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青山有幸

黃家的幾個高級軍官,李大鋼、黑虎、程全功、韓寬都是黃勝救活的,他們死裡逃生後在戰場上的表現可圈可點。

趙率教麾下的人馬本來在遼東就數得上號,醫務兵已經判斷能夠治好這一百多傷兵,以後留下他們在黃家幹家丁擴充黃家的騎兵隊伍。

這些騎兵並非都是弓騎兵,他們有許多人是用三眼銃根本不會騎射,這不要緊,以後給他們裝備雙管短銃,再裝備單手戰斧,成爲跟建奴騎兵對衝的主力“斧騎兵“。

熱兵器加冷兵器的騎兵打仗會佔不少便宜,他們接近到敵騎四十步就可以連打兩槍,然後揮着鋼斧亂剁,應該很拉風。

趙率教見黃家接收傷兵還安置他們的家小實在不好意思,一定要給傷兵每家安置銀二十兩。黃明理推辭不過,只好悉聽尊便。

六月九日,黃勝大人回到了黃家灣島,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雙頂山祭奠烈士,青山有幸埋忠骨,這裡安葬了十七位黃家戰士。

錦州南的戰役陣亡十五人,重傷三十七人,還有兩位重傷戰士沒有熬過三天的危險期,與世長辭。其中一位重步兵不斷吐血,他在彌留之際緊緊地拉着來看望傷員的趙蕊。

一定要趙蕊給家主帶信,他斷斷續續告訴趙蕊:謝謝家主黃大人帶着兄弟們破了石頭寨,把他從建奴的礦井救了回來。

他不虧了,雖然被建奴巴牙喇的戰馬結結實實撞到,可是他的‘破甲神槍’也把那個巴牙喇扎穿了。

他下輩子還要跟着家主,他沒有家人活着,存了三十五兩銀子,請家主用這些銀子買些糧食分給遼東的……。

後來這位重步兵戰士越說聲音越低,漸漸地合上了雙眼,走得很安詳,嘴角還帶着笑意。

趙蕊記住了這位重步兵戰士,魏民,美人被感動了,哭得無限悲傷,她在烈士的遺體前承諾,爲他收養一個孤兒做義子,繼承魏家的香火。

黃勝回來的當天就聽哭倒在懷裡的趙蕊講了魏民的故事,黃勝心頭沉甸甸的,犧牲在所難免,一定要讓英雄流血不流淚。

這一次血戰錦州南,黃家戰士的傷亡率接近兩成,還好由於裝備精良,醫務兵救治科學,死亡率不高,但是重傷員的比例就不少了。

重傷的戰士有超過一半致殘,沒有傷殘的戰士也不讓他們歸隊,他們已經爲國家流過血,這已經足夠了,他們會成爲教師、軍事訓練官、民事官,再也不要他們上戰場。

每一位犧牲的戰士給撫卹銀八十兩,家中有未成年子女黃家負責撫養到十五歲,有兄弟子侄願意從軍,免試錄取一人,相當於頂替。

烈士的父母雙親超過五十五歲每個月可以領精米六十斤,每年可以領贍養銀六兩沒有年限,需要醫療由黃家灣島醫院免費救治,醫藥費、住院費全免。

一個老人每個月有三十斤大米足夠吃,五錢銀子也足夠零用,黃家簡直把他們的生老病死都包了。

爲什麼定死了每個月給大米三十斤,因爲銀錢的購買力在亂世不靠譜,萬一遇到糧荒說不定十兩銀子也買不到一石米糧,黃家怎麼可以讓爲了國家獻出兒子年輕生命的百姓老無所依!

陣亡戰士的家庭爲烈屬,所有福利優先,招工、提拔民事官優先。烈士的牌位供奉入黃家英烈祠。每年六月四日公祭,這就是第一批烈士喋血之日,他們以後世世代代享受黃家人民的香火供奉。

家主在祭拜過英烈後宣佈瞭如何善後烈屬,並且把條條款款刊登在內刊全軍發佈。

效果很好,本來每一位戰士都知道有戰死的可能,現如今一切都瞭然於胸。大家知道自己如果不幸倒下,會成爲英烈獲得無上的光榮,家小也會獲得好生活衣食無憂,還會有許多特權。

烈士家屬沒有被親人戰死而嚇倒,家主給的一個頂替名額當天就滿額,有他們的兄弟,甚至有他們的叔叔。

這也是由於黃家招募正兵越來越嚴格,淘汰率太高,有了免試的名額沒有人不珍惜。

黃家體系的人們見家主如此厚待戰士,人人都不怕戰死,只有一個人無比害怕,就是他們的家主。

黃家戰死一個軍人,需要付出的所有補償累計恐怕要超過二百兩銀子。

如果以後自己麾下有了千軍萬馬,來一次大兵團惡戰,陣亡一萬人也有可能啊,單補償烈屬就要二百萬兩,如此沉重的負擔如何是好?

