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 東林的治國之道2

??

(月末了,求諸位書友賞賜點推薦票吧)

看着手中的邸報,坐在窗前的呂漢強就有種無奈的苦笑,崇禎,還是放棄了這個民族向外的通道,放棄了星辰大海。

大海是無窮大的,這在的自習時間,自己和朱由檢同學描繪過,海上的寶藏是無窮大的,自己也和朱由檢闡述過,這些全是基於後世知道,崇禎上臺之後,一定要聽那些大佬們的屁話而禁海,堵住了財源不說,最主要的是,關閉了與世界通聯的大門。

中國的地形是個怪異的東西,往北,韃子佔據着草原,韃子的戰力是強悍的,這不是缺少戰馬的漢民族能徹底解決征服的,而最主要的是,長城以北,那美麗的讓人心醉的草原,土層不過巴掌般厚,開墾的時候,一鎬頭下去,就見了白沙,根本就含不住作物需要的養分和水分,一把種子撒出去,就連種子都收不回來半把,對於農耕民族,幾乎就沒有任何用處。

而漢民族天生的就是耕作農作物的民族,不管是商賈,還是名臣勇將,亦或是皇帝,都很喜歡在地裡種點什麼。

如果看到一位皇帝赤着腳在泥土裡種地,不管是誰都會從心底裡高興,至少會認爲皇帝陛下沒有忘記祖宗傳下來手藝,重視農桑。

一位鴻儒跪在地裡照顧一些禾苗,這樣的場景也沒有什麼好詬病的,大家只會說此人在修心養性。

於是乎,在這樣的氛圍下,漢民族的百姓不管在什麼時候,心裡琢磨的都是在土地裡種點什麼,他們在荒漠裡種地,在戈壁灘上種地,在山樑上種地,在懸崖上種地。即便是鬱鬱蔥蔥的農田裡,他們也不放過那條窄窄的地埂子,還要在上面點豆子……

說來也奇怪,原本桀騖不馴的荒漠,戈壁,山嶺竟然都在漢人的手底下屈服了,明明都是些不適合種地的地方,在漢人的手底下都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如果任由這些人進入草原,不用太多的時間,草原就會到處瓜果飄香,莊稼鬱鬱蔥蔥,水泡子裡遊着鴨子,院子裡跑着雞,到處佈滿村莊,最後變得和長城以內其他地方沒有什麼區別。

不要說別人,就是自己家的後院,本來是一個鳥語花香,假山池塘的花園,現在都被娘帶着陳亮和月奴開墾成了菜園,這難道不說明問題嗎?

但蒙古草原卻不同,因爲土層太過單薄,連棵大樹都長不活,只能長草,即便是放牧,也不能過度的放牧,牧人們都知道不能在一片草地上放牧太長時間,這樣的地方,產出與付出不能相等,那麼沒有一個傻子去做這樣的事情,可惜,再愛耕作的漢人好像都不是傻子,而且好像都非常聰明,尤其在知道在這片草原之後便更是不毛,連人都沒有,因此,漢族就知道,那邊是個死衚衕。

往西發展,也不可能,越往西,地勢越高,連呼吸都不適合漢人,更別說在那最西面,橫亙着一道天柱,也就是後世的喜馬拉雅山系,就連今天,都是難以逾越的天塹,更別說是古代的人了。

往難,在陸地上說,漢族能達到的地方,都已經是自己的藩國,再往南也是大海了,按照聖人的教誨,對他們只能實行王道而不是霸道。

而東,東南,南三面,便是星辰大海,這是這個民族在古代能唯一走出去的方向,那後面將是無數的驚奇,無數的未知與無限大的生存空間。

結果,那些大佬們爲了獨霸海貿,賺取那丁丁點的銀子,就將這個大門徹底的封閉了,而這一封閉便是幾百年,直到被大海上來的人用屈辱的方式再次打開。

而這一切在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知道,那些芸芸衆生卻正在爲這個善政歡呼,想到這裡,呂漢強無盡的沮喪,捏着邸報的手指已經無力承擔這輕輕的一頁紙片,讓那紙片如秋風中的落葉般無奈的飄落。

“先生,您怎麼啦?”坐在對面的張掌櫃低聲的詢問無限沮喪的呂漢強。

呂漢強望了他一眼,痛苦的閉上眼,也不撿起地上的紙片,只是揮揮手:“照着原文,發到報上吧,讓那些混蛋們去歡呼吧。”

