豔第310節 中興之王第174節 知道合浦縣令姓什麼嗎?第145節 宴客飄雪樓第530節 向夢想起航第582節 回港修整第169節 磨刀霍霍第523節 阿方索五世第294節 鱷魚的眼淚第344節 小勝半局第38節 白名鶴的初次早朝第581節 集結,目標安南第502節 來支雪茄第440節 第一次交鋒第618節 混亂的歐洲,得利的白名鶴第446節 虛地第607節 不要作強盜第577節 禁忌第545節 回到大明第97節 負債大戶第553節 民族二字第598節 懷玉要討封地第216節 汪洋的效忠第21節 詩會第一天的風采第399節 白名鶴遇刺第42節 回下泉村公幹第15節 聰明的政治白癡第344節 小勝半局第26節 偷心之策!第487節 火車動土第591節 錫蘭第272節 冤大頭?第270節 大明皇帝也是年輕人第149節 天下英雄帖第20節 第一場京城花魁之戲第403節 火在燒第128節 覲見孫太后第167節 廣州清暉園第454節 豪氣沖天第614節 兵發西班牙第211節 東廠在馬尼拉第277節 神秘地道第478節 十船一歸?第432節 一副棺第547節 關於高麗的奏本第201節 成祖遺訓第283節 各有秘密第391節 一隻蘿蔔第322節 閒話**第298節 沒地方過年第353節 玩命的遊戲第621節 分家第416節 回到南京第226節 百鍊宗開山第536節 躁動的軍心第76節 生死大仇第480節 單流往復式第148節 納歲否?第341節 古人的大智慧第427節 一個半真的謊言第577節 禁忌第374節 皇宮的意外!第350節 收藏品!第515節 誰纔是大海的主人第562節 倭國貴女很多第588節 再出海第360節 密談第203節 聰明人第108節 天津衛的夜警第355節 金英退休了第350節 收藏品!第164節 都心滿意足第562節 倭國貴女很多第151節 只有永恆的利益第185節 大人物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386節 白名鶴暈倒了第165節 艦隊整帆第147節 人心本善第511節 有人攻擊了您的艦隊?
第412節 真的很想發財第514節 兩個港口第90節 一蚌十兩銀第581節 集結,目標安南第108節 天津衛的夜警第181節 良知的底限第389節 大明皇帝的欠條第516節 地中海大海戰第576節 是白名鶴冷血嗎?第612節 再臨地中海第539節 猛虎出欄第527節 白府家事第494節 知禮的葡萄牙人第34節 這他孃的是火柴?第90節 一蚌十兩銀第405節 怨恨第593節 倭人的小秘密第239節 屠戮(三)第63節 最實在的受益者第297節 世界地理第032年驚世絕豔第310節 中興之王第174節 知道合浦縣令姓什麼嗎?第145節 宴客飄雪樓第530節 向夢想起航第582節 回港修整第169節 磨刀霍霍第523節 阿方索五世第294節 鱷魚的眼淚第344節 小勝半局第38節 白名鶴的初次早朝第581節 集結,目標安南第502節 來支雪茄第440節 第一次交鋒第618節 混亂的歐洲,得利的白名鶴第446節 虛地第607節 不要作強盜第577節 禁忌第545節 回到大明第97節 負債大戶第553節 民族二字第598節 懷玉要討封地第216節 汪洋的效忠第21節 詩會第一天的風采第399節 白名鶴遇刺第42節 回下泉村公幹第15節 聰明的政治白癡第344節 小勝半局第26節 偷心之策!第487節 火車動土第591節 錫蘭第272節 冤大頭?第270節 大明皇帝也是年輕人第149節 天下英雄帖第20節 第一場京城花魁之戲第403節 火在燒第128節 覲見孫太后第167節 廣州清暉園第454節 豪氣沖天第614節 兵發西班牙第211節 東廠在馬尼拉第277節 神秘地道第478節 十船一歸?第432節 一副棺第547節 關於高麗的奏本第201節 成祖遺訓第283節 各有秘密第391節 一隻蘿蔔第322節 閒話**第298節 沒地方過年第353節 玩命的遊戲第621節 分家第416節 回到南京第226節 百鍊宗開山第536節 躁動的軍心第76節 生死大仇第480節 單流往復式第148節 納歲否?第341節 古人的大智慧第427節 一個半真的謊言第577節 禁忌第374節 皇宮的意外!第350節 收藏品!第515節 誰纔是大海的主人第562節 倭國貴女很多第588節 再出海第360節 密談第203節 聰明人第108節 天津衛的夜警第355節 金英退休了第350節 收藏品!第164節 都心滿意足第562節 倭國貴女很多第151節 只有永恆的利益第185節 大人物第304節 反客爲主第386節 白名鶴暈倒了第165節 艦隊整帆第147節 人心本善第511節 有人攻擊了您的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