因爲黃勝其實是一個有良心的人,他沒辦法用什麼虛無縹緲的政治誘惑蠱惑老百姓白送自己的兒子從軍,最後死了連死在哪裡了,怎麼死的家裡的親人都不知道,更加談不上什麼撫卹。

黃勝竭盡所能讓烈士流血不流淚,寧可這些補償成爲自己沉重的負擔也要咬牙堅持。人在做,天在看,求心所安爾!

安頓了烈士,安撫了烈屬,黃勝大人帶着麾下武官、民事官來到黃家灣島醫院看望傷病員,這裡乾乾淨淨,沒有一位傷員身上散發出臭味,只有醫院特有的藥味混合着酒精味。

傷病員情緒穩定,趙蕊帶着許多教師已經來看望過多次,他們在遊說黃家重傷病員傷愈後去學校擔任教師和軍事訓練官。

有了傷退忠勇戰士進入民政體系工作,進入學校教書育人,他們肯定是正能量的代表,黃家體系民兵隊伍的戰鬥力會直線上升。

以後哪怕幾個島嶼沒有正兵駐守,也不是哪一路人馬可以來捋虎鬚,海盜的威脅更加不存在。

學校裡的少年都組織了陪護團每天輪流陪護暫時不能自理的戰士,這樣的舉動讓傷員們來護理的家屬無比感激,特別是馬世虎和趙率教的麾下,每天都會被感動哭了。

得知家主親自來看望大家,這些爲了國家流過血的好漢都莊嚴承諾,只要一息尚存都會爲了家主奮不顧身,殺建奴保家衛國是自己一生的追求。

不是黃家體系的傷兵都知道如果康復都可以成爲黃大人的家丁,從此以後跟着家主消滅建奴,他們可高興了,有一種浴火重生的感覺。

黃勝每一天都在忙碌,一場大戰後需要總結的經驗教訓太多了,脫穎而出的戰士也很多,掌握公平原則不是嘴裡說說就罷了,而是領導智慧的體現。

領導必須做到及時發現人才,使用人才,對於有功之人一定要落實賞賜。

所有的軍官都在寫總結,分析每一次的作戰部署,爲了能夠體現出他們的水平還不斷開會,要求麾下戰士集思廣益,如果誰能夠提出更加完善的部署會被記錄爲優先提拔的後備軍官。

第六百八十二章:倔強的大明第四百九十七章:奪取煤礦第三百二十五章:大興土木第二百七十章:內城府邸第八百三十章:眼光冰冷第五百零二章:昭然若揭第四百一十四章:誰更悍勇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一次長征第七章:否極泰來第一百五十八章:天啓六年第六百五十六章:兄弟挺住第一百三十二章:各打各的第一百四十四章:勞動改造第五百六十三章:大逆轉第五百六十章:決一雌雄第四百八十四章:敢於搏前程第一百三十一章:明軍中計第六百九十九章:反水了第二百一十七章:美麗家園第七百五十七章:尊帝號第四百四十二章:解救漢民第八百三十八章:聚殲闖賊第八百四十八章:不光彩第三百零九章:樂不思蜀第七百八十章:澳洲殖民第八百一十七章:窮兇極惡第三百七十二章:爲了糧食第二百一十九章:覬覦濟州第三百七十章: 高手暗戰第四十六章:春夢易醒第三百九十九章:佈置沿海第八十五章:妹妹姐姐第三百七十四章:掃盲運動第二百二十章:搶海盜船第三百三十章:絕處逢生第七百九十二章:有糧自安第四百一十六章:風塵多俠女第四百七十六章:清洗深彌島第三百二十五章:大興土木第四百七十三章: 培訓在職軍官第三百七十一章:再次出海第三百五十一章:義賣大米第一百九十三章:謀事在人第三十九章:守株待兔第二百四十七章:如此好箭第一百二十三章:天微微亮第二百零一章:良性循環第六百九十四章:逮張獻忠賞條褲子第八十八章:民族主義第九十四章:天足爲美第一百九十六章:以工代賑第二百五十四章:跟蹤追擊第三百七十九章:開拓精神第五百七十一章: 奔襲喀喇沁第八百零九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三十五章:狼奔豕突第二百三十五章:樂翻天了第三百五十一章:義賣大米第六百三十章:投資人第七百五十七章:尊帝號第二百三十九章:佈局沿海第三百七十三章:初具規模第一百零一章:戰鬥號角第十七章:技術人才第八百五十四章:寧武郡王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運結束第二百七十一章:捂盤惜售第七百五十四章:隊伍不好帶了第八百一十章:歸順或者毀滅第三百三十章:絕處逢生第七百四十三章:掩護軍民撤退第五百六十二章:絕不拖欠第一百五十五章:含苞待放第四百五十一章:不抱幻想第七百二十四章:揚長避短第八百三十九章:時機成熟第二百九十三章:小有斬獲第三百九十章:新城崛起第五百二十四章:交趾熟天下足第一章:穿越明朝第五百八十四章:走馬換將第一百五十三章:同仇敵愾第八百二十六章:新大明帝國第七百二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七百六十九章:不趕時間第四百四十八章: 