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斟酌

傍晚時分,十餘員遼鎮的高級將領,分別被孫承宗召見。

對被召見的武將,孫承宗的態度十分謙和,反不似對王在晉等人那般的不客氣,這也是使得遼鎮諸將感覺受寵若驚。

儘管在此前孫承宗就過要重將權,不過和實際做法是兩回事,但最少以眼前的情形來看,孫承宗對將領們還是願意恩結,這也叫不少心懷鬼胎的人放了心。

待祖大壽進來時,孫承宗眉宇間已經略有些疲憊,但看到氣宇軒昂,身材高壯的祖大壽拜倒在自己面前時,孫承宗還是打起精神,笑着攙扶起祖大壽來。

“末將慚愧。”

孫承宗賜座賜茶後,祖大壽便是主動認錯道:“此前在修築寧遠城一事上末將並不上心,以爲朝廷必將棄守,是以拖延工期,還請閣部大人恕罪。”

孫承宗爽郎一笑,道:“此前朝廷並未定下大計,地方上不明就裡,如何能實心任事?將軍又何罪之有呢?”

祖大壽一臉感激的道:“閣部大人寬宏大量,末將十分感激,此後唯有實心做事,絕不敢怠慢。”

孫承宗微笑道:“祖將軍能有這般想法,學生深感欣慰。原本祖家就是寧遠的世代將門,豈有將根基輕輕拋棄的道理?”

祖大壽心中有些恍然,怪不得這一次孫閣部對諸將都是全無責怪之意,甚至在禮數和話語上都表達倚重,這並不是簡單的“重將權”,而是一種對現實的考量。

經過數次慘敗之後,大明的軍事力量在天啓二年時十分衰弱,要等數年之後,經過孫承宗的辛苦經營,遼鎮,也就是關寧軍恢復到了十四萬人的極限規模,在此時關門內外卻只有五萬不到的兵力,如果是按王在晉的方案這兵力其實也差不多夠了,如果要按孫承宗和袁崇煥的方案,則眼下的兵力遠遠不夠,更需要倚重遼西的這些將門。

祖大壽肅然道:“閣部大人放心,我祖家爲大明效力二百餘年,虜焰方熾,不能收復失土,而寧遠和關門絕不容再失。”

∟∟∟∟,m≤祖大壽又輕輕拍了拍自己的腦袋,一臉激動的道:“前一陣有十三山義士偷越虜騎防線至寧遠來求援,末將叫他們在寧遠等候消息……”

孫承宗很關注的道:“十三山的具體情形如何?學生聽那裡多半是百姓,只有少數的民間團練可以打一打。”

祖大壽道:“以末將看,這些義士與虜正面相抗很難,不過如果糧草充足,十三山地勢險要,建虜也很難正面攻克,畢竟得不償失。”

孫承宗臉上若有所思,祖大壽的法和他的想法差不多,就是十三山人口衆多,但缺乏戰兵和鎧甲兵器,楊二和畢麻子是所謂大俠,所領的多半是喇虎和青皮一類的人物,這些人好勇鬥狠,私鬥很厲害,陣而戰之,估計連營兵也不如,可見十三山的用處不大。

不過如果能夠堅持,也算是在廣寧一帶埋下一根釘子,建虜留了兵馬圍山,可能也是害怕十三山會發展壯大,最終影響到後金與蒙古諸部的來往。

“可惜人數太多……”一念及此,孫承宗還是有了些興趣,但轉念一想,十餘萬人按最少的量供給,一天就需過萬斤糧食,二百多裡地運輸過去要加三成的損耗,而且現在道路也不通,光是把人救援出來就很難,何況要運送大量糧食過去!

“十三山之事,”孫承宗斟酌着對祖大壽道:“祖將軍可以多加註意,朝廷會設法救人,如果那邊再過來人,一定要詢問清楚山上情形。至於祖將軍,還是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修築寧遠等諸城和軍堡之上。”

“是,請閣部大人放心!”祖大壽答應着,站起身來。

……

孫承宗原本還要再去寧遠,面色灰敗的茅元儀持着公函進來,打斷了他的計劃。

“竟有如此之事?”孫承宗看完之後也是爲之駭然,有兒不敢置信。

“內閣已經票擬批紅,要派大員巡視大同宣府等地,就地查明王心一所奏是否屬實。”茅元儀有兒要哭出來的感覺……如果王心一奏報是實,他肯定也脫不了關係了!

