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疑雲處處飄

餘三省看清楚了老管家藍福帶來的青衣人之後,不禁眼睛一亮,趕忙抱拳一禮,道:

“張大俠,久違了。”

原來,來人正是金陵劍客張伯鬆。

張伯鬆頷首微笑,道:“餘兄和方姑娘早到了!”

方秀梅欠身笑道:“張大俠精神健旺,看來越發的年輕了。”

張伯鬆微微一笑,道:“老了,老了。”

藍福低聲說道:“三位談談吧!老奴還要去接待客人。”

張伯格道:“老管家請便。”

藍福抱拳一禮,轉身而去。

望江樓上,只餘下了方秀梅,張伯鬆和餘三省等三人。

方秀梅微微一笑。道:“張大俠這一年仍未在江湖上走動麼?”

張伯鬆搖搖頭道:“老夫自從五年前歸隱之後,已然不再問江湖中事,除了一年一度,要給藍大俠拜壽之外,很少離開金陵故居。”

餘三省嘆息一聲,道:“張大俠,如是有一個人有了麻煩,張大俠是否可以破例一管呢?”

張伯鬆道:“老夫已然久年不問江湖中事,實不願再卷人江湖是非漩渦之中了。”

餘三省答道:“如若那人和你張大俠交情深厚,難道你也忍心不管麼?”

張伯鬆道:“什麼人?”

餘三省道:“藍大俠。

張伯一言難盡。

張伯鬆道:“如若當真是藍大俠有了麻煩,在下自然是不能坐視了”

輕輕咳了一聲,道:“不過,兩位先要把經過之情,告訴我一下才好。”

餘三省道:“自然要向張大俠說明了。

望了方秀梅一眼,接道:“此中因果十分複雜。還是請方姑娘說明的好。

方秀梅淡淡一笑,道:“餘隻爲何不說呢?

餘三省道:“方姑娘比在下清楚,還是方姑娘說吧?”

方秀梅略一沉吟,道:“事情起於玉燕子藍家風的身上。

張伯鬆輕輕嘆息一聲道:“王燕子得藍大俠的蔭護,這幾年來,鋒芒太露,想不到果然出了事情,不過,她的作爲還未有逾越之處,縱然是有些過份,但看在藍大俠的份上,也不致有人和她爲難啊!

方秀梅道:“箇中情形複雜,不是一般的江湖恩怨。

張伯鬆道:“和那一方的高人結怨?

方秀梅道:“血手門中人。

張伯鬆任了一怔,道:“血手門已多年不再在江湖出現,怎會和血手門發生衝突呢?

方秀梅略一沉吟,道:“經過之情,十分複雜,小妹也不十分清楚,僅就所知,奉告張大俠。

當了把探得內情刪繁從簡,只將大概經過說了一遍。

方秀梅雖然是未盡言所知,但已經使得張伯鬆聽得大爲訝異了。

餘三省接道:“張大俠甚精醫道,不知可否同去看看那周振方和商玉朗,爲何等武功所傷。

張伯鬆站起身子,道:“好!咱們瞧瞧去。”

餘三省道:“在下帶路。”

當先向前行去,心中暗暗忖道:此老劍術精絕,如若他肯出手,那就增多了一個強有力的幫手。

張伯鬆緊隨餘三省身後而行,一面低聲問道:“餘兄。”

藍大俠可知此事麼?“

餘三省道:“知曉不多。”

張伯鬆道:“周振方和商玉朗受傷的事呢?”

餘三省道:“藍大俠心情煩悶,在下不願驚擾到他。”

張伯鬆點點頭道:“藍大俠一世英雄,如若斷送在女兒手下,那可是一件大憾之事了。”

談話之間,已然行到了周振方的臥室門外。

方秀梅伸手一推術門,竟未推動,顯然,裡面仍然上着門栓。

餘三省伸手推開木窗,飛身入室,打開了木門。

張伯鬆緩步行入室中。

擡頭看去,只見周振方仰臥在木榻之上,圓睜着雙目。

餘三省輕輕咳了一聲,道:“周兄,你瞧瞧什麼人來了。”

周振方渾如未聞,仍然是兩眼望着屋頂。呆呆出神。

餘三省還待呼喊,卻被張伯鬆搖手攔阻,道:“不要叫他。”

緩步行到榻前。

方秀梅緊隨張伯鬆之後,低聲問道:“張大使這周總鏢頭不像是被武功所傷。”

張伯鬆嗯了一聲,道:“老夫要仔細瞧過之後,才能確定。”

行近木榻,伸手抓過周振方的左腕,右手三指,按在周振方的脈門之上,閉目沉思了一陣,緩緩說道:“他脈搏較弱,但未非很弱,縱是受了內傷,也並非很重。”

方秀梅道:“會不會是被什麼藥物所傷?”

張伯鬆點點頭道:“很有可能,但還得仔細查看一下。”

餘三省低聲說道:“方姑娘請退避一下,我們仔細查看他的全身一下。”

方秀梅應了一聲,轉身出室。

藍府中地方廣大,周振方和商玉朗宿住之地,乃是藍府中,專以招待客人之用,每年藍大俠生日之期,祝壽之人,上百盈千,大都是遠道來的武林同道,其中大部份,都常宿於藍府之中,是故,藍府中建了很多精緻的房間,以便接待天下英雄之用。

周振方、商玉朗,都是藍府中的貴賓,又來的較早,住的地方,正是藍府中迎接貴賓的房舍,四周修竹叢花,環境十分優美。

方秀梅在室外花叢之中,不停的走動,一面細想經過之情,忖道:據那餘三省說,他們臥室的門窗未動,那是說這兩人都是在外面受了傷,纔回到藍府,到了藍府之後,兩人的神志還很清醒,就在我去找餘三省,這一段時間之內,兩人的傷勢開始發作,餘三省匆匆趕來,這其間相差,不過一盞熱茶工夫多些,兩個人都開始陷入了暈迷中去。

這其間,最使人不解的是,他們都似是預知自己要暈迷過去,所以,很安詳的躺在木榻之上。

天下怎會有這樣一種奇妙的武功,不但傷人身體,而且能使人意志和行動都在他安排控制之下,如若兩人是受傷歸來,自行換過衣服,仰臥於睡房木榻之上,等候傷勢發作,那當真是一樁不可思議的事了。

心中一面忖思,一面來回在花叢之中走動。

突然間,目光到處,發覺了花叢中有一雙清晰的腳印。

這花叢之中,甚少有人往來,雖然在大雨之後,地上並無泥濘,但泥土鬆軟,那一雙足痕,看的十分清楚。

一個念頭,閃電般掠過腦際,暗道:“昨宵大雨,直到天色將亮時,纔算停住,一個人在大雨滂淪之中,站在這花叢之內,任受風吹雨淋之苦,而且,以昨育的風雨而言,這足痕也不可能保

留下來,定然是風住而收之後,有人站在這花叢之中,才留下了這一雙清晰的足印。“這花叢正對商玉朗和周振方的臥室,那人站在此地,除了監視周振方和商玉朗的舉動之外,實是別無作用。

方秀梅人極細心,疑念泛升,立時蹲下身子,取出絹帕,量了那足痕的長度,橫寬,又仔細的看過了那足印上的花紋,一一緊記於心。

這時,突聞餘三省的聲音傳了過來,道:“方姑娘,請進來吧!”

