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窮途末日

幽州的豐足更彰顯了冀州青州的亂像,無數冀州青州百姓,遠離家鄉洮南去幽州,而幽州彷彿也做好了準備,有了充足的糧食,在幽州各地開始安知流民,各地做好了準備,洶涌而來的流民也並沒有對幽州造成太大的衝擊。

或許這一切程東早有預料,但是程東也有想不到的事情,從冀州青州洶涌而來的流民,竟然高達幾十萬,慢慢地也超出了幽州的承受能力,儘管對流民已經開始限糧,但是秋季的糧食還沒有收穫,幽州也開始承受不住了,而且流民也並不是老老實實地,令幽州各地的治安大亂,也令幽州百姓對流民產生了抗拒之意,總之事情也沒有完全按照程東的預想進行下去,儘管幽州所有的官員都在努力了。

且不說此時幽州的局勢也有些憂患,此時程東圍困陽樂已經有一個多月了,雖然沒有攻佔陽樂,但是卻幾次和丘力居發生碰撞,糧草無多的丘力居,在糧草出現問題之後,便令人南下劫掠,讓陽樂百姓苦不堪言,幸虧邊軍也派出了巡邏隊,多少次和烏桓賊遭遇,雙方廝殺不斷。

儘管公孫瓚沒有作爲,但是城中的糧草卻是越來越少,陽樂城根本養不住六千大軍,原本城中存寄的糧食有限,只是讓公孫瓚沒有想到的是,這消息還沒有封鎖着嗎,幾乎所有的兵卒都知道了糧草短缺的事情,這讓公孫瓚很被動,就算是明知道是邊軍搗的鬼,但是卻又無可奈何,畢竟公孫瓚也變不出糧食,眼見秋收就要到了,偏偏公孫瓚根本不能出城,糧食該怎麼辦?

又過了十幾日,終於到了秋收的時候,丘力居南掠更加嚴重,而程東派出了馬軍和一部大軍,在陽樂境內幾次和烏桓賊大戰,確保百姓能夠將糧食收起來,而這一舉動卻是贏得了百姓的支持,很快百姓和邊軍達成一氣,有了百姓的幫助,邊軍輕鬆了一些,每每烏桓賊才南下,就會有烽火點燃,消息很快就會送到邊軍那裡,然後程東在安排攔截,讓烏桓賊絲毫討不到便宜,糧食沒有弄到多少,卻和邊軍大戰幾場,雖然未曾分出勝負,雙方各有死傷,但是這對烏桓賊卻不是好消息,邊軍佔了天時地利人和,漸漸地烏桓賊開始呆不住了。

而到了秋收的時候,城中的百姓更是怨聲載道,想要出城公孫瓚不讓,城中糧食已經不多,如今百姓們常常斷頓,就連兵卒也只能保證一天一頓飯,偏偏最可恨的是,邊軍在城外大營雖然不攻城,但是卻常常熬了肉湯,然後大吃大喝,那香氣飄到陽樂城,簡直就好像一副毒藥,讓陽樂城中的兵卒士氣更加低落。

公孫瓚也明白事情不能這樣繼續下去,沒有糧食陽樂城就守不住,終於和公孫續父子倆商量之後,與這一天夜裡偷偷出城,去籌集糧食,所謂籌集也就是強搶糧食,本以爲很隱秘的事情,邊軍也的確沒有發現,但是卻想不到在程東的主張下,陽樂的百姓每個村子都派出幾個探子,如今一有動靜就會吹響號角,然後點燃烽火,邊軍四周的巡邏隊就會很快合圍過來,而且大軍也會發動。

公孫瓚沒有想到,自己竟然這麼倒黴,陽樂因爲是邊城,常年承受烏桓賊的侵擾,所以村子都有建立土堡的習慣,雖然土堡並不大,但是在邊軍輸送了弩箭弓箭以及長槍之後,加上邊軍的指點,這些土堡已經不同往昔,防禦力強了很多,就在公孫瓚劫掠的時候,將兩千大軍分成了十餘部,結果每一個村子都受到了阻擊,無論是烏桓賊還是公孫軍,凡是來劫掠糧食的,百姓們都迎頭痛擊。

卻說這一夜,公孫瓚大軍分成十餘隊,便是公孫瓚也親領一軍去弄糧食,不想猜到了一個村子旁邊,便忽然傳來號角聲,那號角聲公孫瓚到時熟悉,可不是邊軍的號角聲,自己被發現了,只是被發現了,公孫瓚也不敢耽誤,只是催促着手下儘快搶糧食,卻不想到了村前竟然迎面就是十幾只箭矢,有弓有弩又有隨時砸出來,更讓公孫瓚想不到的是,村前竟然還有陷阱和拒馬,還沒有進村就損失了十餘騎,這結果讓公孫瓚差點瘋掉,百姓們什麼時候有了這種本事。