剛剛上任的贊畫,前途正是一片光明,此時居然出這種事,茅元儀深感造化戲弄,人生無常。

孫元化以兵部司務的身份隨行,此時聞訊也趕了過來,孫承宗把文書遞給他看。

“張文瀾居然有如此大的本事?”孫元化也有不敢置信之感:“刺殺巡撫,練商團私兵,設立商會,把持官府和地方政務,還有以私兵北上,與虜交戰……”孫元化連連搖頭,一臉凝重的道:“真是叫人不敢相信……”

孫承宗以手撫額,半響過後才向孫元化道:“以初陽之見,張瀚不管有沒有這麼做,他是否有這麼做的能力?”

孫元化猶豫良久,終是答道:“學生在大同那邊時間不多,不過,以學生觀察來看,張瀚有這個實力。他的財力不提,已經是富可敵國,馭下之道則是學生未見過的厲害,各地的商會分行,都是如臂使指,大同李莊那裡,更是井井有條,數萬人或練兵,或屯墾,或爲工,或經商,或爲吏,真的是渾然如一。北上擊虜,別人不敢,我看他未必做不出來。不過,若是他要造反,我還是不信的。”

如果張瀚在此,聽到孫元化的這些話,也只能苦笑搖頭,不知道什麼是好。

這人智商之高也是罕見,在李莊一帶不過幾十天的時間,卻是把很多東西看的通透,他笨,卻又是看到了不,而在此時卻竹筒倒豆子一古腦的出來。

孫承宗臉上也有些不滿,一旁的茅元儀已經面如死灰……這般大逆案件,很可能會導致一場平叛戰爭,以大明現在的國力,東事尚且焦頭爛額,張瀚如果真的如各人所的這般厲害,很可能如當年討伐寧夏一役那樣,曠日持久,要總督巡撫多位總兵集結大軍征討,如果是這樣的話,茅元儀很可能被牽扯在其中,不要做官上進,恐怕功名亦未必能保的住。

甚至按更嚴重的設想,如果沒有孫承宗庇護,茅元儀的性命是否能保住,亦未可知。

要知道當初晉鐵進工部,茅元儀可是替張瀚還有和裕升跑了不少關係,替和裕升鼓與呼,誰都知道茅元儀和張瀚這個晉商關係十分親密……

“止生不必着急。”孫承宗做了一個強有力的手式,他道:“此事學生會向朝廷請命,前往巡查。”

茅元儀十分驚喜,但又有些惶惑,他和孫承宗的關係當然是十分親密,不過似乎也不至於叫孫承宗做到如此地步。

“如果張瀚真的如王心一所奏,”孫承宗道:“學生也不會循私,止生你放心,縱有牽連也不會叫你如何。畢竟當時張瀚只是普通一商人,本朝士大夫刻書借力於商人的不知凡已,沒有道理歸罪於你。若是王心一誇大其詞,張瀚並無他所言那般多行不軌,甚至心存異志,那學生也不會縱容汪文言等人冤枉他人,徒生事非。”

孫承宗臉上有一些難掩的隱憂,他剛到遼東,要把遼事梳理清楚,如果在西北生事,朝廷不免要將大量人力物力往西北傾斜,遼事不可避免的出現不利局面,萬一關門被破,那可就真的是萬事皆休。

現在朝中很多人還以爲東虜是患,有識之士如孫承宗卻是看的清楚,國朝經營了二百多年的遼東盡陷敵手,數百萬軍民爲敵所有,加上野戰攻城建州部都是無往不利,如果再叫他們攻克山海關,京師之外無險可守,這樣的情形很容易造成整個大局的崩潰,最少也會出現如嘉靖和隆慶年間多次京師被圍的局面,而且很明顯東虜比北虜要更加兇險的多。

北虜還是部落聯盟,東虜雖然不脫部落蠻族習性,但最少已經有完整和高效的國家形式,這樣的敵人當然更危險的多。

孫承宗心中極爲不滿,甚至是隱隱的憤怒,在這種重要的關口,如果是汪文言和王心一等人挾怨報復,簡直就是不識大體之至!