方秀梅應了一聲,緩步行入室中。

只見那張伯鬆坐在榻旁一張木椅之上,望着那周振方出神。

顯然,極精醫理的張伯鬆,正遇着極大的困擾。

方秀梅道:“張大俠,找出傷痕麼?”

張伯鬆搖搖頭,道:“沒有,我們已經查遍了他的全身,不見傷痕。”

方秀梅道:“那是傷於藥物之下了。”

張伯鬆道:“老夫正在推想,什麼藥物,能使人一直保持這等狀況,而又不使毒傷逐漸的轉劇。”

餘三省低聲對方秀梅,道:“方姑娘還能記得他們回答你問話的情況麼?”

方秀梅道:“事隔不久,自然記得。”

餘三省道:“你聽他們的聲音,是否有着急慮之感。”

方秀梅搖搖頭,道:“他們回答的很清楚。”

餘三省道:“這就奇怪了,門窗未動,兩人卻躺在牀上,如非有人在室中下手,定然是兩人帶傷回來了。”

張伯鬆突然站起道:“走!咱們到商玉朗的臥房中瞧瞧。”

三人轉人商玉朗的室中,只見商玉朗和那周振方一般模樣,靜靜的躺在木榻之上,睜着雙目,神情十分平靜,毫無痛苦之徵。

張伯鬆望了望商玉朗,道:“兩人傷的一樣。”

餘三省道:“不是爲武功所傷,又不像爲藥物所毒,究竟是何物所傷呢?”

張伯鬆回顧了餘三省一眼,道:“咱們出去說吧!

三人退出商玉朗的臥房,轉入了餘三省的住室。

餘三省隨手掩上木門,道:“張大俠有何高見?”

張伯鬆精神嚴肅的說道:“老夫無能,查不出他們爲何物所傷,但就老夫數十年的閱歷經驗而論,他們應該是來曾受傷纔對。

餘三省任了一怔,道:“張大俠之意,可是說他們是裝作受傷之狀,故意不答咱們的問話。

張伯鬆道:“老夫確有此意。

餘三省道:“這是不可思議了,以那周振方和藍大俠交情而言,他也不至如此?”

張伯鬆道:“也許他們受着一種莫可抗拒的原因,不得不如此了。”

餘三省皺皺眉頭道:“區區一生之中,見過了不少奇異之事,但卻從未遇到此等怪事,實叫人有着無從處理之感了。

張伯鬆緩緩說道:“眼下只有一個方法,或可逼他說話。”

餘三省道:“什麼方法?”

張伯鬆道:“設法點他們的奇經,使他難當其苦。無法不言,不過,老夫又恐推斷有誤,豈不是要他們白受一番痛苦麼?”

方秀梅突然接道:“張大俠,那點人奇經的手法,是否會傷人?”

張伯鬆道:“傷到不會傷人,只是那種痛苦,很難使人忍受。”

方秀梅沉吟了一陣道:“小妹看法,和張大俠稍有不同,說出來,希望你張大俠不要見怪。”

張伯鬆道:“姑娘請說。”

方秀梅道:“不論對方施展的什麼惡毒手段、方法,但那周振方和商玉朗,都是很有骨氣的人,決不至於受其威脅,閉口不理咱們,因此,小妹的看法,他們兩位定然無法言語。”

張伯鬆道:“老夫已然檢查的很仔細,他們穴道既未受制,也不似爲藥物所毒。”

方秀梅淡淡一笑,道:“他們可能是爲一種世所罕知的奇技所傷,如是說他們受了威脅,不敢和咱們說話,小妹倒斗膽別作一番推斷,兩人可能是別人僞冒而來,他們不敢說話,生恐在言語中露出了破綻,精妙的易容術,可能以避亂真,但他們決無法在極短的時間內,模仿出周振方和商玉朗的舉動,聲音,尤其對他交往內情,知悉不多,所以不敢開口。”

張伯鬆凝目沉思了片刻,點點頭,道:“方姑娘說的有理語聲微微一頓,接道:”老夫這法子乃一石二鳥之計,如若他們受人威脅,不敢開口,但在奇經被點的極端痛苦之下,無法不言,如若他們是僞冒雨來,老夫相信他們也一樣無法忍受奇經被點之苦?“方秀梅道:“如若他們是周振方和商玉朗,而又是爲一種奇功所傷,真的無法開口,張大俠這手法豈不是太狠了麼?”

餘三省早已對那方秀梅的智計,暗生佩服,此刻又不禁多加了三分敬意,暗道:“江湖傳說她一向心狠手辣,此刻求證,傳言倒是未必可信了。”

張伯鬆拂髯一嘆道:“方姑娘說的是,但咱們既不能撒手不管,除此之外,老夫倒是想不出別的什麼好辦法了,不知姑娘有何高見?”

方秀梅道:“小妹之意,咱們不如將計就計?”

餘三省接着:“將計就計?”

方秀梅道:“不錯。”

緩暖從懷中取出一方絹帕鋪在木桌上,接道:“在周振方室外花叢之中,小妹發現一個腳痕。”

當下把所見之情,很仔細的說了一遍。

餘三省略一沉吟道:“那是說在大雨過後,至少有一人在周振方臥室對面的花叢之中,仁立了甚久,因爲時間過長,無法一直提氣施展輕功,纔在那泥地上。留下了足痕。”

方秀梅點點頭道:“他很小心,只留下一雙足痕。”

手指絹帕,仔細的說明了那足痕的長度,橫寬,以及那泥地上的花紋。

餘三省長長吁一口氣,道:“大雨之後,天色將曙,什麼人能夠毫無顧忌的在那花叢之中。站立那樣久的時間呢?”

