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萬衆一心!

第268章 萬衆一心!

高啓雖飽讀詩書,卻無意仕途,君王召之不至,唯願隱居市井,著書立說,收集詩文,致力於復原發揚被蒙元蹂躪之下殘破的漢學文道。

其中,他又尤其注重詩文,深信“詩文可以致遠,可以明志”。發願收集大明足以光耀歷史的詩文詞作,以傳之後世。

奈何大明文道未復,詩壇不昌,雖有一二佳作,卻遠遠遜於唐宋。高啓遺憾感嘆之餘,也只能暗恨蒙元對華夏文道破壞之甚,期望有朝一日,華夏文壇復昌了。

不意某日卻忽然聞知朱肅的“滾滾長江東逝水”,一時間驚爲天人,又得聞寫給徐家千金的“曉看天色暮看雲”,更是喜的手舞足蹈,以爲大明文道將昌,已有詩才降生於大明之世,正是大明文壇即將重新復興的明證。

因此高啓對朱肅倍加推崇,自其來蘇州之後,便自甘在知府魏觀手下以自己的名望協助聽用,召集學子,賑濟災民。

此前除夕夜宴,高啓也帶着人一起參加,原以爲逢此佳節,吳王殿下或將有好詩現世。不想直到擒了那些城中匪徒,殿下也沒有絲毫要吟詩慶賀的樣子。

Wωω ▪Tтká n ▪¢ ○

本來高啓已經快要放棄了,感嘆吳王殿下貴人事多,並無吟詩作對的雅興。

卻不想,今日竟然有這意外之喜!

“你這詩癡……”羅貫中點了點老友高啓,隨即在高啓期盼的目光中展開了那張紙頁。只一眼,整個人便被震在了原地。

“你這老貨,發什麼愣!”高啓見他居然不說話了,大急。“殿下寫了什麼,你倒是念誦唸誦啊!”

“今日始知,文丞相所言之‘浩然正氣’。”羅貫中瞳孔微縮,聲帯感嘆。高啓一急,也顧不得私自觀看有不敬之嫌了,探頭過去觀瞧,只一眼,整個人竟也被震在原地。

“石灰……吟?”

他無意識的唸誦出了這首詩的名字,全詩止短短四句,其曰: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高啓不由喃喃。

“那位在城外振臂高呼,卻爲賊人所殺的士子,可以瞑目矣!”高啓道,他的眼中,甚至流露出極爲強烈的豔羨之情。“能得殿下此詩,我高啓恨不得以身代死!”

這是高啓的肺腑之言,憑心而論,那位振臂高呼的士子,是不太當得起吳王殿下的這四句的。這四句,更像在描寫一位身逢絕境,卻義無反顧、力挽狂瀾的英雄。

爲了心中之道,縱然烈火焚燒,千錘萬鑿,乃至於明知自己的下場定然是粉骨碎身,卻依舊秉持自身清白,始終無怨無悔。

這是怎樣至高的操行!

“殿下並非只爲那士子所寫。殿下這是……在爲我等大明文人立命啊。”羅貫中亦是震撼不已。“要留清白在人間……要留清白在人間……若是文人士子皆是如此,大明昌矣!”

“快將此詩曉喻全城!”高啓道。“如此良詩,不可使之束之高閣,需傳諸天下,爲我等大明讀書人明志!”

“不錯。”羅貫中亦道。轉頭問狗兒:“敢問公公,不知那士子名諱,可查明瞭?”

“我這就將那士子故事寫成話本,與此詩一起教全城明知。定要讓百姓們知曉城外賊寇之下流狠毒,與此烈士之氣節剛毅!”

……

羅貫中與高啓等文人士子,被一首“石灰吟”激的鬥志滿滿,一篇煽動力極強的《記趙生不屈爲張賊所害》文,很快便在羅貫中的筆下攥寫而出。蘇州百姓本就因城外的賊徒人心惶惶,無人不心繫戰事。此故事爲戰事實記,正是蘇州百姓如今最爲關心的消息,故而傳播極快。

故而,趙生並諸多義勇百姓慷慨赴死,爲吳王殿下爭取了救援百姓良機的故事,以及吳王殿下憑弔此生文士氣節的這首首《石灰吟》,也以極快的速度,飛速傳遍了蘇州府全城。

“聽說了嗎,這故事,便是城東今日所發生的戰事!張家後人帶着倭寇,脅迫城外的百姓作爲肉盾攻城!”城中某處茶寮,一個高啓的文生弟子,正激動的滿面潮紅,爲百姓們訴說城東發生的故事。

百姓們不斷在這些講解戰事最新消息的書生們身旁聚集,後邊,有幾個百姓正在低聲議論。

“這不是草菅人命嗎?誠王那般良善,怎麼他的兒子如此兇狠!”

