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

也別看章子俊的奸商模式是如何賺錢,首先這些沿街商鋪全是磚瓦結構,框架採用傳統的木製,別的地方大量使用“水泥”混泥土,還定出了一個所謂的標準,讓判官盛彌監督,城內街道“水鏡路”厚度六寸,街道小弄厚度爲三寸,房屋地面厚度爲一至二寸,底下一律碎石壓實。房屋柱子不小於十八寸圍長,房樑最小十五寸圍長,二層地板厚度爲一寸半…… ,後然章子俊乾脆取消了房柱,直接把房樑架在隔牆上完事。

這樣的“磚瓦”房,還是二層樓面的,雖然沒有什麼精細度可言,不能跟那些大戶人家的精舍相比,可是跟目前普遍的房屋卻很是不同,章子俊跟盛彌說道:“我們的“磚瓦房”雖然沒有雕樑畫棟,卻是非常實用,關鍵是造價低,對比目前傳統的夯土牆、茅草頂不知要好上百倍,咱們不說房子,就說房子裡面的地面上,全是“水鏡面”,從房內到外面的道路,“水鏡地”融合在一起,再看看房屋內外,全是水泥牆面,外唰石灰水後,不怕雨水,看起來簡潔大方,這白牆黑瓦間,好一派山水風光,就這樣的房子,本府不賣九百九十九兩紋銀,也不是三百九十九兩,更不是一百九十九兩,只要九十九兩,盛大人你說貴嗎?九十九兩就能擁有一間一上一下帶一個後花園,內有排水暗溝的房子,出門就是西二門,全部“水鏡路”面到城門外,往東就是廬城的安瀾書院,可以這樣說,在這裡買房,還是難得的學區房,不要說不到百兩紋銀了,就算是再加個二十兩,往後的升值空間巨大啊,還能傳給子孫,子子孫孫傳下去的磚瓦房,還有人說太貴了,本府想要問問,貴在那裡,分明是自己買不起,眼紅嫉妒啊。”

若按城中其它地方的房價來說,像這樣的二層磚瓦結構鋪面房,大致也在百兩左右,所不同的是一個是明朝營造法,全用木製框架,一個是章子俊採用水泥牆營造,現在除了房樑和地板是木製的,別的全是空心煤渣磚牆結構,在底層鋪於少許紅磚砌成,在結構上又相對簡單,沒有古法的樑架結構的構架形式,在古代最常見的是擡樑式、穿鬥式、擡樑穿鬥結合式。除此之外,還有兩種木構架形式,即幹欄式和井榦式。

幹欄式構架是先用柱子在底層做一高臺,臺上放樑、鋪板,再於其上建房子。這種結構的房子高出地面,可以避免地面溼氣的侵入。

井榦式構架其結構是用原木嵌接成框狀,層層疊壘,形成牆壁,上面的屋頂也是用原木做成。這種結構較爲簡單,建造容易,不過也極爲簡陋,而且耗費木材,因其形式與古代的水井的護牆與欄杆形式相同而得名。

擡樑式構架,是中國古代建築木構架的主要形式。這種構架的特點是在柱頂或柱網上的水平鋪作層上,沿房屋進深方向架數層疊架的樑,樑逐層縮短,層間墊短柱或木塊,最上層樑中間立小柱或三角撐,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鄰屋架間,在各層樑的兩端和最上層樑中間小柱上架檁,檁間架椽,構成雙坡頂房屋的空間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通過椽、檁、樑、柱傳到基礎。

而章子俊全部簡單化,把樑全部架在兩邊的牆上,這些牆成傘狀,最後形成斜面完事,謂其名“承重牆”,全部有水泥漿砌成,外面粉刷,在古人看來這些牆果然堅硬如鐵。

這樣做節省了大量的木材,原因不是木頭貴,在明朝這種圓木只要有辦法運輸,到處是原始林,在巢河兩邊要多少就有多少,可是砍伐是要人力的,而運輸又需要人力,缺乏工具加上交通落後,把一根圓木運到廬州城千難萬難。爲了減少木頭的使用量,就採用了五百年後搭“豬圈”的營造法,而且運來的木頭還是重量很輕的杉樹木、松木爲主。用章子俊的話說,此種木頭挺直且輕,重要是加工成樑後不容易腐爛,韌性好,,木質疏鬆,加工容易,相比別的木頭太重運輸困難,往往需要幾十人擡一根,在沒有起重設備的古代,造一坐房動用的人力可不是平常百姓能承受的。而章子俊這樣的做法,全是化整爲零了,一根杉木的房樑四個人兩頭一擡就成,小一點的一個人扛着就跑,從而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當然還有造價及銀子啊。

