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團團包圍

有了勤勞的高麗人生產糧食,有了漢江流域的水稻田,再加上這片土地上的人口銳減一半多。

後金的糧食基本夠吃了,貴族和旗丁還吃到了香噴噴的稻米,連阿哈都可以吃兩頓雜糧混七成飽。

紅歹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實力反而壯大了許多,失去了祖國後剃髮、異服的高麗八旗兵沒有了幻想,如同被滿清成功殖民後的漢族。

許多被奴役習慣了漢人的敗類如閻某人那樣的僞學者們還口口聲聲我大清呢!鼓吹明亡清興六十年,幾千萬漢人死在建奴手裡被這個奴才無視了。

高麗八旗現在已經開始口口聲聲我後金如何如何。死心塌地認了主子的高麗辮子軍戰鬥力比以後的漢八旗有過之而無不及,人數有足八萬。

紅歹是在六月初邀請歸順的蒙古諸部臺吉來到“新京”會盟,其間展示了三十門後金出品的大將軍炮齊射。

在隆隆炮聲配合下,在獲得的新領地可以賣給蒙古糧食、鐵器的誘惑下,在新組建的高麗八旗火繩槍兵齊射炫耀武力下,首鼠兩端的蒙古臺吉又以長生天發誓追隨後金大汗,至死不渝。

紅歹是宣佈了一個重要消息,大明國那個最擅長打偷襲戰的黃勝如今病了,怕冷。

他已經去了大明最南方打仗,而且那裡打得貌似很熱鬧,經常有大量斬獲上報大明京師,由此可見黃勝被拖在南方戰局短期內不得脫身。

後金的情報收集真做得不錯,大明朝廷的動向紅歹是洞若觀火。

聽到這個消息,蒙古臺吉、後金將領都鬆了一口氣,他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被黃大人爆了菊花。

如今這個惡魔遠在五千裡外的安南,少了這個威脅,強盜們蠢蠢欲動,他們達成共識,搶大明搞創收是必由之路。

紅歹是很嚴肅指出,大明修建的大淩河城就是妄圖切斷後金與蒙古諸部的聯繫。

此城如鯁在喉一定要拔除才能夠讓蒙古後金連成一片,以後高麗南方那好吃的大米纔會源源不斷運到蒙古。

既然大淩河城是後金和蒙古互相聯繫的障礙,大家齊心協力把它從地圖上抹掉吧!

強盜們開始參股搞劫掠,最後蒙古各部表態出兵三千到一萬不等,一共湊齊五萬人馬,後金八旗出兵三萬,帶上高麗八旗六萬,調集民夫五萬。

被爆了菊花已經過去近兩年,紅歹是漸漸地忘掉了腚眼的痛苦。

後金得到的新領地已經有了三熟糧食產出,這是因爲漢江流域也可以兩熟,冬小麥和稻穀的產量不低。

八小糧食有了儲備,膽氣壯了許多,高調宣佈會盟攻擊大明的蒙古諸部糧草供給都是後金無償提供。

最後攻取大明城池獲取的人口和所有繳獲按照各部出兵比例分配。

如此承諾對後金反而不公平,所有的蒙古臺吉都歡呼起來,出兵積極性高了許多。

崇禎四年八月六日,號稱三十萬後金、蒙古聯軍包圍了大淩河城。

祖大壽被圍了人馬一萬五千,其中還有他的外甥三桂子。

遼東諸將都得到了黃勝承諾,只要堅守一年,黃家人馬一定會救援,駐守錦州的何可綱和幾位武將都是由於跟着黃勝參加“遼瀋大捷”立功升職。

他們對戰神黃勝敬若神明,老老實實保證城池裡有一年糧食儲備纔買出剩餘的給蒙古人。

祖大壽去年在大淩河附近的屯田收穫不錯,今年的麥子又長勢喜人,他犯了貪念認爲過不了多久就會有新糧入庫,把大淩河的存糧賣了。

這也是由於他的人馬根本沒有跟着黃勝打仗,麾下的將軍也沒有參加黃勝在崇禎二年底召開的如何固守遼東城池的會議。

紅歹是人馬來到大淩河就趕上了好時候,這裡麥子熟了,笑嘻嘻的後金軍把大淩河城團團包圍,根本不忙着攻城,全軍發動搶收麥子得了四萬五千餘石。

祖大壽悲催了,那些麥子是大淩河守軍明年的口糧啊!

這個時候悔不當初晚了,城中糧食只夠開銷不到兩個月,他的騎兵最多有近五千,戰馬挽馬超過六千,馬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啊!