“嘁!什麼良善,不過是籠絡我們蘇州人心,要爭那天下罷了!他這兒子爲了奪城,還不是原形畢露?我們本來也住在城外,若是進城的再慢一些,怕也被他們擒住了去送死!”

“你這一說也對!先前聽那黃巢故事,就知道那些梟雄沒一個安了好心,如今是大明天下了,朱皇帝終究驅逐了韃子,是我們漢人的皇帝。待我們也算仁厚。那些人爲了一己之私,想要我漢地分裂,莫非還要回到前元時互相攻伐的時候纔好麼?”

“況且,若是沒有他老人家的兒子吳王殿下在此,說不定今日時候,城門便要破了!”

“是極是極!城門若破,咱們這這些蘇州人一個也逃不了!那張禮和倭人狼狽爲奸,倭寇進城,還能有活路嗎?”

“咱們兄弟身強體健的,不若去幫幫吳王殿下,便是幫守軍們送些飯食,遞送些擂石滾木,說不定也能盡些力氣。”

“至少不用眼睜睜的,看着那張賊帶着倭狗進城!”

“是極!聽說今夜殿下還會在城東城牆上,祭奠今日枉死的百姓亡魂……若是沒有殿下遷我等入城,恐怕亡魂之中,也有你我兄弟兩個。”

“那趙生也算爲我們而死,我們理當去祭奠祭奠!”

……

諸如此類的對話,不斷在蘇州城的各處發生。到了傍晚,城牆下趙生的屍骨已被裝入了棺槨,朱肅擔憂賊人夜戰不敢下城,便在城牆上向城內爲趙生主持祭奠。等到站上城牆,朱肅方纔驚訝的發現,城牆之下,已經密密麻麻圍上了許多提着燈籠的民衆。人們垂目低語,看着趙生的棺槨,以及一衆站在最前排,僥倖得生被救入城中的百十名百姓們。

“殿下,要說些什麼嗎?”朱肅身旁,狗兒低聲問道。

“……畢竟戰時,不必繁雜了。按原來計劃簡易操辦吧。”朱肅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過猶不及,若是再煽動百姓,夜裡百姓們過於激動,發生意外事件就不好了。

“是。”狗兒低頭退下。隨後爲朱肅拿來一盞早就備好的孔明燈,朱肅在城下衆目睽睽之下,爲孔明燈點上火焰。城上朱樉、朱棣、秦王吳王衛與城下倖存的百姓們,也點起早就備好的孔明燈,爲出城迎戰而身死的三十五員王衛騎兵袍澤,並七百三十五員在城外枉死的百姓祈福。

“英魂不遠,安心上路!”孔明燈在朱肅手中獵獵作響,直欲扶搖而上,朱肅呼喊一聲,隨即鬆開了拿住紙燈的手。軍士們亦是同聲呼喊,隨後,總計七百七十一隻孔明燈,一同凌空飛起。

七百多隻燈正如七百多員今日身死的亡魂,在墨藍色的夜空之中搖曳而上。百姓們一時盡皆肅穆,出神的看着這些離他們遠去的魂靈。

“諸君,我等當齊聲唸誦,使城外諸賊,知曉我等明人氣節!”忽然,城下有讀書人高聲呼喊道。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頓時,在此人的引領下,城下諸多讀書人開始不斷誦唸起他們今日才聽到的“石灰吟”來。一開始只一人念,漸漸的到了六七人,到最後竟是百千人高呼,連素來不識字不知文的百姓,也跟着讀書人們一起,看着越來越高的孔明燈,滿面神聖的唸誦着這首他們可能根本不知道具體意思的詩文來。

“……這,這真的是我大明的百姓們麼……”城上,朱樉看着城下那些齊聲唸誦,氣勢非凡的平頭百姓們,被震撼的喃喃自語。

朱肅身邊,身爲女真人的狗兒,也是看着這些萬衆一心唸誦着詩文的人羣,眼中不斷閃爍着羨慕的光芒。

(本章完)