施行新政的暢快讓包括崇禎所有的人都入打了雞血般興奮,下一步便是絲絹稅。

萬曆認爲如果商人販絲織綢一定能賺錢,所以他收工商稅,東林君認爲這叫“天子與小民爭利”,是招來天災地原因之一,這次地免稅計劃自然也要把它廢除,崇禎對此表示贊同。

還有布稅,如同唐宋時期一樣,明朝本來也規定了百姓和各級官員可以使用地衣服色彩,比如明黃本來就是皇帝地顏色,大紅則是高官能穿戴地衣服,而如呂漢強這般五品小官,就只能是青色的官服。等要錢不要臉地萬曆天親政後,他爲了多收稅就放開了對百姓地衣服限制,很快在大明境內就出現了小民同官員在衣服上爭奇鬥豔地現象,尤其那些商賈鉅富,更是穿戴上壓過了官員。

當時感到斯文掃的地官員就向萬曆提出抗議,並質問皇帝如果他現在不顧官員地體統亂搞,那有一天小民穿黃色地衣服有該如何。結果萬曆回答說只要織布地商人肯交稅,那他覺得賣黃布也不是不可以……大明地羣臣就這樣再一次被皇帝地無賴打敗了。

當大臣們再次提起天下衣着等級的時候,這時候,崇禎就想起了自己的那個同學呂漢強,總是有事沒事的誑街,然後憑藉着他有幾個臭錢,將他一家子人打扮的花枝招展,這很讓一向勤儉樸素的崇禎不感冒。

你說你一個說書匠,老是穿價值幾兩,乃至幾十兩的衣服,尤其還讓你家的丫頭片子穿着鑲嵌着金葉子的裙子滿街跑,據他解釋是爲了壓風,不讓小丫跑動的時候裙子飛揚而漏光,影響了淑女形象,爲此還特意僱請了一個武林高手專門看着,避免哪個無賴搶了那丫頭片子的裙子發家致富,如此奢靡,這讓自己這個親王情何以堪?於是,這當然要禁止,這些賦稅當然也沒必要在存在。

根據大臣地要求廢除了各種“與民爭利”並且違反祖制地稅收後,新任地皇帝再次享受到了他祖父、父親和兄長從來不曾享受過地高度讚譽,朝野地東林君們異口同聲的稱讚這位少年天是大明當之無愧地興之主,並向他保證,根據天人感應地道理,大明很快就會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當然,這一攬子減稅政策裡,呂漢強就沒看到對農民哪怕是一丁點的優惠,當然,按照羣臣的意思,農民的田賦不在減稅之內是因爲,農民耕種王土,當然要繳納地租,這是上下五千年的規矩,祖宗之法不可變,咱們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不是?

於是,一個個惡政在清流君子們的深惡痛疾下,得到了廢除,而一個個教化德政,也新鮮出爐。

但是,被崇禎刻意遺忘的剷除閹黨的功臣呂漢強,坐在窗前看白雲蒼狗,怎麼也沒發現有什麼德政出來,最少是他看不出是什麼德政。

“隨他吧,歷史的車輪是自己無論如何也擋不住的,和清流作戰,強大如閹黨都沒得到勝利,那自己一個小小的五品閒官想要阻止,那簡直和找死沒有半點區別。”站起來,看看草長鶯飛的外面,真的希望先帝的大喪快點結束,好繼續在茶樓享受自己無數粉絲的目光。