方秀梅道:“這個小妹也是感覺得很奇怪,除非他是藍府中人,才能夠這般毫無顧忌的站在花叢之中……”

似是突然間想起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神色一整,接道:“也許小妹去叫周振方房門之時,那人還在花叢之中。”

餘三省道:“藍府中的防衛,雖然不算森嚴,但老管家藍福,卻可當得武林中第一流的身手,如是在夜暗大雨之中,有人混來至此,還勉強可說,大雨後天色將明之時,被人混人此中,實在是不可思議了。”

方秀梅突然把目光轉到張伯鬆的臉上,道:“”張大俠,你對老管家藍福,知曉好多?

張伯鬆道:“你懷疑是藍福麼?”

方秀梅道:“小妹只不過隨便問問罷了。”

張伯鬆搖搖頭,道:“藍福,追隨了藍大俠數十年,名雖主僕,情同兄弟,怎會對藍大俠有不利之舉,這一點老夫可以保

&。“

方秀梅淡淡一笑,道:“小妹只不過是隨便說說罷了,但除去藍福之外,藍府中還有什麼可疑人物呢?”

張伯鬆道:“這些年,老夫息隱田園,很少來藍府中走動,但藍府中大小事情,都由藍福經營,咱們把他請來,不難問出可疑之人。”

方秀梅大吃一驚,急急搖頭,道:“這個暫時不用了。”

張伯鬆奇道:“爲什麼?”

方秀梅道:“藍福如知曉此事,必然大不震怒,只要責罵了屬下從人,這消息必然將很快的泄露出去,爲無異打草驚蛇,反使那人有了準備,那就不容易查出內情,小妹將計就計之法,也就無能施展了。”

張伯鬆道:“想不到方姑娘竟然是這等足智多謀,老夫倒要請教該當如何纔是。”

方秀梅道:“小妹愚見,咱們裝作不知,任它發展,不過,這要勞動張大快了。”

張伯鬆道:“老夫願受所命。”

方秀梅一欠身,道:“不敢當,小妹之意,有勞張大俠暗中監視着那周振方和商玉朗的舉動,非屬必要,不用出手干涉,一旦非得出手干涉不可,以張大俠的武功,制服兩人,也非難事。”

張伯鬆點點頭道:“就依方姑娘高見行事。”

方秀梅道:“明日就是藍大俠壽誕,各方拜壽之人,今日都將趕到,咱們可以增加很多幫手,藝專而後精,專事方不紊,希望張大快能把全神放在監視周,商兩位身上。”

張伯鬆道:“姑娘放心,老夫答應了,自然會全力以赴。”

方秀梅目光轉到餘三省的身上,道:“餘兄,藍大俠期待迴音,餘兄也該去見見藍大俠了。”

餘三省道:“如何對藍大俠說明?”

方秀梅道:“小妹之意,餘兄不妨勸他不要赴約。”

餘三省道:“如是藍大俠堅持不充呢?”

方秀梅道:“那就只好讓他去了,我想血應手門中人決不會留難於他,如若餘兄肯隨同前往,那是最好不過了。”餘三省:“在下看看是否能夠說服藍大俠,不讓他趕去赴約。”

起身向外行去。

方秀梅道:“小妹也該去瞧瞧藍姑娘了。”

張伯鬆站起身子,道:“周振方和商玉朗的事,老夫一力承擔,兩位不用再費心了。”

緊隨餘三省身後,出室而去。

方秀梅目睹兩人去後,也起身離房,但卻並未去看藍家風,卻轉向望江樓行去。

這時,大約望江樓上,又來了不少佳賓,老管家家藍福正匆匆由望江樓奔行而下。

方秀梅加快腳迎了上去,道:“老管家,又來了些什麼人?”

口中說話,兩道目光卻極快的掃掠了藍福雙足一眼。

藍福道:“方姑娘樓上坐吧,來的人都是我家老主人的好友,神行追風萬子常萬老爺子,一輪明月樑拱北樑大爺,還有一向不喜言笑的茅山閒人君不語君大爺…”

語聲微微一停頓,接道:“這些人方姑娘都很熟吧?”

方秀梅點點頭笑道:“我都認識。”

藍福道:“姑娘請上樓吧!奴還得到門口招呼,接待別的客人。”

ωωω● Tтkд n● ℃O

閃身讓開去路,匆匆而去。

方秀梅回顧藍福的背影,目光盯注在他一雙黑靴之上。

直待籃福的背影,完全消失之後,方秀梅才緩緩登上望江樓。

只見臨江一方窗口處,一張方桌上,坐着神行追風萬子常,一輪明月樑拱北,兩人正自高談闊論,茅山閒人君不語,卻手執着茶杯,靜靜的坐在一側,聽着兩人談話。

方秀梅緊行幾步,說道:“萬兄、樑兄,久違了!”

萬子常回目一顧方秀梅,笑道:“喝!方姑娘,聽說你遠遊邊陲,此行愉快吧!”

方秀梅伸手拖過一把木椅,緩緩坐下,笑道:“長了不少見聞。”

轉顧着茅山閒人君不語,頷首接道:“君兄好麼。”

君不語舉一舉手中茶杯,點點頭,微微一笑,算是回答了方秀梅的問訊。

在江南武林道上,這位很少講話的茅山閒人,可算是很平凡的人物,又極特殊的人物。

他雖然很少說話,但態度謙和,和大部份武林同道,都能融洽相處,他很少開口,自無飛長流短的是非,除了偶爾在江湖上出現一下之外,大部份時間,都在茅山伴雲小築中讀書自娛。

他淡薄名利,極少和武林同道衝突,除了藍大快救過他一次幾乎未再聽人說過,他和人有過沖突,但藍大俠幫他之事,也只止步於傳說,藍大使絕口不提,別人也沒有見過,但自藍大俠留居鎮江之後,每年的壽誕,他大都趕來祝壽,很少缺席,但總是前一天趕到,壽誕一過,第二天就獨自離去。

他相識滿天下,卻絕少和人搭訕,他一向不喜言笑的性格,早已傳揚江湖,他又極少和人衝突,因此,人人都對他有着一份特殊的諒解。

看上去,他是那麼的平凡,但他也是一團謎。無人知曉他的武功如何?也無人知曉他胸羅的才能如何?

善於集人隱密的餘三省,對他也不過略知一二,只知他胸藏甚豐,只不過不喜炫耀示人。

但見萬子常一拂胸前花白長髯,笑道:“君兄,咱們相識十幾年了,兄弟卻從未聽過君兄論述江湖事物,今日兄弟向君兄請教一事。”

君不語緩緩放下手中茶杯,道:“兄弟孤陋寡聞,所知不多,實無高論語人。”

萬子常輕輕咳了一聲,道:“君兄事蹟,江湖上甚少傳聞,兄弟也無從問起,唯一可問的,就是君兄和藍大俠之間一段情義,如何結成,不知君見可否見告?”