“止生,”孫承宗決然道:“替我擬奏稿吧,我要自請巡視宣大。”

……

幾乎是在孫承宗接到消息的同時,張瀚也是飛章上奏……他當然是自辯。

國朝文官經常受到彈劾,按慣例便是先辭職在家,然後上疏自辯,如果自辯通過,那便重新爲官視事,如果自辯失敗,要麼被免官下獄,要麼就是辭官回鄉。

張瀚是武臣,三品指揮兼衛城守備,他不必如文官那樣暫避,不過張瀚已經在奏章中請求親至京師,接受法司審判訊問,只是職責在身不敢擅離信地,當由朝廷定奪之後他纔可以離開衛城前往京師。

在孫承宗的奏稿抵達京師的當天,張瀚的回奏也是經由通政司送往內閣,然後再送到大內。

天啓這幾天最關重的無非就是遼事和大同之事,兩邊一涉遼鎮,一涉宣大,都是國家最緊要的九邊重鎮,遼鎮之事關係京師安危,宣大之事也是十分要緊,如果真如王心一所奏,宣大地方糜爛的程度也是令人心驚膽寒,哪怕是身爲天子,天啓也是爲之緊張,甚至到了寢食難安的地步。

...

第一百九十五章 帳目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同心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銅號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婦人第二百五十七 懾服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放行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三路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一搏第七百三十九章 禁閉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越溪第七百零六章 兼併(今天是四更)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三百一十九章 關說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將行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四百零三章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回返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不同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開城第七百七十五 衝陣第五百三十九章 狐疑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前途第七百一十七章 三桂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送匾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舊友第一千四十三章 留下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抽打第七百二十九章 放棄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一千六十四章 配額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雲錦第八十章 常寧第三十三章 兼併第六百二十三章 調任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利劍第八百一十三章 橡木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求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偶得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洗涮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阻攔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出牌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命名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勵第一千八十五章 黎明第六百一十章 田間(修正)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怒吼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七百五十三章 城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緊迫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五百二十四章 進京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放行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細作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七百九十六章 遺憾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五百三十三章 磊落第八百七十九章 野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壯哉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落雪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冰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見面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target=_blank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四百一十八章 擴招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厚甲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酒肆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黃龍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第五百一十九章 星散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一百五十四章 進軍第十四章 跑?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六十五章 陣戰
第一百九十五章 帳目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同心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銅號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婦人第二百五十七 懾服第二百七十章 出海第一百四十一章 途中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放行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三路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一搏第七百三十九章 禁閉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越溪第七百零六章 兼併(今天是四更)第一千七十三章 門路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梟雄第三百一十九章 關說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將行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第四百零三章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回返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不同第九百六十六章 保費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開城第七百七十五 衝陣第五百三十九章 狐疑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會戰第八百二十一 會合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前途第七百一十七章 三桂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送匾第二百七十九章 堅持第一千一十六章 臺吉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舊友第一千四十三章 留下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套索第八百七十三章 海戰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抽打第七百二十九章 放棄第七百六十七章 篝火第一千六十四章 配額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雲錦第八十章 常寧第三十三章 兼併第六百二十三章 調任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巧遇第九百四十章 登船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利劍第八百一十三章 橡木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求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偶得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洗涮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阻攔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出牌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命名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激勵第一千八十五章 黎明第六百一十章 田間(修正)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怒吼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調令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順逆第二百二十章 期盼第七百五十三章 城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緊迫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撤離第五百二十四章 進京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炸響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放行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細作第八百三十二章 破門第七百九十六章 遺憾第四百五十章 準備第五百三十三章 磊落第八百七十九章 野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壯哉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俘虜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落雪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冰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見面第六十三章 弓手第一百六十章 首輔target=_blank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雨第四百一十八章 擴招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倉皇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厚甲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酒肆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王者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黃龍第九百零九章 斷絕第七百六十三章 受降第五百一十九章 星散第五百七十八章 斷流第一百五十四章 進軍第十四章 跑?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九百三十四章 調任第六十五章 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