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主動出擊,揚我大明之天威

第499章 主動出擊,揚我大明之天威

勳貴們聽了他這說辭,自然不滿,一羣人斥罵不斷,大有責其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意思。

不過文官之中,倒是有不少人對其所言頗爲贊同。

“老五,你怎麼看。”老朱對其不置一詞,只是詢問朱肅道。

朱肅想了想,昂然答道:“這位大人所言,確有其理。凡用兵者,自然沒有什麼必勝之說。即便數倍於敵,也有可能遭遇暴風、隕石,全軍覆沒。因此,凡對外用兵,必須要小心謹慎。這也是聖人以兵者爲兇器的原因,意在警示我等後人,萬勿輕易動用刀兵。”

藍玉等勳貴面色一變,就連朱棣等人,也是微感訝異。卻聽朱肅畫風一轉:“但是小心用兵,卻不意味着握在手中不用。”

“雖說我大明蒸蒸日上,但也正因兵事兇險,即便日後我大明之國力數倍於今日,彼國若是上下一心,恐怕也難以一舉而下。”

“此時倭國天皇開口向我大明求援,正是我等能名正言順、插手倭國內務之時。若失此良機,何年能再有此機會?”

“所謂機不可失。若是事事都要等到有十分把握之後才能行動,我大明何時能真正登陸我國本土?”

“不過丁大人所言,亦有道理。”一位官員道。“若是出兵倭國,恐北疆力有不逮。若攻打高麗,又有元庭虎視眈眈。”

“我等縱然要開疆拓土,也當以我華夏本土祖地爲重……”

“父皇,兒臣以爲,正是要以我華夏本土祖地爲重,纔不能輕易放過此等千百年來難得一見的天賜良機。”朱肅正欲開口,卻見朱棣驟然出列,俯身道。

“魏國公、信國公確實將南北兩地,都經營的固若金湯。可我大明泱泱大國,手中空握百萬雄兵,莫非就站在原處,任其欺辱,讓這些蠻夷之國,將戰火燒到我大明百姓的頭上嗎?”

“兒子不才,願爲父皇領兵,擊破高麗、倭國宗廟,俘其王室,讓其知道挑釁我大明上國的代價!”

朱棣說得雄壯,朱肅也忍不住點頭贊同。就該這樣!說什麼大明蒸蒸日上,只需安坐不動自能廣佈王化……那都是文官糊弄人的話術!什麼叫廣佈王化,人家進貢些土特產,咱們回饋數倍的金銀珠寶,讓番邦把華夏當冤大頭宰,這就算是廣佈王化了嗎?

放屁!咱們對番邦曉之以禮,可那些蠻夷卻未必會對華夏動之以情。他們的眼中有的始終是利益,什麼王化,人家可接受不了半點。

華夏強盛的時候,他們或許會跪舔一番,可等有朝一日華夏落難了,這些人絕對會如禿鷲野犬一般的撲上來,爭搶華夏巨人的血肉!

這是已經被歷史給證明了的!

喂不熟,學不好。就算將華夏的文化傳播到番邦,那些人依然是隻有其形而失其神,小禮雖知,卻無大義。既然如此,還不如將其直接鯨吞入腹中。

將他們的高層徹底覆滅,讓華夏來統治這些蠻夷之地,或許才能真正的洗其蠻性,傳播文明。

也能讓子孫後代,少流一些血淚。

面對朱棣的請戰,老朱依舊不可置否。這一回,他的目光卻是轉向了太子朱標。“標兒,你是太子。”

“你覺着,咱大明,應該怎麼辦?”

所有人的目光看向了本只是安靜肅立在旁的太子朱標,朱標只思考了片刻,旋即出列道:“稟父皇。”

“民間有俗語說得好: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

“倭國、高麗狼子野心,若只被動防禦,好比千日防賊,我大明萬一有了疏忽,便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一味退讓,非長遠之計。既然如此,不如把握機會,主動出擊,使其知曉我大明之天威。”

朱標不卑不亢。

“好!”“太子殿下說得好!”“連百姓也知道的道理,你們這些飽讀詩書的官兒,竟還不如平頭百姓!”