得到了麥子的紅歹是再接再厲去錦州幫明軍也把麥子收了,得到了六萬多石。

蒙古人看得抓耳撓腮心癢難耐,可惜他們是遊牧民族,打獵、套馬、玩蒙古刀是一把好手,下田使用鐮刀收割麥子還真的不會。

後金軍民已經定居,他們已經發展成爲軍事貴族農奴制,家家戶戶都擁有土地,連白甲兵都會幹農活,見到了不要錢的麥子,當然大家齊動手搶收。

蒙古五萬騎兵只能擔任警戒,最多幫忙用馬匹馱運收穫而已。

八小樂壞了,超過十萬石麥子到手,怎麼着這一次出兵都不會虧本,爲了確保明軍無法出城發動偷襲,他開始部署。

這個奴酋還是很好學的,他上一次在錦州吃癟後苦思冥想,得出結論,只要防備住膽小明軍的不斷偷襲,後金軍就會永遠保持優勢,菊花也安全。

於是乎,紅歹是命令高麗八旗和阿哈在錦州、大淩河城外圍挖了戰馬無法跳躍深達一丈五尺的壕溝,利用這些土方壘砌成堅固的堡壘。

效果太好了,祖大壽組織騎兵突圍被後金軍以逸待勞揍得鼻青臉腫,丟了五百多騎兵倉皇逃進大淩河城。

何可綱駐守錦州兵馬只有六千餘,這裡還有撤入城池的屯民一萬二千多人。

城頭有黃勝特意支持的那些繳獲自後金的火炮三十幾門,加上原來佈防的紅夷大炮十幾門和若干佛郎機小炮,錦州城的炮火優勢很明顯。

關鍵何可綱聽話,糧食足夠一萬人馬開銷一年,儲備的石炭堆積如山,如今人數雖然多了七八千,省着吃也馬馬虎虎能夠混一年。

因爲如果發現後金軍準備圍死錦州,到時候可以把牛、馬、驢子殺了吃掉,多出肉食少花草料會立竿見影。

何可綱駐守的錦州城中有糧心中不慌,他決定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明軍擅長守城短於野戰,他根本不準備出城,恰恰相反,建奴圍城的當天他就安排人手用城門洞附近預備的沙包堵死了城門。

督師遼東的太傅孫承宗聞報建奴大軍鋪天蓋地而來束手無策,他不敢擅專,火速發六百里加急向朝廷告急。

崇禎皇帝見到奏報大驚失色,本來袞袞諸公都分析後金傷筋動骨已經棄守遼東大片領地,現在居然發動如此大規模的進攻該如何應對?

朝會上接替樑廷棟當上兵部尚書的熊明遇悲催得一塌糊塗,他才混了不到兩個月的本兵官職,還沒有來得及收到什麼孝敬就攤上大事了,苦也!