不過鑑於糧食的短缺,公孫瓚還是顧不得其他,只是下令進攻,二百馬軍要攻破一個村子應該不成問題,卻不想好不容易攻破了正門,卻發現裡面的百姓組織起了男人,在村裡的路上豎起了木盾,還有木排,將公孫瓚的道路擋住了,甚至於還挺着長長的木刺,嚴陣以待的等待着公孫瓚。

“鄉親們,我不是敵人,我是度遼將軍公孫瓚,我來也不是想要傷害你們,只是想要弄些糧食,不然城中的百姓就要——”公孫瓚不得不耐下性子和百姓解釋,希望儘快解決,不然拖得久了邊軍一旦趕來就麻煩了。

只是不等公孫瓚把話說完,鄉親們已經又射出議一輪箭矢,此時公孫瓚心中又急又怒,終於狠下心來一揮手,馬軍隨即衝上了去,只是卻那裡能輕易衝過去,村子裡的道路都被挖出來了陷阱,更有木柵欄阻擋,村民們有舉着木盾躲在後面,用特長的木刺探出,根本就靠不上去,就算是公孫軍再厲害,也需要一些時間,只是他們缺的就是時間,遠處已經傳來邊軍的號角聲,晝夜巡邏的邊軍開始趕過來。

到底公孫瓚沒有能及時清理障礙,雖然也有人從旁邊的土牆上爬進去,只是百姓們卻是圍成幾團,將女人孩子老人圍在中間,用木盾抵擋,然後探出木刺,還有弩箭在其中支援,而公孫軍急於找糧食,也沒有時間糾纏,只是百姓們早將糧食藏了起來,即便是挨家挨戶的搜查,卻並沒有找到一點糧食,等驚覺了邊軍快要到了,又不敢耽誤,只能帶着一點糧食撤退了,還留下了二十多具屍體。

公孫瓚知道這是邊軍或者說程東鼓動的百姓,本來邊塞之地的百姓就崇尚武力,這也是因爲如烏桓鮮卑常年劫掠,這些百姓纔會變得好鬥,不過公孫瓚卻猜錯了一點,程東鼓動百姓抵抗,原本是因爲爲了抵禦烏桓賊的劫掠,只因爲這些烏桓賊可不會如公孫軍一樣照顧百姓,即便是公孫軍兇蠻,卻輕易不會殺傷百姓,最多隻是一頓毒打而已,但是烏桓賊所過卻幾乎是屠村,要麼就是抓走女人孩子,如果不抵抗等於白白送死,所以程東纔會下令讓邊軍將士指點百姓們進行防禦,當然也是爲了確保糧食不會被劫走。

但是無論爲什麼都不重要,等公孫瓚回到城中,才知道派出去找糧食的隊伍,幾乎不同程度的收到了抵抗,有的甚至損失超過四五十之數,即便是少的也有幾人,而且很快就有邊軍前來支援,真不知道邊軍究竟派出了多少巡邏隊,但是損失這麼大卻沒有能搶回來太多的糧食,也不夠幾日的口糧。

接二連三的打擊讓公孫軍士氣更加低落,而糧食的消耗卻並不會放緩,如此又過了幾天,城中的糧食終於出現了問題,百姓們已經有的吃不上飯了,這一天甚至於餓死了一位老人,其實趕上災年,餓死人都是常有的事情,但是這一次卻不相同,這才餓死人,就有人開始四處說話,說反正都是死,還不如出城去想辦法,總好過在這裡等死的好,一有人煽動,百姓們也就隨着亂了起來,竟然合計數百人之多,去縣衙請公孫瓚放他們出城,但是公孫瓚能開城門嗎?

縣衙之中,公孫瓚和公孫續父子倆對作着,神色都有些黯然,公孫瓚不說話,底下來回報的親兵更不敢言語,好一會公孫續才嘆了口氣:“父親,還是放他們出城吧,就算是留下又能如何,不過是禍亂的根源——”

其實公孫瓚如何不知,但是卻始終下不了決定,公孫續想的還是簡單,誠然程東不會傷害百姓,甚至於可能放糧給百姓,畢竟程東一向標榜仁義,但是有一件事公孫續沒有想到,一旦開城門,城中的百姓只要沒有飯吃就會出城,到時候所有的百姓都出城了,這對公孫軍的士氣會有多大的打擊,到時候軍心渙散,很有可能會發生潰逃,那時候又怎麼辦?

見公孫瓚不說話,神色間怔怔的,公孫續皺了皺眉只是咳嗦了一聲:“父親,就是不放他們出城能如何,今日餓死一個,明日就會有十個八個,一旦死的人多了,正如百姓所言,怎麼也是死,誰知道他們會做出什麼事情,要是真的造反了,父親,咱們能承受的起嗎?”