太子的分量不言而喻。朱標旗幟鮮明的支持出兵,那麼此事已經可算是板上釘釘。

主戰派的勳貴們歡欣鼓舞,方纔出列的那名官員則是沒有想到,一向溫文的太子竟會說出這番話來。有官員道:“太子殿下不可年輕氣盛!兵者兇器,倭國、高麗又孤懸海外,若是行之不慎……”

“行之不慎……那就小心謹慎些,打個勝仗不就行了!”卻是主位上的洪武大帝長身而起,一錘定音道。朱標一番話中所隱隱透露出的皇者霸氣,着實讓他這個當父親的又驚又喜。“只知道拖拖拖,坐視機會溜走,把事情拖延給子孫後代……這就是老成持重了?”

“要咱說,這該叫做暮氣沉沉,尸位素餐!”

“咱大明選官,要的不是得過且過的裱糊匠,要的是敢做事、不怕事的能吏!一說出兵就扯什麼兵者兇器,好似用兵了就要天塌地陷一般。”

“要是遇到事了,都拖三阻四,這不敢動那不敢動,咱還怎麼殺陳友諒、滅張士誠,北逐蒙元,光復華夏衣冠?”

皇帝都說出這番話了,本來還想羣起勸諫太子朱標的官員們,全都只能垂手挨批,不敢再多言一字。

“都退下吧。李先生、劉先生,老大老四老五留下,其他人,都回各自的衙門去。”老朱揮了揮袍袖。一羣官員們趕緊行禮告辭,不敢多留。再呆在這裡礙眼,烏紗帽只怕都要丟了。反倒是勳貴們大都喜氣洋洋,摩拳擦掌,一個個都在心中合計着,過些日子該怎麼主動請戰,好在即將到來的戰爭裡撈些戰功了。

等這些人走後,諾大的謹身殿變得安靜了下來。老朱先轉頭問李善長:“李先生,你覺得這事咱應該如何?”

“以咱大明如今的儲備,可夠兩面開戰,同時拿下倭國、高麗嗎?”

李善長這幾年又添了一些老態,本來還有幾縷未白的烏髮,如今卻已是滿頭白霜。不過他的氣色倒頗精神,這幾年他在朝中,只將自己當個泥雕木塑的菩薩,雖執掌戶部、吏部兩大部堂,卻絲毫不敢逾矩,對老朱也是有求必應。

方纔殿中庭議,他就始終不發一言。此時皇帝垂詢,他才彷如剛剛回神一般回答道:“稟陛下。”

“府庫錢糧,雖比前些年多了些盈餘,但想要南北同時開戰,又要防備蒙元,或許還是力有未逮。”

“且高麗雖有不臣之舉,卻是喬裝成盜賊而行,僅憑葉指揮一人之言,恐怕難稱大義。”

“依臣之見,陛下可先專注倭國。畢竟倭國正處內亂,且是天皇主動相邀。”

“不必派遣大軍,先遣一偏師前往,或就能四兩撥千斤,起到我等意料之外的奇效呢?”

(本章完)