雖然這樣的房屋建造很簡便,造價低廉,卻不討明人喜歡,按盛彌的說法道:“府尹大人啊,此種房還能在外觀上稍作改動,就會更好賣。”

章子俊問道:“老大人有什麼話直說,本府求教。”

盛彌說道:“營造房屋時有句老話,“日不曬根,口不吞陽”,而大人的這種建法,雖然簡單,卻是犯了大忌啊。”

章子俊一摸頭,原來如此,說道:“哎呀呀,要不是老大人提醒,本府錯的離譜,馬上改之… … 。”

要避免“日不曬根,口不吞陽”之說法,很好辦,只要把原本二樓的房樑向外延升出來,在房子正面起一個三尺房檐不就把日不曬根給解決了嗎?而這在二樓,還多出一個三尺陽臺,這樣一來雖然木料多了一點,造價也提高了一些,卻美觀了不少,還有關於口不吞陽把窗戶做小一點,擡高一點就成,原本自己關於屋內通風、採光的追求,在明朝的觀念裡成了“風水”要避之的說法也是很無奈,最無奈的是,門也不能做的很大,得低且矮爲好。很多在古人看來十分有哲理和有用的俗語,在章子俊看來都是一種僞科學。

所謂“日不曬根”,首先俗語中的“日”指的是太陽,“曬”意爲照射,而“根”則是指牆根,逐字將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太陽不能曬到牆根。

雖然對章子俊來說,這句話頗有一種無稽之談的意味,瑪德,牆根做錯了什麼,憑什麼不能曬太陽?但對於很多古代人來說,卻是依據建造房屋的治理名言,畢竟不懂科學的古人在建造房屋方面還是非常講究風水的。在他們的認知裡,室內牆根這一塊昏暗的地方藏着全家人的運勢,要是一不小心破壞了裡面的氣運平衡,那麼全家人都會倒大黴,甚至影響到子孫後代。太陽本就是至陽之物,所散發出的陽光也帶有陽剛之氣,如此霸道的陽光若是照射到室內的牆根,便有可能破壞牆根底下的運勢,這便是所謂的“日不曬根”。

在章子俊看來只要將房子裡的遮光簾一拉,別說牆角照不見陽光,整個房間都照不進陽光。不過古人沒有窗簾一說,花那麼多的布做個窗簾遮陽,代價實在是太高了,家人身穿的衣服全是補丁,用來做窗簾首先想到的就是敗家啊。

除了這種解釋以外還有一種說法,北方部分地區人民認爲“日不曬根”,指的是房屋上檁條或者大梁時木材的根部不能朝向東方和南方。

因爲這樣有悖於萬事萬物的生長規律,畢竟木材在成爲木材之前是大樹,大樹紮根於地底下,幾乎不見陽光,若是成爲木材後終日對着陽光,違背了自然規律。

那麼何爲“口不吞陽”,這句話從字面上看也着實是令人不解,哪位勇士能夠口吞太陽?這不是無稽之談嘛,說到“口”,都會第一時間想起嘴巴,但這裡的“口”指的確實“門口”,“吞陽”則是指充滿了陽光,解釋過來就是門裡不要充滿了陽光。

瑪德,又是一種僞科學,意爲門的尺寸不能做得過於大,要不然屋子裡整日都是陽光,也許會覺得,難道和“日不曬根”是一樣的原理?都是爲了不衝撞屋內的氣運嗎?

非也,非也,這裡不能衝撞的是家裡的鬼神和祖先,其實這句話和古代的房屋構造相關。古代人認爲“百善孝爲先”,爲祖宗建祠堂那可是關乎全族的大事,大部分家庭會選擇將祠堂建在正對門口的堂前。

至陽的陽光可能會衝撞了至陰的鬼魂,導致九泉之下的老祖宗們不得安生,又或者是不小心得罪了從家中路過的各路鬼神,導致家中被髒東西纏了身。

難怪,觀看那些高門大戶,在大門旁全有側門、小門、旁門滿足日常進出。

對於古人大多信奉神明鬼神,很多說法懷着一顆敬畏之心,特別是天降異象的時候,更是萬分激動,亦或是萬分驚恐。

在不發達的古代,大部分百姓都是堅定的唯心論者,他們認爲生命的盡頭有閻王,有地府,還有黑白無常。

果然經過改進後,第二期的“商品房”得到了大賣,林照磨整天開具着房契憑書,還要給一大堆銀子稱重,累的夠嗆,不過雖然累點,心中卻是喜悅,現在的照磨地位卻是蹭蹭地往上漲,掌握着一府之財權。平時在衙門中,林大人,林大人地叫着,那種虛榮心獲得了極大地滿足。

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二百十七章 千里風雪投奔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序章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
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二百十七章 千里風雪投奔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序章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