第237章 烏合之衆第474章 濟南城神鐵鉉!第534章 萬戶故事第209章 單刀赴會第686章 海上作戰的精髓第359章 老朱的謀算第712章 五千圍三萬第409章 宋濂問罪第710章 奇異寶刀第916章 最後的陰謀第394章 徐達的打算第664章 敲詐西夷第517章 成王敗寇第535章 世修降表衍聖公第485章 大明最爲缺乏的資源第964章 得道多助第961章 第一口錦盒第996章 宋濂的規勸第701章 朱棣動向第1002章 攪動風雨第190章 抱歉了恩相,我是臥底第228章 輿論戰略第987章 敗勢第939章 雄英北往第704章 寧死不降第455章 老朱大擺鴻門宴第761章 法不容情第194章 洪武四大案第680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893章 朱肅入質第301章 大明的狗培養計劃第376章 元庭地雷:瓦剌第151章 無知果然是原罪第443章 爲國立言第373章 強敵仍伺第567章 欲封徐達第840章 潛在危機第262章 兵臨城下第968章 有理想的鬼力赤第579章 大婚第794章 聲東擊西第469章 既然如此,要你等作甚?第70章 遇襲第670章 增俸第489章 向老朱要錢第577章 耍弄李成桂第868章 滅門!第246章 撈魚收網第92章 胡惟庸的猜測第279章 夜間襲城第762章 事有蹊蹺第318章 煽動張赫第605章 一蹴而就第645章 內應第581章 老朱賜字第58章 進水放水第659章 堵不如疏第414章 尊孔復古!第775章 劍拔弩張第379章 商談先殺人第312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849章 廉州情況第152章 吉安侯陸仲亨第796章 淡江海戰第97章 論如何東吞倭國第154章 送上門的冤大頭第616章 誠惶誠恐的土著第60章 果真是朱雄英!第817章 山中部落第895章 單騎入寨第751章 帝國黃昏第294章 倭國使節?第646章 馬哈木的決斷第348章 納哈出親信:觀童第901章 禮部小官黃子澄第433章 朱棡歸來第425章 請三位歸天第643章 招降馬哈木第633章 哈密王第897章 夫人外交第190章 抱歉了恩相,我是臥底第294章 倭國使節?第537章 萬壽節第734章 大義之名第776章 談判第989章 大火第878章 高麗終並第893章 朱肅入質第439章 那都是咱的錢!第858章 廉州榷場第388章 正面對決!第706章 破敵之策第183章 顛倒黑白第827章 飛躍天塹第231章 興奮的戴思恭第105章 院遇藍玉第560章 突襲元都第775章 劍拔弩張第110章 城外皇莊第406章 奉旨挖儒
第237章 烏合之衆第474章 濟南城神鐵鉉!第534章 萬戶故事第209章 單刀赴會第686章 海上作戰的精髓第359章 老朱的謀算第712章 五千圍三萬第409章 宋濂問罪第710章 奇異寶刀第916章 最後的陰謀第394章 徐達的打算第664章 敲詐西夷第517章 成王敗寇第535章 世修降表衍聖公第485章 大明最爲缺乏的資源第964章 得道多助第961章 第一口錦盒第996章 宋濂的規勸第701章 朱棣動向第1002章 攪動風雨第190章 抱歉了恩相,我是臥底第228章 輿論戰略第987章 敗勢第939章 雄英北往第704章 寧死不降第455章 老朱大擺鴻門宴第761章 法不容情第194章 洪武四大案第680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893章 朱肅入質第301章 大明的狗培養計劃第376章 元庭地雷:瓦剌第151章 無知果然是原罪第443章 爲國立言第373章 強敵仍伺第567章 欲封徐達第840章 潛在危機第262章 兵臨城下第968章 有理想的鬼力赤第579章 大婚第794章 聲東擊西第469章 既然如此,要你等作甚?第70章 遇襲第670章 增俸第489章 向老朱要錢第577章 耍弄李成桂第868章 滅門!第246章 撈魚收網第92章 胡惟庸的猜測第279章 夜間襲城第762章 事有蹊蹺第318章 煽動張赫第605章 一蹴而就第645章 內應第581章 老朱賜字第58章 進水放水第659章 堵不如疏第414章 尊孔復古!第775章 劍拔弩張第379章 商談先殺人第312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849章 廉州情況第152章 吉安侯陸仲亨第796章 淡江海戰第97章 論如何東吞倭國第154章 送上門的冤大頭第616章 誠惶誠恐的土著第60章 果真是朱雄英!第817章 山中部落第895章 單騎入寨第751章 帝國黃昏第294章 倭國使節?第646章 馬哈木的決斷第348章 納哈出親信:觀童第901章 禮部小官黃子澄第433章 朱棡歸來第425章 請三位歸天第643章 招降馬哈木第633章 哈密王第897章 夫人外交第190章 抱歉了恩相,我是臥底第294章 倭國使節?第537章 萬壽節第734章 大義之名第776章 談判第989章 大火第878章 高麗終並第893章 朱肅入質第439章 那都是咱的錢!第858章 廉州榷場第388章 正面對決!第706章 破敵之策第183章 顛倒黑白第827章 飛躍天塹第231章 興奮的戴思恭第105章 院遇藍玉第560章 突襲元都第775章 劍拔弩張第110章 城外皇莊第406章 奉旨挖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