難望項背第三百五十一章:義賣大米第一百七十四章:嚇得自殺第六百八十九章:灑淚惜別第三百三十七章:秋毫無犯第九十四章:天足爲美第三百八十四章:不做孫子第四百五十九章:劫掠廣東第三百一十章:寸土必爭第六百六十六章:傳子傳孫第二百八十一章:巧取豪奪第二百五十八章:分潤功勞第六百五十八章:孫傳庭第二十六章:好事多磨第一百零九章:竹籃打水
第六百八十二章:倔強的大明第四百九十七章:奪取煤礦第三百二十五章:大興土木第二百七十章:內城府邸第八百三十章:眼光冰冷第五百零二章:昭然若揭第四百一十四章:誰更悍勇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一次長征第七章:否極泰來第一百五十八章:天啓六年第六百五十六章:兄弟挺住第一百三十二章:各打各的第一百四十四章:勞動改造第五百六十三章:大逆轉第五百六十章:決一雌雄第四百八十四章:敢於搏前程第一百三十一章:明軍中計第六百九十九章:反水了第二百一十七章:美麗家園第七百五十七章:尊帝號第四百四十二章:解救漢民第八百三十八章:聚殲闖賊第八百四十八章:不光彩第三百零九章:樂不思蜀第七百八十章:澳洲殖民第八百一十七章:窮兇極惡第三百七十二章:爲了糧食第二百一十九章:覬覦濟州第三百七十章: 高手暗戰第四十六章:春夢易醒第三百九十九章:佈置沿海第八十五章:妹妹姐姐第三百七十四章:掃盲運動第二百二十章:搶海盜船第三百三十章:絕處逢生第七百九十二章:有糧自安第四百一十六章:風塵多俠女第四百七十六章:清洗深彌島第三百二十五章:大興土木第四百七十三章: 培訓在職軍官第三百七十一章:再次出海第三百五十一章:義賣大米第一百九十三章:謀事在人第三十九章:守株待兔第二百四十七章:如此好箭第一百二十三章:天微微亮第二百零一章:良性循環第六百九十四章:逮張獻忠賞條褲子第八十八章:民族主義第九十四章:天足爲美第一百九十六章:以工代賑第二百五十四章:跟蹤追擊第三百七十九章:開拓精神第五百七十一章: 奔襲喀喇沁第八百零九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三十五章:狼奔豕突第二百三十五章:樂翻天了第三百五十一章:義賣大米第六百三十章:投資人第七百五十七章:尊帝號第二百三十九章:佈局沿海第三百七十三章:初具規模第一百零一章:戰鬥號角第十七章:技術人才第八百五十四章:寧武郡王第四百三十九章: 好運結束第二百七十一章:捂盤惜售第七百五十四章:隊伍不好帶了第八百一十章:歸順或者毀滅第三百三十章:絕處逢生第七百四十三章:掩護軍民撤退第五百六十二章:絕不拖欠第一百五十五章:含苞待放第四百五十一章:不抱幻想第七百二十四章:揚長避短第八百三十九章:時機成熟第二百九十三章:小有斬獲第三百九十章:新城崛起第五百二十四章:交趾熟天下足第一章:穿越明朝第五百八十四章:走馬換將第一百五十三章:同仇敵愾第八百二十六章:新大明帝國第七百二十七章: 事在人爲第七百六十九章:不趕時間第四百四十八章: 難望項背第三百五十一章:義賣大米第一百七十四章:嚇得自殺第六百八十九章:灑淚惜別第三百三十七章:秋毫無犯第九十四章:天足爲美第三百八十四章:不做孫子第四百五十九章:劫掠廣東第三百一十章:寸土必爭第六百六十六章:傳子傳孫第二百八十一章:巧取豪奪第二百五十八章:分潤功勞第六百五十八章:孫傳庭第二十六章:好事多磨第一百零九章:竹籃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