君不語微一沉吟,笑道:“萬見見着藍大俠之時,再請問藍大俠吧!兄弟口齒拙笨,不知該如何談起。”

萬子常哈哈一笑,道:“君兄既是堅持不說,兄弟倒也是不便相強了。”

君不語淡淡一笑,也不再答話。萬子常的性格,剛好和君不語大相逢庭,豪情萬丈,最喜言笑,目光又轉到方秀梅的臉上,道:“方姑娘幾時到的?”

文秀梅道:“比三位早了一日。”

萬子常道:“聽那老管家說,周總鏢頭最先到此,方姑娘見過麼?”

方秀梅舉手理一下江風吹起的散發道:“見過了。”

萬子常突然揚起雙手互擊一掌,道:“樓上那位當值?”

一個青衣童子,急急由樓外奔人,道:“小的當值。”

萬子常道:“告訴藍福,要他請周振方來,我們先喝兩盅。”

那青衣童子一欠身,道:“小的領命。”

方秀梅急急接道:“不用了,你下去吧。”

那青衣童子茫然應了一聲,悄然退下。

萬子常濃盾聳揚,虎目一瞪,造:“方姑娘,這是何意?”

方秀梅笑道:“據小妹所知,那周總鏢頭病倒了。”

萬子常一怔,道:“什麼病。”

方秀梅道:“周總鏢頭事務繁忙,席不暖暇,匆匆趕來,大概中暑了。”

萬子常道:“晦!他早來兩三天,儘可從客趕路,急個什麼勁呢?”

一輪明月樑拱北皺皺眉頭,接道:“周振方內功精湛,怎會中暑病倒呢?”

萬子常道:“是啊,以他武功成就,寒暑似是不足爲虐,定然是躲在房中偷懶,不行,非得找他來喝兩盅不可。’”

方秀梅道:“小妹剛剛探視過周總鏢頭的病情來此,確然是病倒了一。”’話聲微微一頓,接道:“周總鏢頭鴻圖大展,又辦了兩家分號,放眼江南,已是首屈一指的大鏢局了,事務之忙,自在意中,人麼!終究是血肉之軀,太過勞累了,豈有不病之理!”

萬子常輕輕咳了一聲,道:“真有這等,兄弟倒得去探視一下了。”

方秀梅道:“他剛剛睡好,萬兄要去麼,晚一會再去不遲。”

她不願使周振方受傷之事,宣揚開去,故意設詞攔阻。

萬子常點點頭道:“既是如此,下牛再去看他不遲。”

這當兒,老管家藍福,又帶着兩個人,登上了望江樓。

方秀梅微微一笑,道:“小妹一向言出如刀,所以人緣很壞,似乎是所有的人,都很討厭小妹,但不知君兄對小妹的印象如何?”

君不語道:“在下對姑娘談不上印象,只能說看法如何?”

方秀梅道:“就算是看法吧,那你對小妹看法怎樣?”

君不語道:“兄弟一向不願論長道短…”

方秀梅道:“我知道,小妹是誠心領教。”

君不語沉吟了一陣,道:“姑娘一定要在下評論,區區是恭敬不如從命了,姑娘的爲人並非孤僻自賞,不肯合羣,而是有一點情才做物,不屑與人爲伍罷了。”

方秀梅眨動了一下圓圓的大眼睛,道:“這評論未免對小妹太過捧場了吧!”

君不語道:“在下是就事而論,說不上捧場,只能說對與不對。”

方秀梅臉色一整,緩緩說道:“小妹對君兄也有幾句評語,不知君兄是否願聽了。”

君不語搖搖頭,道:“君某一向是笑罵由人,姑娘說與不說,對君某都是一樣。”

方秀梅道:“我早知道君兄大智若愚,但想不到君兄還有這等任人笑罵的修養。”

君不語望了方秀梅一眼搖搖頭,道:“方姑娘不要把我估計的太高了。”

轉目遙望着窗外的滔滔江流。

方秀梅低聲說道:“君兄,如果只是江湖上兩個人的恩怨,雞毛蒜皮的小事,小妹也不敢向君兄求助……”

只聽君不語低聲吟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方秀梅輕輕嘆息一聲,接道:“閒人並非閒,君兄不用再欺我了。”

君不語陡然回過頭來,望了方秀梅一眼,道:“你爲何定要拖着我呢?”

方秀梅道。“別人恩怨是非,你可以不管,但藍大俠的,你難道也忍心不問?”

君不語淡淡一笑,道:“姑娘看那無盡江流,千百年來,何曾有片刻停息。”

方秀梅道:“我明白,江湖上恩怨,也有若那無盡江流。”

君不語道:“姑娘果是聰明人,但一人是非,只怕再難拔足。”

方秀梅道:“人生數十年,有若浮雲流星,茅山上野鶴幾許,能爲人間留聲名?”

君不語淡淡一笑,道:“嗯!你想說服我?”

方秀梅道:“你既未逃塵避世,就不該坐視不問,何況藍大快又是你救命恩人。”

君不語端起案上茶杯,大大的喝一口,道:“姑娘要在下如何?”

方秀梅道:“我和餘三省已然盡了全力,但仍然霧中看花君不語接道:”你要我全身皆人是非圈麼?“

方秀梅道:“這個小妹倒不敢妄求,但望君兄能從暗中相助。”

君不語臉上神情變化不定,顯然,他內心之中,也正有着劇烈的衝突。“方秀梅兩道冷電一般的目光,凝注君不語的臉上,低聲接道:“目下情勢嚴重,已非小妹和餘見智力能夠對付!……”

只聽一個銀鈴般的聲音,傳了進來,打斷了方秀梅未完之言,道:“方姊姊,久違了。”

方秀梅轉眼望去,只見一個身着青衣,肩上搭着披風的女子,笑意盈盈的,站在望江樓大門口處。

來人,正是以暗器馳名江湖的千手仙姬祝小鳳。

方秀梅站起身子,道:“原來小鳳妹妹,聽說你成了親,新姑爺呢,沒有一起來麼?”

祝小風搖搖頭道:“不說也罷,小妹這次是陰溝裡翻船,栽到家了。”

方秀梅任了一怔,道:“怎麼回事?”

祝小鳳快步行了進來,自行落坐,望君不語一眼,道:“唉!

咱們以後再談吧!