第725章 帝國黑纛第966章 裡應外合第387章 納哈出的野心第874章 靄翠獻土第829章 黃雀在後第787章 黑吃黑第943章 夜戰第146章 朱標的蛻變第804章 緩兵之計第231章 興奮的戴思恭第805章 鐵索連環第649章 英雄歸國第843章 改土歸流第9章 老朱勿憂,傅友德會出手第793章 將門虎子李景隆第754章 天一教第813章 傅普信第232章 黃巢故事第789章 白蓮出海第415章 點撥方孝孺第75章 一夢六百年第825章 談判第224章 爾等是要試試本王寶劍是否鋒利嗎第85章 反賊真是我自己?第209章 單刀赴會第477章 鐵鉉明志第129章 和尚,你聽說過羊吃人嗎第834章 內訌第549章 籌建銀行第294章 倭國使節?第140章 茹太素,你找死!第433章 朱棡歸來第129章 和尚,你聽說過羊吃人嗎第159章 奉旨泡妞?第756章 戰後安置第268章 萬衆一心!第648章 費聚的懊惱第315章 此間樂,不思倭第563章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爲我大明之第517章 成王敗寇第938章 太孫監軍第200章 古寺對弈第431章 重組國子監第837章 將士歸國第914章 道德綁架第673章 首戰失利第272章 大兵入府第517章 成王敗寇第675章 接觸戰第751章 帝國黃昏第830章 海上堵截第5章 嶺北之戰第847章 養寇自重第282章 不留活口第873章 舍茲夫人第130章 找你借一樣東西第572章 蠶食草原第553章 昏國昏君第83章 上架感言第907章 朱標之志第119章 魚躍化龍?第165章 兄弟齊聚第269章 得不償失第825章 談判第688章 到達波斯第996章 宋濂的規勸第463章 李善長之殤第973章 二賊合流第649章 英雄歸國第905章 何爲仁義之師第250章 老二老四的悽慘宮內生活第834章 內訌第993章 安南有請第929章 朱標之舉第99章 科學之於國第944章 無人可用第563章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爲我大明之第651章 登天子堂第441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上位第781章 順藤摸瓜第742章 帶你見真祖第377章 大明的正統性第15章 老四啊,時代變了第351章 明軍主帥的腦子莫非是傻的?第567章 欲封徐達第348章 納哈出親信:觀童第247章 大局落定第590章 呂本的謀算第278章 盤門襲城第854章 合浦南珠第59章 常氏有孕第995章 朱標求請第825章 談判第457章 杯茶收鐵券第184章 真當本王不敢殺你?第52章 宋夫子剖白贈書第301章 大明的狗培養計劃第670章 增俸第934章 朱標的目標
第725章 帝國黑纛第966章 裡應外合第387章 納哈出的野心第874章 靄翠獻土第829章 黃雀在後第787章 黑吃黑第943章 夜戰第146章 朱標的蛻變第804章 緩兵之計第231章 興奮的戴思恭第805章 鐵索連環第649章 英雄歸國第843章 改土歸流第9章 老朱勿憂,傅友德會出手第793章 將門虎子李景隆第754章 天一教第813章 傅普信第232章 黃巢故事第789章 白蓮出海第415章 點撥方孝孺第75章 一夢六百年第825章 談判第224章 爾等是要試試本王寶劍是否鋒利嗎第85章 反賊真是我自己?第209章 單刀赴會第477章 鐵鉉明志第129章 和尚,你聽說過羊吃人嗎第834章 內訌第549章 籌建銀行第294章 倭國使節?第140章 茹太素,你找死!第433章 朱棡歸來第129章 和尚,你聽說過羊吃人嗎第159章 奉旨泡妞?第756章 戰後安置第268章 萬衆一心!第648章 費聚的懊惱第315章 此間樂,不思倭第563章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爲我大明之第517章 成王敗寇第938章 太孫監軍第200章 古寺對弈第431章 重組國子監第837章 將士歸國第914章 道德綁架第673章 首戰失利第272章 大兵入府第517章 成王敗寇第675章 接觸戰第751章 帝國黃昏第830章 海上堵截第5章 嶺北之戰第847章 養寇自重第282章 不留活口第873章 舍茲夫人第130章 找你借一樣東西第572章 蠶食草原第553章 昏國昏君第83章 上架感言第907章 朱標之志第119章 魚躍化龍?第165章 兄弟齊聚第269章 得不償失第825章 談判第688章 到達波斯第996章 宋濂的規勸第463章 李善長之殤第973章 二賊合流第649章 英雄歸國第905章 何爲仁義之師第250章 老二老四的悽慘宮內生活第834章 內訌第993章 安南有請第929章 朱標之舉第99章 科學之於國第944章 無人可用第563章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爲我大明之第651章 登天子堂第441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上位第781章 順藤摸瓜第742章 帶你見真祖第377章 大明的正統性第15章 老四啊,時代變了第351章 明軍主帥的腦子莫非是傻的?第567章 欲封徐達第348章 納哈出親信:觀童第247章 大局落定第590章 呂本的謀算第278章 盤門襲城第854章 合浦南珠第59章 常氏有孕第995章 朱標求請第825章 談判第457章 杯茶收鐵券第184章 真當本王不敢殺你?第52章 宋夫子剖白贈書第301章 大明的狗培養計劃第670章 增俸第934章 朱標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