第七百六十五章:信賴崇禎人品第五百九十八章:不定期去揍倭寇第四百一十九章:圍攻瀋陽第二百二十四章:杜絕危險第五百四十四章:結硬寨打呆仗第一百五十四章:割捨不下第七百七十章:拿下北海道第六百零一章: 華夏發展第三百三十一章:不動如山第六百五十章:討要公道第一百一十九章:準備就緒第三十章:腹部繞槓第八百零九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五十六章: 閹黨倒臺第三百九十六章: 人贓俱獲第四百三十章:阿敏授首第三百八十七章:杜絕軍閥第四十一章:安全撤退第一百六十五章:火炮盲射第一百二十九章:除惡務盡第五百七十九章:流放海南島第一百四十一章:月夜狼嚎第六百零一章: 華夏發展第五章:血戰建奴第五百二十七章:光復海南島第四百零三章:騎象回師第七百七十七章:遼東門戶第一百二十二章:欲哭無淚第五百零六章:大淩河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夏夜攻防戰第五百零四章:好戲連臺第一百三十章:貿易壁壘第五百二十九章:漢人值得擁有第一百五十四章:割捨不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崇禎十三年第四百七十三章: 培訓在職軍官序章第五百九十二章:靜觀其變第四百四十七章:崇禎殺俘第一百四十二章:談何容易第八百二十八章: 忠臣不事二主第六百一十一章:流民四起第三百五十六章: 閹黨倒臺第三百六十七章:戰列艦第一百零一十章:七品文官第二百四十三章:走向草原第一百零二章:裝甲戰車第三十六章:背後下手第四百三十二章: 刨墳虐屍第六百九十一章:天草時貞第七百零六章: 板兒磚拍死孫可望第四百四十八章: 難望項背第七百六十四章:收編生女真第二百一十九章:覬覦濟州第四百章:雨季行軍第四百五十一章:不抱幻想第六百一十章:漢服飄飄第四百五十三章:順水推舟第十三章:再立新功第四百八十四章:敢於搏前程第二百四十八章:流動堡壘第三百三十六章:埋下伏筆第六百七十七章:遭遇戰第七百二十四章:揚長避短第七百五十五章:抓捕漢奸第八百一十二章:厲害了,……第七百四十一章:賊兵漫山遍野第二十一章:服從命令第五百一十九章:計擒祖大壽第六百零七章:沿江佈置第三百三十四章:大奸大惡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運結束第四百二十章:南北對進第六百五十章:討要公道第四百六十三章:融入漢族第六百九十六章:鋪天大網第二百零二章:勳貴報國第四百三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二十五章:輕取敵船第三十五章:夜襲墩堡第五百三十章:無所不在第七百一十一章: 手癢難耐第七百一十一章: 手癢難耐第二百三十八章:擴大地盤第七百零四章:三宣六慰第六百七十五章:全民戰爭第一百二十二章:欲哭無淚第四百六十九章:勿忘先烈第二百二十四章:杜絕危險第六百三十二章:撤僑第七百六十六章: 改變崇禎宿命第三百四十二章:放虎歸山第七百八十三章:建奴要跑第六百二十八章:大明有錢嗎?第七百九十七章: 紅歹是斃命第四百八十一章:廣西狼兵第三百三十三章:歷史轉身第五百二十七章:光復海南島第九十章:又添猛兵第一百一十二章:飛百出獄
第七百六十五章:信賴崇禎人品第五百九十八章:不定期去揍倭寇第四百一十九章:圍攻瀋陽第二百二十四章:杜絕危險第五百四十四章:結硬寨打呆仗第一百五十四章:割捨不下第七百七十章:拿下北海道第六百零一章: 華夏發展第三百三十一章:不動如山第六百五十章:討要公道第一百一十九章:準備就緒第三十章:腹部繞槓第八百零九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五十六章: 閹黨倒臺第三百九十六章: 人贓俱獲第四百三十章:阿敏授首第三百八十七章:杜絕軍閥第四十一章:安全撤退第一百六十五章:火炮盲射第一百二十九章:除惡務盡第五百七十九章:流放海南島第一百四十一章:月夜狼嚎第六百零一章: 華夏發展第五章:血戰建奴第五百二十七章:光復海南島第四百零三章:騎象回師第七百七十七章:遼東門戶第一百二十二章:欲哭無淚第五百零六章:大淩河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夏夜攻防戰第五百零四章:好戲連臺第一百三十章:貿易壁壘第五百二十九章:漢人值得擁有第一百五十四章:割捨不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崇禎十三年第四百七十三章: 培訓在職軍官序章第五百九十二章:靜觀其變第四百四十七章:崇禎殺俘第一百四十二章:談何容易第八百二十八章: 忠臣不事二主第六百一十一章:流民四起第三百五十六章: 閹黨倒臺第三百六十七章:戰列艦第一百零一十章:七品文官第二百四十三章:走向草原第一百零二章:裝甲戰車第三十六章:背後下手第四百三十二章: 刨墳虐屍第六百九十一章:天草時貞第七百零六章: 板兒磚拍死孫可望第四百四十八章: 難望項背第七百六十四章:收編生女真第二百一十九章:覬覦濟州第四百章:雨季行軍第四百五十一章:不抱幻想第六百一十章:漢服飄飄第四百五十三章:順水推舟第十三章:再立新功第四百八十四章:敢於搏前程第二百四十八章:流動堡壘第三百三十六章:埋下伏筆第六百七十七章:遭遇戰第七百二十四章:揚長避短第七百五十五章:抓捕漢奸第八百一十二章:厲害了,……第七百四十一章:賊兵漫山遍野第二十一章:服從命令第五百一十九章:計擒祖大壽第六百零七章:沿江佈置第三百三十四章:大奸大惡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運結束第四百二十章:南北對進第六百五十章:討要公道第四百六十三章:融入漢族第六百九十六章:鋪天大網第二百零二章:勳貴報國第四百三十四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二十五章:輕取敵船第三十五章:夜襲墩堡第五百三十章:無所不在第七百一十一章: 手癢難耐第七百一十一章: 手癢難耐第二百三十八章:擴大地盤第七百零四章:三宣六慰第六百七十五章:全民戰爭第一百二十二章:欲哭無淚第四百六十九章:勿忘先烈第二百二十四章:杜絕危險第六百三十二章:撤僑第七百六十六章: 改變崇禎宿命第三百四十二章:放虎歸山第七百八十三章:建奴要跑第六百二十八章:大明有錢嗎?第七百九十七章: 紅歹是斃命第四百八十一章:廣西狼兵第三百三十三章:歷史轉身第五百二十七章:光復海南島第九十章:又添猛兵第一百一十二章:飛百出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