方秀梅心中雖然疑雲重重,但也不好再追問下去。

君不語站起身子,對祝小鳳微一頷首,緩步離開了望江樓。

方秀梅心中大急,叫道:“君兄!”快步追了上去。

君不語回頭一笑,道:“來日方長,咱們以後再談吧!

不再理會方秀梅,緩步而去。

祝小鳳冷笑一聲,道:“方姊姊,別理他了,這人不知自己有多大能耐,傲氣凌人,我早就看他不順眼了。”

方秀梅道:“君不語爲人一向謙和,怎的會開罪了你?”

祝小鳳道:“其人不通情理之極,又沒骨氣,前年小妹路經茅山,特地到‘半雲小築’中去看他,但他那付愛理不理的態度,氣得我差一點暈了過去,恨不得讓他試試我暗器的利害。”

方秀梅微微一笑,道:“你和他動手了?”

祝小鳳道:“手倒沒有動,但我狠狠的罵他幾句,想不到他竟微笑以對,他不肯還口,小妹倒也不便出手,只好恨恨而去,你說他是不是既不通情理,又沒有骨氣呢?”

方秀梅淡淡一笑,道:“也許你說的對,不過,姊姊的看法,和你稍有不同。”

祝小鳳道:“怎麼?你覺着那君不語是一個很好的人麼?”

方秀梅道:“至少他不是壞人,和那些終日在名利中爭逐的人,高明多了。”

祝小鳳沉吟了一陣,道:“姊姊這麼一說,小妹倒也覺着有理。”

方秀梅正待接口,瞥見餘三省匆匆行上了望江樓。

方秀梅目睹他匆忙神情,心知必有事故,心中大爲震驚,但他仍然保持着勉強的鎮靜,緩緩說道:“有事麼?”

餘三省目光一掠祝小鳳,輕輕咳了一聲,道:“沒有事。”

目光轉到祝小鳳的臉上,接道:“祝姑娘幾時到的?”

祝小鳳道:“剛到不久。”

目光左右轉動,望望方秀梅,又望望餘三省,道:“你們有事情怕我知道?”

餘三省道:“沒有的事,祝姑娘太多心了。”

祝小鳳微微一笑,道:“人人都說我直腸子,一向說話不轉彎,但我並不是很傻啊!”

方秀梅道:“那個說妹妹傻,你本來很聰明嘛。”

祝小鳳笑道:“姊姊誇獎了,小妹如是真聰明,我就該出去溜溜。”

言笑中舉步向外行去。

方秀梅低聲說道:“有什麼變化?”

餘三省道:“很出人意外,藍大俠突然決定不去赴約了。”

方秀梅微微一怔,道:“爲什麼?”

餘三省道:“我想不透,本來,我要說服他,不讓他赴約,但他忽然間自動不去了,反倒使我有些奇怪的感覺,因此,我反而勸他趕去赴約,藉機查看一下那血手門的實力。”

方秀梅道:“藍大俠怎麼說?”

餘三省道:“出人意外的是,藍大俠堅持不肯去,他說血手門的實力如何,已成事實,查看亦是無用。”

方秀梅一皺眉頭,道:“驟聽起來,事情很平談,但如仔細一想,這其間只怕大有文章。”

餘三省道:“不錯,在上驟聽之下,也未放在心上,但想了一陣,卻感到情形不對,因此,我很留心觀察藍大俠的神情。”

方秀梅道:“他的神情如何?”

餘三省道:“一片鎮靜,似乎是有恃無恐一般。”

方秀梅長長吁一口氣,道:“真把我搞昏頭了,難道藍府中又有了變化麼?”

餘三省苦笑一下,道:“在下也有些茫然無措,也許是咱們碰上了智略大高的人,處處使咱們無法招架。”

凝目沉思了片刻,接道:“目下唯一的辦法,就再勞駕一次方秀梅道:”要我再去看看藍姑娘?“

餘三省道:“不錯,也許可從她口中探得一些內情。”兩人談話之間,只見君不語緩步行上了望江樓。

他臉上仍然掛着慣有微笑,神情間一片悠閒。“餘三省急步迎了上去,道:“君兄,這件事,你不能不管了。”

方秀梅道:“我一生遇上了無數複雜難解之事,但卻從沒這一次變化奇幻,我和餘兄,都已經傾盡了最大的智力,但事情卻越變越使人無法預測,無法捉摸。”

君不語望望兩人,淡然一笑,未置可否。

餘三省道:“我們這般相求,難道你仍然要袖手旁觀麼?”

君不語望着窗外江流,道:“二位一定要把我拖下水麼?”

餘三省道:“別人的事,你可以坐視不問,但藍大俠是你心中確一敬服的人,你如袖手不問,豈不太過寡情麼?”

君不語沉吟了良久,道:“現在,你們遇上了什麼難題?”

餘三省道:“藍大俠…”

藍大俠三個字似乎是提高了君不語的興趣,只見他眉頭一聳,道:“藍大俠怎麼樣?”

餘三省道:“在下昨日見他之時,見他滿臉愁苦,一片憂鬱君不語道:”你剛纔見他時,他卻是憂苦一掃而光?“

餘三省點點頭,道:“而且,神態安靜,似乎是已經胸有成竹語聲一頓,接道:”在下這樣說,君兄也許聽不明白我該從頭說起纔是…“君不語搖搖頭,接道:“不用了,我已經知道了大略的經過。”

餘三省微微一怔,道:“方姑娘告訴你的?”

君不語道:“她說了一部份,我看到一部份,兩下里一湊合大約就差不多了!”

語聲微微一頓,接道:“藍大俠昨天和今天,態度上有了極大不同的顯明改變,引起餘兄之疑?”

餘三省道:“目下那使藍大俠愁苦的原因,並未消失,這轉變豈不費人疑猜?”

君不語目光轉到方秀梅的臉上,道:“方姑娘藏鋒不露,這次一鳴驚人,不知對此事有何高見?”

方秀梅道:“小妹看法不外兩途,一是藍府中內部有變,一是藍大俠有了可靠的外援”

餘三省道:“藍府內部中有了什麼變化,能使得藍大俠愁苦的心情,陡然間開朗起來?”

方秀梅道:“譬如那藍夫人服用了血手門解藥之後,傷勢大好,說明了內情,藍家鳳再從旁苦求父親諒解,已得那藍大俠允准,內情瞭然,當可使他愁苦情緒開朗不少。”

餘三省略一沉吟,道:“這話倒也有理,但那可靠外援,就叫人想不明白了,江東道上,在下想不出有何人的武功,能在藍大俠之上。”

方秀梅道:“別人不說,就在藍大俠那門匾上,留名的十二位中,就有兩個人的武功才智,使咱們莫測高深。”

餘三省道:“什麼人?