第071章 根本就不是官第436章 勇闖敵營第980章 地方第669章 兵臨廣寧第852章 多擇的立場第925章 密室之謀第046章 冤家路窄第965章 情況有變第361章 動遷安置第616章 提前分贓第360章 大軍雲集第1019章 炮戰第581章 我胡漢三回來啦第495章 賢才來投第633章 山西小團體第092章 袁崇煥的死因2第008章 生財第262章 混亂的初戰第659章 建設葫蘆島第969章 徵召令2第024章 母訓第695章 短暫休戰第1027章 功敗垂成第079章 兄弟對話第361章 動遷安置第006章 大明第一步第991章 通使議和第294章 了結第1093章 鎮壓反叛第198章 暗流涌動第050章 打的就是你第208章 圈踢第366章 準備再戰第1032章 壯士斷腕第318章 下死手的山西官員第964章 征討滿清第379章 驅民攻城第386章 扎槍如林第908章 小民之心(爆更結束,明日繼續)第173章 一把火與太年輕第345章 震懾不從第979章 大閱兵第638章 兵臨山海關第916章 一面倒的戰鬥第852章 多擇的立場第516章 崇禎的怒火第906章 疑惑(爆更)第040章 小亭詩會第552章 前途第943章 祖大壽的病第208章 圈踢第844章 大躍進第804章 軍火買賣(爆更)第049章 小姨子進京,(第728章 對建奴新的攻勢)第919章 各有難處第884章 小民第126章 錦衣無故鄉第284章 面面俱到的分贓第166章 盡在掌握第158章 人事安排2第330章 炸藥包與牀子弩第431章 商業殺胡令第021章 宮裡來人第415章 憑什麼,(第721章 繼續割肉)第158章 人事安排2第045章 朋友第410章 痛苦反思第798章 葫蘆島港第138章 火炬 冷水第310章 大格局第403章 雁門譁變第364章 大戰開始第425章 官場地震第692章 靜坐戰爭第582章 一團和氣第010章 第一桶金第838章 家人來了第294章 了結第318章 下死手的山西官員第666章 建設要塞第947章 逼捐第904章 以戰養戰第說法第575章 無政府的商都第283章 我把軍功賣給你第442章 沉悶的隊伍第312章 毛文龍被殺的應對第1016章 決死攻擊第347章 羣雄會盟第358章 長治調兵第926章 陷入困境第1087章 孤獨的崇禎第114章 搶親的不單是王老虎第546章 殺奴啊——第659章 建設葫蘆島第736章 一片白地的遼東第701章 調兵遣將第1030章 皇太極的感慨第231章 現場審案
第071章 根本就不是官第436章 勇闖敵營第980章 地方第669章 兵臨廣寧第852章 多擇的立場第925章 密室之謀第046章 冤家路窄第965章 情況有變第361章 動遷安置第616章 提前分贓第360章 大軍雲集第1019章 炮戰第581章 我胡漢三回來啦第495章 賢才來投第633章 山西小團體第092章 袁崇煥的死因2第008章 生財第262章 混亂的初戰第659章 建設葫蘆島第969章 徵召令2第024章 母訓第695章 短暫休戰第1027章 功敗垂成第079章 兄弟對話第361章 動遷安置第006章 大明第一步第991章 通使議和第294章 了結第1093章 鎮壓反叛第198章 暗流涌動第050章 打的就是你第208章 圈踢第366章 準備再戰第1032章 壯士斷腕第318章 下死手的山西官員第964章 征討滿清第379章 驅民攻城第386章 扎槍如林第908章 小民之心(爆更結束,明日繼續)第173章 一把火與太年輕第345章 震懾不從第979章 大閱兵第638章 兵臨山海關第916章 一面倒的戰鬥第852章 多擇的立場第516章 崇禎的怒火第906章 疑惑(爆更)第040章 小亭詩會第552章 前途第943章 祖大壽的病第208章 圈踢第844章 大躍進第804章 軍火買賣(爆更)第049章 小姨子進京,(第728章 對建奴新的攻勢)第919章 各有難處第884章 小民第126章 錦衣無故鄉第284章 面面俱到的分贓第166章 盡在掌握第158章 人事安排2第330章 炸藥包與牀子弩第431章 商業殺胡令第021章 宮裡來人第415章 憑什麼,(第721章 繼續割肉)第158章 人事安排2第045章 朋友第410章 痛苦反思第798章 葫蘆島港第138章 火炬 冷水第310章 大格局第403章 雁門譁變第364章 大戰開始第425章 官場地震第692章 靜坐戰爭第582章 一團和氣第010章 第一桶金第838章 家人來了第294章 了結第318章 下死手的山西官員第666章 建設要塞第947章 逼捐第904章 以戰養戰第說法第575章 無政府的商都第283章 我把軍功賣給你第442章 沉悶的隊伍第312章 毛文龍被殺的應對第1016章 決死攻擊第347章 羣雄會盟第358章 長治調兵第926章 陷入困境第1087章 孤獨的崇禎第114章 搶親的不單是王老虎第546章 殺奴啊——第659章 建設葫蘆島第736章 一片白地的遼東第701章 調兵遣將第1030章 皇太極的感慨第231章 現場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