承受得起嗎?輕輕嘆了口氣,公孫瓚苦笑起來,讓百姓出門很爲難,不但會影響士氣,從根本上說也會影響戰局,畢竟一旦廝殺還需要人運送輜重器械,如果都是用兵卒,勢必就減少了守城的兵卒,如今不到五千人就等於要撤下去一千多,這如何承受得起,不過關係說的也有道理,一旦沒有了生路,百姓們真的有可能發生動亂,難道自己要將全城的百姓殺個乾淨,那自己還打個什麼勁,遲疑了一下終於還是艱難的點了點頭:“放吧——”

第182章 險棋第148章 漁陽之戰第76章 阿突骨力之變第139章 離間第39章 逼迫第16章 偷襲第160章 藏寶第255章 先登營強破令支第263章 窮途末日第81章 獷平之戰第57章 冀州之行第一百一十六章第249章 孤懸於外第246章 信都之戰第160章 藏寶第141章 城破第62章 莽漢第197章 遠見第196章 先登對白馬(2)第58章 冀州之行(2)第66章 熱鬧本是是非第53章 內憂第77章 臨死之計第200章 小小程北第49章 程北與獷平第7章 偷襲烏桓部落第26章 狗子?程北第100章 衆卿家第70章 埋伏第62章 莽漢第209章 情迷第101章 面聖第80章 持強一戰第214章 奪城第227章 薊縣一戰(3)第221章 詭計多端第225章 薊縣一戰(1)第148章 漁陽之戰第5章 有人就有江湖第239章 廣昌亂第75章 廝殺第206章 代過第245章 察覺第85章 再見子龍第114章 進城第226章 薊縣一戰(2)第14章 收心第77章 臨死之計第168章 捨棄第67章 冤家路窄第98章 應變之機第139章 漁陽之戰第94章 李三娘第199章 再見趙雲第71章 鞠義之錯第60章 李邵第180章 一場戲第22章 埋伏第213章 心軟難成大事第262章 天下大勢第118章 遭遇鮮卑第16章 偷襲第227章 薊縣一戰(3)第161章 財帛動人心第87章 長安之行(2)第262章 天下大勢第64章 天下之事第263章 窮途末日第27章 程東的打算第18章 趙雲一戰(2)第197章 遠見第157章 心事第54章 外患第208章 董卓死了第39章 逼迫第206章 代過第24章 鬼謀第225章 薊縣一戰(1)第11章 廄奚城第259章 公孫瓚休走第188章 山寨第214章 奪城第17章 趙雲一戰第55章 齊周第230章 不是現在第75章 廝殺第154章 相互偷襲第175章 薊縣之戰(2)第97章 董卓第84章 田豫之謀第111章 與呂布的戰約第54章 外患第6章 野心第37章 投效第255章 先登營強破令支第109章 李儒第184章 老魏攸第27章 程東的打算第1章 回到漢末第25章 民憤
第182章 險棋第148章 漁陽之戰第76章 阿突骨力之變第139章 離間第39章 逼迫第16章 偷襲第160章 藏寶第255章 先登營強破令支第263章 窮途末日第81章 獷平之戰第57章 冀州之行第一百一十六章第249章 孤懸於外第246章 信都之戰第160章 藏寶第141章 城破第62章 莽漢第197章 遠見第196章 先登對白馬(2)第58章 冀州之行(2)第66章 熱鬧本是是非第53章 內憂第77章 臨死之計第200章 小小程北第49章 程北與獷平第7章 偷襲烏桓部落第26章 狗子?程北第100章 衆卿家第70章 埋伏第62章 莽漢第209章 情迷第101章 面聖第80章 持強一戰第214章 奪城第227章 薊縣一戰(3)第221章 詭計多端第225章 薊縣一戰(1)第148章 漁陽之戰第5章 有人就有江湖第239章 廣昌亂第75章 廝殺第206章 代過第245章 察覺第85章 再見子龍第114章 進城第226章 薊縣一戰(2)第14章 收心第77章 臨死之計第168章 捨棄第67章 冤家路窄第98章 應變之機第139章 漁陽之戰第94章 李三娘第199章 再見趙雲第71章 鞠義之錯第60章 李邵第180章 一場戲第22章 埋伏第213章 心軟難成大事第262章 天下大勢第118章 遭遇鮮卑第16章 偷襲第227章 薊縣一戰(3)第161章 財帛動人心第87章 長安之行(2)第262章 天下大勢第64章 天下之事第263章 窮途末日第27章 程東的打算第18章 趙雲一戰(2)第197章 遠見第157章 心事第54章 外患第208章 董卓死了第39章 逼迫第206章 代過第24章 鬼謀第225章 薊縣一戰(1)第11章 廄奚城第259章 公孫瓚休走第188章 山寨第214章 奪城第17章 趙雲一戰第55章 齊周第230章 不是現在第75章 廝殺第154章 相互偷襲第175章 薊縣之戰(2)第97章 董卓第84章 田豫之謀第111章 與呂布的戰約第54章 外患第6章 野心第37章 投效第255章 先登營強破令支第109章 李儒第184章 老魏攸第27章 程東的打算第1章 回到漢末第25章 民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