方秀梅望了君不語一眼,道:“一位就在眼前…”

君不語微微一笑,也不答話。

餘三省道:“另一位呢?

方秀梅道:“太湖漁史黃九洲。

餘三省略一沉吟,道:“不錯,黃九洲,他竹笠蓑衣,小舟一葉,飄然於太湖之中,倒是很少聽過什麼事蹟了。

方秀梅忽然一笑,道:“你這位專門集人陰私生活的高手,也不知那黃九洲別有行跡,大概黃九洲是真的安於那浩瀚煙波之中,垂釣自娛了。

集人陰私生活這句話說的很重,只聽得餘三省面紅過耳,雙頰發燒。

方秀梅似是亦知說的話實太重了一些,淡淡一笑,道:“小妹一向是語無倫次,不知爲此開罪多少人,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毛病總是改不了,人家說的笑語追魂,並非是讚我武功上有什麼過人處,而是說我這張嘴,講話難聽之故。

餘三省苦笑一下,道:“這兩天中,在下已經逐漸習慣於你方姑娘口舌傷害了。

輕輕咳了一聲道:“不過,你說的也是實情,除了君見和黃九洲外,江東道上的高手,在下對他們都很清楚。”

君不語目光轉到餘三省的臉上,緩緩說道:“餘見這份能耐,兄弟十分佩服,不過,兄弟不相信你對我全無所知。

餘三省微微一笑,道:“君見不喜多言,又不喜和人往來,如是想收集君兄的資料,那實是太困難了!”

哈哈一笑,接道:“但兄弟早知道了君兄是一位收鋒斂刃的寶劍,處處隨和,那只是因爲不願和普通江湖人物一般見識罷了。

君不語道:“不用捧我,在下不吃這個……”

目光一掠方秀梅,接道:“我相信方姑娘是受餘兄指教,才找到區區頭上。”

餘三省笑道:“如是硬要說兄弟瞭然君兄,那就是兄弟知曉你可能是目下江東道上,唯一瞭解血手門的人。”

君不語淡淡一笑道:“很高明,但你怎麼知道呢?”

餘三省道:“說穿了,簡單的很,那是數年前,藍大俠五五壽誕之日,君兄無意中說出了血手門三個字,周振方追問君見時,君兄卻支晤以對,因此兄弟記在心中了。”

君不語笑道:“處處留心皆學問,古人誠不欺我了。”

方秀梅道:“君兄心中之疑已明,但藍府中事,卻正值變化萬瑞,不知君兄有何高見?”

君不語道:“兩位感情推重,兄弟倒是不便再不聞不問,不過,有兩個條件,先得談妥,兄弟才能相助兩位。”

方秀梅道:“什麼條件?”

君不語道:“第一,兩位不許把兄弟插手的事傳揚出去,也就是君某人不管江湖是非之名,不能破壞。”

方秀梅道:“可以,凡是有人之處,我們不向君兄請教,第二件是什麼?”

君不語笑道:“第二是此事結束之後,要還我閒人之身,兩位日後,不論有什麼人爲難的事,也不許再找兄弟,這番歸山之後,兄弟就不想再離茅山伴雲小築了。”

餘三省、方秀梅相互望了一眼,點點頭,齊聲應道:“好,我們答允君兄。”

輕輕咳了一聲,接道:“血手門重出江湖一事,五年前兄弟已經知道,所以,纔有席前失言之事,就兄弟所知,他們養精蓄銳了數十年,不但實力盡復,而且更強過數十年前爲害江湖的情況,昔年未練成的幾種絕技,聽說此刻都已練成,不過,這一代主事人,似乎是一個很正直的人,並無掀翻舊帳,重踏覆轍的用心。”

方秀梅道:“血手門和藍府的恩怨,已有化解之徵,小妹覺着已無藍府之禍,倒是那位‘全蟬步’傳人,似乎已和血手門二公子形成情敵,藍家風如不能善作處置,可能會鬧出紛爭,但最重要的,還是的藍大俠的陡然轉變和周振方,商玉朗兩人的奇怪傷勢,就目下情勢發展,血手門似是不會再施辣手,那麼,傷害周振方和商玉朗的,只有那位‘金蟬步’的傳人了……”

餘三省接道:“希望是他,如若不是他,事情更爲複雜了。”

君不語沉吟了一陣,道:“藍大俠的陡然而愁懷開展,在下的看法,可能藍夫人服藥後傷勢大好,說明了內情,他們夫婦情深如海,藍夫人有着足以左右藍大俠的力量,致於周振方和商玉朗決不是傷在血門手中……”

他語聲肯定,若有着目睹其情之概。

方秀梅接道:“那是傷在‘金蟬步’傳人之手了?”

君不語沉思了良久,道:“兄弟已經去瞧過他們的傷勢,如若我沒有看錯,他們是傷在‘鎖脈手’下,這是極高手法,武林中很少有人能夠解救……”

餘三省接道:“君見不會瞧錯吧!”

君不語搖頭,道:“兄弟相信不會瞧錯,除了‘鎖脈手’法之外,任何藥毒,和點穴法,都有可尋之徵。”

方秀梅道:“鎖脈手法,小妹也似乎聽人說過,但小妹想不起來,這是那一門流的武功。”

君不語緩緩說道:“也許少林派中,有着類似那鎖脈手的武功,但就兄弟所知,鎖脈手源起天山雪叟,由他帶入了中原,不過,他來去匆匆,三年後重回天山,在中原三年中,也未曾聽說他收過徒弟,此後十幾年,也未聞‘鎖脈手’重現江湖的事,此時,陡然出現於藍府之中,實是有些不可思議。”

方秀梅道:“天山雪叟,那是和金蟬步毫無關連了?”

君不語道:“就武功來龍去脈而言,金蟬步和鎖脈手全不相干,那金蟬步源起河洛老人,據說那河洛老人,一生研究河圖洛書,那金蟬步,就是見蟬躍、蛙跳之後,參以河圖洛書,創出這一套曠絕千古的武功,河洛老人和天山雪叟,雖然同在江湖上出現過,但前後相差數十年,除非是有一種特殊的巧合才使一個人兼得這兩種絕技。”

方秀梅道:“君兄博學多聞,但卻深藏不露。”

君不語道:“目下情景,似是十分複雜,除了金蟬步外,天山雪臾的鎖脈手,也突然在此出現,這情景例實是有些叫人擔憂。”

餘三省長長嘆息一聲,道:“在下實在有些想不明白。”

君不語道:“什麼事?”

餘三省道:“爲什麼這些人物,都會突然在藍大俠六十大壽中出現呢?”

君不語沉吟一陣,道:“這個也並非全是巧合。”

餘三省道:“原因何在呢?”

君不語道:“一個是藍姑娘,說她美人禍水也好,說她紅顏薄命也好,但她在江湖上美豔之名,確實比她的俠名武功,更爲轟動。”

餘三省道:“難道這些人全都是衝着那藍姑娘來的麼?”

君不語道:“自然也並非全衝着藍家鳳而來,她只是一個重要原因而已。”

餘三省道:“其他還有什麼原因呢?”

君不語道:“藍大俠名氣太大,咱們送他那一塊‘江東第一家’的匾額,固然增了無限的榮耀,也增加了他不少的麻煩,這些已成習俗,每當那藍大俠壽誕之日,江南武林道上,大部份高手,都將雲集於此,雖然是替藍大俠拜壽,但酒酣耳熱之際,大家都不自覺的說山了年來所見所聞之秘,事實上藍大俠的壽誕,已成目下江南七省中,武林道上,最大的一次盛會了,樹大招風,是引起這次風波的原因之二。

方秀梅點點頭,道:“很有道理”

餘三省道:“聽君兄之意,似乎是還有第三個原因了?

君不語忽然以極低微的聲音,說道:“不錯。還有第三個原因,但這只是一個傳說,不但對藍大俠極爲不利,就是兩位麼?

也可能招來殺身之禍。區區也不會承認我說過此話。

方秀梅道:“小妹可擔保不說出去。

君不語道:“言多必失,兄弟以不語爲號,想不到仍然說漏了嘴。

餘三省微微一笑,道:“君兄既然說了一半,爲什麼不索性說個清楚呢?”君不語道:

“唉!我既是說了,自然要告訴你們內情,據說藍大俠秘密的收存了兩種奇物,不幸的是消息卻走漏了出去。

方秀梅道:“收藏什麼?

君不語道:“天魔令和金頂丹書。

方秀梅驚道:“天魔令,魔道之尊。

餘三省接道:“金頂丹書,降魔寶典。”

君不語點點頭,道:“一個是魔道中的奇物,一個是武林道上的救星,在下也想不出當今之世,還有什麼比這兩件奇物更珍貴了。

餘三省、方秀梅,顯然都被天魔令和金頂丹書兩件奇物所震動,四目交注,臉上神情不停的變化。

過了將近一盞熱茶工夫,餘三省才搖搖頭道:“不可能吧!

君不語道。“爲什麼?

餘三省道:“如是那藍大使果復存在此物,‘金蟬步’的傳人,和血手門,也不會傷了藍夫人,藍大俠也不會爲此愁眉苦臉了。”

君不語淡淡一笑,道:“天魔令和金頂丹書,並非人人可會,人人能懂,而且展卷取今的人,都有死亡之虞,藍大俠自然是不便冒險,此事又不便和人說起,只好悶在心頭了。”

餘三省點點頭道:“天魔令如何?在下不知內情,但金頂丹書在下聽說確有奇毒封卷不能隨便啓閱的。”

方秀梅道:“如是天魔令和金頂丹書確在藍府,而且消息又泄漏出去,這次藍大俠六十大壽,必然要鬧出一個天翻地覆的局面。”

君不語道:“這是個驚人的傳說,大約還未傳揚開去。”

方秀梅道:“這等消息,只怕有人知道了,也不肯輕易傳說出去。”

君不語道:“好!到此爲止,除非看到了證明,咱們不再提天魔令和金頂丹書的事。”

方秀梅點點頭,道:“悉憑君兄之意。”

餘三省道:“兄弟請教君兄。”

君不語道:“不敢當,餘兄有什麼事?”

餘三省道:“目下情形,咱們應該如何處理?”君不語道:“藍福自會應付,用不到餘兄着急。”

方秀梅內心中一動,道:“老管家藍福?”

君不語道:“不錯,他是個很有心機的人,局勢雖然混亂,但在下相信他有能力處理。”

餘三省:“如是藍大俠問計兄弟呢?”

君不語道:“告訴他鎮靜應變,壽筵照開,不過,照兄弟看法,藍大俠不會再問你了。”

語聲一頓,道:“咱們談話,到此爲止,十二個時辰之內,兄弟不希望兩位找我談話。”

方秀梅道:“如有突變呢?”

君不語道:“在下自會找兩位,用不到兩位找我。”

餘三省一抱拳,道:“多謝指教。”

君不語道:“如是不橫生枝節,兩位智謀,足可應付了。”

餘三省道:“關於藍福…”

君不語接道:“這個咱們以後再談吧!”

緩步行下望江樓。

餘三省、方秀梅望着那君不語遠去的背影,直到他步下了臺階,消失不見。

方秀梅回過臉來,輕輕嘆息一聲,道:“餘兄聽出來沒有?”

餘三省道:“聽什麼?”

方秀梅道:“君兄言外之意。”

餘三省略一沉吟,道:“在下不太明白。”

方秀梅緩步行到一處靠窗口的位置,坐了下去,餘三省也緊追着行了過去。

兩人在一處靠窗的位置上坐了下來。

餘三省低聲說道:“方姑娘聽出什麼?”

方秀梅道:“聽那君不語的口氣,似乎是藍府中,藏有很多的隱密。”

餘三省點點頭道:“不管是金頂丹書,或是天魔令,一種就足以使人瘋狂,何況是兩種奇物,都在藍府中。”

方秀梅道:“還有二件事餘兄可曾聽懂?”

餘三省微笑道:“姑娘才智,比在下高明很多,什麼話,還請直說了吧,用不着考我了。”

方秀梅道:“我聽那君不語言中之意,對藍大俠似有不滿,而且對藍福早已動疑。”

餘三省道:“對藍福動疑,在下也曾聽出,”但在下卻聽不出來他話中對藍大俠有所不滿。“

方秀梅道:“自然,對藍大俠的不滿,說的很含蓄,如若是不細聽,是很難聽出個所以然來的。”

餘三省輕輕嘆息一聲,道:“原本是隻爲藍家風一身意來之禍,如今看來,情勢似是更爲複雜,咱們要如何自處呢?”

方秀梅緩緩說道:“目下咱們已抓拿住了這個燙手的山芋,已經是無法丟開,只有盡我們之力,走一步算一步了。”

餘三省道:“在下覺着,此刻咱們似是不用再多心機了,憑咱們的才智武功,似是已經無法應付日下的詭奇變化了。”

方秀梅正待答話,忽見藍福匆匆登上了望江樓。

餘三省站身子,一拱手,道:“老管家,找人麼?”

藍福急步行了過來,道:“正要找餘爺和方姑娘。”

方秀梅道:“找我?”

藍福道:“不錯,敝東主在內廳中,恭候兩位大駕。”

方秀梅略一沉吟,故作輕鬆之狀,舉手理一下鬢邊散發,說道:“那就有勞老管家帶路了。”

藍福轉過身子,舉步向前行去。

方秀梅回顧了餘三省一眼,發覺餘三省也正在用目光回望着她,四目交投,兩人的臉上,都泛起一片迷惘之色。

第二十章 技服羣雄第三十八章 妙手回春第三十九章 寶室藏金釵第二十三章 連環巧計第四十六章 勢難兩全第七章 金劍現江湖第五章 隱隱風雷動第三十三章 火牆拒敵第二十九章 莫測高深第四十九章 翠綠玉環第一章 江東第一嬌第二十七章 豪氣干雲第二十七章 豪氣干雲第四十章 玉手搏龍虎第八章 奇毒困羣豪第十二章 霸吞江湖心第四十六章 勢難兩全第二十八章 十絕毒陣第十九章 松溪老人第二十五章 劍底訂盟第十章 莫爲情所苦第三十五章 雙探古洞第三十四章 少林密技第三章 再現金蟬步第十五章 羣鳥襲擊第九章 疑爲兩世人第二十九章 莫測高深第四十章 玉手搏龍虎第三十章 再訪少林第三十四章 少林密技第二十六章 龍爭虎鬥第四十七章 移花接木第二十七章 豪氣干雲第二十八章 十絕毒陣第三十六章 書簡暗藏第十六章 身世之謎第十八章 恩斷情絕第九章 疑爲兩世人第六章 驚人的變化第三十五章 雙探古洞第四十二章 計困玉郎第十七章 雙訪江府第二十三章 連環巧計第三十四章 少林密技第二十六章 龍爭虎鬥第四章 疑雲處處飄第二十六章 龍爭虎鬥第五章 隱隱風雷動第三章 再現金蟬步第三十四章 少林密技第二十四章 深入虎穴第八章 奇毒困羣豪第六章 驚人的變化第四十八章 劍拔弩張第四十三章 舍已救世第四十五章 金頂丹書第三十一章 以身殉道第二十七章 豪氣干雲第九章 疑爲兩世人第十三章 嬌媚集一身第四章 疑雲處處飄第四十六章 勢難兩全第八章 奇毒困羣豪第二十三章 連環巧計第四十二章 計困玉郎第四十章 玉手搏龍虎第二十五章 劍底訂盟第八章 奇毒困羣豪第十七章 雙訪江府第十六章 身世之謎第三十七章 兩敗俱傷第九章 疑爲兩世人第二十五章 劍底訂盟第四十八章 劍拔弩張第四十二章 計困玉郎第二十章 技服羣雄第五章 隱隱風雷動第五章 隱隱風雷動第十章 莫爲情所苦第二十章 技服羣雄第二十二章 各逞心機第三十五章 雙探古洞第十六章 身世之謎第三十四章 少林密技第三章 再現金蟬步第二十九章 莫測高深第四十四章 任重道遠第二十三章 連環巧計第三十四章 少林密技第十三章 嬌媚集一身第三十六章 書簡暗藏第三十一章 以身殉道第四十八章 劍拔弩張第三十一章 以身殉道第三十一章 以身殉道第十七章 雙訪江府第二十九章 莫測高深
第二十章 技服羣雄第三十八章 妙手回春第三十九章 寶室藏金釵第二十三章 連環巧計第四十六章 勢難兩全第七章 金劍現江湖第五章 隱隱風雷動第三十三章 火牆拒敵第二十九章 莫測高深第四十九章 翠綠玉環第一章 江東第一嬌第二十七章 豪氣干雲第二十七章 豪氣干雲第四十章 玉手搏龍虎第八章 奇毒困羣豪第十二章 霸吞江湖心第四十六章 勢難兩全第二十八章 十絕毒陣第十九章 松溪老人第二十五章 劍底訂盟第十章 莫爲情所苦第三十五章 雙探古洞第三十四章 少林密技第三章 再現金蟬步第十五章 羣鳥襲擊第九章 疑爲兩世人第二十九章 莫測高深第四十章 玉手搏龍虎第三十章 再訪少林第三十四章 少林密技第二十六章 龍爭虎鬥第四十七章 移花接木第二十七章 豪氣干雲第二十八章 十絕毒陣第三十六章 書簡暗藏第十六章 身世之謎第十八章 恩斷情絕第九章 疑爲兩世人第六章 驚人的變化第三十五章 雙探古洞第四十二章 計困玉郎第十七章 雙訪江府第二十三章 連環巧計第三十四章 少林密技第二十六章 龍爭虎鬥第四章 疑雲處處飄第二十六章 龍爭虎鬥第五章 隱隱風雷動第三章 再現金蟬步第三十四章 少林密技第二十四章 深入虎穴第八章 奇毒困羣豪第六章 驚人的變化第四十八章 劍拔弩張第四十三章 舍已救世第四十五章 金頂丹書第三十一章 以身殉道第二十七章 豪氣干雲第九章 疑爲兩世人第十三章 嬌媚集一身第四章 疑雲處處飄第四十六章 勢難兩全第八章 奇毒困羣豪第二十三章 連環巧計第四十二章 計困玉郎第四十章 玉手搏龍虎第二十五章 劍底訂盟第八章 奇毒困羣豪第十七章 雙訪江府第十六章 身世之謎第三十七章 兩敗俱傷第九章 疑爲兩世人第二十五章 劍底訂盟第四十八章 劍拔弩張第四十二章 計困玉郎第二十章 技服羣雄第五章 隱隱風雷動第五章 隱隱風雷動第十章 莫爲情所苦第二十章 技服羣雄第二十二章 各逞心機第三十五章 雙探古洞第十六章 身世之謎第三十四章 少林密技第三章 再現金蟬步第二十九章 莫測高深第四十四章 任重道遠第二十三章 連環巧計第三十四章 少林密技第十三章 嬌媚集一身第三十六章 書簡暗藏第三十一章 以身殉道第四十八章 劍拔弩張第三十一章 以身殉道第三十一章 以身殉道第十七章 雙訪江府第二十九章 莫測高深